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高峰
这个冬天,专车动了很多人的“奶酪”。
试想这样一个场景:一个上班族在寒风里苦等公交不来,而地铁又在几条街之外,狠狠心决定打个出租车却发现根本就没有空车。他突然想起手机里的专车软件,于是一个穿着西装的司机、一辆干净整洁的专车将他准时送到了公司。
又一种饱受诟病的服务模式,正在被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型服务模式“革命”。然而,私家车参与专车服务被拒之门外之后,许多人有着这样的疑问:为何无法通过“合法”途径对接一种更“合理”的服务?这究竟是一种监管方和颠覆性服务在博弈中的共同进步,还是传统势力发出的一种“阻吓”?苦兮兮的打车族的问题更简单,以后还能继续多出一点钱,雇一个听话的司机,去一个我想去的地方吗?
暂且撇开这些问题,让我们来看看国外专车软件在做些什么。
Uber有多热?
在中国,“滴滴”和“快的”可以说是平分秋色。在国外,最知名的莫过于Uber了,而且正在以一种燎原之势席卷全球。Uber于2009年在美国创立,如今已经在超过50个国家、200个城市提供服务,估值超过了400亿美元,这个数字甚至高出整个出租车市场规模,是美国估值最高的未上市公司。
Uber的收费分多个档次。以美国纽约为例,Uber提供5种服务,除去UberT即传统的出租车叫车服务,其余4种都是专车服务。UberX最为廉价,起步价3美元,然后每分钟0.4美元或每英里2.15美元;UberXL的车辆更大,可以坐更多人;UberBlack是豪华车;UberSUV是SUV车型,收费最贵,起步价14美元,每分钟0.8美元或每英里4.5美元。
与中国相似,美国出租车牌照的价格同样十分高昂。纽约市出租车牌照费超过80万美元,大部分牌照为公司持有,出租车司机每天租牌照的“份子钱”约为100美元,Uber就没有这样的支出。出租车司机的年收入一般为3万美元,而据Uber称,一周工作40小时的UberX司机收入平均数是9万美元。不用交份子钱,而且收入更丰厚,这两点让越来越多的司机愿意加入Uber。
在欧洲,Uber的火爆还得感谢出租车。由于Uber的出现,直接吞食了一部分出租车市场的利益,于是欧洲的出租车司机们拿出了最常见的抗议手段——罢工。与美国城市几百辆出租车罢工不同,2014年6月,英国、德国、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多国超过3万名出租车司机一起抗议,引发全球媒体关注。但出租车司机抗议的效果可谓两极化。一方面引起监管部门注意;另一方面,抗议相当于给Uber打了一个遍及全欧洲的广告,无车可打的境况反而将乘客们推向了Uber。据统计,欧洲大罢工当天,Uber注册数比一周前上涨近850%。
专车服务,仅仅是车吗?
Uber最早是从高端车的短租和实时服务起步的,其创新之处在于提供了一个连接车辆需求者和车辆提供者的平台。由于不用买车、不用雇司机,完全是无负担的轻资产模式,这就和重资产的传统租车模式不同,所以发展速度非常快。
现在的Uber已经不再满足于此了,Travis Kalanick(Uber总裁)意图通过专车这一载体来实时满足人、车、物的流动。Uber有非常专业的团队,他们通过建造模型来计算一个城市中需要多少车,甚至什么时间段、什么位置需要多少车。Uber对道路情况,自有车辆运行情况和客户用车的习惯、路程及模式进行预测,以满足实时用车需求。“实时”即意味着达成车辆效用的最大化。
现实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你从工作单位叫了专车回家,恰好你有个寄回家的快递正从你附近经过。所以在道路上,有接送你的车辆,也有运送快递的车辆。但其实,这两辆车的目的地与路线是重合的,于是造成了车辆资源的浪费。不过,假设Uber能够将所有的专车、出租车、私家车都纳入统一平台,整个城市的车辆情况都能在Uber中显示的话,“实时”未尝不能实现。还是之前那个例子,如果两辆车的状态显示在同一平台上,可能专车就把快递给带来了。
目前,Uber在尝试的新模式正是对这一需求的一种整合。业内人士设想,在你叫出租车的时候还想要份早餐,司机就给带来了;甚至你要出租车的时候,你家楼下邻居要早餐,他也给带来了。看似是天方夜谭,不过10年前的我们也无法想象可以像现在这样点点鼠标,商品就能远渡重洋送到我们手里。这也正是Uber公司估值如此之高的原因。
Uber的难题
国内的专车软件正在经历“政治危机”,Uber也同样如此。最近,Uber在美国、印度被曝涉嫌多起恶性犯罪,进而遭到多国政府叫停,韩国、印度、德国和荷兰都陆续出台了相关禁令。这些事件都凸显出一个事实,专车既不是纯粹的私家车,又不是纯粹的出租车,在监管上存在很多漏洞,对各国政府的出租车管理法规存在挑战,虽然恶性事件不是所有乘客都会遇到,但小摩擦、小矛盾一旦发生,都可能是投诉无门。
此外,Uber在美国也遇到过“身份”问题。2009年,Uber成立之初曾叫“UberCab”(Cab在美语中即为出租车)。2011年,该公司的叫车服务被美国的许多城市叫停。结果,UberCab为了规避法律风险,做了一系列应对方案,其中最有成效的一件事情就是更名改姓为“Uber”,去掉了名称中的Cab。这样一来,Uber旗下那些有营运许可的礼宾车就进入合法范畴。另一方面,剩余的私人车辆依然处于一个灰色地带。但是,政府的监管难度也将大大提高,因为Uber完全可以辩称:“私人车辆属于普通城市车辆,并不接受出租车管理部门的管辖。”
链接
Uber“血泪史”
美国
2014年6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议会的三名议员呼吁加利福尼亚州议会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来对Uber、Lyft这样的租车拼车公司进行管制,理由为现行法律已无法对此类公司进行管理,并且Uber、Lyft这样的公司利用非公平的竞争手段将传统出租车服务公司置于不利。
韩国
2014年7月,首尔市政府表示,韩国法律禁止未注册的私人或租用汽车提供收费的运输服务,因此Uber是非法的。首尔市政府还表示,在12月会推出一款应用,使合法出租车提供与Uber类似的服务。
德国
2014年9月初,德国法兰克福一家法院发现,Uber对当地出租车行业施加了不正当竞争手段。该法院指出,Uber的部分司机没有获得必要的牌照和保险,而且存在选择性接单的问题。但按照德国法律的规定,出租车必须接受任何人的打车要求,不允许拒载。
印度
2014年12月初,因一名印度女乘客报案称,其在使用Uber打车回家途中遭到该车司机的侵害。随后的周一,印度首都新德里决定禁止该服务在该地区运营。
中国台湾
2014年12月22日,台湾交通部门声称,Uber涉嫌“违法”经营出租车服务,正在调查封杀这家美国公司的网站和移动应用的可能性。台湾当局表示,Uber将因涉嫌无证经营,被处以300多万台币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