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热”的冷思考*

2015-04-17 18:30:54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课件多媒体课堂教学

“教育技术热”的冷思考*

◎福建教育学院文科研修部 鲍道宏

教育研究不应追求潮流,人云亦云,应关注研究中热点的合理性,对其优点要辩证地吸收其精华,同时,对于其不合实际的方面也要认真分析,使现代技术推动真正的教改,能更好地为教育服务。

教育技术;翻转课堂;教学

近年来,教育界呈现多媒体热、教育行动研究热、教育叙事热、少教多学热、先学后教热、以学定教热,近期是“微课热”“翻转课堂热”等等,当一种观念、一个方法或一个主张,能受到很多人注目,甚至追捧,进而成为一种思潮,自然有他合理性与科学性。

一、现代技术优势呈现崭新的课堂教学理念,有利于优化课堂

以当年多媒体热为例。电脑刚刚时兴,漂亮灵动的PPT闪亮登场,当然让见惯了陈旧的大黑板小黑板的教师兴奋不已。况且,制作适宜、生动形象的电脑课件也的确让学生耳目一新。

课件呈现的图片,不仅美观,而且有可能最为时鲜。因为,从网上下载的速度,无论如何也是原来书店发行图片问世速度无法比拟的。况且,行中的高手,自己制作课件,可根据自己要求,随意加工创造。这样制作出来的多媒体课件,比起原来的挂图或是简笔画之类,其可选择性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不仅如此,课件的色彩搭配,可说任情挥洒。只要才华足够,创造可以无限。最精彩的,还在于随后发展起来的配声配光,甚至flash动漫,名副其实“多媒体”上阵,用得妥当,的确大大地提升了教学的效率。教学效果倍增都不是夸张的说法。

于是,PPT热合理性就不难理解。更何况如今几乎所有的教师都会在研讨课里露出几张漂亮的PPT,这发展的事实,任何人也不能看不见,不能说与那一阵热无关。况且,电脑课件在某些学科教学中,更是英雄有用武之地。比如数学,很多抽象的东西变得生动,很多复杂的东西变得清晰。再如科学、化学、生物学科教学,因为有了PPT,很多原来只能僵硬呈现的变化,现在一下变得生动可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制作得宜的电脑课件,使英语情境教学如虎添翼。凡此种种,都可见到现代技术的威力。

二、现代技术教育必须符合教育的现实,方可推动真正的教改

一件好事,如果总以“热”的方式出来,恐怕不正常。“热”的时候不正常,被“冷”的时候似乎也不正常。再以多媒体热说,热度正高的时候,几乎不问青红皂白,甚至不问需要与否,教师总在教学过程中塞进几张PPT,甚至让漂亮的PPT塞得满满当当,而且,要求制作技巧越高越好。走到极端,有些教学简直变成了PPT的时装秀,哪里还顾得原来常对人许诺的教学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以语文教学为例,前几年,走进中小学语文课堂总不免让人胆颤心惊,以为走错地方,在看电子图片展,或精彩短片欣赏。这种热闹时鲜的语文课,除缺乏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训练外,似乎什么都有。

细细一想,这多媒体“热”是否“热”得过度,“发热”了?再以早年“教育叙事热”为例。现在教育叙事已被打入冷宫,很少有人管它了。我们总忍不住要问:当初引来“教育叙事”要解决的问题,都解决了么?还是“教育叙事”本来什么用都没有?眼下“热”的是“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开发学生学习能力,提升课堂效率的确有其独特的优势。当时,在运用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客观存在的一些问题。优质教学视频哪里来?或者,为两亿多中小学生提供了“优质”教学视频,结果两亿多中小学生都要接受这一两百位(或一两千位吧)“优秀”教师教学,这样统一模式的教学,能指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退一步说,如果我们尽力了,能给学生提供这么多“优秀的”教学视频,学生们都要课前观看,不要说农村多数孩子只能望洋兴叹了,城里农民工的孩子怕也多数只能望洋兴叹。就是一般市民孩子,怕也不是每位都能幸运地坐到电脑、网络面前吧?在教育技术热中,笔者执意要给发烧友当头泼点冷水,不是说类似“翻转课堂”的教育技术没有意义,不是的。不要说PPT这样的多媒体技术对教学依然有它的价值,“翻转课堂”强调学生主动“学”的重要性,强调教师之“教”价值全在乎帮助学生之“学”的现代教学观、教育观,强调教师之“教”,要关注学生个性化需求与发展,当然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为我们课堂教学改革打开新的思路。但是,教育中任何新事物学习,都必须经过教育者自己的深思,在引进之后经过自己教育教学实践审慎试验。

三、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应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才能引领教育变革

教育的核心是教学,这是常识。教育技术,简单说就是教学技术。教学技术的根本用途与全部价值就是服务、服从于教学。否则,它不是教学技术,而是“反教学”的技术。

回到教学本身思考有关教学的问题,是从根本处讨论问题。而这样一来,一些花招就不会那么迷人了,一些喧嚣也失去慷慨激昂的底气。课程教学不仅仅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这个封闭的三角形圈内的事情。更不是教育者想怎么办就可以怎么办的。教学作为一项人类活动,必然不可脱离社会环境,与支撑它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如果这个判断不错,我们讨论任何有关教学的问题,进行任何教学变革的探讨,都必须从这四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角度来综合把握。

一个世纪前,胡适先生提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话到今天也不无启迪价值。不错,积极向他人学习,学习新思想、新技术都是必须的,不能夜郎自大,裹足不前,教育界也没有例外。但是,学习不等于生吞活剥,要消化、要内化,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创造性地吸收转化。缺乏思考,没有转化,让自己的教育实践成为“洋思想的跑马场”,只能把教育弄得更糟。

再者,学习他人,也不能忽视这一事实:他人的好经验,本身也可能内含不足,也需要我们能识别,并避免蹈人覆辙,这才是真正学习的姿态。实验的时候,也要考虑,一些具有条件的地区、学校,可以实验、探索,认真搜集实验的效果参数,并能不断调整、修正,探索一些经验。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学校,可以暂且学习、看看他人实验的效果,学习他人经验,等条件初步具备再开始实验。有些地区、有些学校,在某件事上行动迟一点、慢一点不是坏事,教育尤其忌讳一哄而上。

教育领域里,选择、吸收、转化别人经验,这个工作既艰苦,又漫长,急不得。教育实验的对象是学生,是鲜活的生命,教育工作者必须对学生生命成长抱有虔敬之心,任何以学生发展为实验的探索,都必须慎之又慎。

我们在学习翻转课堂之类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方式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现代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是人际关系的现代化——其中核心即理性精神的高扬。而一哄而上的一阵一阵热,正是现代理性精神不足的典型表现,应该引起人们足够的警惕。

总之,教育不反对革故鼎新,但更渴望平平实实,甚至期盼从从容容。因为教育事业,本质上是一项农桑的事业,需要我们耐心地播种、耕耘、施肥与守望。

*本文为2014年度福建教育学院重大课题“教育现代化视野下的课堂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14ZD-05)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课件多媒体课堂教学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28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河南电力(2016年5期)2016-02-06 02:11:40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语文知识(2015年9期)2015-02-28 22:01:42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6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中国火炬(2014年4期)2014-07-24 14: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