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纪委书记推行网络反腐
时任湖南株洲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的杨平,以实名注册每天上网,并根据网民举报查处了一批违纪违规腐败案件,被网民亲切称为 “杨同学”,成为受网民追捧的 “网络红人”,人称 “网络反腐书记”。
从2008年5月14日起仅两个月,杨平在网站发帖290多篇。而他的第一个实名帖,现在已有2万多人次浏览,550多个跟帖。两个月之内,杨平从网上的短信通道收到30多封投诉信,大多数被转交办理,现已直接处理7件。6月25日,株洲市反腐倡廉网络评论员座谈会召开,25名网友被特聘为网评员,杨平的网上反腐算是初战告捷。
2008年8月13日,湖南省株洲市纪委、市监察局出台 《关于建立网络反腐倡廉工作机制的暂行办法》,该 《办法》,是国内首个纪委网络反腐办法,也是将实名上网行为转化为纪委集体行动的新尝试,这意味着网络反腐制度化在株洲的尝试 “瓜熟蒂落”。
在杨平推行网络反腐期间,株洲市纪委相继查处了株洲市粮食局局长何智案、株洲质监处处长陈世湘案和株洲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龙国华案,这三个案子都是依靠网友举报和提供进一步线索而查处的,被称为株洲市网络反腐的三大案。
【评 点】
由被质疑到受欢迎,因实名上网反腐,纪委书记杨平网络扬名。在杨平实名上网的推动下,株洲网络反腐正拉开帷幕,这标志着官员 “网络执政”已开始显山露水,日趋常态。杨平现象对中国网络反腐以及基层官员的网络执政,将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而株洲随后推出的暂行办法是国内首个纪委网络反腐办法,很快被网友们追捧为 “中国网络反腐第一办法”。此暂行办法为我国进一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树立了一个新标杆。
【观 点】
●湖南大学廉政研究中心副教授田湘波:网络反腐主要是发动网民对政府进行监督,而网民监督从实质上说就是公民个体的监督。公民个体监督依据的是宪法保障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政治参与中的知情权。与传统的舆论监督方式相比,网络监督更直接、更彻底、更真实、更尖锐、更隐蔽、更能保护监督者的合法权益。
● 《法制日报》: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如今确实存在这样一些政府官员,虽然在网上名气很大,搞出来的动静也很大,但其上网更多的是在展示其个人魅力,展示一种所谓的亲民态度。当真有百姓找到他要求解决某些具体问题时,往往会退避三尺。甚至还有一些官员,经常在网上说要畅听民意,但一遇到别人在网上说一些自己不喜欢的话与事,往往不惜打击报复。这种官员上网,就是一种走马观花似的作秀,就是一种典型的现代版叶公好龙,只能让人备感失望。
●东方龙 (网络评论员): “杨同学”说过,离中南海最近的是网络。对于普通网友而言,距离纪委书记最近的也是网络。群众有事找领导,领导接待群众本无可厚非,但如果事事找书记,忽略了正常的程序,也会让书记不胜其累,下边工作人员无所适从,助长了社会的 “人治”心理。 “网络反腐”毕竟是一种创新,如何让它走得更好、更快,是我们共同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