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良章,陈雪英,林丽红,康亚丽,黄婷婷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 教育学院,福建 福州 350300)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自我隐瞒的中介作用
林良章,陈雪英,林丽红,康亚丽,黄婷婷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 教育学院,福建 福州 350300)
探讨流动儿童自我隐瞒对歧视知觉与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旨在对提高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提供可行策略。通过调查问卷可知:歧视知觉分别与自我隐瞒、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和显著负相关;自我隐瞒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歧视知觉能有效预测自我隐瞒和主观幸福感;自我隐瞒是歧视知觉与主观幸福感间的中介变量。结论为流动儿童自我隐瞒在歧视知觉与主观幸福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对流动儿童自我隐瞒进行干预或培养流动儿童自我表露在提高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方面有重要作用。
流动儿童; 歧视知觉;主观幸福感;自我隐瞒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举家迁往城市,进而产生了一个新的社会弱势群体——流动儿童。这一群体主要指6~14周岁(或7~15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的儿童[1]。他们从农村来到城市,面临着生活、学习环境的改变,情景的改变很容易使一些流动儿童在心理方面存在着偏差,这一特殊群体逐渐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对于流动儿童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城市适应以及心理健康方面。国内很多研究证明,流动给儿童心理带来了多方面的不利影响,李晓巍、邹泓等人的研究表明流动儿童的行为问题较一般城市儿童突出[2]。由于流动儿童生存环境的特殊性,对于自己归属方面的问题以及城市流动儿童自身的特点,使得他们极易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比如易孤独、脆弱、比较自卑等。他们比起同龄的城市儿童,表现得更敏感,知觉到的歧视也更多[3]。
流动儿童这一特殊的身份,给他们带来了一些不公平、不公正的待遇从而产生歧视体验,这种体验可能使流动儿童感到自卑从而对其产生心理伤害。歧视知觉(perception of discriminate)是相对于客观歧视而言的一种主观体验,指个体知觉到由于自己所属的群体成员身份( 如种族、性 别、户口、身份等) 而受到有区别的或不公平的对待,可以表现为实际的行为动作,也可以表现为拒绝性的态度或者某些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等[4]。
歧视知觉作为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这种体验可以影响到个体对自己目前生活状况的综合性评价,即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 Being)是个体依据自身所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价[5]。申继亮、刘霞等人研究发现,歧视知觉与幸福感存在显著负相关,即歧视知觉越强,幸福感水平就越低,歧视知觉对消极情绪的影响更加明显。
应对方式对于个体的主观幸福有重要的影响,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利于提高青少年主观幸福感,消极的应对方式影响青少年主观幸福感水平的提高[6]。自我隐瞒作为一种防卫的应对策略与主观幸福感间存在一定的关系,Larson和Chastain把自我隐瞒( self-concealment) 定义为个体把一些在他看起来是负面的或痛苦的个人信息主动向别人隐瞒起来的心理倾向[7]。李董平、余苗梓等人研究表明自我隐瞒水平越高,个体所体验的负性情感越多,即自我隐瞒与主观幸福感间存在相关[8]。
歧视知觉与自我隐瞒相关研究的文献比较少,歧视知觉使个体产生自卑心理,从而拒绝与他人交往,而产生孤独感。方晓义、范兴华等人的研究发现,受歧视儿童的孤独感得分显著高于未受歧视儿童,受歧视程度越高,流动儿童越孤独,由此可以看出歧视知觉与孤独感间存在相关[1]。自我隐瞒使个体把自己封闭起来,自我隐瞒对人际关系的确立、发展和维持产生重要的影响,余苗梓、李董平等人研究发现,低隐瞒倾向的个体体验到较少的孤独感,自我隐瞒水平能够直接影响个体的孤独感水平[9]。因此,隐瞒与孤独感存在相关。歧视知觉作为一种区别于客观体验的主观体验,它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可能通过某些中介变量起作用。歧视知觉可使个体产生封闭心理,而自我隐瞒是一种带有自我封闭倾向的个性特征,歧视知觉可能使流动儿童对外自我隐瞒,使自己体验到较低的幸福感,因此,自我隐瞒很可能是歧视知觉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中介变量。
本文以流动儿童为研究被试,主要探讨歧视知觉是否通过自我隐瞒影响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从而进一步了解流动儿童歧视知觉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有助于教育者采取适当的教育措施,科学有效地引导、补救流动儿童心理问题的缺陷,提高流动儿童的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让他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1.被试
本文选取福清市某小学三到六年级和某中学初一、初二年级的两所打工子弟学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400份,有效问卷313份,有效率78.25%。其中男生157人,女生156人;三年级至初二年级学生人数分别为36、52、44、47、81、53人,镇学生39人,农村学生274人,被试的年龄在7~15周岁之间。
2.研究工具
本文采用刘霞、申继亮的《个体歧视知觉问卷》,考察流动儿童在与城里人交往过程中知觉到的被歧视程度 ,该问卷主要由流动儿童在学业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中经历的典型歧视事件组成,共计 20个条目,采用4 点量表进行评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 ”,由被试判断这些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频率来计算得分,得分越高表明儿童的歧视知觉越高。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
