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军
(厦门南洋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4)
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一节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1]笔者认为,这就是德育教育的总纲领,其中“立德树人”就是德育教育的鲜明目标,是时代赋予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光荣的历史使命,应当成为每一个德育工作者的座右铭,永远必须遵守的根本原则。
德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据核心地位,而且其内容大幅扩展;德育的地位与德育的现实不对称决定了德育教育必须改革,而且改革必须尽早地提到议事日程;必须深刻认识,德育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从而着手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大德育体系。
首先,21世纪面对新的世界形势,我国及时提出了素质教育问题,提出了教育总体发展的目标问题,这是一个教育战略问题。所谓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我们培养的人才具备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以便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要求。这与党的教育方针是一脉相承的,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五方面相互渗透,相互兼容,相互交叉,互为补充,不能相互割裂,但其间又明显区别,各有其特殊使命:智育,重点是传授知识,解决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体育,旨在造就健康的体质和体魄;美育,着重通过审美教育,使学生形成健康高尚的思想情感和向往、追求美的内在动力;劳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和实践的第一观点;而德育的使命则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对大学生而言,则要解决其理想和精神支柱问题。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共同支撑起素质教育的大厦,而且,它又是大厦的支柱和核心。值得欣慰的一点是,十五大以来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实施,人们对德育在高校中的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得到深化。
而且,我国德育渊远流长,博大精深,这就决定了高校德育的继承性。中华民族数千年孕育的传统美德,为社会所推崇,其中许多已成为今天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我们在全社会,包括大学生所倡导的艰苦奋斗、注重品行修养、廉洁奉公、献身事业、见义勇为、尊老爱幼等就来自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在大学生中所进行的马克思基本理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等等,都生动体现了我党历年来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
同时,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新格局,使得高校德育内容大大扩展,除传统思想教育所强调的内容以外,开放意识、改革意识、法律意识、商品意识、竞争意识、发展意识等,也在德育教育中备受重视。不仅如此,高校德育已广泛吸纳了多学科的科研成果,其中包括法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美学、艺术学、传统国学等多个人文科学的科研成果,愈益多姿多彩,但距形成一个完整的教材体系尚有很大距离。目前,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的德育模式不再被青睐,人们翘首以待的是融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心理咨询、艺术、中国传统文化等在内的多位一体、多学科交叉而富有中国特色的未来的大德育体系。尽管一开始有些高校增设某些课程,以专题讲座或校选修课的形式出现,但所有这些都可为高校大德育体系所兼容。这是一个趋势。目前高校中一批具有双师型乃至多师型的优秀德育教师,他们从不被教材所局限。之所以他们的课受到学生的欢迎,正是因为他们多学科融合的特长派上了用场,适应了这一发展趋势。这一发展趋势给高校每个德育工作者提出新任务,赋予新的使命,带来机遇和挑战。这一发展趋势催人奋进,鞭策着德育工作者不断学习新的东西,以具备更高的眼界和兼备多学科丰富的知识,以便适应新的更广阔的历史舞台,因为现有的德育教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对德育日益增长、迅速增长的知识需要和审美需要。[2]简而言之,以往的东西已不能使他们“解渴”,所以,“学无止境”、“艺无止境”应当成为广大德育工作者的座右铭。高校领导乃至教育部相关领导,应当把大学德育的改革提到议事日程,改革涉猎多学科融合的教材更新和对教学形式实施大胆创新。有远见卓识的教育学家和广大德育、教育工作者更应立足德育改革,创立课题,极力倡导跨学科搞科研,强化科研力度。毋庸置疑,未来的经科学论证的系列改革措施将大大推动作为完整学科群的德育教育有一个巨大的发展,其教学效果将令广大的学生更加喜闻乐见。新的教育体系将大大扩充和延展,创新性的教育形式将更具吸引力。德育课将成为大学生修身养性的第一堂课,成为诸多课程中大学生的珍爱。
