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背景下福州市制造业提升发展探析

2015-04-18 02:33林善炜翁新汉中共福州市委党校福建福州350014
福州党校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福州市园区制造业

林善炜 翁新汉(中共福州市委党校,福建 福州 350014)

新常态背景下福州市制造业提升发展探析

林善炜 翁新汉
(中共福州市委党校,福建 福州 350014)

新常态背景下,福州市必须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全力推进福州新区开放开发的战略部署,抢抓全力推进福州自贸区、“海丝”核心区建设的难得机遇,顺应制造业发展趋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变化特征,全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

新常态;制造业;福州市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了新常态,经济正转向中高速增长,发展方式逐渐从原来的粗放型、数量型向集约型、质量型、效率型转变,发展动力也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在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迎来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关键时机。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产业主体,是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发动机,更是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的中坚力量。

未来五到十年,是福州市全力推进福州新区开放开发,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全力推进福州自贸区、“海丝”核心区建设,加快福州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如何促进福州市制造业进一步转型升级,促进工业经济持续稳步发展,是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

本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近年来福州市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根据制造业发展趋势和福州市制造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提出新常态背景下福州市制造业提升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福州市制造业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近年来特别是2012年以来,福州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有效克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的不利影响,坚持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强化“三维”项目对接,推进转型升级,促进产业做大做强,实现了制造业的较快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产业空间布局不断优化,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首先,城区工业企业搬迁改造工作有序进行。近年来,福州市加快推进城区工业企业向外搬迁和梯度转移,化工企业已主要向江阴经济开发区等工业园区搬迁;纺织、食品企业主要向元洪投资区、可门经济开发区、罗源湾经济开发区等工业园区搬迁;机电企业主要向元洪投资区、罗源湾经济开发区、闽清白金工业园等工业园区搬迁;其他类别企业根据行业特点,向各特色工业园区搬迁。其次,产业布局进一步向南北两翼集聚。近几年,福州市工业进一步加快向以江阴、罗源湾两大港区为重点的南北两翼拓展集聚,着力引导能源、化工、船舶修造、冶金等大项目落地两翼。2014年,连江、罗源、福清、长乐两翼四县(市)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量的54%;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931.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0.7%。①

(二)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主导产业作用进一步凸显

2014年,全市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8000亿元,达8009.8亿元;到2014年,全市已培育形成了捷联电子等10家百亿企业。②同时,随着一批批大项目的落地建成投产,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2014年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850.8亿元,占全省40%以上,居全省第1位;机械制造产业产值达1214.9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5.17%;石油化工产业在东南电化、耀隆化工等重大项目带动下,发展较为迅速,2014年完成产值267.7亿元,增长30.8%。此外,传统优势产业发展迅速。2014年,纺织化纤产业累计完成产值1854.97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3.16%;轻工食品产业累计完成产值1445.7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8.05%;冶金建材产业累计完成产值1185.9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14.8%。③

(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提高,产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一是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发展态势良好。2014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340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2.45%。④二是构建了以企业为主题的科技创新体系。截至2014年底,围绕制造业企业,福州市已经建设了56家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3家市行业技术创新中心。⑤目前全市共有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18家。三是不断提升制造业发展的技术支撑水平。通过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共性技术的突破,涌现了一批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国内乃至全球领先地位的企业。

(四)园区经济快速发展,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

一是园区经济快速发展。2014年,23个工业园区规模以上企业入园数达1343家,共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 6083.62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81.11%。⑥二是园区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近年来,通过发挥龙头企业品牌效应和集聚效应,引导关联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向工业园区集聚,打造以优势产业(产品)链为主导、关联性强、集约度高的产业集群,园区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三是园区整合改造提升力度加大。近几年,各工业园区通过挖掘自身潜力、优势,围绕不同的园区功能定位、产业发展方向,加快优化、提升园区配套服务水平,加大整合改造提升力度,拓宽了企业的发展空间。四是园区“腾笼换鸟”工作进程加快。近几年着力改造提升福兴经济开发区、盖山投资区、城门投资区等一批老工业园区。

(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福州市大力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与新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已成为拉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力量。2014年,福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648.98亿元,增长15.2%。⑦

