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好老师”师生关系的伦理诉求

2015-04-15 18:57孙玉峰
关键词:好老师师生关系建构

张 勤,孙玉峰

(1.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2.盐城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2)

当代“好老师”师生关系的伦理诉求

张勤1,孙玉峰2

(1.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2.盐城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2)

如何成为一名 “好老师”关系到 “如何是”的价值问题。在探讨打造中国 “梦之队”的 “好老师”过程中发现有许多值得关注的点,其中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显得比较重要。从本土文化观照,呈现出关注人性、滋养人格、以德立命三个特点。放眼世界,西方平等关系的教育、生活情境中的教育以及超越学科边界的教育等,都为新型师生关系的转向提供了基础和广阔的背景。为了在教育活动中践行好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师核心价值观,有必要再认知和定位新型的师生关系,以促进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由此,需坚持三个转向:由教者转向参与,构建平等的关系;由站讲台转向沉入生活,形成互动的关系;由单向度转向多维,促进和谐的关系。

“好老师”;师生关系;伦理诉求

关于“好老师”不仅是教育领域关注的问题,也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对于教师自身来说,如何成为一名“好老师”恰恰关系到“如何是”的价值问题。近年来全国各地掀起的“寻找最美教师”热潮正是社会对“好老师”期盼的表征,也是身为教育者自身“应当”的展示。关于教师的“如何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第30个教师节前夕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就如何做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发表的重要讲话,既是当代教育者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也是教育工作者前行的新的动力。它再一次明证教师的“好”不仅是新时期教师的核心价值追求,也是社会对教师的价值期待,是实现中国梦的大策大计。当下,尽管教师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践行其“好”,但是“此在”过程中“好的标准是什么”,如何让社会和家长满意?需要不断追问。我们认为,“好老师”可以有多种评价,但是师生关系的伦理诉求值得关注。当然,“好老师”师生关系的伦理诉求与一定的历史文化相关联。正如费孝通先生在《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思考》一文中所指出的,“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教师文化同样是历史、文化的折射,只有在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的同时,才有可能在“这个已经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能和平共处,各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1]费老先生的话对当代教师在建构文化自觉,打造中国“梦之队”的四有“好老师”有重要的启迪意义。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既需要本土观照,也需要国际视野。

一、“好老师”的本土文化观照

理解和把握“好老师”价值观,建构新型师生关系,需要对本土教育文化进行考察。“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古训,表面上似乎仅仅反映了中国人朴素的感恩、报恩情结,实质上蕴涵着深刻的教育文化。纵观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发展史,师生关系在实践上呈现为近距离的私塾学习、面对面的书院式教学,强调示范教育;而在理论层面,师生关系则被纳入到一定的道德范畴之中,先秦儒家教育文化呈现出观照人性、滋养人格、以德立命三个特点。

1.关注人性

中国古代教育文化的特点之一是关注人性,并以此建构关于人生和社会的一系列理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渊源的先秦儒家们尤其注重人性的关照。他们对人性的阐释虽各有其独到之处,但存在诸多相通之处。孔子虽对人性叙述不多,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2](P127)的记载成为《论语》中直接“言性”的经典。孔子并未就人性善恶作出具体说明,但却蕴涵着人性最终倾向于善的基本判断。“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天乎?”[2](P108-109)则是达善的路径,个体只有通过自身的体悟和外在的学习与践行,才能达至终善。孟子的“四心”学说,则表明了其更为注重人的社会性、社会公利以及重义轻利人性观的塑造。荀子虽以人的自然性为原点提出了性恶论的命题,也依然认为“善”才是人的终极目标和价值追求。就整体而言,先秦儒家虽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对人性的假设,但是他们都认为,为师之道在于使人知“礼义”、行“孝悌”,塑造至善之性。

2.滋养人格

儒家一直有将人培养成为 “真正的人”的传统,“人生不能无群”的观点则是其处理群己关系的基本立论。“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2](P136)孔子认为人只能与人相“与”,只能在人的共同体中生活。荀子则说:“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故人生不能无群。”[3](P164)以此论证人与他物的不同。儒家将“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依据人的不同地位与角色,构建严密、完整的人格理论体系,全面落实“君子”人格的整体培育。“重义轻利”的修身传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自强精神、“仁者爱人”的宽容坦荡品性、刚强坚毅的高尚气节等崇高的道德理想与深切的人文关怀,虽经历朝历代道德实践的风雨洗礼,依然生机勃发。儒家人格培育的理念与实践,造就了始终以国家民族大义为己任、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

