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然科 陈 彤 汪 焱
(福州大学体育部,福建福州 350116)
论高校体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王然科 陈 彤 汪 焱
(福州大学体育部,福建福州 350116)
高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环,其“育人”目的是和心理健康教育相一致的,但由于人们对体育过于强调“增强体质,健康第一”的思想,“健心”的效果往往被忽略。重新定位高校体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角色,要明确角色的主与次、育人与健体、共性和个性发展、强制性和娱乐性的关系,从而把高校体育的角色理性定位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者、协助者和创新者。
高校体育;心理健康;角色定位
“角色”一词来源于戏剧,指演员扮演的剧中的人物。自1934年米德首先运用角色的概念来说明个体在社会舞台上的身份及其行为以后,被广泛地运用到社会学和心理学的领域中。角色最初是用于分析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概念,因其广泛的实用性,在演变的过程中逐渐地被用来分析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依据角色理论的解释,角色是指个人在社会关系体系中处于特定社会地位,并符合社会要求的一套个人行为模式。一定的角色,表示了个体的具体社会存在形式,同时也意味着一套由社会具体状况决定,并被公众认可的行为模式。角色定位就是对个体的这种社会存在形式和行为模式的预先判定,根据自身条件和社会要求来确定自己的角色,并表现出相应的行为特征。通俗来讲,就是对某个角色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的简单问题的解答,如果把个体角色定位概念引申到某个事物或某个组织的身上,也是如此。高校体育作为在大学里的一种社会存在,有其相应的角色定位,即有自己的角色属性、角色期望和角色扮演,主要目的是培养身心健康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形成终身体育观念。通常,高校体育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和体育锻炼意识的发展上有着强烈的角色期望,并在角色扮演上下了十足的功夫,但往往忽略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角色属性,致使高校体育没有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出应有的优势,与其存在着若即若离的关系。大学体育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体育这一媒介,发挥其主动作用,需要对高校体育提出准确的角色定位。
2001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教社政〔2001〕1号),以及2005年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精神而颁布的《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明确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总体要求,提出要努力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水平,促进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发展和完善。2004年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办公室向全国大学生发出倡议,把每年的5月25日确定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让大学生认识自我、接纳自我、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乐观自信。多方面的努力,让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
目前,高校负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部门主要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心,承担着有关心理课程的教学,心理培训、心理讲座、心理测试、心理咨询、团体训练等工作内容。各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方面的工作中都充分挖掘了本校的特色和资源优势,注重对学生个体上的覆盖,形成了迅捷的心理健康教育响应反馈机制;注重对发展阶段上的贯通,使学生在学业发展和青春成长的各阶段都有心理健康教育相随;注重在教育方法上的多元,丰富心理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还注重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的个体思想层面的完善与提高,无论从从表层的心理与思想,还是从内核的心理健康与思想道德素质,两者都具有密不可分的内在一致性。这部分教育工作主要由“两课”课程和学工部门来承担,辅以课外辅导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引导工作。现今绝大部分高校辅导员都具备有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能够较好地处理学生在心理和思想方面的问题,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为大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支撑。
除了专门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学其他学科的课程都包含着对学生心理进行教育和发展的目标。任何课程的设计和执行都需要对学生的心理特性进行分析,才有可能因材施教,在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人格得到健康的成长。有效的课堂环境和纪律的管理,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增强学习动机、减轻焦虑、促进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发展。
发展学校体育是我国一贯坚持的基本教育方针,《中国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明确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将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培育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高等学校体育是高校教育不可分割的部分,蔡元培先生提出了“养成完善之人格,必须体、智、徳、美并重”的教育思想。他认为,有健全的身体,才有健全的精神,而完全的人格和健全的精神,首在体育。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指出:“体育一道,配徳育与智育,而徳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徳智也。”深刻阐明了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对德育,也就是人的品德思想,心理健康和人格完善影响重大。
1990年国家教委、国家体委联合发出的《关于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通知》中,把要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勇敢、顽强、进取精神列为基本任务。目前高校体育的组织形式异常丰富,主要是由体育课程、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体育竞赛、体质健康测试、体育论坛、体育培训和体育俱乐部构成。高校各类体育形式的开展,能够吸引足够庞大的学生群体参与到体育中来,不同的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大学生参与或观赏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能够拓宽视野、增长才智、加强人际之间的交往。大学生参与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竞赛不但能够获得知识技能,还能增强体质、磨练意志、控制情绪、发展情感、完善自我,并能在体育活动中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区分真伪丑美,提高思想境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高校体育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往往针对性不强,而且涉及面略窄,通常是在体育课程和体育竞赛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没有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相关部门形成常规的联动和合作关系,在充分了解学生心理特性基础上来组织规划各类课程和体育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明确高校体育的角色定位,使其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组成部分,是应该得到充分重视的一个问题。
(一)高校体育角色定位必须明确主与次的关系
高校体育是大学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的服务对象是普通大学本科生,也就是所谓的“公共体育”,在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其独特性,特别对学生情绪控制、人格特质、人际交往和意志品质的发展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效果,但很难做到对普通大学生的不良心理状况和行为进行有效而全面的干预,让心理问题得到控制和解决。毕竟“公共体育”的涉及面广,难以对学生进行“区别对待,重点照顾”。与之相反,学校和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心能够通过专业的心理测评和心理咨询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全面而细致的了解,及早发现问题,通过心理课程、心理辅导、体育运动、公益活动、拓展训练等手段对不良心理进行积极的干预,避免和减少校园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因此,高校体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定位于协助的角色,帮助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和学生工作管理部门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高校体育角色定位必须明确育人与健体的关系