二、目前福州市制造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研来看,在宏观经济增速全面放缓,市场需求低迷不振的背景下,目前福州市制造业发展中面临着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激烈,资金紧张,成本增加,利润下滑等困境。同时,相当一部分企业技术研发的能力薄弱,企业核心技术缺失,工业创意相对落后,严重制约了福州市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提升发展。

(一)制造业总量偏小,支柱产业竞争力较弱,企业综合实力不强

首先,制造业总量相对偏小。2013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万亿元的城市就已达24个,而2014年福州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才7500.2亿元,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早已超万亿元的广州、深圳、苏州、无锡、南京、杭州、沈阳、青岛、宁波等城市相比,制造业总量仍偏小。其次,缺乏特色鲜明、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支柱产业。福州目前虽有纺织化纤、轻工食品、机械制造、冶金建材4个千亿产业,但大多为科技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较低的传统产业,而代表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方向的电子信息产业近年来发展相对缓慢。新一代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网、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虽开始崭露头角,但还处于发展初期,尚未形成规模,支柱地位还不明显;石油化工产业虽发展较快,但尚未进入全面达产阶段,对促进全市经济总量扩张和效益提升的作用还没有限;新材料、生物医药、海洋高新等新兴产业的企业数偏少,企业规模还不够大,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明显偏小,对结构优化、产业集聚的带动作用不足。第三,企业综合实力不强,企业规模普遍偏小。除电子、汽车、纺织、冶金等产业集中度较高外,塑胶制鞋、工艺品、陶瓷、食品等行业多数为中小企业,缺少有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和知名品牌。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99家,但仅有10家制造业企业产值超百亿元,数量仍然偏少。⑧

(二)园区经济规模较小,发展定位不清,管理体制不畅

首先,园区经济规模较小。相对于全国各地千亿产业园区蓬勃发展之势,福州大型产业园区建设较为滞后,各大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经济总量普遍偏小,全市至今尚未形成一个千亿级产业园区。其次,园区缺乏大型龙头企业,产业集聚带动效应不强。目前福州市各级产业园区缺少能够主导行业整体水平提升的龙头企业、核心企业,缺少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缺乏支撑全局、带动明显的大重高项目,项目带动能力不足,难以充分发挥产业园区的要素集聚和龙头带动作用。第三,园区发展定位不够清晰,管理体制不畅。由于各工业园区开发机制和产业政策相对独立,各园区存在基础设施共享性不足、管理体系不顺、产业特色不明显、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在产业定位方面,除融侨开发区定位为电子信息,江阴工业集中区定位为临港石化,青口投资区定位为汽车产业城外,其他工业园区定位不够清晰,产业杂而小,难以形成一定的规模和集聚效应。在园区管理方面,除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福州高新区、江阴经济开发区、台商投资区等少数几个园区外,其他工业园区管理体制不健全,存在编制少、人员少、职能少的现象。第四,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生活设施建设滞后。目前,园区建设投入多集中在水、电、路、通讯、管网等基础设施方面,但仍有部分园区供水、供电、污水处理能力不足,园区内路网不完善,影响企业生产、职工生活。园区生活服务配套设施主要依靠周边乡镇,园区发展与城镇化发展不协调,导致企业人才引得进、留不住等问题。同时,园区的生产服务的配套功能建设仍较滞后,诸如设计研发、技术咨询、质量检测、物流配送、信息服务等生产性配套的公共服务平台,还未列入各主体的议事日程,不利于园区发展。

(三)创新驱动能力不强,创新还没有成为制造业的主要推动力

首先,产业整体创新驱动能力不强。目前福州市制造业总体还处在资本驱动、平面扩张阶段,创新能力较弱。制造业总体还是以纺织化纤、轻工食品、机械制造、冶金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为主体,高端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总量偏小、比重偏小;产业、企业创新能力还不强,产学研联动发展机制尚不完善;产业自主研发能力不足,科技成果运用和新产品开发不够,大多数企业不掌握核心技术,具备的产业竞争优势大多建立在低成本、低价格基础上。其次,科技投入资金仍不足。政府科技投入和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投入仍与发达城市的差距较大。同时,多元化的投入渠道尚未建立,社会化投入不足,政府引导作用不强;融资渠道不畅、扶持政策缺位以及资本退出渠道缺失等制度性障碍从根本上阻碍了创业投资的健康发展,影响了中小高新技企业的成长壮大。第三,科技服务体系不够完善。高新技术行业技术创新中心和高新技术科技中介机构的建设工作刚刚起步,起点低,力量弱,体制单一;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少,发展缓慢,缺乏活力;信息共享平台缺乏,尚未形成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的气候。

