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山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福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探索与实践

2015-04-16 10:08吴晓园陈志强
关键词:山区福建生态

吴晓园 陈志强

( 1. 闽江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福建福州 350108; 2. 福建省科技开发中心, 福建福州 350003)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山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福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探索与实践

吴晓园1陈志强2

( 1. 闽江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福建福州 350108; 2. 福建省科技开发中心, 福建福州 350003)

山区的可持续发展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在分析山区可持续发展内涵的基础上,剖析我国山区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并以福建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主要对象,系统地总结山区可持续发展的经验与路径。

生态文明;福建山区;可持续发展

山区,广义上理解为地形崎岖、山岩遍布、可耕地较少的地区[1],是具有自然和人文综合属性的典型区域社会。在中国,山区地域辽阔,其面积占全国领土面积的2/3以上[2],全国2300多个县级行政区域有1500多个分布在山区。山区的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与执行。福建是多山的省份,也是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境内除部分沿海地区外,多为丘陵地形,“八山一水一分田”是福建地貌特征的真实写照。如何在现有的格局下,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福建省委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探索实践,截止目前,全省已建有18个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形成了国家(7个)和地方(11个)两个层级的建设体系。其中,4个国家级(龙岩市、漳平市、南平市、将乐县)和8个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武夷山市、龙岩市新罗区、泰宁县、永春县、永安市、龙岩市新罗区铁山镇、柘荣县、尤溪县)都位于山区,这些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因相似的自然地貌和制约因素构成了发展基础的同质性,又因相异的具体区位、资源禀赋和发展路径形成了发展模式的多样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高度,系统地分析总结福建省山区可持续发展的经验与路径,有利于福建省更有效地践行科学发展观、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同时对于促进我国其他山区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山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一)山区的主要特征

考虑到靠海、侨乡、经济特区等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福建的山区主要包括非直接靠海的区域[3],行政区域上包括南平市、三明市、龙岩市,宁德市(除福鼎市和霞浦县),以及福州市、泉州市和漳州市的小部分县市。受自然条件与地形地貌的影响,山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通常呈现分布连续性、区位边缘性、贫困多样性、发展滞后性和扶贫艰巨性等特征。[4]以南平市为例,南平地处福建省北部,武夷山脉北段东南侧,是福建省面积最大的设区市行政区域,境内有武夷山、杉岭、仙霞岭、鹫峰山四大山脉,山区沿着不同走向的山脉连片分布。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区位偏离海洋,难以受到经济发达区域的辐射与带动,南平的发展一直落后于沿海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常处于福建省末位,2014年,南平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074元,略高于宁德市,远低于福州市和泉州市,约为厦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5]

(二)山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山区作为典型的社会区域,其可持续发展的界定,受到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山区主要特征的双重影响。“可持续发展”源于生态学,是在对既往发展模式反思后而形成的,谋求自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是对人类、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新认识。自1962 年瑞秋·卡逊《寂静的春天》问世以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对无限增长的经济增长模式的批评和反思,逐渐演化为尊重生态极限和社会公平为前提的绿色经济的追求。因此,山区的可持续发展,是以山区中人类和自然构成的复合系统为研究对象,将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的基础上,基于经济、环境、社会三个基本要素,探索人类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其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限制的发展。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从自然资本相对富裕,人造资本相对稀缺,到人造资本相对富裕而自然资本相对稀缺的演变。当前,我国可持续发展不断受到来自社会和环境的压力,一方面,生态门槛的约束要求提高经济发展的资源生产率;另一方面,福利门槛的约束要求提高经济发展的福利贡献率。[6]限制的发展意味资源的节约保护要摆在优先位置,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交互的发展。人类所在的地球本就是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复杂大系统,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并发生作用。可持续发展虽然是基于经济、环境、社会三个基本要素,但并不是三者可持续发展的简单相加。经济通过消耗自然资源实现增长,带来社会福利,同时也引发了社会与经济、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公平性问题,因此,可持续发展是三个基本要素相互依存、相互耦合达到长期交互,不断演变的过程。

多维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保护。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多维的发展从具体实践看,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的总体进展,还体现在山区与沿海地区,即落后区域与发达区域的协调发展。

特色的发展。研究表明:一定规模的自然消耗是满足基本物质要求和提升福利水平必要条件,而实现高水平经济增长并不意味着实现生态福利特效的不断提升。[7]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当前,我国的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这就意味着生态资源相对丰富,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山区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径,而是立足新常态下的特色发展模式。

