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平,秦 燕
(大理大学基础医学院,云南大理 671000)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医护人员的需求量加大,而目前尽管各大医学院校扩大了护生招生规模,但是我国护理行业的现状是一方面护士短缺,另一方面很大一批护理毕业生(尤以本科为主)放弃临床护理工作〔1-2〕,选择从事其他行业,而中职护生求职难,造成护理人才的严重流失。因此,实现护生与护理工作的积极对接,成为目前护理科研领域的热点。本研究旨在了解本科及中职护生的就业意向,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专业毕业生采取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及均衡护理人才流失提供参考依据。
1.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抽取大理卫生学校及大理大学即将毕业的护生260名,发放问卷260份,回收问卷260份,有效问卷260份。
1.2 方法 采用现场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编制参照教育部高校学生司2010年的《大学生就业观念和求职意向调查问卷》〔3〕及以往护理专业毕业生经常遇到的择业问题设计的调查问卷。取得知情同意,现场发放问卷,统一解释,无记名填写并收回。经5名护理相关方面的专家修改评定后,问卷的内容效度为0.83;经专家修改后的问卷在正式调查前抽取30名研究对象测得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7,证实问卷有较好的信效度。着重调查学生目前的就业意向及影响其的主要因素,对其进行比较和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卡方检验、非参数检验。
2.1 本科与中职护生就业意向比较 中职护生从事护士的意向明显高于本科护生,本科护生继续深造、从教的意向显著高于中职护生(P<0.01),见表1。
表1 本科与中职护生就业意向比较[n(%)]
2.2 影响本科与中职护生就业意向的因素分析调查结果见表2。
表2 影响本科与中职护生就业意向的原因比较[n(%)]
随着社会对医务人员需求的增加,纵使各大医学院校扩大招生规模,但长久以来因临床护士的社会地位较低,收入低、工作强度大等,大多本科护生一般都不愿从事临床护士,而中职护生求职难,造成护理人力资源依旧存在相对不足之势。本研究通过调查不同学历护生的就业意向及影响其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①中职护生毕业后选择从事护士的比重明显高于本科护生。这可能是由于许多中职护生因家庭贫困才选择就读中专学校,目的就是为了尽快就业,加之学历不占优势,做出更符合自身特点的选择,另外就是虽然相比本科护生他们就业存在一定阻力,但他们认为目前来说,相比其他行业,护理相对比较好找工作,并且作为年龄上小本科护生几岁的中职护生来说,认为护士是白衣天使,这项工作充满了神圣感、崇高感,因此即使面对目前我国护理待遇低、社会认同低、发展前途小、工作强度大,甚至是没有编制等诸多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依旧选择了从事护士。而本科护生知识基础、素质等各方面相对较好,就业前景相比中职护生较好,所以其择业期望值较高,护理就业意愿相对较低,加之社会认可度很小,单纯认为护士就是端屎倒尿、输液打针,只是医务工作中的一个配角,没有技术含量,干一辈子也还只是个供人驱使的跑腿的,没有必要花费4年的时间进行本科培养;工作强度大但收入却微乎其微,社会予以的评价是:大街上捡垃圾的工人一个月挣得也比这多,付出与收入远不成正比;而在这本就不太乐观的形势下,现在大多医疗单位均采用合同聘用制,没有正式的编制,这都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广大觉得自己同样是接受了四/五年本科教育的护生要去从事着一项社会认可度极低、工资待遇远低于付出的工作的信心与勇气;即便有相当部分本科护生选择了从事护士职业,但也多只是作为一个暂时的过渡性工作。②而相反,本科护生毕业后打算继续深造、从教的比率是明显高于中职护生的。这可能主要是由于本科护生均通过3年的艰辛奋斗参加了高考选拔,除部分是自己喜欢护理外,相当部分是调剂到护理专业。本身对于护理并不感兴趣,因此出现了本科护生钟情于继续深造的热潮。通过考研提升自己的学历,为今后从事护理教学、管理及研究等职业增加概率、奠定基础,这也一定程度满足了部分本科护生的学术科研兴趣,也减轻了因人才过多而造成的相对大的就业压力。而中专护生可能本身起点相对较低,加之许多或因学习成绩稍逊或因家庭条件较困难而去读中专,都希望能尽快进入工作岗位,对继续深造并无多大概念,且多数中专护生认为可选择在工作后通过自考、函授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学历。③本次调查结果还显示,中职护生的改行比例是明显高于本科护生的,虽然针对此没有做出专门的原因调查,但据调查过程中的交谈,分析可能还是因中职护生的年龄太小,在本应享受大学象牙塔悠然的年纪已然步入社会,开始双肩承担责任,他们尚且还没有做好这个准备,适应不了这个充满责任感与束缚感的角色,毅然选择了自由职业。④另本次研究还专门调查了两个群体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结果显示:尽管中职护生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高于本科护生,但作为即将从事护理工作的主体,二者均未体现出他们对这项工作的多大热情与认可。而缺乏客观的职业认可对于今后的临床工作可能造成极大的影响,这值得我们去深思、重视。
因此,针对上述出现的各种情况,笔者提出如下几点建议:①就教学而言,在着重加强护生专业理论教育之外,还应提高其专业认知及认同感。增加见习、实习基地添补护理实践的不足,使其亲身体会、了解护理的工作内容、发展前景等,培养其对护理专业的兴趣;加强尊重自己职业的教育,使其明白护理工作与患者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引导其正确审视护理专业,只有先尊重了自己的职业,才能用心去学好、做好,这样才能提高护生的从业热情。②就医院而言,合理安排护士排班日程,尽量不去带着疲惫应战,一则缓解护士工作强度,另外重要的是对患者的生命安全负责。工作负荷的减轻一定程度可以减缓护士及即将从业的护生对这份工作本身的逆反与排斥心理,这就使护生及护士有了去从事或继续从事下去的可能。③在上述的前提下,可能护士选择医院时最关注的还是工资待遇以及编制问题。不论哪个层次的护生,多以女生为主,他们大多想的是能够稳定下来。因此,尽可能去解决与之密切相关的薪水与编制问题,可能极大程度地提高护生从业信心,而不只是作为暂时的过渡性工作。
本研究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当前本科、中职护生的就业意向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一步丰富了护生就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的内容。但是本研究仍然存在不足,如调查人数有限,致使研究的代表性仍然受限;另外就是设计问卷周密性、详细度尚不够,其影响因素仍旧较为局限,并未全面反映影响其就业意向的因素,因此,在将来的研究中需扩大调查对象层次划分、尽可能周全影响因素,使调查结果更加客观、全面。
〔1〕卢晶晶,仇瑶琴.在校护理本科生就业意向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5B):63-65.
〔2〕赵丽敏.我校不同年级护理本科学生择业意向的比较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3,45(9):1141-1144.
〔3〕王辉.不同层次护生社区护理就业意愿及相关因素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5,13(1):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