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相宜
——语文课堂教学中动与静的把握
◎福建省武平县平川中心学校 饶勇珍
在新课标的大力推行之下,当前小学语文课堂学生的发言和讨论增加了,气氛活跃,但在这热闹光景的背后也潜伏危机:有的教师忽视了静默思考的力量,使得课堂教学显得过于浮躁。所以本文就将从“动”与“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探讨如何把握语文课堂中动与静的度,以构建动静相宜的良好课堂状态,以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提供助力。
语文课堂;语文教学;动静;阅读;思考
走进当今的小学语文课堂,我们常常会被各种各样的公开课、评优课、资料补充、多媒体演示等太多的非语文活动扰得无法静下心来,从传统的“满堂灌”步入了另一个新的误区。动,并不意味着花哨,而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手和脑都动起来,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从而个性得到发展、素质得到提高。
(一)运用情境效应,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感情基调的奠定是学习语文的关键,所以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情境效应,为课文学习创设合适的感情氛围,从而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这不仅有利于激活课堂,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思想感情上也有很大作用。
1.创设情境导语。根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并结合教材文本,我们可以设计出不同的情境导语来设置课堂悬念,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进而营造出一种探索式的学习氛围。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我最好的老师》这一课,其导语可以设计成这样:你认为怎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文中“我”最好的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和我们的老师有哪些不同之处?以一连串的问题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这对他们集中精力进入课文阅读是非常有利的。
2.创设情境课堂。教材中的有一些内容是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遥远的,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情境条件,帮助他们理解课文。例如,在执教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时,考虑到学生对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不甚了解,很难走进诗人的内心,我就播放《安史之乱》的视频给学生观看,让他们对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再交流:在兵荒马乱的年代,百姓们最渴望的是什么?从而让学生体会诗人背井离乡的思乡之苦。即课堂通过适度运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的形象和真实,为学生充分掌握课文内容、强化理解提供良好的保障。
(二)运用朗读效应,活化文章的思想感情
语文教学说到底是四个字——多读多写,朗读能使人充分感受文章中的人、事、物以及语言文字的魅力,让文章在学生心目中活起来,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重视朗读的力量。多读有助于加深文字在脑海中的印象,所以理解语段需要读,品析语句也需要读,背诵篇章更需要读。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可多组织学生进行朗读,从网上选取一些模范视频供学生模仿借鉴,以提高朗读的质量;还可以选取一些合适的背景音乐,让朗朗读书声伴随着音乐声,朗读效果会更好。
(三)运用角色效应,深入理解人物形象
小学生的表现欲望很强,语文教师要抓住这个特点,充分利用好角色效应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通过对文中的角色的扮演去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能更深层次去理解人物形象,这对提高语文感悟能力很有帮助。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学弈》这篇课文,它是一篇文言文,在执教时,我尝试组织学生把课文内容用表演的形式展示出来。分别让学生扮演弈秋、两个学弈的人、天鹅。表演开始,课堂气氛立马便活跃起来,学生个个兴趣盎然,课堂效果明显改善。因此,这样通过表演将故事重述一遍,不仅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也大大降低了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难度,而在表演活动中领悟故事蕴含的道理,提升教学效果,是教师辛苦讲百遍也未必能达到的。
静,并不意味着死气沉沉,而是学生在语文教师的带领下进行潜心阅读、独立思考和反刍咀嚼,逐渐领悟到文章的意蕴的过程。课堂过于热闹会影响语文知识的沉积,学生需要在静默中去思考、咀嚼,所以语文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能够静下心来品读文本,这样才能调动起学生的个人情感,从个人独特视角对文本进行解读。
(一)重视默读,为深刻的理解
朗读固然重要,但默读也同样不可或缺。就学习语文而言,默读与朗读就好比是飞机的双翼,不论失掉哪一只都会失衡,飞不了。但在如今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朗读和默读地位的悬殊,其对默读的严重弱化甚至是缺失,已经造成了语文教学的严重失衡。默读更多的是指用心去看,通过逐步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全面理解,从而达到提高其独立思考感悟能力的目的。那么面对一篇新课文学生需要看些什么呢?不仅要看课文,还要看作者简介、看写作背景、看文章注解等,而由于阅读目的不同,默读的要求与方式也有所不同。若只是初步掌握课文大意,用跳读即可;而有问题需要深入思考的话,就用精读;至于对文章练习的阅读,最好是用笔进行勾画、做好评注,记录自己的心得体会。相信这些方式的合理搭配运用能够使学生从粗到细、由浅入深地去理解课文,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和领悟能力。
朗读是动,默读是静,语文教学的课堂不仅需要琅琅书声来品析文本,也需要似金沉默去沉淀智慧,引导先大声朗读再默读静思,促进两者有效结合,这才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构建动静相宜的高效课堂。
(二)学会倾听,为良好的表达
在课堂上,相信很多教师时常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个个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所以在其他同学发言的时候,底下的学生大多都在各自讨论或是说些与课堂教学内容不相关的话;甚至有的学生急着做补充,中途打断发言同学的发言。而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在倾听的学生少之又少,教师也只顾着创造热闹的气氛,那么新课程所倡导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方式就无法真正得到落实。针对这种现象,语文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独我意识潜流的疏导,一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另一方面,也不要忘记教导学生如何去倾听他人、接纳不同于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学会倾听才能够为良好的表达奠定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还要以拓宽学生眼界和丰富学生知识为目标,给他们留足做评价的空间,边听边想,从而达到博采众长、触类旁通,弥补自身在考虑问题方面的不足之处。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是为师生、生生之间进行有效对话的必要铺垫,也是为学生的良好表达做一个前期积累。
(三)思考感悟,为能力的升华
高年级的学生其实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感悟的能力,如果语文教师总喜欢在课堂上让学生又是演又是讨论,或自己声情并茂、滔滔不绝地讲解,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去活跃气氛,那么学生的思维过程就会受干扰,很难有自己独特思考和感悟。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留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自己去体其义、会其情,让他们在感悟中形成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逐渐塑造自己富有个性的灵魂。比如诗歌的意境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如果也总是通过多媒体来演示画面,反而会破坏其原本在学生脑海中想象的美感。可见,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零距离接触,从而获得与作者心与心的沟通。“任思维自由辐射,想象尽情徜徉”“此时无声胜有声”同样也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境界。若争辩和交流是课堂学习的主流,那么沉思和吸收就是课堂学习支流,学生在默默地比较和推敲中去探寻语文的本色,以沉静的思考和揣摩去获得文字的灵魂。内心的激荡与外表的沉静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才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提倡的自主学习模式,我们期待在此模式下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责任编辑:左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