(四)土地、用工、资金对制造业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

从调研情况看,近年来福州市制造业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面临着土地、用工、资金等方面的制约,从而限制了制造业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首先,土地瓶颈对制造业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部分企业用地难、用工难的情况依然存在,限制了企业进一步发展。其次,制造业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较匮乏,部分企业用工难也限制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第三,资金困难制约着大量小型制造业企业的发展。

三、新常态背景下福州市制造业提升发展的对策建议

新常态背景下,福州市制造业的提升发展必须以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践行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全力推进福州新区开放开发、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的战略部署,抢抓全力推进福州自贸区、“海丝”核心区建设的难得机遇,顺应制造业发展趋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变化特征,全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

(一)强化政府宏观指导,加强对制造业发展的顶层设计

基于制造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必须强化政府对制造业发展的引导作用,从顶层设计入手,加强对制造业发展的宏观引导。

加强规划引导。适时成立专家委员会,为编制制造业发展规划、解决发展过程中重大问题和制定相关扶持政策提供决策咨询,形成政府引导、部门密切配合、专家和企业积极参与的长效运行机制。深入扎实做好全市制造业功能区布局,开展全市制造业功能区发展规划的前期研究,研究制定制造业空间布局与城市主体功能区良性结合的政策措施。制定福州市制造业发展的战略规划,明确制造业中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确定需要重点突破的领域和关键制造技术;制定促进制造业发展的支持计划,建立促进制造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快出台并贯彻落实制造业领域的高端装备制造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规划,使之引领制造业的发展。

加强考核引导。积极引导各级政府树立新的政绩观,健全考核机制,通过一系列考核指标的调整,改变以往片面依赖投资扩大带动规模扩大的政绩观。在制定考核体系时,要从实际出发,结合不同版块的功能定位、生产力布局和区域特色,实施分类考核,增强考核体系的科学性,充分发挥考核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使各级政府真正关注技术创新、绿色发展和结构优化等问题。

加强整合引导。全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带头走出“行政区经济”和“部门经济”的误区,充分整合和协调土地资源、资金资源、科技资源等的有效配置,逐步加大市财政扶持工业发展投入。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搭建产业创新平台,帮助企业突破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瓶颈。围绕支柱产业,依托重点企业,联合省内外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共同公关,共享成果。同时,政府要优化教育结构,加强职业教育,为制造业的升级储备足够的人才。根据地区差异,因地制宜引导、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加强协调服务引导。建立工业重大项目协调服务联席会议机制,定期研究解决工业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对重点骨干企业实行处级以上领导挂点联系服务。密切关注钢铁、造船等困难行业、企业资金情况,加强政银企互动对接和融资担保;加强组织企业参加国际、国内知名展会,支持本地名优产品抱团开拓市场;加强与劳动部门用工信息互动,探索推进校企合作、企业协作、区域互补、联合招工等举措,缓解企业用工压力;在原料方面加强监测预警和协调沟通,指导企业用好用电高峰时段调整等优惠政策。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积极应对反倾销、反补贴、技术壁垒问题。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制造业发展环境

