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洁
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住院药房,山东菏泽 274015
糖尿病是中老年患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疾病机制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从而导致体内胰岛素作用发生一定的障碍。临床中对于糖尿病分为两类,其中以2型糖尿病为主,此类疾病患者多为中老年患者,由于患者年龄较高,各个器官的基础性功能逐渐降低,且多数患者除此疾病之外还伴随其他疾病,反复性较强。患者多表现为疲劳不堪,身体肥胖,爱吃甜食及肉类。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1-2]。因此对于病情进行良好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而目前临床应用多采用常规药物干预,通过药物作用使患者生命得以延续,但同时有研究认为该法无法从根本上改善其内分泌功能,并且存在药物不良反应如免疫力下降、营养不良等。因此,有学者提出应当积极寻求更佳有效的治疗方案,既可使患者治疗时间减少、又可改善其内分泌功能、延缓病情进展。该研究对2型糖尿病采用药学干预的措施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分析2013年8月—2015年6月间在该院治疗的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选取在该院治疗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电脑产生的随机数列随机分为2组,每组41例病例。研究组:男27例、女14例;平均年龄(52.5±10.7)岁;按照临床病情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依次为26例,10例,5例。对照组:男29例、女12例;平均年龄(53.1±11.5)岁;按照临床病情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依次为25例,10例,6例。
纳入标准:①依据糖尿病临床诊断及分期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者;②已有3个月以上血糖超高者。排除标准:①年龄﹤18岁或﹥70岁者;②严重内科疾病如(乳酸中毒、造血功能不足者);③伴随严重糖尿病并发症者[3-4]。
1.3.1 对照组 给予患者常规药物干预,对患者进行口服血糖药物的控制,并对患者的饮食方式进行一定的调整。如减少对患者的摄盐量,降低患者对高脂蛋白的食物的摄取。并对患者的血压以及血糖状况进行一定的控制。
1.3.2 研究组 给予药学干预:首先,对该组患者在进行就诊入院治疗时,由药剂专业的药剂师对于患者的病情进行具体分析,并对于所采用治疗的药物进行乙型的药效评估,并结合患者以前的病史,以及日常的生活习惯进行综合性评价制定相应的药物治疗方案。对于患者的治疗方式做到个体化。其次,在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过程中,要求专业药剂师进行监督,对于服用药物的时间,剂量进行一定的指导,并在治疗中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相应的解释,减缓患者由于药物不良反应导致的心情焦虑,从而达到患者对于医者的依从性提高。最后对于本组患者进行相应的药学方面知识,使其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能够充分了解按时按量采用药物治疗的重要意义,加强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对于出院患者必要时采用电话回访。
①患者的满意度评分采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评分量表,包括医务人员服务态度,细心程度,服务质量等的评价,分为非常满意(患者对就医环境、服务质量和态度,医护人员态度和技术均非常满意,90~100分),满意(患者对就医环境、服务质量和态度,医护人员态度和技术均感到满意,80~90分),一般(患者对就医环境、服务质量和态度,医护人员态度和技术中有一项感觉不满意,70~80分),不满意(患者对就医环境、服务质量和态度,医护人员态度和技术中的两项或两项以上感觉不满意,70分以下)4个等级。总满意度=(每组非常满意患者例数+每组满意患者例数)/每组患者总例数×100%;②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如低血糖、胃肠道反应、血糖紊乱等[5-6]。
使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分别为(95.1%)、(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满意度比较[n(%)]
研究组不良反应为14.6%,对照组不良反应为4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
对两组患者客观指标比较发现,两组干预前后均有差异,而研究组实行药学干预好后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干预后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客观指标情况(±s)
表3 两组患者客观指标情况(±s)
组别 胆固醇(mmol/L)甘油三酯(mmol/L)C肽(ng/mL)糖化血红蛋白(mmol/L)空腹葡萄糖(mmol/L)研究组(n=41)对照组(n=41)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5.8±0.8 4.1±0.3 5.6±0.8 5.4±0.6 1.4±0.1 1.6±0.2 1.3±0.1 1.5±0.1 2.1±0.2 2.9±0.4 2.0±0.1 2.2±0.1 11.5±2.0 8.4±1.9 11.3±2.0 9.8±1.8 11.8±4.6 10.7±3.1 11.6±4.6 11.1±3.8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糖尿病的发生率逐年的增高,其发病原因一方面与遗传有关,另一方面是由于患者饮食结构不合理,过度肥胖造成的。患者出现以血糖代谢异常为主的代谢性症状,同时常伴随全身个组织器官的慢性功能性损害。临床上糖尿病患者多死于心脏或肺脏的功能衰竭,因此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干预尤为重要[7]。特别是针对晚期的糖尿病患者,此类患者由于长期的代谢障碍,已出现各种并发症状,而对于此疾病在临床中的干预中,主要采用药物进行干预,而往往患者年龄较大对于此类疾病认知程度较低,对于长期服用药物的依从性较差,从而导致患者达不到干预的根本。因此如何对患者进行用药,以及保持患者对医者的依从性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此类疾病临床上往往采用常规药物进行干预,并对于患者的饮食习惯以及用药特点进行简单的告知,整体效果不够满意。随着药剂科室在临床中的逐渐应用广泛,经学者发现对于患者采用相应的药学干预效果较好[8]。因此在该次研究中,对于患者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干预,并对其满意效果、干预前后各个血糖指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由于临床药师对于各个疾病所采用的药物的临床特点以及药效有充分的认知,具有教会患者如何判断药物疗效以及安全性的方法,并能够减少外界因素干扰,且药剂师能够利用对药物理解的专业性与临床医护人员进行合作,能够有效改善以及避免部分医患纠纷,将医—药—护这一全新模式进行了广泛的肯定,并得到患者的好评。在该次研究中,对于患者采用的两组方式进行比较发现,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分别为(95.1%)、(75.6%),研究组不良反应为14.6%,对照组不良反应为48.7%,并对两组患者客观指标比较发现,研究组实行药学干预好后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对两组患者各个指标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学者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采用药学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并使患者对于此疾病的认知程度有所加强,对于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药物的使用均能有所接受并能够有效服从医嘱。此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对于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并降低医患纠纷,故这一方式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应用。
[1]冯飞.药学服务对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和血糖控制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5,15(2):328-329.
[2]肖美华.药学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社会支持、生存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北方药学,2015,12(2):120-121.
[3]曾亚男.对口服降糖药患者实施药学服务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基层医药,2014,16(5):738-739.
[4]Horning KK,Hoehns JD,Doucette WR.Adherence to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7 chronic conditions in longterm-care patients who received pharmacist disease management services versus traditional drug regimen review[J].Joumal of Managed Care Pharmacy,2007,13(l):28-36.
[5]杨旭权,杨雅超,黄冬梅.药学干预对于接受多药治疗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5):81-83.
[6]裴玉梅,于新渠.药学服务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血糖控制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14,20(20):19-20.
[7]赵兴,付晓昉,王亮,等.临床药师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J].天津药学,2013,25(4):27-29.
[8]杨丽红,李惠敏.药学服务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血糖控制水平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5,12(23):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