◎福建省泉州市第七中学 陈君平
时下不见逻辑、浮于表层地把文本大卸八块,看似丰富实为七零八落的“碎片化”做法并不少见。部分语文教师打着“细读文本”的名号,无视教学内容,缺失教学核心点,无论任何文本,都把教参中出现的重点句毫无设计地、机械化地讲解一番,而这恰恰是教师没有真正“细读文本”的结果。当然,有些文本采用“评点式”方法的讲解也是精彩绝伦,一针见血,恰如毛宗岗、金圣叹、脂砚斋之评点,但这需基于深厚的文学审美水平。
面对文本,不应“不看关键”“篇篇逐句讲解”,①而应“目无全牛”,以巧妙的设计,像庖丁一样“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游刃有余,不破坏文本的美感,又切中文本的肯綮,让学生更为优化地体会到文本的奥秘,自如地出入文本。教学设计中设置的问题即是“天理”“大郤”“大窾”。
把握文本秘妙,实现解读内容的有序之余,还需通过教学设计把这样的精彩传达给学生。“实现‘多元有界’阅读又并非轻而易举,关键是理论上要有清醒的认识,实践上要有科学设计”。②语文教学设计的“科学性”也可理解为“有序性”。教学设计的“有序性”之一体现在问题的预设与生成所构成的鲜活有序,即课堂问题指向核心。
问题是启发学生深入文本,激活课堂的关键。当然,问题教学也可转化为其他的语言活动。合理的问题设置,将使教学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是实现教学设计有序的重要方式。正如王荣生所言,一方面,“语文课堂教学的流程,走向是‘预设’的”;另一方面,它“依据学情而可变化……为教学内容的‘生成’留下广阔的空间”。③主问题设置应指向核心,逼近文本秘妙;追问应依学情而行,追求生成的鲜活。若问题能与揭秘式解读结合,阅读教学将实现高级的有序。
主问题的设计力求指向预设的教学核心内容,逼近文本秘妙。主问题的提出并非随机、散乱。确立教学重难点,结合阅读感受,提炼相关的文本信息与备课材料,最后设计成问题。此即提出全局性的枢纽问题的方法。
教学中可以一个主问题的形式,把问题穿插在文本研习中,指向教学内容的核心。郭初阳执教的《远和近》课堂,以拟标题的问题形式,实现了学生探究诗歌情感的教学目标,这指向了这首朦胧诗言近旨远的文本秘妙。在教学过程中,郭老师去掉了诗歌的题目,在学生课堂反复朗读诗歌并能背诵之后,请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为这首诗拟定一个最为恰当、精妙的标题。学生展示了“障碍”“距离”“自然”“优美”等标题,并对诗中“我”和“你”的形象进行了探究。④这首诗本来就是朦胧诗,更富多义性,多元理解的空间较大,拟标题指向诗意的探究理解,是很符合文体特性的;而这样的语言活动设置比起直接让学生讨论“本诗情感是什么”的任务更为具象浅易,也更能调动起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推动教学进程。所以,虽然教学对象是六年级学生,但讨论有所深入,可谓精彩。
教学中也可以设置几个主问题,指向教学内容的核心,逐步揭示文本秘妙,实现阅读教学的有序。郑桂华在《安塞腰鼓》教学中,把体会《安塞腰鼓》强烈、精雕细琢的文本语句形式美感作为教学核心,她提出四个主问题:
问题1:文章语言有什么特点?
问题2:哪些句子让你们特别强烈地感觉到这种热烈奔放?这种轰轰烈烈?这种雄健之风?这种原始的野气?能不能独立地圈一圈?
问题3:想一想为什么是这些句子,它们在句式上有哪些特征?
问题4:可以在词语的选用上讨论,发现词语选用的特点。⑤
对于通过工具得到的度量和度量单位,与通过抽象得到的数的最大区别是,这时的度量不仅不能舍去事物的物理背景,还要抓住物理背景的本质,基于物理背景的指标构建用于度量的类,不同的类度量采用不同的度量方法.比如,这些指标可以是长度、重量、容量、速度等.度量方法可以因人而异、多种多样,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必须借助工具.虽然度量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但是为了传播和交流的需要,必须建立统一的度量语言,这就是度量单位⑥ .