目前,福州市许多制造业企业普遍面临着用地难难、融资难、用工难等问题,必须进一步加大促进制造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为制造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加大建设资金支持力度。整合现有市财政投入的各类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完善福州市直管四县(市)财政政策,将资金集中投向重点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推进临港新城建设,通过收储土地、填海造地、促进土地增值,为重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筹措更多资金;探索运用 BT、工业债权基金、风险投资、信托、设备租赁等多种融资模式,吸纳各方建设资金;改变现行优惠政策多是针对外资企业和国有大型企业的状况,加大对民营制造业尤其是优质中小企业在各项政策上的扶持力度;建立健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和信用担保体系,提高中小企业贷款规模和比重,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加大工业用地的政策支持力度。大力开展土地利用清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各级工业园区土地利用行为,切实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监管,盘活闲置土地,防止和杜绝违法违规利用土地现象;为充分提高各工业园区现有土地利用率,建议建立健全企业用地退出机制,对因企业自身原因造成土地闲置多年的,予以收储;对个别不符合法定收回条件的闲置土地,通过协商和合理补偿,采取改变用途、等价置换、纳入政府储备或安排临时使用等方式及时处置;充分利用已收储的工业用地,大力开展“腾龙换鸟”工作;加强综合统筹推进工业土地二次开发,健全工业用地用途管制,建立严格的工业用地用途变更调控机制,探索“先租后让”和“租让结合”的供地方式,创新土地开发模式和收储机制,健全激励和支持二次开发的配套政策;推动“零地技改”工作,积极引导园区内企业依靠现有的企业用地实现内涵提升,通过技术改造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加大人才引进、培养的政策支持力度。建立企业为主导、政府支持的人才引进机制,积极吸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行业急需的高端人才。充分利用高校科研机构的人才优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整合现有职业教育资源,建立与工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建设高素质、高技能型职工队伍。

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强化对中小企业的指导和服务,加快建设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加大融资担保服务力度,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鼓励中小企业围绕大企业上下游产业链提供协作配套,建立稳定的产、供、销和技术开发等协作关系。积极扶持具有福州特色的粮油食品、水产品、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促其做大做强。

(三)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为制造业发展创造活力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加强市、县(市)两级行政服务中心的规范化建设,进一步简化土地征用等相关审批程序及手续,加快工业项目建设的实施进度;对重大项目实行整体规划、分期环评、分期核准,控制审批时限;试行部分项目县(市)级审批、市级报备的做法,对部分重大工业项目,可赋予县(市)更多的项目审批权限,允许项目所在县(市)直接上报省直有关部门,并同时抄送市直相关部门;开辟县(市)重大项目的“审批绿色通道和项目直通车”,在重点工业园区推行“项目一条龙封闭式审批流程”,提高项目审批速度。

进一步完善园区管理体制。首先,建立高效的行政代理集中管理模式。按照“强化职能、事权统一、封闭运行”的要求,建立精干高效、封闭运行的管理体制。政府应尽量向园区下放审批权限,适当扩大工业园区管委会的相关职能,使其拥有相应的决断权、处置权,实现工业园区有限“自治”。赋予园区机动灵活的内部机构调整及人事管理权,管委会的机构设置采取扁平式管理模式。建立和完善“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对外”的行政代理集中管理模式,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决策和办事效率。[1]其次,探索园区管委会与建设发展公司管控与建设分层的新思路。进一步理顺园区管委会与建设发展公司的关系,加强园区管委会的管理职能,赋予建设发展公司更多的建设职能。园区管理委员会作为管理机构,原则上只负责行政审批、管理和制定政策,主要职能是协调开发区的社会民生问题,不直接从事园区的开发经营;建设发展公司作为工业园区的开发主体,主要是立足园区内外的资源整合,承担区内规划建设与招商、服务等经济职能。[2]第三,建立园区建设协调机构。设立“福州市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协调委员会”,大力支持园区开发建设,形成加快园区发展的合力。协调委员会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决定涉及园区开发、建设的重大事项。

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首先,应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引导干部将短期经济行为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通过进一步健全干部任用制度、改变激励机制等相关制度的改革,逐步完善考核机制。其次,突出中心主线,使考核导向更加鲜明。必须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这一中心,充分发挥考核评价机制的助推器作用,科学设置干部考核评价的指标体系。第三,创新内容设置,使考核内容更加全面。对干部的硬实绩、软实绩全部进行量化考核,更加注重民生事业、生态建设等指标的考核,弱化对经济增速的评价考核,强化对结构优化、民生改善、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的综合评价考核。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及产业空间布局方向,建议对永泰、闽清两县在不考核GDP指标的前提下,不再对其考核工业发展指标,使永泰、闽清两县更加专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进一步完善服务协调机制。建立重大项目数据库和台帐,定期汇总通报重大项目的立项、规划、土地、环保、节能“五到位”情况。对项目服务,坚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难事巧办、常事快办,不断完善首问负责、服务承诺、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责任追究等制度。强化服务流程再造,依托政务平台,建设好重大项目审批服务特快通道系统,落实一条龙服务机制。配合市相关部门,将市年度用地计划向重大项目倾斜,优先帮助重大项目解决供电、供水等要素供给,争取国家和省市资金用于重大项目建设。