然而,以高标准衡量,目前我国高校的德育状况仍然不能令人乐观,不能令人满意。换言之,地位与现实不对称,即德育的核心地位与德育教育的效果现状不对称。多数的情况是,按上级规定,有一定的课时比例,有必修课考试的规定,但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手段变化少,学生应付考试的现象较多,实践教学环节较少,师资队伍薄弱,综合学科人才少。所有这些现象的产生,不能责怪老师,主要责任在教育领导者。必须深化改革。如高校各级领导干部,如何在理论修养上、自身模范表率上、创新工作方法上、践行群众路线上……为德育教育改革做一些实际工作。
从实际效果考虑,本着务实的态度,高校德育改革可以从教学方式和师资队伍建设两方面入手。近期可侧重探讨教学方式上的改革及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引进;长远则可侧重探讨新型“大德育”师资队伍的建设,紧紧抓住决定改革成败的这一主导因素,才能抓住改革的根本。没有强有力的师资,改革就是空话。
1.德育改革的近期做法。这里侧重谈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改的几点思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当前高校通用的一门课程。为了使这门课程的教学真正达到“三进”的效果,就必须在教学方式这个重要环节上做出改革。为此,探索一种课堂教学与课外拓展、理论教育与实践环节双向结合的系统化的教学方式就十分重要。有几点思路可供讨论。
第一,课堂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方式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最主要教学方式,必须改变过去常用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为此,就必须使教学多样化。教师要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首先,就要从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做起,实现激情与理智的完美融合。其次,要注意理论和实际的有机结合。思想品德课本身理论深度较强,涉及人生理想、价值等方方面面。在教学中如果仅仅停留在理论抽象上,势必事倍功半,这就要求理论教学必须做到和实际的有机结合。要实现有机结合,其实不难,比如采用专题讲座就行之有效。通过专题讲座,既可回答学生较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社会生活中较普遍的问题,又可使学生达到理论上的升华。再次,针对思想品德课的特点,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有必要。最后,为了教好这门课,我们还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可以采用研讨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辩论式教学方法、情景式教学方法、案例式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方法、换位式教学方法等等。
第二,实践教学方式。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巩固和提高。通过实践教学,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开拓知识视野,强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具体办法有:①利用周末、假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针对学生比较感兴趣和关心的问题进行访问、调查,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学习的动力。社会调查可以组织学生制作问卷,也可以搞人物访问、地方参观、文物古迹参观等。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既可以采取建立校外思想品德课实训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参观,把爱国主义实践活动推向深处;又可以采取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联系当地的历史发展来激发学生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之情。③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带学生深入所在社区、公共场所、社会福利院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增强学生的奉献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第三,建立虚拟课程和完善其他教学方式。完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以上两个必要的教学方式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利用学生喜欢上网的特点,建设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网络虚拟课程。比如把教学资料上网,建设网上课堂,让学生自由学习;把优秀的教师请到网上来,让教师“永不下课”;建立网上图书馆。网络中不光有与教学密切联系的网站,也可以通过相关链接,把优秀的网站引进来,引导学生去查阅资料,了解历史事件的详细资料,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提高认识水平。除此之外,思想品德课教育还可以和学生活动结合起来。
