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使用导学案 转变学生阅读方式

2015-04-16 00:36陈宝霞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5年2期
关键词:导学学案文本

陈宝霞

从2009年9月开始,我校开始推行以“导学案”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改革。运用导学案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师生角色的转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但运用导学案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也容易产生一些误区,如果将这些问题处理得当,将更好地提升学生语文阅读的能力。

一、落实预习导学,让学生自主性阅读

语文导学案的基本结构一般包括:学习目标、导学过程、课后反思三大板块,其中预习导学部分一般又涵括资料链接、字词整理、整体感知、预习疑难等,相比较其他学科,内容多、容量大,充分将语文课堂内容前置化,为课堂开展有效的阅读奠定坚实的基础。但实际过程中,部分学生的预习习惯并未真正养成,学生自主性阅读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就需要进行强化。

1.提前批改,及时反馈,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

教师应提前将导学案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按照“预习导学”的步骤逐一完成预习工作。为了督促学生进行真正的自主阅读,教师应对导学部分的书面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并在正式上课之前进行反馈,具体到人名人数,对认真高质完成的同学进行口头表扬,班级加分激励措施,对敷衍应付的同学给予委婉批评,营造班级学生人人都要主动预习,人人都要预习充分的氛围,为课堂深入阅读做充分的铺垫。

2.分组交流,成果展示,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热情

预习导学部分的作业情况点评由教师完成,而订正应由学生自主完成。可以分组让学生对于预习的内容进行必要的交流:作者作品及背景的扩展内容、词语音型义的纠正、一些疑难问题的解决等。教师如果适时辅以投影的考查,并有意让那些自主阅读做得好的同学在全班进行展示,无疑进一步激发全班学生自主阅读的热情,这也为课堂阅读探究掀起了小的高潮。

二、抓住动态生成,让学生原生态阅读

在运用导学案阅读教学中,教师如果直接根据课标的要求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是学习目标,这样的语文的课堂阅读,看起来是有效的,但却不是原生态的。语文导学案学习目标应当来自于学生阅读的动态生成,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逐渐形成原生态阅读的过程。

1.明确学习目标、引领学生阅读文本

学生在预习导学的引领下,对文本已经进行了自主阅读,形成了初步的阅读体验,教师应对学生初次生成的阅读疑难进行讨论、总结、提炼,并结合文本、自身与学生,加以整合,突出学生的阅读需要,对学生最感兴趣的学习目标,以主要问题的形式进行互动交流,牵一发而动全身。

2.捕捉思维亮点,拓展学生阅读视野

在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文本阅读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新的阅读体验,特别是对作家作品有深入的解读。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动态的生成新的阅读要求,教师切不可认为已经完成学习目标而置之不理,更不应该一切惟导学案出发,僵化课堂阅读,而应该敏锐地捕捉到这些思维的亮点,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面,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教师如果能抓住学生的阅读需要,让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就会收到好的效果。

三、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个性化阅读

导学案推行至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学科模式化,语文阅读教学亦不例外,一般包括:了解作者背景、疏通字词、整体感知、人物分析、主旨探究、语句赏析。这在一定程度上使课堂阅读模式程式化,禁锢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行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要求运用导学案进行阅读教学时,应采用多种形式,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倡导结合学生个体情感体验,多元化、多角度地理解文本。

1.模式多样,指导学生个性阅读

不是每篇阅读课的导学案的制作都是一种模式,现代文阅读要突出形象和手法的训练、语句的理解和赏析,但同样是现代文,因为课型的不一样,阅读的重难点应该不一样。古文阅读则要突出字词句的理解阅读,但同样是古文,理解字词句的侧重点又不一样。作为教师,要恰当地取舍,不必面面俱到,而应当以不同的学导案模式,来指导学生进行个性阅读。

例如:笔者在上《雷电颂》一文时,对朗读艺术进行专题指导,以读代讲,以读代析,要求每一位学生自我体验,读出风格,增加了小组朗诵比赛的环节,让学生自行分工、合作朗读、全班展示。学生通过阅读实践,体验与思考,将文章演绎得大气磅礴、慷慨激昂。

2.分层评价,鼓励学生个性阅读

语文阅读的主角是学生,而学生的差异性是非常明显的,在使用导学案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适时引入分层评价的机制,让学生在不同的阅读阶段都都到个性阅读的张扬。对于浅显的阅读内容应当让层次低的学生进行交流,对其阅读的成果加以及时的肯定;反之,则有较高层次的学生交流,对其阅读的体验加以充分的引导,促使大部分同学有自己的个性思考。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导学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始终只是一种载体、一种媒介。转变学生的阅读方式,需要教师把语文阅读的课堂主角还给那些充满激情、富于创造的鲜活的学生们,让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开展自主、作合、探究活动;教师应有较高的教学艺术,始终充当组织者、引导者,营造张弛有度、动态有序的课堂氛围,让语文阅读进入和谐的境界。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育英外国语学校)

猜你喜欢
导学学案文本
乡愁导学案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比例尺(一)”导学案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