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天福
几个忘年交文友要带我回故乡走走,我跟他们去了,并特意回了一趟我那几经变迁的母校。
我离开故乡已经四十多年了,故乡的陡坡山路依然萦绕在脑海中,故乡的瘦田薄地犹如大地“补丁”清晰地缝在心田里。我感激这些“补丁”,她养育了微薄收成,微薄的收成养育了我年幼多舛脆弱的生命……
上午十一点,我们进了小街中学校园。眼前母校的景象,令我心潮翻涌,感慨良多。我看到了母校的变迁,看到了母校的发展。母校的发展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母校的前身是竹箐小学,1960年,我在母校上六年级。六年级只有一个班,八个学生,七男一女。那时的母校只有一正两厢破旧土墙瓦房,风一吹,教室泥地上尘土飞扬,屋顶灰尘纷纷飞落下来,落在头发上、脸上、衣服上、书本上、砚台上。蘸墨写字,一不小心,混迹于毛笔上的灰尘就让你写的笔画“节外生枝”。这个字,老师就不给你画好看的红“瓜子”,而是给你打一个难看的红“叉”。
十一点半钟,学生吃中午饭。运动场旁边的松园里掩映着一幢砖混平房,是学生食堂。食堂干净整齐,学生排队站在食堂打饭菜的窗口前,秩序良好,依次接了食堂师傅打来的饭菜离开窗口。饭盆里是热气腾腾的白米饭,菜钵里,一份蒜苗炒肉丝、一份炒菜花、一份番茄炒黄豆芽。
我们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国家财政每天给每个受益学生补助三元钱,每学年按十个月计算。学校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统称“营养餐”,分为“企业供餐”和学校“食堂供餐”两种方式。“企业供餐”,给学生每天搭配两种食品,一盒牛奶每天必须搭配。“食堂供餐”要方便些,每天供一顿中餐,保证一荤两素。
在食堂里,喝着酒,吃着饭菜,学生“营养餐”不时在脑海里萦绕,也就联想到我半个多世纪前吃的那一顿刻骨铭心的洋芋煮稀饭。
我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正值国家“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的1960年。一天下午放学后,我提上小篾篮,去学校后面的洋芋地上找“败洋芋”。我们寨子上的人把遗漏在地上的洋芋叫“败洋芋”。洋芋还没有完全生长成熟,社员已经提前刨收了,一定也是等着下锅度命。
我找回来的“败洋芋”,是长在洋芋树根部杆上、须根上的细洋芋。大的拇指头大,小的纽扣大,有红的,有白的。我从口袋里舀出半小碗米掺玉麦沙放进锑罗锅里,再把洗干净的一大碗洋芋也放了进去,煮熟了,饱饱吃了一顿洋芋煮稀饭。
我和同学们在土皮球场上打篮球,篮球是用打气筒从球胆嘴充气的皮球,皮球打了补丁。打了一会儿,我的喉咙、舌头、嘴皮,一下比一下又麻又痒起来。我用沾满泥土的手指抓嘴皮、抓舌头,越抓越麻越痒,肚子也疼痛起来,想吐,要拉肚子了,急忙跑进了厕所。在厕所里,哗啦哗啦拉了稀屎。不好意思去对老师说,牙齿又咬嘴皮又咬舌头去睡了。睡着,抓嘴皮,抓舌头,咬舌头,咬嘴皮,蹬破席片,流眼泪,想回家,已黄昏。不知道被麻痒折磨了多长时间,才慢慢不麻了、不痒了,肚子也好受了一些……
我的思绪回到了饭桌上,突然问:“你们哪个吃过喉咙舌头嘴皮会又麻又痒的洋芋稀饭?”
一桌年轻的老师文友都说没有吃过。
回到家后,我要找出洋芋稀饭为什么会是折磨我的“罪魁祸首”。“百度”告诉我:
马铃薯中的有毒物质叫龙葵素,“未成熟的或因储存时接触光线引起表皮变绿和发芽的马铃薯,每百克中龙葵素的含量可高达500毫克,如果大量食用这种马铃薯,就可能引起急性中毒”。中毒症状:口腔及咽喉部瘙痒,上腹部疼痛,并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
半个多世纪前,我吃到了超量的“龙葵素”,现在,学生们吃到了“营养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