二、山区可持续发展的困境解析

(一)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发展观念落后

山地区域由于受到经济发展和教育落后的影响,劳动力素质偏低。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情况看,福建山区无论从人口数量、人口比重还是人口密度都远不及沿海发达区域,仅福州、厦门、泉州三市的人口比重就超过全省人口总数的50%,且93.49%研究生以上学历、84.18%本科学历及81.70%专科学历从业人员,以及75%以上拥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从业人员都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另外,山区的发展观念相对落后。以南平市为例,虽然南平属福建历史上最早开发的地区,但由于深受传统农业文化的影响,农耕意识浓厚。长期在小农经济思想的氛围里,形成了求平求稳、安于模仿的行为模式,经营意识、市场意识、风险意识、创新意识不强。在不断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缺少一种内在的激励冲力,影响了经济发展的活力。

(二)资源消耗的生态福利不高,生态保护压力大

山区地经济发展往往伴随着来自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但是由于山区交通便利性不突出,产业配套能力不足,在承接发达区域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处于不利的分工地位,导致生态福利流失。相对于发达地区,福建山区的产业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加工型为主,并承接来自东南沿海地区与浙南地区的相关产业,如闽北承接一些竹木加工业、皮革加工业等。这些产业,一方面存在投资规模小、技术含量少、附加值低的问题;另一方面,产业的环境污染强度大,产业转移带来的经济增长难以抵消生态福利的损失。特别是南平、三明、龙岩,是闽江、汀江等水资源上游地区,过多地承接污染企业的转移,会带来严重的水质、大气污染问题。

山区的生态保护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仅从土地资源看,以三明市将乐县为例,存在着耕地比重小,人均耕地面积仅0.08公顷[8];园地比重较小,极易产生新的水土流失;虽然林地分布广,面积大,但树种结构单一,以人工营造的马尾松、杉木和毛竹林为主;城镇人均用地面积不高等不利因素。

(三)要素规模驱动力不足,创新驱动有待突破

要素规模往往表现为依靠土地、自然资源、物质资源和劳动力的量的投入来推动经济增长。撇开人力资本与自然资本,山区在物资资本和社会资本方面也鲜有优势。从南平市的发展历程看,长期以来南平市域内缺少作为经济增长点的重点项目和大中型企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自身既没有雄厚的资本积累,又缺少国家的资本投资与政策关注,要素规模驱动力不足。

与此同时,创新驱动也有待突破。一方面,受制于国家创新机制体制改革缓慢、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等因素的影响,科技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未有高的增长;另一方面,受经济与教育发展水平限制,南平市创新人才引进存在一定困难,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也有待完善,高端经济社会管理人才相对缺乏。无论是企业自主研发投入还是市县两级政府引导资金投入,与先进地区差距仍然较大。多数企业缺乏核心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科技支撑和服务能力远不能满足新兴特色产业发展的要求。

(四)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带动效应不明显

整体上,福建省的产业结构从改革开放前的“一二三”产业序列,发展为当前较稳定的“二三一”产业序列,且第二产业的主导地位显著。2014年福建省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8.38%、52.03%和39.60%。[9]山区整体产业结构呈现出与全省类似的特征,其中,2014年南平、三明、龙岩、宁德四地市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分别为33.86%、32.41%、34.57%、31.41%,均低于全省水平。[10]随着福建省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会持续上升,因此,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压力日益增大的情况下,山区如何有效发展第三产业有待破解。

此外,长期以来,福建第二产业以有色金属冶炼、化工、化纤、黑色金属冶炼、纺织、石油加工、通用设备制造等行业为主,而这些行业多属于高能耗行业,资源依赖性较强。山区第二产业中影响力大的龙头企业偏少,产业间与企业间的分工协作关系不密切,产业链短,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有支撑能力且带动性明显的项目不多,辐射功能不强,不合理的工业和能源结构成为制约山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破解山区可持续发展困境的经验总结

(一)加速人才集聚,鼓励公众参与

加快人才培养,加速人才集聚,从而打破经济发展缓慢,人才资本积累不足的不良循环。如将乐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应纳入整体规划过程,开展多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活动,从招、选、育、留四大模块加强人力资源系统化、科学化管理,特别注重人才培育,并对有关管理人员和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漳平市依据“山区的前锋,沿海的后卫”定位,围绕“四城”产业和现代农业、以及重大项目和社会事业领域制定了引进人才的办法。此外,政府在加强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宏观调控中,应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积极鼓励各种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力量参与可持续发展建议,培养创新意识,改变发展观念落后的形势。如南平市政府和环保部门提出组织专家和公民以适当方式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实行生态环境保护有奖举报制度,对在可持续发展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

