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
心理安慰及就医环境对牙科手术患者愈后的影响
王冬梅(
吉林医药学院直属医院,吉林 吉林132013)
关键词:牙科手术;就医环境;心理安慰及护理;愈后
文章编号:1673-2995(2015)06-0467-02
中图分类号:R473.78
作者简介:王冬梅(1974-),女(汉族),主管护师,本科.
收稿日期:(2015-08-06)
拔牙术可导致患者晕厥、出血、干槽症等并发症,一般多与精神过度紧张、休息及睡眠不足、个体体质较弱等相关联。此外在拔牙后,由于口腔原为有菌环境并受到唾液等因素的污染,可导致拔牙后的牙槽窝内血凝块腐败并分解后继发感染,从而引起患者的剧烈疼痛,严重者出现头痛,夜不能眠等症状。因此导致患者对拔牙产生恐惧焦虑等紧张情绪,易导致术中、术后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做好拔牙的术前、术中、术后的全面护理对患者的治疗及愈后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52例接受拔牙手术治疗的27例患者实施围手术心理护理干预、提供良好的手术就医环境等治疗护理措施,对拔牙术后降低患者手术并发症及促进患者的康复等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拔牙手术本身对患者来说就是强烈的心理刺激。患者的主要表现为:紧张、疼痛、焦虑(产生原因为担心手术费用及术后的效果等),这些不良的心理状态若不能及时给予疏导及放松,就会影响拔牙手术的顺利实施及患者的术后康复。作为护理者首先应于拔牙手术前热情主动接待患者,用亲切、关怀、轻言细语地向患者说明拔牙的目的,增强患者对病痛的治愈信心及对医护人员的信赖度。其次指导患者坐上牙椅,摆好正确的体位,在此过程中应用轻柔和缓的言语帮助患者解除紧张、恐惧心理,稳定患者的情绪。在打麻醉针前应提前告知患者。并采用如“这种麻药效果很好、很安全,仅仅是稍微疼一下而已”等言语安慰患者。此外护理者应尽量选择一些与麻醉、拔牙手术无关而患者又感兴趣的话题来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对患者表现出来的不良的状态和情绪需要护理者有针对性的进行疏导和安抚。如对害怕手术疼痛的患者,应对其耐心讲解拔牙手术方式、步骤及安全性,帮助其消除对术中、术后疼痛的恐惧感,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对担心手术费用的患者而出现焦虑状态的患者,手术前需向患者本人及其家属耐心讲解疾病知识、治疗方法和效果以及手术的必要性。增强家属对拔牙手术治疗的决心和态度。以减轻病人的后顾之忧,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而有利于术后的康复。总之,拔牙手术前,尽可能地使患者从心理上得到安慰和温暖、从情绪上得到放松、从感情上得到支持。
在做每项手术操作过程中,护理者应耐心地讲解并提醒患者手术中的注意事项,避免患者乱动及咳嗽,帮助积极地配合好拔牙手术的实施,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表情、情绪、面色、脉搏、呼吸节律等的突然变化,一旦发生不正常情况应立即终止手术并给予及时的相应处置。
鉴于接受拔牙手术的患者本身就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从而导致其对就医环境的变化极其敏感,因此护理者应给予患者良好舒适的就医环境。如将手术操作室的湿度调节为50%左右、温度调节为24 ℃左右等,环境布置需要整洁、明亮,尽量少摆放手术器械及避免手术器械摆放杂乱。此外依据患者喜好播放一些抒情、轻缓、悦耳的音乐[1]。总之,护理者应为患者营造一个优雅、舒适的就医环境以最大限度地舒缓患者的不良的心理状态和情绪。
大多数拔牙术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术前的焦急不安、紧张、恐惧等不良的心理问题和情绪。鉴于拔牙手术患者较多,且操作不复杂,护理上容易忽视患者术前存在的不良心理问题,缺乏与患者必要的言语交流和沟通,对患者的这些不良情绪没有很好的疏导,进而在术前及术中引发一系列的心理-生理变化。出现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血压上升、失眠、术中分泌唾液增加等生理反应[2-3]。从而导致牙科手术前的焦虑症,多表现为拔牙术前的紧张或害怕,甚至拒绝和逃避拔牙治疗。本研究的试验组在常规的治疗护理措施基础上,积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给予病人良好舒适的医疗环境,从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在对患者的拔牙手术实施过程中给予其良好的就医环境与心理安慰及护理有利于降低牙科手术患者的并发症,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4]。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李亚静.音乐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3):225-227.
[2]张静如,乔健天.生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354.
[3]李咏,陆虹,郑修霞.音乐疗法缓解剖宫产病人手术前焦虑的效果分析[J].现代护理,2005,11(1):8-9.
[4]项广兰.拔牙病人恐惧心理的预防和护理[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41(1):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