3.以德立命

人在浩瀚的宇宙中何以安身立命?如何面对人生的忧愁?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这成为儒家圣贤孜孜以求的本源性问题。儒家最终将其定位于德,建构起了一座伦理精神大厦,确立了 “以德立命”的伦理观,打开了通向精神慧命的大门,德化的生命成为芸芸众生的精神归依。“祖述尧舜”的孔孟儒家,先后提出了“朝闻道,夕死可矣”[2](P22)、“志于道,据于德”[2](P46)以及“以道抗势”、“以德立身”等一系列的命题和观点。“仁义忠信”被孟子称为“良贵”,是不能剥夺的“天爵”,当人们在心灵深处树立起道德的尊严就能感受到来自道德慧命的力量,并以此屹立于广博的天地。儒家“以德立命”的精神价值建构,充分彰显出道德塑造在引领人生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开启了道德走进人们内在精神世界的大门。将 “命”与“德”紧密联系在一起,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依持,活化生命的意义,“传道”逐渐被确立为师者的重要使命。

二、“好老师”的国际视野

坚持“好老师”的价值取向,建构新型师生关系,还需要一定的国际视野。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主要国家掀起的第三次课程改革,出炉了建构主义、情境认知、跨专业学习等一系列关于学习的理论并被广泛应用,由此,师生关系呈现新的特点。

1.平等关系的教育

20世纪80年代,建构主义理论掀起了西方主要国家第三次课程改革的浪潮。在这一浪潮中,出现了新的转向:即强调以学生为本,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毫无疑问,广泛的迹象表明,建构主义学习观抓住了当今教育舞台中的时代精神”。[4]该学习理论的理念是:知识的获取是建立在对已有概念建构的基础之上的,学生不再被视为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而应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不要求学生接受教师的权威,相反要学生延缓对此的不信任,与教师共同参与讨论,探讨学生所正在体验的一切。教师同意学生理解所给予建议的意义,乐于面对学生提出的质疑,并与学生一起共同反思每个人所获得的和心照不宣的理解。”[5](P228)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师角色的转换提出了相应要求,要求教师实现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向成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与促进者转变;呼吁取消教师的绝对权威,从而构建起一种平等对话、相互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系。

2.生活情境中的教育

情境认知理论的传播也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瑞兹尼克的《学校内外的学习》被视为情境认知研究的里程碑。约翰·西利·布朗、阿伦·柯林斯与保尔·杜吉德联合发表的《情境认知与学习文化》则被视为系统而完整地论述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之作。[6](P91)该学习理论被认为真正开始接近人类学习的本质,充分考虑到社会文化因素于学习的重要意义,其主要观点为:学习并不只是为了获取事实性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思维与行动,学习是应置于知识产生的特定的物理或社会情境之中的真正的文化实践。知识是活动、背景和文化产品的一部分,知识正是在活动中,在其丰富的情境中,在文化中不断被运用和发展着。学习应以日常情境中的活动为基础,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发生。学生在情境中才能看到知识的内在价值,了解知识应用的条件,以着眼未来应用的方式去建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生活情境中的教育要求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时,教师既能联系实际生活,又要引导学生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获取知识。

3.超越学科边界的教育

学科的边界化主要指学科之间的差别、分离和排斥性。学科的边界化极其容易在知识群体和学术群体内出现,学科的名义或符号被作为学科进入的身份限制或学术评价的首要标准,反之则被冠以“非主流”、“外行”、“不入流”。学科的边界化更为重视的是问题本身和研究者的学科归类,而不是科学研究的对象问题和理论问题,这也导致在学术交流及其相关活动中,也存在着对不同学科的视角、理论和方法持漠视甚至是互相贬低的态度,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进入更容易被排斥。17世纪被怀特海誉为“天才的世纪”,这一时期科学的繁荣和进步,显然与活跃的多种思维气氛是密不可分的,数学、几何学、哲学和文学的共同繁荣与发展,促进了思维活跃。培根对“学术的进展”的方法论的思考、笛卡尔关于“形而上学的沉思”、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的丰富想象等等,都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为科学的繁荣提供了灵感和动力。被视为这一世纪最伟大成果的三大运动定律和引力定律的发现则是伽利略、牛顿、笛卡尔和惠根斯共同智慧的结晶。超越学科边界的教育与学习成为20世纪末的西方学习理论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新型师生关系建立奠定了广阔的基础。

三、当代“好老师”师生关系的实践取向

“好老师”需要一定的文化滋养,更需要师者本人在融合本土教育文化的基础上拓展视野,接纳世界上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为我所用,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教师文化和核心价值观,以在实践中“践行”。当前,新型的师生关系建立需要坚持三个转向:

