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芳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0中心医院,云南大理 671003)
随着脑血管介入技术的发展,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应用于脑血管病的治疗和预防已经成为主要方法,由于创伤小、安全性高、疗效好,已经成为医学界一颗璀璨的明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规范完善的护理措施可以辅助临床治疗,降低支架置入术并发症。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可提高护理工作的计划性和预见性,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医疗费用、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临床护理显得尤为重要,而将临床护理路径与整体护理有机结合,采用适宜的路径模式,可以为患者提供高效、全面、全程的医疗服务。我院神经内科脑血管支架术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取得好的效果,现将护理分析如下。
1.1 资料选取 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拟行脑血管支架置入术患者150例,所有患者均经积极的抗血小板聚集,抗凝及扩血管改善微循环等对症治疗,完善CT、颈部血管B超、TCD、DSA等相关检查,明确血管病变部位,均符合脑血管支架置入标准。男80例,女70例;年龄22~76岁,平均年龄49岁。随机单盲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两组患者在疾病因素、年龄、文化程度、麻醉方式、支架选用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以整体护理为基础,对照组采用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按照路径的内容实施护理。具体方法:针对评估的脑血管支架患者,充分了解病情,查阅资料,结合治疗计划,以时间为横轴,分别在术前1 d、手术当天、术后1~3 d、出院及随访时不同时期,以各阶段各项护理流程为纵轴,制定相对应的临床路径护理表格〔1〕。各阶段护理由护理质量控制小组组织评估,检查路径措施落实情况,对现存在的问题及时完善评估。出院时发放健康知识问卷调查表和满意度调查表,出院后跟踪随访做统计与分析。如图1。
1.3 效果评价 并发症根据所选支架置入患者系统回顾性分析;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调查表在出院日发放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健康知识掌握从以下10个方面评估:①病区环境;②经管医护人员;③疾病及健康相关知识;④用药情况及主要药物作用;⑤饮食指导;⑥安全防护知识;⑦功能锻炼方法;⑧自我保健;⑨自我护理;⑩复诊。每个项目10分,总计100分。满意度从以下5个大方面评估:①住院环境;②治疗效果;③医护人员服务态度;④护理质量;⑤收费情况。每个项目20分,总计100分,≥90为满意,<90为不满意。
图1 神经内科脑血管支架置入术临床护理路径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及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
运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实验组75人,出现并发症分别为:穿刺点相关症状3人,脑出血1人,过度灌注2人,迷走反射2人;对照组使用常规整体护理方法75人,穿刺点相关并发症14人,脑出血3人,过度灌注11人,迷走反射12人。实验组术后并发症除脑出血(P>0.05)外,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
表1 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通过系统回顾及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实验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医护人员满意度、患者满意度见表2。可知实验组健康知识掌握率及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健康知识掌握率、医护人员及患者满意度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血管支架术可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率,而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康复、预后〔2〕。提高医护人员及患者的满意度,保证患者得到适时、及时和有效的健康教育〔3〕。实验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后,不仅在规定的时间内依据临床路径内容,有预见性、有计划的工作,也可以使新护士参与,使患者明确护理目标,自觉参与到疾病过程中〔4〕。护理路径对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提高护理质量有明显成效。使实验组术后穿刺点相关症状、过度灌注、迷走反射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脑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著降低脑血管支架并发症。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医护人员及患者满意度明显增加(P<0.05)。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是整体护理的深入,是在整体护理程序的基础上,通过个性化、流程化、标准化的诊疗护理方案〔5〕,运用图表的形式来提供有序的、有效的照顾〔6〕。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血管支架置入术,可提供规范化的优质护理服务,是新的医学护理模式的新课标,是在整体护理基础上的优化与创新〔7〕,是一种对患者有利的管理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陈路,陈湘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绿色通道护理路径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9,23(2C):482-483.
〔2〕李玉芬,张宝华.内科患者健康教育效果量化评价方法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3A):15-16.
〔3〕郑元.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提升护理质量管理水平的启示〔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3):102-104.
〔4〕彭凌.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首次脑梗死患者的效果评价〔D〕.杭州:浙江大学,2012.
〔5〕程蕾,游川.注重基础护理内涵建设 促进护理学科发展〔J〕.全科护理,2010,8(3B):739-740.
〔6〕陆安婷.优质护理服务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1,9(11B):2982-2983.
〔7〕田英姿.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康复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