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主义,高效课堂的应然追求

2015-04-16 02:43江苏启东市新港小学226200
小学教学参考 2015年17期
关键词:先学分数探究

江苏启东市新港小学(226200) 朱 婧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课堂教学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提倡“学生学得主动,教师教得轻松”。高效课堂的建立,折射出课程改革理念的超然,并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过程”。这里,“生本主义”推动高效课堂的进一步构建。

一、合作探究,角色自主落实高效

在实现高效课堂的路上,我们已经跨出了第一步。很多教师应该还记得课程改革之前的课堂教学模式,即“教师通过例题的讲解告诉学生像这样的问题应该怎样解决,然后让学生在模仿中尝试运用,最后配以巩固练习”。学生通过这样的“三部曲”来自行领悟所学知识,暂且领悟不了的就模仿、记忆,而以习题推动理解无疑是低效的,“题海战术”终究会被淘汰。课程改革初期的教学注重把学生引入一个具体的情境中感悟方法,自主探究解题的途径,这样的学习方式无疑更进一步。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仅仅依靠情境创设和教师设计的多种活动进行教学显然不够了,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难以在预先设计的框框中得到提升,对问题理解的个性和创新性难以得到张扬。那么,怎样解决这样的矛盾呢?最终,课堂高效的落脚点落在了自主、合作、探究上。

例如,教学“百分数的认识”一课,传统的教学会直截了当地介绍什么是百分数、百分数有什么用及百分数的读写、运用、比较大小、辨析正误等,且习题会充斥整个课堂,表面上看课堂容量很大,学生也能比较轻松地完成当堂练习,甚至有不错的正确率,但是整节课下来,很多学生对“为什么要用百分数”“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等问题是无法理解的。

最近,听了“百分数的认识”一课的教学,让我大开眼界。课前,教师让学生先通过“先学提纲”自主学习相关知识,掌握基础知识。课上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小组学习,基础薄弱一点的学生主问主听,学优生主讲,学生在互动中就将有关百分数的问题基本解决了。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偶尔参与学生的交流,收集其中有价值的信息。第二个环节分成两个板块:一是小组展示,先让学生将自己小组讨论的内容在全班交流,再解疑释惑,如“对我们的观点,你有没有疑问”等问题;二是教师将收集到的有价值的问题,如“百分数实际应用的基础是什么”“有没有千分数或万分数”等,引导学生交流。课堂中的第三个环节是当堂反馈,其中典型性的题目都是我们平时教学中“小心翼翼”的问题,但是在这个课堂中这些问题根本“不算事”,学生解题的正确率惊人。

从教学容量来看,这是传统课堂几节课的教学内容;从理论的角度反思这样的课堂,学生的自主研究构建了讨论的基础,学生的小组交流丰富了探究的题材,学生的探究过程展示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的方法技巧。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实现了最高限度的“学”。

二、导学容错,任务前置推动高效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中,教师身上的光环褪下了,课堂又还给了学生。那么,教师该用什么来推动学生的学习,掌握学生探究的正确航向呢?这时候,“先学提纲”应运而生。在“先学提纲”中,既可以给定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又可以通过课前反馈找到学生理解的模糊点;既可以在当堂反馈中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又可以用“纠错本”来帮助学生进行更高效的学。

例如,教学“认识比”一课时,课前我通过“先学提纲”,让学生简单地认识比和了解比的结构与读写,并提出问题:“你认为比与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密切相关?”在课前反馈中,我发现所有的学生都能掌握比的读写,认识比号,知道比的前项和比的后项,但有部分学生对于比的作用不是很清楚,对于比的意义也模糊不清。所以,在小组交流中,我将学生在“先学提纲”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择出来供全班讨论,学生的交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1:我们小组经过讨论认为比与分数密切相关,如例子中的2比3表示果汁与牛奶的杯数关系,也可以说果汁的杯数是牛奶的三分之二,牛奶的杯数是果汁的二分之三,你们同意吗?

生(其余):同意。

生1:你们对我们小组的研究有什么想问的吗?

生2:我想问一问,比表示的意思与分数差不多,为什么要用比呢?

生1:因为简洁明了,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各有几份,一目了然。

生3:我们小组研究了比的意义,你能介绍一下你们组的看法吗?

生1:我们认为比是用来表示两者之间倍数关系的。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可以用除法来算,也可以用比这个形式表示出来。

生3:我补充一下。其实,比相当于除法中的商,这个商可能是整数,也可能是分数,还可能是小数。

生1:同意。我也补充一下,准确地说,商相当于比值和分数中的分数值。

……

上述教学,“先学提纲”驱动着学生去探索未知的有意义的学习内容,并将课堂重心更多地放在这些讨论价值高的问题上,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

三、思维展示,过程关注引领高效

在追求课堂高效的道路中,我们需要精益求精,需要有明确的“引路灯”。这就要求教师找准教学的关注点,明白教学中要关注的不是教学进度,而是要制定切合学生发展的学习目标。只有在明确的目标下,学生才有充分的自由去选择学习的方式、合作的对象、学习的材料。因此,比起学生的学习结果,教师要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例如,教学“分数的认识”一课时,有这样一个问题:“妈妈将一个蛋糕这样来分配(见右图),你能用分数表示出各部分的蛋糕吗?”大部分学生的答案是二分之一、六分之一和六分之二,但有一个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认为分数的产生源于平均分,这一个蛋糕要想平均分,应该分成6份,所以答案应该分别为六分之三、六分之一和六分之二。在这个学生的提议下,不少学生表示同意,由此全班展开了大讨论,有人表示支持,说在这个图中统一分成六份一目了然;有人认为用这两种分数表示都可以,因为将爸爸妈妈分得的蛋糕合起来就是与欢欢一样大小的一份,这样用二分之一表示完全有道理,且六分之三等于二分之一,而爸爸分得的又是三份中的一份。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没有干涉学生的发言,而是让他们自由辩论,各自寻找理由,因为在这样的讨论中,学生对分数的感知无疑会加深,不仅深刻地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而且为今后学习分数化简和分数比较大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高效课堂的实施离不开师生的积极参与,只有师生共同努力,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了“生本主义”的优越性,感受到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巨大的促进作用,也由此更加坚定了探索的步伐。

猜你喜欢
先学分数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发挥先学先行作用 凝聚青年担当作为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分数的由来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可怕的分数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