本文采用张兴贵编制的《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该量表包括青少年学生整体生活满意度量表和快乐感量表,其中整体生活满意度包括家庭满意度、友谊满意度、学业满意度、学校满意度、自由满意度和环境满意度,共36个题目,报告在过去几周以来对自己生活状况的看法。采用7点式记分。除3、4、9、10四道题目反向计分以外,其他题目均顺向计分。快乐感量表由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组成,报告在过去一周时间内所体验到的情绪,共14个题目,其中正性情感7个题目,负性情感7个题目。采用7点式记分。该量表的同质性信度介于0.071~0.091之间,总量表和各分量表的稳定性信度介于0.54~0.85之间。说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生活满意度量表与一般生活满意度量表的相关为0.65,与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的相关分别为0.51和-0.36,相关均很显著,具有良好的聚合度,与大5人格中抑郁和焦虑量表的负相关分别为0.45和0.39,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辨别效度。
《自我隐瞒量表》(SCS) 由Larson 和Chastain在1990年编制的,含10个项目,5点计分,SCS的得分在10~50分之间,分数越高表示个体具有较大的自我隐瞒倾向。该量表信效度较好。研究发现SCS的内在一致性系数为0.86,折半信度为0.77。项目与总分的相关在0.52~0.73之间。
3.数据处理
本研究数据处理采用SPSS 16.0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涉及到的统计方法包括:描述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
1.视知觉、自我隐瞒和主观幸福感在性别、年级、生源地的差异
歧视知觉、自我隐瞒和主观幸福感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和性别差异如表1所示。可见,流动儿童男生和女生在歧视知觉、自我隐瞒和主观幸福感方面差异不显著。从总体上看仅家庭满意度、正性情感上,女生的得分略高于男生。
对流动儿童歧视知觉、自我隐瞒、主观幸福感进行年级差异检验发现,除个体歧视知觉(F=4.146,P<0.05)、学业满意度(F=6.242,P<0.001)和学校满意度(F=2.559,P<0.05)存在显著差异外,主观幸福感的其他各维度、自我隐瞒的年级差异均不显著。
事后检验发现,在歧视知觉上,三年级学生得分(40.75±10.65)、初一学生得分(34.34±11.34)均显著高于五年级学生得分(31.14±9.68);在学业满意度上,三年级学生得分(21.64±6.945)和五年级学生得分(19.91±7.09)分别显著高于初一学生(16.15±5.52)和初二学生(15.64±4.87);在学校满意度上,四年级学生(26.25±6.00)和六年级学生(26.30±5.30)显著高于初二学生(22.77±6.248)。
表1 描述性统计结果及性别差异
对流动儿童歧视知觉、自我隐瞒、主观幸福感进行生源地差异检验发现,三个变量得分均不存在生源地差异。
2.流动儿童歧视知觉、自我隐瞒与主观幸福感相关
表2 歧视知觉、自我隐瞒、主观幸福感之间的相关
符号*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本文所有表格的符号都如此说明。
歧视知觉、自我隐瞒、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如表2所示,歧视知觉除与学业满意度、正性情感相关不显著外,歧视知觉与整体生活满意度及其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与负性情感、自我隐瞒呈显著正相关。自我隐瞒与主观幸福感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自我隐瞒除了与正性情感相关不显著外,与整体生活满意度及其各维度存在显著负相关,与负性情感存在显著正相关。歧视知觉与自我隐瞒呈显著正相关。
3.流动儿童自我隐瞒对歧视知觉与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
按照Baron 和Kenny[10]提出的中介作用原理,中介作用必须符合三个条件:(1)自变量必须与中介变量相关;(2)自变量必须与因变量相关;(3)当控制中介变量时,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相关显著下降,如果下降后依然显著则为部分中介作用,如果下降后变为不显著则为完全中介作用。根据表2,拟对以下中介作用进行检验。
表3 自我隐瞒对歧视知觉与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分析
由上面的三个回归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在回归分析一中,歧视知觉的Beta值非常显著(-0.304);在回归分析二中,歧视知觉的Beta值也非常显著(0.332);在回归分析三中自我隐瞒的Beta值也是显著的(-0.265),但歧视知觉的Beta值从-0.304降到-0.265,并且显著,说明整体生活满意度部分是由自我隐瞒影响的,即自我隐瞒在歧视知觉和整体生活满意度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作用如表4和图1所示:
表4 自我隐瞒在歧视知觉与整体生活满意度的中介效应检验
由表4和图1可以看出,歧视知觉可以直接影响整体生活满意度,也可以通过自我隐瞒间接影响整体生活满意度。歧视知觉对整体生活满意度直接影响的部分为-0.304,歧视知觉经由中介变量自我隐瞒对整体生活满意度的间接影响部分为-0.039。
图1 自我隐瞒在歧视知觉和整体生活满意度间的中介作用模型
1.流动儿童歧视知觉、自我隐瞒和主观幸福感的特点
