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井冈山精神是具有独创意义的中国精神
- 三湾改编中毛泽东军事民主改革探析
- 红色文化的精神传承与理想信念的当代建构
- 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
- 道德思维与伦理思维:论教师职业规范的构建
- 适应与引领之间:教师职业的文化特征及其职业伦理上的后果
- 当代“好老师”师生关系的伦理诉求
- 《新民主主义论》的逻辑思路对理解中国梦的启示
- 20世纪50~60年代毛泽东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及其时代价值
- 论毛泽东的群众感情观及其现代性焦虑
- 关于金院本著录的思考
- 苏轼与灾荒
- 论《庄子》寓言的戏剧性
- 文学的政治自觉与抽象抒情——关于“文学政治学”的思考之六
- 新中国报刊刊载郭沫若诗文探究
- 胡风何以将鲁迅的“转变”提前到1919年
- 莫言小说艺术特征及其对当下文学创作的启示
- 近代中国慈善教育事业的历史考察
- 《申报》视野中的新四军抗日形象
- 军法公开:依法治军的动力与保障
-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能源法律体系的立法审视与完善
- 核心价值、教育伦理与立德树人
——第二届全国教育伦理学学术研讨会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