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实验小学 陈秀丽
关注学生体验 构建思辨课堂
◎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实验小学 陈秀丽
小学思品课需要鲜活生动的德育形象,但同样需要独特深刻的情感体验和理性的思辨,即摒弃单纯的说教式灌输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个性体验,在引导学生回归生活的真实感受中,选择恰当的素材,同时发挥有效评价的积极作用,努力构建思辨性的课堂。
思品课;思辩;生活体验;选择素材;评价引导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单纯的行为参与方式不能促进高层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包括高层次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小学思品课是一门思想性、情感性很强的课程,它需要鲜活生动的德育形象,但同样需要独特深刻的情感体验和理性的思辨。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要关注学生体验,构建思辨性课堂,充分挖掘儿童好奇的天性,透过儿童的生活视角去认识品社教材,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在思辨的过程中学习、掌握、深化道德认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
众所周知,品德教育只有回归生活才能具有生命活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认知和感悟是促成其品德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应该是品德教育的根本。然而令人揪心的是,在品德课堂上,“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空洞抽象、政治味浓重的教学模式普遍存在,这种严重脱离学生真实感受的“教”能让学生“学”到什么?所以,品德教学一定要跳出“说教”方框,提升对学生生活体验的关注度,引导学生回归到现实生活中,以自己对生活实实在在的感悟为基础,对面前的问题进行辨析,从中获得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启示。
例如《平凡中的感动》一课中,当有学生说到被那位扶起摔倒老人又不留名的普通人感动时,就有个别学生说出自己的担心:万一被讹上了怎么办?扶起人这样的好事还是不要做了吧。这可能是受到现实生活中一些负面事件的影响而产生的想法。此时,教师并没有立即给出正确的价值引导,而是让同学们说说心里话。于是分别持“扶”与“不扶”两种截然不同态度的学生,各自积极地阐述自己的理由:选择“不扶”的理由无非是怕被讹上;而选择“扶”的同学则从尊老爱幼这个传统美德出发,指出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奶奶在路上摔倒没人扶,况且全中国有那么多的人,难道每个人都是坏人吗?如果这个社会中那么多的不规范,我们人人都不做,那又有谁来贯彻良好的道德文明呢?如果人人都那么卑劣,那么又有谁来告诉我们的下一代要坚持做好事呢?这一番话让全场静默,继而报以热烈的掌声。
这样一场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辩论,不但让学生大胆说出心里话,而且在“辩”中辨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取向。这样的思辨课堂,无需说教,更无需灌输,而是引导学生回归到真实的生活体验中,水到渠成地进行品德的认知与辨析,从而得到切切实实的品德教育。
《品德与社会》教科书中的每一个版块的德育材料都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思想观点,而这个思想观点就是课文的教学目标,也就是希望引导学生达到的思想高度。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很多品德学科教师对教材资源观点的解读存在着两大误区:一是“越位”,过犹不及;二是“失位”,有“浅阅读化”倾向。究其原因,就是教师本身缺乏理性思维,缺乏思辨,导致在教学素材的选择上常陷于偏执。要知道,“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科书中的德育材料只是师生学习的凭借,并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例如在《不能忘记的屈辱》(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一课的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强化“屈辱”的情感体验,将一些过于血腥的、惨不忍睹的镜头赤裸裸地呈现给孩子,并以煽情的语言催动仇恨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复仇心理,这是很不恰当的,也是非理性的。
同样是教学这一课,有位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活动过程:教师一边激情导入,“泱泱华夏,五千年的历史,孕育了令人骄傲的文明。”一边播放短片,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就在学生为祖国曾经取得的辉煌成就赞叹不已时,教师又展示了一幅中国当代地图,启发学生仔细观察,说说发现了什么?眼尖的学生一下子就发现了香港、澳门都是特别行政区。教师抓住这难能可贵的发现,及时抛出问题引发思辨,“是的,他们都是我们的国土,为什么称为特别行政区呢?”在学生小组交流、讨论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全班讨论鸦片战争发动的原因及其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在此过程中,教师趁势播放《七子之歌》,在充满哀伤的音乐中感受中华民族饱受侵略者的欺辱和蹂躏。接着,教师在班级交流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当时的列强可以肆无忌惮地瓜分我们的国土呢?联系现在,谈谈你的感受。
不难看出,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能够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关注该阶段学生的独特体验,恰到好处地选择了有效的教学素材,巧妙地拓展了教学内涵,让学生在思辨、理性的学习中认清历史,其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新课标》明确指出:“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课堂评价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励儿童的成长与进步,然而评价的内容和方式对学生品德素养的形成和提升至关重要,只有落实多元的评价机制,才能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而思辨的品德课堂更需要多元的评价,因为由于个性的差异必然导致思维的多样性,所以,思辨的课堂评价更关注的应是每位学生的活动过程,重视儿童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思辨探究态度、情感和行为表现等,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思辨能力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在“福建省品德学科省级课题推进会”上,三节《和诚信“签约”》(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同课异构教学获得与会者的一致好评,特别是几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作的引导及评价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例如,有位教师紧扣“诚信”这一主题,引导学生从“个别不法分子制造短信诈骗给当地带来的巨大损失”和“当地人诚信为本创出享誉世界的茶文化”正反两方面进行思考与辨析,从中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
案例《短信诈骗团伙》
师:这件事就发生在我们这个美丽的小山城。看着同学们凝重的表情,我想,大家一定有很多话要说。
生1:“不诚信”害人也害己。
师:你的感悟很深。
生2:我痛恨这样不光彩的行为。
师:不诚信,就像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生3:作为安溪人,我们决不能让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
师:你的思考很深远。现在,这座古老的县城已经在信守诺言、开拓进取的人民手中,焕发青春般的活力与生机。
在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的评价语言简练有力,看似随口而出,实则教学智慧,寥寥数语尽显“平等中的首席者”的作用,引导学生真诚地从自己的个体体验出发,真正地潜心思索,而不是充当故作高论、刻意取巧的“先知先觉”。
当然,简单地以一次课堂表现来判定学生的品德形成显然不够科学,思辨课堂的魅力还应体现在课外的延伸之中,引导学生进行多向、互动、长期的评价,只有把课堂上的认知与课外的导行有机结合起来,我们的品德教育才有实际意义。
林文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