1.由教者转向参与,构建平等的关系

应试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知识获取的本意,远离学习的本质。对学生而言,它也在不同程度上压抑不少有天分学生的个性,很可能使有天赋和创造性的学生就此埋没,何谈学习效果。那些出现的被动学、厌学现象,那些课堂上昏昏欲睡、课堂效率低下的现象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师生关系在教学方面的失当。世界上本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不可能用同一种方法教授出完全相同的学生,当然也难以找到适合全体学生的唯一的教学方法。在由教者转向参与型的师生关系中,老师需要关照的是有鲜活的个性的学生群体中的个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性格、自己的意愿主见、自己的知识基础、自己的行动规律,老师要善于在学生群体中发现学生,平等地尊重每一位学生,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唤醒其自主学习的意识,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为此,老师需要从教学的权威者、主宰者变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导演者,从教学活动的支配者转向引导者,从独唱转为设计以及参与合唱。

2.由站讲台转向沉入生活,形成互动的关系

教育活动的发生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生活严重脱节的教育会导致教育功能的异化。同时,脱离生活的教育也难以在教育目的、教育本质以及受教主体之间找到 “结火点”或者 “结合部”[7](P10-69),而教育活动的发生正需要在这个“点”上做文章。为此,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命题,对于我们把握教育的本质有一定的启发意义。陶行知先生结合我们的国情实践 “教育即生活”,强调教育的生活价值。“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过程,学校便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那么“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8](P9-10)的理念值得当今教者反思 “教育正是生活本身”的内涵,尽可能把讲台与生活融合在一起,丰富充实学生的生活,促进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生活,为未来的生活作准备。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老师坚持生活是教育的原点,把讲台搬进生活,让生活内容融入讲台教育,让教育在生活中释放正能量。原点上的转变,促进教育本真的回归,促进学生在“生活”场上增加学习体验,感受鲜活的生活世界。教者由站讲台转向沉入生活,有利于建构互动的师生关系。

3.由单向度转向多维,促进和谐的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教者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还要有丰富的教学思想、先进的教学理念、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使教师的教育生活丰富多彩。当然包括教师更新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逐渐由单一走向多元、走向超越。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的这一转向实现三个超越:第一,超越单纯追求通用答案的知识教学,逐步进行探究型、研究式教学;第二,超越单纯讲授、灌输,逐步翻转为互动、体验的多样化;第三,超越死读书、读死书的具象,逐步形成在教书中育人、在育人过程中培育更多富有创造力的人才。此样态有利于促成学生自觉地把对书本知识的掌握与对幸福生活的建设融为一体,此时师者的教育幸福和教学魅力便凸现而出。而唯分数、唯标准答案的评价会渐次被淘汰,一幅多元的、多彩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生活将会逐渐映入我们的教育世界,新型的师生关系将会增添生态和谐的光色,合力教育也就不那么遥远了。

[1]费孝通.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思考[J].思想战线,2004,(2).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3]王先谦.荀子集解[M].沈啸寰,王星贤 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7.

[4]Applefield,James,M.Huber,Richard,Mahnaz.Constructivism in Thoery and Practice:Toward a Better Under-standing[J]. High School Journal,Dee,2000/Jan,2001.

[5]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6]戴维·H·乔纳森.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郑太年,任友群 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朱小蔓.当代情感教育的基本特征[J].教育研究,1994,(10).

[8]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 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Ethical Appellation for Contemporary"Good Teacher"

ZHANG Qin1,SUN Yu-feng2
(1.No.2 Normal University of Jiangsu,Nanjing 210013,China;
2.School of Social Science,Yancheng Normal University,Yancheng 224002,China)

How to be a good teachers is a question of values of"how being".In our exploration of China's Dream Team Teacher,we found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new-type student-teacher relationship is important.In perspective of Chinese culture,the relationship is characterized in the focus of human nature,human growth and morality orientation.In the worldwide perspective,Western ideas on education of equality,education in life situations and inter-discipline education have provided foundations and broad backgrounds for the transition to new-typ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In order to take into practice the core values of teacher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it is necessary to re-understand and re-position a new typ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and thus promote its formation.And it is necessary to uphold three transitions,that is,the transition from a teacher to a participant for equal relationship;the transition from" on tribune"to"in life"for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and the transition from one-dimensional convey to multidimensional communication for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good teacher";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ethical appellation

D822.9

ADOI:10.3969/j.issn.1674-8107.2015.01.007

1674-8107(2015)01-0037-04

(责任编辑:吴凡明)

2014-10-27

1.张勤(1959-),女,江苏东台人,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伦理研究。2.孙玉峰(1977-),男,江苏阜宁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律伦理研究。

猜你喜欢
好老师师生关系建构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建构游戏玩不够
浅谈中职语文教育对学生的引导作用
新时期高校 “四有”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