(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增强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

目前福州市制造业有相当多的行业属于产能过剩的行业,特别是钢铁、水泥等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相当突出。同时,随着劳力、资源、环境成本都在逐步攀高,制造业的利润受到明显挤压,原来依靠投资驱动、规模扩张模式来推动发展的空间已越来越小,必须加快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制造业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方向转变,提高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鼓励骨干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和系统集成创新。大力推进装备制造业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创新,提高重大技术装备的国产化水平,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突出信息通信技术对制造业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建议在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附加价值和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中实施重点制造业创新行动。[3]

大力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创新驱动的最关键因素,建议采取“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措施,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探索诸如技术入股、股票期权、年薪制等知识、技术、管理要素来参与分配的具体办法与路径,从环境上营造出激励创新驱动的“温床”。

制定有效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相关政策。不断完善发挥科技支撑和引领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应配套政策,并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充分利用各种平台,结合区域、行业技术创新需求及高校科研机构的项目成果,为企业搭建产学研结合和成果转化平台;跟踪服务能带动全市行业技术升级、产业化前景好的产学研合作项目,重点扶持一批技术先进、研发周期短、能迅速产业化的产学研项目。

(五)推动制造业服务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制造业服务化,是制造企业提升和不断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福州市的许多产业诸如纺织化纤、轻工食品、冶金建材等,基本上都属于传统优势制造业,均具备一定产业基础和较大发展潜力,必须推动传统优势制造业向制造业服务化方向转变,有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搭建有利于传统优势制造业向制造业服务化延伸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制造企业自创云平台系统。[4]可通过建立云端,依靠网络把个性化订单汇聚起来,通过数量优势,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从而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通过云平台系统,实现远程智能调度和自动化控制,使企业由价格竞争转向技术、质量和服务等综合实力的竞争,拓展增值服务。

积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装备制造企业由单一的产品制造商向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变。装备制造企业在继续保持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同时,要主动向上游的研发设计、解决方案提供等环节延伸,向下游的项目投资、开发、建设及运营等环节延伸,拉长产业链、供应链,促进产业走向高端,有效拓展企业成长和盈利空间。同时,积极鼓励和支持装备制造企业由“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变,建立生产和维保基地,持续保持对市场的“深耕”。

制定出台加快传统优势制造业向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政策措施。有序放开市场准入,积极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制造业服务化发展。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积极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后补助”等方式支持制造业服务化发展;加大税收支持,完善出口退税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制造业服务化的信贷支持力度。

注释:

①②③⑥⑦⑧ 数据由福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提供。④⑤ 数据由福州市科学技术局提供。

[1] 李跃军.以节约集约理念加强永州工业园区建设[N].永州日报,2011-04-11.

[2] 杨琨.科技园区融资方式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16).

[3] 郭志仪,杨琦玮.制造业区域创新模式与对策研究:以东莞、苏州、温州制造业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

[4] 刘卫.推动传统优势制造业向制造业服务化方向转型升级[N].宜宾日报,2014-09-22.

责任编辑:陈振锟

F127

A

1674-1072(2015)05-045-06

2015-10-20

本文系2015年度全国行政学院科研合作课题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5HZKT131)的阶段性成果。

林善炜(1969-),男,中共福州市委党校副教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产业经济研究。翁新汉(1964-),男,中共福州市委党校副教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研究。

猜你喜欢
福州市园区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以生为本 立德树人
——福州市冯宅中心小学简介(二)
以生为本 立德树人
——福州市冯宅中心小学简介(一)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福州市老促会到连江拍摄电教片
以生为本:互动中落实高效讲评——以“2018年福州市质检卷”为例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