体育即身体的教育,其首要目的是通过有效的体育运动锻炼促进人的身体健康,增强体质。学校体育除了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外,应该把“育人至上”放在第一位,这本是教育的初衷,是高校体育所有活动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大学的核心职能就是培养人才,“育人”是大学所有活动的中心,诚如詹姆斯·杜德斯达所说:“一千多年来,大学为我们的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在这个学习的社会里,年轻人和有经验的人在其中得到的不只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价值标准和修养。”因此,高校应以“育人至上”作为体育教育的基本原则,用体魄和人格并重,改造青年学生的身体和精神。
(三)高校体育角色定位必须明确共性发展和个性发展关系
高校体育的主体是以大学体育课程为主要组织形式的体育教育,而后辅以群体竞赛等其他体育活动,对人的作用是全面的,包括知识技能的习得、身体的锻炼、思维智力的发展、情感的培养等体育教育多功能的共同实现,并强调体育“真、善、美”的人文精神含义,培养学生的完美人格。在体育育人共性发展的基础上,还应该注意形成多样化的人才观,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因此,高校体育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坚持体育人文精神,用先进的体育文化来教育学生,引导学生通过参与体育活动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并能够依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状况,提出积极有效的发展和干预手段,帮助大学生塑造个性,培养大学生的体育素养、自我控制能力,同时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发展和完善自我。
(四)高校体育角色定位必须明确强制性与娱乐性的关系
高校体育在实践过程中有着强制和娱乐的两面性,强制需要个体接受较高的应激刺激,躯体唤醒水平高,容易引起心理焦虑;娱乐不需要个体接受强烈的应激刺激,但躯体唤醒水平也能保持较高的水平,能够减轻因任务带来的心理焦虑。因此,高校体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很好的处理两者间的关系,由于每个大学生的气质类型不尽相同,选择合适的教育手段和活动方式(强制或者娱乐),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体验成功带来的乐趣,提高自尊、融洽人际交往、减缓不良情绪,使其更容易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的协调性发展。但是,在体育教育中除了注重培养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活动的自主性外,同时要注意不能因为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强调学生的体育权力而忽视了体育学习的强制性和学生的体育义务,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和学生管理部门认识到体育不只是玩的,而是切切实实以育人为主要目的的学科。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者
大学体育课程是目前高校体育的主体部分,根据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相关要求:“为实现课程目标,应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即高校体育课程几乎囊括了学生所有的体育活动,具有计划性、目的性和指向性,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学生,以人为本,帮助学生实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五个目标。因此,根据课程目标,高校体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发挥服务者的角色,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社会化发展。通过针对学生心理特点提供各类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快乐地参与体育;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应防范“一刀切”现象,多倾听学生的心声,注意“人文关怀”,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弱化教师的主导地位,避免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简单粗暴干预,要积极耐心进行引导,建立信任基础,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坚决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做好身体保障工作。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助者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执行者是各高校心理健康与咨询中心,确保大学生在校期间和走上社会能够具有良好地思想道德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状态。高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具有“育人”的本质功能,主要表现为促进大学生智能的发展、改善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进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等,培养德智美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高校体育的本质是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初衷是一致的,是心理健康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健康活泼、开放性教育的特点能够很好地协助中心完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两者之间要紧密联系、互相沟通,了解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有的放矢,采取课程学习与专题讲座相结合、团体辅导和拓展训练相融合、咨询服务和危机干预相配合、专业师资和兼职队伍相契合等多种方法,丰富心理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对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应引起特别的重视,建立有效的心理健康反馈机制,并配合心理方面的专家共同商讨解决的办法,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者
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大学体育文化和制度上的创新。大学体育文化是区别于其他学科文化而存在的一种独特的校园文化,是指向由大学组织成员的各类体育实践活动,以及相应的体育制度和体育物质环境共同反映出来的团体意识、精神氛围、价值观念,是一种集体性的体育行为风尚与体育精神的追求,其核心是组织成员拥有相同的体育价值观。不管高校中任何机构和部门组织学生体育活动,都应突出“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体育文化,丰富各类体育竞赛活动的组织形式,既要保持竞技性的传统风格,又要突出它的趣味性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群体活动中来,提高个人自尊,控制情绪,强调团队合作,加强人际交往。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即时交流工具进行宣传、注重并规范体育仪式、树立大众体育人物典型、加强体育社团的文化影响力,开展体育心理拓展训练等活动,强调体育家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品质的全面发展。在高校体育制度方面要实现体育部门和团委、学工处、教务处等学生工作管理部门共同统筹、共同管理,多部门之间进行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对学生体育教学和活动的开展进行有效和长远规划,尽量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注重大学体育文化的共同塑造。
[1]樊富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2]莫雷:《教育心理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
[3]黄希庭:《运动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4]袁存柱:《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教育干预的研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5]彭庆文:《新时期中国大学体育角色定位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清华大学,2009年。
[6]兰自力、刘英杰:《学校体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责任编辑:石雪梅]
G807.4
A
1002-3321(2015)04-0097-04
2015-04-08
福州大学闽台高等工程教育研究课题(036346)
王然科,男,福建福州人,福州大学体育部讲师;陈 彤,男,福建福州人,福州大学体育部讲师;汪 焱,男,重庆人,福州大学体育部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