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晓蕾
(辽宁医学院附属一院,辽宁锦州 121001)
男性也有乳头和乳腺组织,因此发生乳腺癌也是必然的。男性乳腺癌发病率不高,占全部乳腺癌比例不足1%,约占男性恶性肿瘤的0.1%[1]。由于男性乳腺癌非常少见,难以进行大样本的临床对照研究,只能借鉴女性乳腺癌的研究成果或者进行小样本研究。据统计,美国每年新确诊乳腺癌数量约为1 600例,国内由于男性乳腺癌病例较少,护理只能借鉴女性乳腺癌患者护理经验。由于男性患者自身身体结构特点,护理也有其特殊性。本文在复习文献的基础上报告2例男性乳腺癌病例并提出护理体会,希望可以帮助提高护理质量。
病例1,患者,男,53岁。该患者于2个月前发现右乳上部肿块约黄豆大小,并出现持续疼痛,口服止痛药物治疗无效。家族史、个人史无异常。体格检查: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心肺功能未见异常,肝脾正常。右腋窝可触及一约1.0 cm×1.0 cm淋巴结,右乳皮肤正常,乳晕处可触及一约1.0 cm×1.0 cm大小包块,质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与皮肤黏连。入院胸片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肿瘤标记物等无异常。入院后先行“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病理提示,涂片见成团小上皮细胞,伴轻度异性。患者于2014年5月15日在全麻下行右乳癌根治术 (切除胸大肌外侧大部,切除胸小肌,清扫右腋窝淋巴结),术后病理报告:侵润型导管癌。腋窝淋巴结3、12阳性。术后行CMF方案化疗两个疗程,和三苯氧胺治疗。返回病房后常规支持治疗,引流管拔除后给予化疗。
病例2,患者,男,65岁。因发现右乳肿块增大伴右乳胀痛1年,于2013年8月3日入院。患者在15年前偶然发现右乳肿块,约豌豆大小、质硬、界清、活动度好,无压痛,未在意。入院前约1年,自觉双乳胀痛,肿块增大至鸡蛋大小,有压痛和瘙痒感,后搔抓肿块处致皮肤致肿物破出来院就诊。患者有20年饮酒史 (白酒200 mL/d),无吸烟史。家族史,父亲患肝癌病史。查体:一般情况,右腋下可触及1个约1.5 cm×2.5 cm大小淋巴结,活动,右乳乳晕下方可触及一个3.0 cm×3.5 cm肿块,不规则,有突出结节,质硬,固定,肿块破出皮面,乳头内陷,周围皮肤呈桔皮样改变。入院查胸片、血、肝肾功能、肿瘤标记物等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局麻下行左乳肿块区段切除术,冰冻切片显示侵润性导管癌。行全麻下右乳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报告:(右乳)多灶性侵润型导管癌,右腋下淋巴结23/26转移性腺癌。胸大肌细胞未见侵润。术后行CEF方案化疗3个疗程,术后服用法乐通片行内分泌治疗。
综合护理措施包括局部切口护理、化疗护理、心理护理、家庭支持和健康教育等几方面。
2.1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男性乳腺癌患者护理重点。
两名患者年龄较大,传统观念较重,在其固有观念中只有女性罹患乳腺癌,认为男性患乳腺癌是不可思议和非常见不得人的事,因此内心拒绝承认身患乳腺癌,羞于见人,产生自卑心理。同时该患者是家庭主要劳动力,子女没有成家,害怕预后不好,人财两失,自觉拖累家人,产生愧疚心理。因此护理工作者应主动与患者交谈,让患者正确认识到乳腺癌并不是女性特有的疾病,男性乳腺癌患者占所有乳腺癌患者比例将近1%,手术结合化疗的成功率和治愈率都很高,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做好患者和家属心理安慰的同时给患者营造一个相对私密的环境,使患者放松心情,卸下负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2]。
作为护理人员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从容面对患者。男性乳腺癌患者并不多见,对于很多从事护理工作的人也觉得新奇,因此首先护理人员要心态平和,态度端正,以一个平稳的心态面对患者,给患者以自信从容的形象,这样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2.2 术后护理 男性患者由于性别差异身体特点与女性比较不尽相同,如乳头下脂肪组织少,胸壁肌肉发达,与肿块连接紧密,乳腺扩大根治术易引发气胸,术后一旦病人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处理。其与常规治疗如术后6 h若麻醉无碍给予清淡流质饮食,之后给予高营养、高蛋白饮食,促进伤口愈合。术后引流管要保持通畅,经常挤压,防止堵塞,避免折叠,保持清洁,定期更换给予适当负压。注意观察是否有皮下积气积液,引流管其间,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流量。该患者同时行腋窝淋巴清扫术,为促进静脉侧支循环建立和淋巴回流,应当将患肢垫高,术后当天即指导患者做伸指、屈腕等锻炼。引流管拔除24 h后可做肩关节外展动作,鼓励患者自己梳头、洗漱等,不仅增强生活自理能力,而且通过功能锻炼,促进血液淋巴回流,减轻患侧上肢并发症。锻炼过程要循序渐进,活动量要适可而止,活动幅度要由小到大[3]。害怕与配偶的关系发生变化,行乳腺癌根治术后担心自己对配偶缺乏吸引力,导致婚姻质量下降甚至离婚,因此应该劝说病人家属以积极心态接纳患者,同时争取社会支持,让患者亲属朋友理解患者,为其创造轻松环境,增强生活勇气。