本研究显示,流动儿童歧视知觉平均分为35.84,说明流动儿童的确存在歧视知觉,这可能与流动儿童特殊的身份有关,“流动”这一特殊的标签,不仅会影响流动儿童的自我发展,也会有意无意的影响他人对这些儿童的态度和行为,从而对其心理产生不利的影响。在年级上,三年级、初一学生所体验到的歧视知觉高于五年级学生,这与江琦、李艳霞等人的研究结果:小学儿童感受到的歧视知觉高于中学儿童不一致,这可能与被试的取样及流动儿童的环境适应情况有关,五年级的学生可能已经很好地适应新环境,而使自己体验到较少的歧视知觉;初一年级学生因升学而到一个新的环境,还未能较好地适应新环境,而使自己体验到较多的歧视知觉,相关研究也表明随着城市适应时间的增加,流动儿童歧视知觉呈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说明随着流动儿童逐渐适应城市并发展相应的应对技能,他们体验到的歧视知觉会减少[11]。 在主观幸福感方面,流动儿童整体生活满意度平均分为135.54,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在正性情感、家庭满意度、友谊满意度、学校的满意度上得分相对较高,最低的是自由满意度。流动儿童从农村或相对比较落后的地方跟随父母到城市或相对发达的地方,虽然处于流动状态但毕竟父母都在自己身边,且相比于自己老家的学校环境,城里的学校环境等各方面都要好一些,因此在家庭与学校满意度会高些。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这可能与目前社会上重男轻女观念的转变有关,无论男女都得到了父母老师同等程度的关爱而使他们体验到的幸福水平差异不显著。
王才康研究发现男生的自我表露水平低于女生,而自我隐瞒水平则高于女生[12-14]。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在自我隐瞒上,男生女生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这可能与被试的选取有关,流动儿童这一特殊的身份对于男生女生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同属于弱势群体,因此他们都倾向于向他人隐瞒自己一些负面或自认为不好的信息[12]。这一结果提示,教育工作者应该鼓励流动儿童多向父母及朋友表露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以赢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加速他们社会化的进程,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进而提高她们的主观幸福感。
2.流动儿童歧视知觉、自我隐瞒、主观幸福感三者间的关系
本研究中,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整体生活满意度及其各维度呈负相关,与负性情感呈显著正相关,歧视知觉能够正向预测整体生活满意度,歧视知觉水平越高,流动儿童感受到的负性情感就越多,所体验到的幸福感水平就越低。从结果中可以看出相关系数(r=-0.304)及歧视知觉对整体生活满意度的解释率(R2=0.093)上所得数值偏小,这说明流动儿童歧视知觉在一定程度上能解释其主观幸福感,同时也提醒研究者歧视知觉只是影响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其中一个因素,还应考虑其他方面因素。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自我隐瞒呈正相关,歧视知觉能够正向预测自我隐瞒。方晓义、范兴华等人研究表明受歧视程度越高,流动儿童的孤独感就越强[1]。孤独感让流动儿童较少的与他人交往而产生封闭心理。歧视知觉水平较高的个体,更倾向于向他人隐瞒自己的经历或负面的信息,即自我隐瞒水平较高,该结果与日常经验相符。
本研究发现流动儿童自我隐瞒与整体生活满意度及其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与负性情感呈显著正相关,自我隐瞒水平越高,个体所体验的负性情感越多。这可能与高自我隐瞒者不愿意或较少与他人谈论自己的内心感受及一些不愉快的经历有关,当他们遇到问题或不开心时,较少获得社会支持,使自己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导致负性情感的增加。同时高自我隐瞒者,可能对自己的要求较高或追求尽善尽美,希望通过隐瞒自己的一些负面的经历、自己的缺点和弱点,以保持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因此高自我隐瞒者可能要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进而体验到较多的负性情感。虽然自我隐瞒也是一种防卫的应对策略,但这种策略可能使个体采取幻想、忽视等消极的应对方式,而较少采用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策略。因此,为了提高流动儿童的整体生活满意度,相对于自我隐瞒而言,自我表露是一种更值得选择的应对策略。
歧视知觉与主观幸福感间存在自我隐瞒中介变量的结果支持了本文的假设,说明歧视知觉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也通过自我隐瞒的部分中介来实现的,一方面有歧视知觉的个体感受到的负性情感较多,体验到的幸福感水平较低;另一方面有歧视知觉的个体倾向于向他人隐瞒自认为负面或痛苦的一些个人信息,不愿与他人谈论自己的内心感受与经历,而这种自我隐瞒的个性特征使个体体验到较低的幸福感。研究结果提示,歧视知觉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是复杂的,歧视知觉不仅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而且会受到其他因素(自我隐瞒)的影响,教育工作者不能简单地将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的高低归因于个体歧视知觉的水平,更应该注意在歧视知觉与主观幸福感间的自我隐瞒等心理中介机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帮助流动儿童提高主观幸福感时,应该鼓励流动儿童自我表露,尤其是向重要他人(如父母和朋友)表露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使自己获得良好的社会支持,进而增加正性情感,提高主观幸福感。
(1)流动儿童歧视知觉处于中等水平,男生女生在个体歧视知觉方面差异不显著;年级对流动儿童歧视知觉有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三年级学生与初一学生得分均显著高于五年级学生。
(2)流动儿童自我隐瞒处于中等水平,性别与年级对流动儿童自我隐瞒没有显著影响。
(3)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性别对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没有显著影响;年级上,除学业满意度和学校满意度存在显著外,主观幸福感的其他各维度差异不显著。
(4)流动儿童歧视知觉、自我隐瞒、主观幸福感三者间两两存在显著相关,其中,除了学业满意度外,歧视知觉与整体生活满意度及其各维度呈负相关,与负性情感呈正相关;自我隐瞒与整体生活满意度各维度呈负相关,与负性情感呈正相关;歧视知觉与自我隐瞒呈正相关。
(5)流动儿童歧视知觉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同时歧视知觉对自我隐瞒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6)流动儿童自我隐瞒在歧视知觉与主观幸福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1]方晓义,范兴华,刘 杨.应对方式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孤独情绪关系上的调节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24(4):93-99.
