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芬
【摘 要】随着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不断深入,美育已作为“素质”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具体地渗透在教育教学领域里。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是凭借一篇篇熔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等于一炉的有血有肉的作品表现出来的。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进而创造美呢?阅读是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教学中应让学生在积极思维和情感体验中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培养审美意识。
【关键词】教学;审美;彰显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应让学生在积极思维和情感体验中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审美过程是一种见情、见性、见灵、见神韵的活动,靠的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鲁迅说,文学作品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审美应从文章三美入手。在教学《桂林山水》这篇文章中,如何体现“美”,我认为教学应该抓好三点:
一、在朗读中展示美
优美的语言能唤起读者丰富的想象,是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因此,我在教学课文时,讲解分析比较少,安排了多种形式的朗读。用一节课的时间,我先以一个游览者从容、轻松的语气语速朗读,然后突出几处重音的强调,让学生标上着重号,如“从没见过”、“静、清、绿”、“奇、秀、险”等,并进行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语调朗读指导,同时播放课件中的配乐朗读,面对如此美妙的朗读,学生深深地陶醉了。之后我播放了优美的乐曲《高山流水》,并声情并茂地进行范读,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了。他们全神贯注地听,尽情欣赏那诱人的美景。这样,山水的整体美就自然映入了学生的脑海,他们纷纷举手,用语言来描述这份美。其次分小组读课文,在读中,要求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边读边想,使学生感受到一连串的意象美,最后用课件展示桂林风光图画,让学生观赏,学生情不自禁感叹“啊,这样美!”。张润豪同学感叹说:“我真想永远住在那儿!”我坚信:他们在读中形成的意象或与此契合,或没有想象到,通过观赏图片进行互补、印证,想象更丰富了,美自然留在意象中。
二、在分析中理解美
叶圣陶说:“一字未宜忽,句句悟其神。”这指的是对文章的欣赏。欣赏什么呢?既要赏其美,又要鉴其妙。可以从语言的声音、节奏、色彩氛围、语调语序中推敲品味,体会作者怎样精确、省俭、传神地运用语言,感受运用语言之妙。新课改指出:语文教学中要培养良好的语感。语感训练除了语文实践外,还需语感分析。教学中,我首先从语言出发,让学生划出你认为好的语句,并用“这句话好,因为 ”的句式说话。有的说:“我认为‘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这句话好,因为它的比喻真巧妙。”有的同学说:“我认为‘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这句话好,因为这句话中‘峰峦雄伟,红叶似火词语用得好”……从这些语句中,学生能感受到色彩美,形态美。其次从结构出发,带领学生了解文章的结构美。全文共四自然段,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以“桂林山水甲天下”统领全文,接下来分两段写水和山,每段又采用对仗工整的排比句,清新贴切的比喻句,结尾又将山水合二为一 ,同时与整个空间结合起来,展现了一幅山围绕水,水倒影山,“山间绿树红花点缀,江上竹筏小舟往来”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图画,有力的印证了开头的“甲天下”,达到了前呼后应的完美体现。
三、在绘画中表现美
近代诗人闻一多认为作诗应讲究“三美”,其中就包括了绘画美。文学家以语言文字的形式表现出繪画美的效果,是由于他们在欣赏自然景观的时候,往往对自然界的形体、色彩以及动态有着超出常人的敏锐丰富的感受,并善于捕捉、长于表现,从而在字里行间蕴含着优美的意境,使读者赏心悦目,心旷神怡。这篇文章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作者笔下的自然景物层次分明、色调和谐、形神俱佳,堪称一篇杰出的美文。教学中我注重了这一点。读前用课件出示桂林山水图,同学们的身心一下子被吸引到一幅幅图画中,很自然地进入了一种美景。在上述一系列的读后再展示图,学生已理解山水的特征,并能图文对照,感受到水明丽清新的色彩美,领悟到山别具一格、雄伟壮丽的形态美。最后我设计了创造美的环节,或自己动手画一画,染上色彩,或自制精美读书笔记。整个课堂异常活跃,就连那些理解能力较差的同学也通过画面达到了认识桂林山水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我主动张扬了那些爱好绘画的同学的个性,使他们的创造意识潜移默化地得到发挥。学生在自娱自乐中提高了创造美的能力。
课结束了,我觉得意犹未尽,再看看学生们,他们深情地看着大屏幕,一位同学竟脱口而出“如果我有机会到这里一游,也不枉此生了。”全班哗然。灵感来了,我随即引导;“你们这么喜欢,何不动笔把你想象的,或者看见的景物介绍给大家呢?可以仿写,可以用文中的好词佳句”。一阵沉默,只听见沙沙的书写声,我在走廊里巡视,大家全神贯注,竟然不知道我站在他们身边。作文交上来了,闲暇翻看,篇篇美文,自己也被陶醉了。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主编.给老师的建议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集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