2.3 化疗护理 手术治疗乳腺癌是首选方案,术后化疗必不可少。应向患者本人和家属解释术后化疗必要性和化疗期间采取的护理措施,以降低不良反应[4]。化疗药物剂量大,不良反应也较大,尤其是化疗药物对造血系统影响,因此病室内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同时要求患者加强自我保护,提高卫生观念,适当锻炼增加抵抗力,适当选择升白药物,针对胃肠道不适应,指导患者化疗2 h内避免进食,以少食多餐形式提供温和无刺激的食物,如玉米粥、藕粉、果汁等,避免生冷甜腻食物。化疗药物会增加肝肾负担,患者谷草转氨酶 (AST)和尿素氮 (BUN)会升高,要结合指标提醒医生应用保护肝肾药物。化疗期间指导患者多饮水,促进代谢,增加毒素排出。化疗药物应按要求配制,防止化疗药物外渗导致局部组织坏死,穿刺前先用不含化疗药物液体,在确保无外渗后再注射化疗药物,如有外渗应及时停药,推注地塞米松,疼痛者使用利多卡因封闭,局部坏死已形成溃疡,需外科清创处理。
2.4 健康教育 正确为患者和家属介绍乳腺癌发展,术后无麻醉反应首先给与清淡饮食,适应后要鼓励该患者进高营养多样化饮食,以促进伤口愈合,禁止抽烟、喝酒等不良嗜好,避免暴饮暴食,指导病人自我护理和家属对病人护理。术后适当加强患侧上肢功能锻炼,避免锻炼过度。化疗过程中保持乐观心态,出院后定期作乳腺自我检查和医院复查。规律生活,起居有节,参加太极拳等一般健身训练,同时多与人接触,建立社交自信。
3.1 男性乳腺癌患者面临的生理和心理双重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广大医护人员关注 男性乳腺癌非常少见,患者承受生理和心理双重压力,而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和生理状态直接影响其对手术的耐受性及术后的康复效果。因此首先是护理人员调整好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更多的人性化关怀与护理,促使患者尽快走出疾病的阴影,这样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在护理指导上,患者周围的人以及社会应给予关爱与支持,走出压抑自卑心理,以积极心态面对疾病,重树生活的勇气,可以提高生存质量。因此,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及心理指导工作非常重要。
3.2 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 男性乳腺癌在世界各地都是罕见病例,美国2006年统计新发现病例2 030例,占所有乳腺癌病例的1.10%。男性乳腺癌患者年龄大,病史长,本次报告2例患者年龄分别为54岁和65岁,据统计男性乳腺癌患者发病中位年龄为65~67岁,高峰为71岁,呈单峰分布,平均发病年龄比女性晚10年。男性乳腺癌发病危险因素主要有遗传、生活方式、工作环境和疾病因素。据文献表明有乳腺癌家族史患者相对危险度较高,患有Klinefelter综合征的患者因多了一条X染色体,促性腺激素水平高和血睾丸酮水平降低,较正常基因型的人患乳腺癌风险高14~50倍。生活方式中,肥胖、雌激素摄入使体内外源性和内源性雌激素水平增加,欧洲研究报告显示每天酒精摄入可使乳腺癌风险增加[5]。本报告中有1例常年饮酒,与文献相互印证。
3.3 男性乳腺腺体集中在乳腺区,因此男性乳腺癌典型表现为乳晕区的无痛肿块,外上象限其次。多单独或并发其他症状,乳头溢乳少见,血性溢液与MBC有关。其他表现包括腋窝淋巴结肿大,乳头或皮肤溃疡,肿块与肌肉或皮肤固定。本文2例患者肿块均位于乳晕下,1例为无痛肿块,1例有胀痛并发生破溃,均可触及腋窝淋巴结,与文献相符。鉴别诊断上多运用临床评估、乳腺X线摄片或超声检查、细针抽吸细胞学或肿块切除活检术来诊断。病理上男性乳腺癌绝大多数组织学类型为侵润性导管癌,占所有MBC的90%以上,10%为原位导管癌。本文报告2例均为侵润性导管癌[6]。治疗方法上男性乳腺组织和脂肪组织较少,淋巴管网丰富,即使很小肿瘤也容易发生直接转移或淋巴转移,所以主要手术治疗方式为乳癌根治术[7],辅以化学药物治疗、内分泌治疗或放射治疗相结合。本文报告2例均行乳癌根治术并辅助化学药物治疗,还有1例结合内分泌治疗。研究发现,肿瘤较大患者和阳性家族史患者使用内分泌治疗效果明显[8]预后上年龄大于65岁、肿瘤直径大于5 cm、出现淋巴结转移都提示预后较差。因此应增加对男性乳腺癌的认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1]吴雅媛.男性乳腺癌125例患者的临床病例特征与生存分析[J].肿瘤,2012,32(10):805-810.
[2]鲁辉.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心理护理效果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7):107-109.
[3]童玉芝,邹建平.男性乳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3,1:385.
[4]杨文静.乳腺癌化疗护理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2,23:247-248.
[5]Tournier I,Paillerets BB,Sobol H,et al.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of germline BRCA2 rearrangements in male breast cancer families[J].Cancer Res,2004,64:8143 -8147.
[6]Giordano SH,Cohen DS,Buzdar AU,et al,Breast carcinoma in men:a population-based study[J].Cancer,2004,101:51-57.
[7]Veronesi U,Paganelli G,et al.A randomized comparison of sentinel-node biopsy with routine axillary dissection in breast cancer[J].N Engl J Med,2003,349:546 -553.
[8]Fentiman IS,Fourquet A,Hortobagi GN.Male breast cancer[J].Lancte,2006,367:595 -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