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都排名中国第一,而云南的茶百分之八十都产于澜沧江流域。三千五百万年前,澜沧江支流的威远江畔,生长着茶的始祖——宽叶木兰;在澜沧江下游的亚热带阔叶雨林中,分布着最原始、古老的成林、成片的野生古茶树群落,这里是世界茶树发源地和原产地的中心。
数十万亩从几百年到上千年的栽培古茶树,见证着澜沧江流域是人类最早种植茶叶的地方。
茶的老家勐海
跨过澜沧江,进入勐海,便进入普洱茶的世界,寻访遍布全境的古老茶山已经足以令所有来访者迷醉。而深入了解勐海与中国普洱茶的历史渊源,则不得不让人折服于茶文化悠远而厚重的境界。
勐海种茶历史距今已有1700多年。境内树龄1700余年的野生型茶树王和树龄800余年的栽培型茶树王,是研究茶树种源、茶叶生产历史状况的活化石。茶学界将这两株茶树和澜沧县发现的邦崴千年过渡型大茶树同称“三大古茶树王”。
1939年4月,春茶季,一群肩负神圣使命、信奉实业救国的茶叶工作者来到勐海。一年后,勐海茶厂正式建成投产,这座完全有别于传统作坊制作普洱茶的机械化茶厂的出现,由此揭开了普洱茶千年制造的新篇章,世界上第一所工业化、现代化生产普洱茶的企业就此诞生,勐海漫山遍野的古老茶园就此幻变,成为世界认知的一流茶品,勐海这个名字,也随着茶厂的扬名天下而传播四海。
世界第一座现代化茶厂在勐海的诞生绝非偶然。传统上,提到勐海的普洱茶,多会提到这里是茶的原产地之一,千年前,各民族就在这里开辟了一座座的茶山。但由于地处江外(澜沧江以西),交通不便,一直以来,勐海茶山稍显寂寞。直到清末民初,以普洱茶生产和贸易为主的加工业和商业逐渐发展繁荣,勐海才逐步成为普洱茶的最大集散加工中心。而勐海茶厂的扎根,为日后勐海成为中国普洱茶的最大加工基地,乃至进一步发展成为中国普洱茶第一县奠定了重要基础。
勐海普洱茶是自然的恩赐,是时光打磨的艺术品。这座生动诠释了“茶禅一味”的“西双版纳的春城”,这座令人向往的宜居之城,为什么1700年前的世界最长寿野生“茶树王”生长在这里,4万多亩星罗棋布的古茶树群在这里,“南糯山”“班章”“贺开”“那卡”这些响当当的古树名茶都在这里?为什么中国品牌价值最高的普洱茶“大益”茶厂坐落在这里,世界最早成立和最专业的普洱茶研究机构位于这里?……为什么茶这种对生长环境极为挑剔的绿色植物选择了勐海繁衍生息?世代勐海人与自然、与茶叶彼此交融的历史,已在不同的时期,给予了不同的答案。
茶祖圣地景迈
景迈古茶山位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澜沧江边。据考证,这里种茶有近2000年的历史。古茶山由景迈、芒景、芒洪等9个布朗族、傣族、哈尼族村寨组成。整个古茶园占地面积2.8万亩,实有茶树采摘面积1.2万亩,被称为千年万亩古茶园。芒景、景迈古茶山是人与自然融合的最佳典范,也是普洱茶的原生地。
景迈古茶园,是一个历史与现实粘连得很紧的地方。千百年来,不管山里发生过什么,自栽下第一株茶苗起,就注定这里是圣地灵山,这里是诞生文明的地方。
“山龛节”是景迈山布朗族祭祀茶祖和祖先帕艾冷的节日,是布朗人表达对先祖的怀念和崇拜,祈求茶祖先保佑幸福平安,茶叶丰收。直至今天,景迈山的布朗族,依然把茶看成是生命的一部分来保护、崇拜、继承和发展。今年的“山龛节”已是第1071届了,祭祀过茶祖后,春茶就开始大规模采摘。
来自芒景大寨附近的布朗族村民,都要穿着节日盛装前往帕艾冷古茶山祭拜茶祖,呼唤茶魂。传说,茶魂就是茶祖岩冷的化身,茶魂就是第一棵种下的茶树。人们深信,在茶魂的身上有着人和神的灵性,呼唤茶魂,祭拜茶魂,祈求茶祖保佑人们幸福吉祥。帕艾冷古茶山位于茶林深处,需在广袤的原始森林下穿行,随处可见高大的古木遮天蔽日,古树下是成片成林的千年古茶树。祭祖仪式开始后,寨子里最有威望的老人站在供台的中央,翻开古朴的茶经,在歌颂茶祖的诵经声中,高呼茶魂,声震山野,对茶祖、对茶山顶礼膜拜。
茶中圣品冰岛