四个并列的主问题,都指向教学预设中“体会强烈、精雕细琢的文本语句形式美感”这一教学核心。问题1是整体把握学生阅读初感,问题2让学生找出热烈奔放、雄健之风的语句,即找出与教学核心相关的“具有强烈的阅读感受的文本语句”。问题3、4在问题1、2“热烈奔放、雄健”阅读感受的基础上,从句式特征、词语选用上探寻成因,走向预设中强烈的文本语句缘于何种形式的体会揣摩。问题1、2与问题3、4互为表里,四个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连贯地落实着“体会强烈、精雕细琢的文本语句形式美感”的教学核心。笔者将在后文对郑桂华《安塞腰鼓》课例的问题设计展开进一步详细的介绍。设置主问题,扣紧教学核心,可领起全文解读,催生学生灵魂的躁动。
依据学情适时追问,逼近文本“秘妙”,追求鲜活的教学生成。
主问题可分解为小问题,小问题是实现主问题指向预设的铺垫,同时小问题并不是僵化固定的。问题教学的展开,并不只是提出预设的问题,还应依据学生回应的实际情况,推断学生的理解程度,进行进一步追问以逼近文本秘妙,有时还可依据情境生成鲜活的教学内容。当学生对主干理解有偏差时,要及时引导调整,注重文本意识。
郑桂华《安塞腰鼓》课例在“探究是什么句式特征、用词特点使文中语句具有强烈、精雕细琢的形式美感”环节中,生发了很多小问题,这些小问题是课堂主问题中问题3和问题4的细化和深化。
当学生分析第18节⑥具有“热烈奔放”效果的原因是句式上选用了排比时,郑老师展开了追问:
师:怎样排比的?
生:第一个“有力地搏击着”,第二个“疾速地搏击着”,第三个“大起大落地搏击着”,表达的意思一个比一个强烈。
师:它跟下面的排比一样吗?“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生:一样,一个比一个幅度大,都是越来越强烈。⑦
“怎么排比的?”这一追问指向主问题3“热烈奔放语句句式的特征”的具体化。当学生陷入“表达的意思一个比一个强烈”的理解局限时,郑老师用后一个排比句“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与这个排比句“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对比,引导学生从对比中获取该排比句是从状态入手、而后一个排比句从效果入手的区别。两次追问,都向问题3“热烈奔放语句句式的特征”趋近。
当学生未能找出排比句式的具体特征,且学生的回答“一个比一个幅度大”偏向于“用词特点”时,郑桂华老师及时调整了自己追问的走向,引导学生进行用词特点的探索:“用词上呢?”并范读以让学生在语境中体会。同时这一追问也指向了问题4“从词语选用的特点分析热烈奔放的语句”。
这位学生可能因为思考维度较为单一,仍没有跳出固有思维区域“幅度”。而郑老师也并不急于把自己预设的答案硬塞给学生,而是让同组举手的学生发言,生生互动之间更具启发性。
因为郑老师之前“用词”这一追问的启发,后一位学生说出了句子用词从“力量、速度、幅度”多角度修饰的特征。郑老师进一步追问:“这3个‘搏击’和下面‘震撼、烧灼、威逼’一样吗?”试图让学生在理解问题4用词特点的情况下再寻找问题3中的句式具体特征。从学生“后面表面气势很紧张”的回答可看出学生对两个排比句的区别仍是模糊,郑老师推断两个排比句句式的区别是学生理解“够不着”之处,适时停止追问:
师:这3个“搏击”和下面“震撼、烧灼、威逼”一样吗?
生:不一样,后面表明气势很紧张。
师:前面一组排比都是“搏击”这一个中心词,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来修饰它,就像你用到的“力量、速度、幅度”。而且都是从力量、速度这些有震撼力的角度来修饰的。⑧
由上例可看出,追问在不背离核心教学内容的同时,也是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进行问题的深化和活化,从而生成具体鲜活的教学内容。
追问应该追求“有效性”,在不背离核心教学内容的有序之余,更追求教学生成的鲜活,激发学生的言说欲,养护学生的思维闪光,而非简单地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裁定、评价。
语文教学流程似一棵树,“精选一粒种子,长成一根主干,伸开几根分枝,长出片片绿叶”。⑨根据教学逻辑起点这颗种子、教学主线这一主干设置主问题:一方面,对依教学情境而“旁逸斜出”的部分进行“修剪”式追问;另一方面,追求绿叶般鲜活的教学生成和教学细节,以使语文教学设计有序而富有生命力。
①叶圣陶:《论国文精读指导不只是逐句讲解》,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69页。
②赖瑞云:《文本解读与语文教学新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53页。
③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84页。
④王荣生:《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与路径》,《课程·教材·教法》,2012年第7期。
⑤⑦⑧郑桂华:《<安塞腰鼓>教学实录》,《语文学习》,2006年第5期。
⑥第18节原文为: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⑨黄厚江:《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1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