(二)依托特色优势,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依托山区自身的特色与优势,构建具有生态福利效应的现代产业体系。从各个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发展实践看,产业体系调整的方向主要包括:一是发展壮大新型低碳工业。如南平一方面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引导工业集聚发展,构建园区生活垃圾发电、工业固废产品相互利用与处理等园区内循环型产业链,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另一方面,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重点培育和发展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等与当地生态系统和自然结构相适应的绿色新兴产业。二是积极发展现代种植业、生态农业和设施农业。如将乐县依据自身优势和特色,加快发展粮食、林竹、烟叶、食用菌、名贵苗木、中药材等六大重点产业,发挥将乐县拥有国家级珍稀食用菌栽培示范基地作用,重点扶持设施农业及工厂化栽培加工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三是促进现代化综合服务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现代物流、旅游、文化、金融等服务业。

(三)促进科技创新,推进“三链融合”

摈弃过多依靠自然资源和要素投入的发展模式,坚持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推进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三链融合”,促进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培育创新主体,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截至2013年,龙岩已累计设立10家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为全国老区中拥有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最多的地级市,累计成立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78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9家。[11]二是改进科技推广方式,加速农村新技术推广应用。南平市在全国首创“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基础上,建立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积极探索通过政策、资金、项目等各种措施,为科技特派员提供创业的政策支持和咨询服务。三是突出科技创新引领,优选产业链,确定融合重点领域。如龙岩市统筹全市稀土资源按照“合理利用资源、切实保护环境,统一园区规划,延伸产业链条”的原则,打造了具有竞争力的五条稀土产业链。

(四)加大生态建设,倒逼机制体系完善

加大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与修复。在龙岩新罗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福建省就投入专项科研经费,组织实施“九龙江流域新农村建设及生态环境治理”“九龙江流域区——礼邦村新农村建设治理小规模(500头以下)养殖污染模式”和“九龙江流域礼邦村节能技术应用与示范”等科技计划项目,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另外,通过生态建设倒逼资源环境保护与管理制度,及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如南平市作为全国首个生态文明示范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划定了严格的“产业禁入线”,加强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敏感区域、生态脆弱区域的有效保护,仅2014年一年,南平就否决26个投资项目。

(五)支持先试先行,增强示范效应

当前,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面临着加快发展与转型发展的双重压力,对此,福建积极鼓励山区进行多种形式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验与探索,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基地建设。增强先进做法与模式的示范效应,加强学习交流,推广扩大实施效果。如将乐县大力推广借鉴林产加工和造纸业的产业共生和循环经济经验与模式,广泛收集各企业的原料、废料和中间产物类型数据资料,寻找现有产业之间的共生联系,鼓励建立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规范行业秩序、提高经营水平的综合利用产业联盟和行业组织,加强企业间上下游协作。龙岩市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开发与节约并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治理环境,探索了资源环境与经济“双赢”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四、结语

当前,资源约束趋紧、自然资本供给能力降低、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山区通过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将极大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以来,福建各地围绕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等重点领域的重大问题,实践和探索出一批各具特色的区域,特别是山区的可持续发展经验,使其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并形成一系列促进山区可持续发展的经验。然而,每个山区的具体发展情况千差万别,在资源有限性的制约下,只有充分结合山区自身特色优势,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才能实现经济与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注释:

[1] 鲁西奇、董 勤:《南方山区经济开发的历史进程与空间展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10年第4期。

[2] 陈国阶、方一平、高延军:《中国山区发展报告:中国山区发展新动态与新探索》,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3] 唐心夏:《福建经济综合开发论》,福州: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

[4] 邓正琦:《山地区域基本特征及其发展思路》,《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第3期。

[5][9][10] 福建省统计局:《福建统计年鉴(2015)》,福建省统计局网站。

[6] 诸大建、刘淑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限制模型及对中国转型发展的政策意义》,《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第4期。

[7] 诸大建,张帅:《生态福利绩效与深化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同济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

[8] 将乐县人民政府:《将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2009年11月。

[11] 福建省科技厅:《福建省科技年鉴(2014)》。

[责任编辑:余 言]

2015-09-19

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S150500);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科技思想库研究项目资助课题。

吴晓园, 女, 福建政和人,闽江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 博士; 陈志强, 男, 福建南安人, 福建科技开发中心主任, 高级经济师。

F061.5

A

1002-3321(2015)06-0042-04

猜你喜欢
山区福建生态
中国这十年·福建封
那个梦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生态之旅
《山区修梯田》
山区
福建医改新在哪?
邮一堆微笑到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