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贵兵 毛中鹏 张瑞奎 王 磊 张府桓 孟小茹 王东阳
(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肿瘤外科 天津 300162)
近年来我国的直肠癌发病率逐年递增,其发病率高居恶性肿瘤第3位,而肝转移是直肠癌早期最常见的一种远处转移,临床上约有10-25%的直肠癌患者在初诊其就已合并肝转移,在直肠癌的整个病程进展中,肝转移成为影响患者病情发展的高危因素[1]。直肠癌发展为肝转移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肝脏储备功能下降、合并其他严重内科疾病等,手术切除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部分患者存在手术禁忌症,其应用范围有限[2]。近年来,局部射频消融微创技术发展迅速,肝转移灶射频消融微创疗法体现出了巨大的治疗优势。为进一步探讨经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联合肝转移灶射频消融微创技术在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本文选取2011年5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85例直肠癌合并肝转移灶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2011年5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85例直肠癌合并肝转移灶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病例均知晓本次研究目的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入组。其中,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36例,年龄在26-8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68±4.97)岁,肿瘤最大径在1.2-5.8cm 之间,平均最大径为(4.26±1.08)cm。转移灶类型:单发转移灶63例(转移灶直径≤6cm),多发转移灶49例(2个转移灶27例,3个转移灶22例,转移灶直径之和≤10cm),85例患者共计183个转移灶。本组患者均经活检病理检查确诊为直肠癌,且经CT增强扫描检查发现合并肝转移肿瘤,未发现其他转移证据。
1.2 方法:本组患者均首先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肝转移灶,一周后再行经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
1.2.1 肝转移灶射频消融术:经彩超定位后采用100mg盐酸哌替啶肌注辅助穿刺部位局部浸润麻醉,射频消融术路径取经皮肝,85例患者共计183个转移灶均采用美国RITA多极射频针进行治疗,电极针刺入肿瘤后行多极针开机消融,在多个方向、不同深度多次消融,消融范围需涵盖肿瘤及周围正常肝组织,以癌灶彩超回声被完全覆盖为消融结束标准,消融治疗结束后常规行保肝、补液治疗,术后第3d需复查肝功能,术后第4d为经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作准备。
1.2.2 经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气管插管全麻,经下腹正中切饶脐切口,严格按照全直肠系膜切除原则进行手术操作,术中探查发现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者需及时清扫,重建消化道,确保肠管端吻合,止血后采用蒸馏水冲洗患者盆腔,骶前间隙常规放置引流管,术后检查残端无肿瘤组织残留,常规换药。
1.2.3 术后随访:术后每个月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行肝功能检查,每3个月进行一次上腹部增强CT扫描及肠镜检查。如随访过程中发现肝转移灶未完全消除者或肝转移肿瘤复发者需再次行射频消融治疗。随访终结为患者死亡或术后24个月。1.3 观察指标:观察本组患者随访结果及有无并发症情况发生。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治疗效果:(1)本组8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术后第一次上腹部增强CT扫描发现仅有1例患者肝转移灶未完全清除,后及时行二次射频消融治疗,肝转移灶完全消除,肝转移灶射频消融一次有效率为98.9%(84/85);(2)随访过程中发现6例患者出现新发转移灶,复查发现时间最短为3个月,6例患者均再次行射频消融治疗,新发转移灶发生率为7.1%(6/85);(3)存活时间超过6个月不满1年的有79例,存活率为92.9%(79/85),存活时间超过1年不满2年的有72例,存活率为84.7%(72/85),存 活 时 间 超 过 2 年 的 有 50 例,存 活 率 为58.9%(50/85),本组患者最短存活时间为4个月,死因为肺转移合并严重肺部感染所引发的全身器官功能衰竭。至随访结束时有50例患者健在。
2.2 并发症情况:(1)本组患者在行射频消融术前穿刺时均伴随不同程度的疼痛,但大部分患者耐受性良好,有3例患者疼痛难忍于24h内给予盐酸哌替啶镇痛;(2)术后体温均维持在38.5℃以下,术后24h体温恢复正常;(3)经肝功能检查发现6例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经保肝治疗后均恢复正常;(4)3例患者出现肝包膜下血肿,经止血处理后血肿吸收。
肝转移是直肠癌中一种最常见的远处转移,这也是引起直肠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将直肠癌与肝转移灶分期治疗虽然提高了患者手术的耐受性,但是直肠癌根治术很可能损害患者的免疫功能,使肝转移灶快速生长失去控制,因此需现行肝转移灶消除再行直肠癌手术[3]。本次研究所选取的联合治疗方法为肝转移灶射频消融术及经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避免了开腹手术行直肠癌根治及肝转移灶切除的巨大创伤,具有创伤小,对患者腹腔内脏器及内环境干扰轻微,免疫功能影响小等特点,符合当前主张快速康复医学的原则。本次研究结果也表明联合两种微创治疗方法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降低肿瘤复发率,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1] 李晓萍,高章萍,于建萍,等.经腹腔镜超声引导下直肠癌肝转移灶射频消融治疗后护理[J].武警医学,2014,25(4):410-412.
[2] 刘驰,万春,曾峰,等.射频消融合并化疗泵植入治疗大肠癌异时性肝转移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6):3553-3554.
[3] 聂勇,杨绥冲,常浩生,等.射频消融与手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疗效比较[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3,25(4):31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