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探究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福建省福清市滨江初级中学 陈惠芳
有效课堂的前提,应该是以问题衔接的课堂,而且最好是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带着问题思考,培养学生思辩、理解和运用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
历史教学;问题探究;策略;原则
新课程注重探究性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在历史的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收集、运用历史资料,使学生学会根据历史现象分析历史问题,揭示隐藏在历史现象背后的规律并得出自己的见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质疑能力对一个人的学习和终身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质疑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课堂教学,因为学生有了疑惑,在学习上遇到了迷茫,无形中就会激发起学生内在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大大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但是在现实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常常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问题缺乏思维价值,没有关注学生的实际与需要,以问代教的现象层出不穷,致使历史课堂成了枯燥无味,没有生命力的课堂。
因此,历史教师应在充分用足、深入挖掘教材的基础上,努力营造问题情境,以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思考、探索,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的“愤”“悱”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
美国教育家、著名学者布鲁巴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是让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学生在课堂中的情思、有质疑、有困惑,便在认知上有寻求出路的强烈渴望。及时发问,能给课堂注入一阵春风,但究竟如何在课堂各个环节中实施问题探究的策略,教师的经验和智慧至关重要。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历史学科的一个鲜明特点是无法复制、无法实验,但可以让人想象、追忆。借助情境让人体验,这是历史的一个重要功能,也是历史最有魅力的部分。教师要努力设计出让人产生强烈刺激感觉的历史场境,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对原有认知的极大冲突和挑战,从而引发他们的探究热情和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上《海峡两岸的交往》这一课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集体朗读于右任的《望大陆》一诗,努力营造忧伤、哀愁的课堂气氛。接着,再用低沉的语调、动人的语言讲述诗人盼望海峡两岸统一的真挚情感和渴望回归祖国大陆的焦灼心情,以及他无法回到祖国怀抱、无法亲近故乡、无法与故乡亲人见面的痛楚。学生的爱国爱乡情绪被点燃,对诗人的情感和哀伤也有深切体会,情感上达到共鸣。教师适时提出问题:诗人为什么不能回到思念已久的故乡?现代的台湾问题是如何形成的?今天两岸人民的交往情形如何?从而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热情。
在教学中,问题情境也可以由学生来设置,而这往往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如在一次公开课上,教师在讲《气象万千的宋代社会风貌》时说到宋初缺马及为什么缺马,这时一个学生冒出一个问题:“既然缺马,为什么宋代不养马呢?”这个问题有如一石激起千层浪,班上同学议论纷纷,教师适时将这个问题在全班进行讨论,学生们从宋代的经济、外交讲到地理环境、自然气候,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达成共识,学生自已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再通过自己探究最后解决问题,这样的学习效果要比教师直接给出结论要好。
2.抓住发问时机,突破学生认知矛盾的焦点
历史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要么死气沉沉,要么答非所问。原因往往在于教师不是忽略错过发问的时机就是在问题的表达、呈现上的存在失误。在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产生困惑之处,及时抓注发问时机,恰到好处地展示问题,提出具有层次性、思辨性的问题,促使学生通过积极思考,推导、分析得出正确结论。尤其是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之处,应更多地引起教师的注意。教材中的重难点通常是教学的核心所在,因此教师要善于在重、难点处设置问题,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思路得到拓宽与延伸,突破学生的认知矛盾,而且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如在学习《亚洲封建国家》一课“大化改新”时,教师可以设置问题:从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可以看出日本是
模仿哪个国家进行改革?学生回答后,教师可进一步问:在哪些方面模仿?这些改革给日本社会带来什么变化?然后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后提问:大化改新打击了哪一股势力?有利于哪个阶层新兴?通过这些层次不同的问题,学生很快理解了日本大化改革的内容和作用。接着,教师通过图片展示日本改革后的一系列变化,并进一步提出问题:日本通过改革走上发展的道路给我们什么启示?我们可以从日本民族身上学到什么精神?学生畅所欲言,气氛活跃热烈。这样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的教学理念,既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又使学生的分析能力得到提高,尤其是教学中循序渐进地设计问题,有利于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思考,并有意识地将学生带入探究性的学习领域,通过教师启发、描述、精讲、分析,层层打开思维,最终使学生豁然开朗,水到渠成。
3.在细节中埋下问题的玄机,滋养学生心灵
叶小兵教授说:“历史是具体、动态的,历史课要讲得真实鲜活,就离不开细节。”典型而关健的历史细节能让课堂有声有色、有血有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和理解教材,及时抓住教材中某一细节或典型材料,并提出具有一定思想性、启发性的问题,“恰到好处地触及学生思维的兴奋点”,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学习兴趣,达到由情入理的情感升华,丰富、滋养学生的心灵。
如在《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课中,讲到中英就收回香港问题进行谈判时,教师可先播放视频,然后问:“谈判中邓小平说的主权问题是指什么?谈判结束后撒切尔夫人下台阶时差点摔倒说明撒切尔夫人内心很不平静,为什么?从中可以判断中英谈判的结果会是什么?”通过问题这些的设置,使学生探究的热情被最大限度激发起来,并且对所学内容有种豁然开朗的愉悦感,从中体会到中国外交胜利的自豪感。因此,通过在细节处设置问题,埋下问题的玄机能起到释疑教材、点化课堂、润泽生命的作用。
4.在看似无疑处设问,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历史教材中描述的历史事件的内容,有些知识看着好似简单,学生感到似乎无疑,但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智力发展因素。有经验的教师懂得如何在看似无疑处设问,尤其善于挖掘在学生看来不成问题的问题,这样不仅深化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而且使学生对探究式学习产生浓厚兴趣,进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鲧采用‘堵’的方法治水,遭到失败;禹采用‘疏’的方法治水,获得了成功。你能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说明‘堵’和‘疏’的不同功能吗?”“有人说如果袁世凯没有篡夺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辛亥革命就不会失败,对吗?”“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为什么用‘恢复’而不用‘加入’?”这种这样的设问,不啻于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学生欲解开疑惑,必须“上下求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激起学生进一步挖掘历史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难易适度的原则
难易适度的原则是指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原有基础知识的储备情况,“要尽量使问题所及的知识范围和认识水平与学生实际相对应确保使绝大多数同学都能解答”。在内容上必须符合教学“最近发展区”理论,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否则,课堂就有可能出现冷场或答非所问的现象,不容易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必须要有比较全面、准确、真实的了解,才能保证教学顺利进行。
2.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首先指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探究的问题是开放的,这个问题可以是教师提出的,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发现的、提出的;可以是课本上的,也可以是课本内容的延伸。其次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是发散的,方法是独特的,问题可以是多角度的,教师应允许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开展交流和讨论,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想法、见解。由于学生的问题有很大的随意性,而且这些问题又特别容易发生思维碰撞并产生火花,因此,秉持这样的原则往往会给历史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也有利于教学相长。
3.民主性原则
民主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努力营造自由、民主、融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如坐春风的宽松心境下,积极思考,大胆想象、相互切磋、踊跃提出言之成理的不同见解。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以平等者、合作者的面目出现在学生面前”,努力营造一种“愿意思考、敢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习活动得以顺利愉快进行。
4.有效性原则
有效性原则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高效率实现最佳效果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就必须紧紧围绕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精心设置问题,切莫为了“探究”而探究,特别要防止出现毫无思绪价值的“满堂问”现象,实现有效教学。
恰当运用问题探究法,往往能使历史课堂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要真正使探究法在历史课堂中应用自如,实现教学的有效性,还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并在实践中不断前进。
(责任编辑:徐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