实施上述教学方式改革的关键是教师。近期,高校在德育师资的建设方面,要着重培养和引进双师型教师,而且对于在职的德育老师要优先给予进修深造的机会,努力向双师型靠拢。目前在职德育教师教学压力大、课时多、合班上课,不仅影响效果,更加重负担,亟待减负。
2.关于未来德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初步设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中国深化改革的蓝图,标志着改革大时代的到来,为世界所瞩目。深化改革是时代的要求,各个领域,包括教育科学领域,都要深化改革,都面临着一次新的改革大潮。大潮涌动,改革刚刚起步。笔者认为,高校改革,包括未来德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改革,当然也不能例外,同时也是利好时机。
德育改革的长远设想是个创新性大课题,限于篇幅,鉴于本文重点,这里仅侧重谈谈未来“大德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点滴看法。
目前,许多高校德育教学综合化趋势早已出现,围绕着提高德育教学的成效,各学科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走向越来越强,但这种趋势仍处在自发阶段。德育教师和其他相关学科的教师,为达到较好的育人效果,各自发挥着自己的才华,开设了一定数量的校、系选修课和专题讲座。这些选修课、讲座之类的大多是教师自由报名而产生的,或者是上级部门要求各系有一定比例的校选课而导致的,有些则是各系能拥有的特殊才华的教师为系里开设的“特色课程”。而往往是这类课程受到欢迎。而具有多学科融合特长和开设多门相关新课能力的老师,数量较少,且不够用。德育教学发展的趋势呼唤着“大德育”教师大批量产生。
重点高校要负担起培养“大德育”师资的任务,可以在部分院校中先行先试。比如,可以在985的少数条件成熟的院校中做实验,设立德育学学位,含德育学学士、德育学硕士和德育学博士。组织专家科学论证各层次的培养目标,打破系、专业界限,合理进行课程设计。这样的课程设计,不应是在原有的模式基础上的简单的增删减补,而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
第一,要推行高校课程的综合化。为什么?“科学发展的综合化趋势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后逐渐加强。为顺应这一趋势,就必然要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实行课程设计综合化,以培养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较宽知识面和较强动手能力,适应科技发展的‘综合型’人才”。[3]
国外的许多名牌大学早已实施了课程设置的综合化。美国耶鲁大学将必修课程分为四组综合设置。该校每年开设大约2 000门课程,规定本科生修满36门才可获得学士学位。美国牛津和剑桥,在课程设置上,实行文、理、工三科互相渗透,打破了学科界限,实行新的学科组合,大量开设选修课。牛津和剑桥的办学指导思想是:“探测、挖掘和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激励个人的创造精神”,培养综合素质高、融合贯通、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3]
国内许多高校,其课程设置,有所局限,教学管理比较不灵活,专业划分过细。笔者认为,国内重点高校应率先向国际先进经验学习,汲取其先进理念,引进某些适合国情的教育管理模式,试行课程设置的综合化,来一次深度改革。这或许是培养新型“大德育”师资的突破口,也是唯一途径。以几所重点高校做试点,其“大德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有不同层次(博士、硕士、学士)的,是为各级各类院校培养德育方面的学科带头人预备队、学术骨干预备队和过硬教师服务的。在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确定以后,在专业方向上,笔者主张大胆创新。比如,可尝试设置:德育学(马列毛邓思政专门化方向),德育学(心理咨询专门化方向),德育学(法学专门化方向),德育学(高校社团组织与群众工作专门化方向),德育学(中西舞美欣赏专门化方向),德育学(中外古典与现代音乐代表作欣赏专门化方向),德育学(高校网络管理科学化方向),德育学(中国古典哲学研究专门化方向),德育学(孔孟诸子经典文献研究专门化方向),德育学(欧洲文艺复兴研究专门化方向),等等。以上仅仅是举例性质的。