[2]李晓巍, 邹 泓 ,金灿灿, 等.流动儿童的问题行为与人格、家庭功能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2):54-59.
[3]郭良春,姚 运,杨变云.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研究[J].青年研究,2005,(3):22-31.
[4]刘 霞,申继亮.环境因素对流动儿童歧视知觉的影响及群体态度的调节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4):395-410.
[5]Diener E.Subjective well-being[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84,95(3):542-575.
[6]岳颂华,张 卫 ,等.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3).93-98.
[7]Larson DG,Chastain RL.Self-concealment::conceptualization,Measurement,and health implications[J].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1990(9):439-455.
[8]李董平,余苗梓.青少年自我表露和自我隐瞒的特点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4):83-90.
[9]余苗梓,李董平.大学生孤独感与自我隐瞒、自我表露、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7(11):747-794.
[10]Baron R,Kenny D.The moderator - 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Conceptual,strategic,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6,51(6):1173-1182.
[11]刘 霞,申继亮.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及与自尊的关系[J].心理科学,2010(3):695-697.
[12]王才康.中学生自我隐瞒倾向:因素结构与发展特点[J].应用心理学,2002,8(2):15-17.
[13]Dindia K,Allen M.Sex Differences in self disclosure:a meta-analysis[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2,112(1):106-124.
[14]Miller LC,Berg JH,Archer RL.Openers:individuals who elicit Intimate self disclosure[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3,44(6):1234-1244.
(责任编辑 伯 灵 校对 伊人凤)
On Effects of Discrimination against Migrant Children on Subjective Well-being——Intermediary Role of Self
LIN Liang-zhang,CHE Xue-ying,LIN Li-hong,KANG Ya-li,HUANG Ting-ting
(College of Eductation,Fuqing Branch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 350300,China)
The research primarily explores the intermediary role of self-concealing of the floating children on the perception of discrimination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aiming to provide feasible strategies to improve migrant children' subjective well-being.According to the questionnaire,the result shows:discrimination perception and self-concealing,subjective well-being a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related and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self-concealing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has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Discrimination perception can effectively predict self-concealing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Therefore,we can conclude:self-concealing of the floating children plays partial intermediary role in discrimination consciousnes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to intervene the self-concealing of the floating children and cultivate the subjective self-disclosure of the floating children is very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floating children subjective well-being.
migrant children;discrimination of consciousness;subjective well-being;self-concealing
2014-10-20
林良章(1963-),男,福建闽侯人,副教授,硕士。
10.13888/j.cnki.jsie(ss).2015.01.006
B848.6
A
1672-9617(2015)01-002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