第二,课程组合要融合多个学科。为使专业培养方向得到落实,在专家组深入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各专业方向的若干组可供学生选择的基本课程组合。这些课程组合将融合多个学科,如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学、心理学、社会学、艺术、哲学、古典文学、计算机科学等等。这样做可以充分挖掘重点高校多学科师资的优势与潜能。当然,接下来要做的工作还很多,要组织编写新教材,并且在今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逐渐改良之。为了培养好新型德育师资,还应注意各层次培养目标的合理衔接,并且实行双学位制:只有获得双学士学位方能报考硕士,只有获得双硕士学位方能报考博士。而且,双学位应是具有不同学科特色的学位,以便使培养的人才具有多学科交叉的显著特点。显而易见,这里最关键的问题仍是高校课程综合化。目前我国高校在课程设置综合化方面与国外名校尚有一段差距。但我们可以分步骤达到改革的目标。在实行深度改革之前,我们不能消极等待,不能无所作为。根据中国高校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目前可以先做起来的是,选择试点高校,大幅度增加选修课数量,设立德育专业,暂时隶属于某一人文学系,实行学分制,在课程设置上,以选修课为主,选修课可占到90%以上。同时改革高校对学生的管理机制,放宽跨系跨专业学习的条件,实行文、理、工兼修,适当延长学制,实施较灵活的学籍管理和学制规定,在学籍、学制上参照以往中央电大的经验,可以在少数专业,如德育专业先行先试,同时大大加强实践环节,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尤其是实验基地。只要选修课数量大大增多(尤其是人文科学的选修课),管理机制灵活了,那么高校就可以紧紧围绕德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给德育专业学生以特殊政策,在允许跨系、跨专业进行学习的前提下,给予必要的引导——增加一定比例的限制性选修课,这些限制性选修课都是直接为培养目标服务的,有针对性的。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和爱好,以修满一定量规定的课程和修满学分为起码前提,允许大超学分学习,给予他们自由选择课程的机会,这个自由选择的空间可以大一点。
与此同时,今后进行此种试验的学校,可将优秀的德育硕、博士留在重点高校,以从事教学为主,成为有能力开设多门德育及与其密切关联的课程,成为新一代的师资。笔者把它称为“育种工程”。如此代代相传,滋孪繁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那么造就一代德育大师的可能性就会出现。在此基础上就为全国各大高校源源不断地输送大批新型的德育师资,也可为大型国有企业及文化宣传口输送这方面的人才。“十年育树,百年育人”,我们应当有个长远的谋划与设想。这个培养师资的周期会较漫长,但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我们现在最需要做的是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凝聚合力,尽早付诸实践,并且舍得付出大的代价。在培育新型德育师资方面,教育领导部门要在各方面出台优惠政策。
德育改革势在必行。必须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发展中进一步深化改革,改革是灵魂,而且改革不能等待,眼下立马可做的是教学形式的改革,长远要做的更多,诸如教材体系、新型师资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确立,以及“大德育”师资的培养等。最根本的是打造一支强有力的新型师资队伍,还要培养大师级人物,有了这支队伍,加上有正确的领导与推进,其他问题便能迎刃而解。
德育一定要强化。这是中国与世界的现实的客观要求。大批大学生走向社会,而且众多人已经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成为新时代的中坚与骨干。他们在校时是正确“三观”最终形成的重要时期。抓紧并强化这个时期的德育教育,“寓教于乐”、“寓教于艺”,在潜移默化中快乐学习和成长,从而得到高效高质的教育,是极其富有意义的。试想,从高校走出的方方面面的人才,被安排在经济与社会的核心和重要机构以及各条战线的重要岗位上,面对巨大物质财富的诱惑,一旦出现“道德裂变”,便极易成为国家与社会的蛀虫,可怕的蛀虫!“‘道德危机’、‘道德裂变’是当今社会的一个世界性的话题。”[4]世界上一些著名学者的著作中,“都在阐述和探索人类自工业革命以来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物质财富的进步与人类道德的退步这种直接的后果,而新科技革命及随之而来的后工业社会和信息时代更加剧了‘物质进步’与‘道德退步’的‘大分裂’,人类的道德生活和道德理论处于深刻的危机之中。”[4]在走上社会的大学生中,其中不乏身居重位、身居高位的人群中,一旦发生“道德裂变”,他们的智育越发达,造成的危害就越大。世界已进入新科技时代和信息时代,某些人为了牟取暴利,不惜利用高科技手段,轻而易举地达到一夜暴富。毕业大学生中沦为“智能强盗”的也不乏先例,不在少数!这是多么触目惊心的事实!所以说,越是高科技时代,越需要强化德育教育!这是时代的要求!这是新的时代赋予德育工作者们最光荣的历史使命!由此,令笔者联想到的是:其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更加强调德育的重要性。其二,今后的干部考核与提拔重用前的考察时,考核与考察德育表现(而且必须是在执业、执政实践中的实际表现)永远是第一位的。这就从一个新的角度印证了德育改革的不凡意义。强化德育教育是必须的。惟有如此,才能保证老一辈所创建的社会主义江山永久稳固,永不褪色。◆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厦门日报,2013-11-16(2~4).
[2]王绍文.论教学美产生的机制[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9~22.
[3]徐礼华.论高校课程设置的综合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专辑):166~168.
[4]戴木才,曹福金.时代性“道德裂变”及其道德哲学拯救[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8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