对旅人来说,双江是个默默无闻的地方;对茶人来说,双江是个鼎鼎大名的地方。勐库、冰岛……这些地名几乎成为了云南大叶种茶的代名词。地处北回归线上的双江县,是一座绿色的宝库,优良的生态环境,不仅蕴育了优质的茶叶,也养育了澜沧江、小黑江畔的各族人民,构建出中国唯一由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四个民族组成的民族自治县,被誉为“中国多元民族文化之乡”。说起双江的勐库大叶种茶,无论如何都要说到勐库镇的一个村庄——冰岛。冰岛茶几百年来在双江独享尊荣、声名远播,当今茶界认为,冰岛茶是双江勐库大叶种英豪中的英豪。勐库冰岛是双江县著名的古代产茶村,以盛产冰岛大叶种茶而闻名,是双江最早有人工栽培型茶树的地方之一。
冰岛寨周围古茶星罗棋布,这里的古茶为乔木型,树势高大,分枝位高,枝梢开展,叶梗粗壮,其茶叶中内含的茶多酚和儿茶素较其它茶要高,是双江茶界中唯一获过茶博会特等金奖的茶。冰岛茶的茶气十足,享誉国内外茶界,一位茶商告诉我:“冰岛茶泡二十几泡都还有茶味”。冰岛茶现在的价格都在万元一斤以上。
冰岛只是勐库茶的一个缩影,真正的圣地在大雪山。那里足有12000多亩的野生古茶树群落守护着绵延60余公里的大雪山山脉。这片亿万年的厚土,充满了生命和力量——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生长海拔最高、分布面积最广、株距密度最大、原始植被保存最完整的千年古茶树就生长在这个地方。这里的野生古茶树具有茶树的一切形态特征和功能性成分,可以制茶饮用。中外茶叶专家公认,双江勐库大雪山是世界茶树起源的核心区域。
滇红故乡凤庆
红茶是世界上饮茶人数最多的一种茶类。可以这样说,国外茶叶市场90%以上是红茶市场。长期以来,国外红茶市场主要被印度、斯里兰卡所垄断,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茶树品种是阿萨姆大叶种。我国内地产茶省多是小叶种,无法与印度、斯里兰卡的红茶抗衡。只有云南茶区是云南大叶种。但是,在1938年以前,云南茶区只生产晒青茶和紧压茶。一向不生产红茶的云南,能否生产出优质红茶出口,能否成为中国的新茶区呢?这是1937年5月刚成立的中茶公司老一辈茶叶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
1938年九月中旬,中茶公司派郑鹤春专员和冯绍裘先生到云南凤庆茶区调查。他们在凤庆的凤山茶园试采了大叶种鲜叶5公斤,分别制成红茶、绿茶各500克。但见红茶满盘金毫,汤色红浓明亮,叶底红艳发光,香味浓郁;绿茶满盘银毫,汤色黄绿清亮,叶底嫩绿有光,香味鲜浓清爽,堪称我国红绿茶之上品。冯绍裘先生这位湖南衡阳人,凭着一种执着的霸蛮精神,不负众望,终于在1939年3月8日建成了顺宁实验茶厂,并生产出了15吨滇红销往英国。英国女王将滇红置于透明器皿内作为观赏之物,视为珍品。
滇红是云南红茶的统称,分为滇红功夫茶和滇红碎茶两种。滇红功夫茶芽叶肥壮,金毫显露,汤色红艳,香气醇美,滋味浓厚。滇红碎茶外形均匀,色泽乌润,香气鲜爽,滋味浓强。滇红问世以后,就以它特有的香高味浓、形美色艳而驰名中外,与祁门红茶一道,成为我国质量好、竞争力强、售价高、创汇多的称誉世界的红茶之一。凤庆因此成为滇红发源地,顺宁茶厂也发展为云南滇红集团。
滇红一杯,鲜亮透明,温润醇香。忍不住品一口,心淳与苦涩交替着,不觉地就沉浸其悠远意境和桑田沧海中……
无量茶歌南涧
南涧的大部分茶园星罗棋布般地如同一块块碧玉镶嵌在澜沧江畔无量山中,茶园海拔在1700米至2400米之间,茶树生长周期较长,茶叶内含物质丰富,氨基酸含量高,茶多酚含量适中,形成了滋味鲜爽、醇正回甘、清香持久的品质特点。
南涧县五乡四镇都有茶叶种植,这条茶叶带基本依托无量山山脊,与山的走势一致。最著名的万亩茶山就在小湾东镇和公郎镇两个镇之间,从半山至山顶分布有黑龙潭、罗伯克等茶场,由大小不等的20多块有天然森林隔离带的茶园组成。沿着小湾公路在山中穿行,车行得极缓,四周惟见一片云雾。
吃过中午饭,雾渐渐散开了,在云雾的缝隙中,万亩茶山露出了它的一角,真是名不虚传,从山头到山脚,都是密密匝匝的茶园,绵延过几个山头。这里的茶山是与众不同的,从远处望过去,真有万亩之多;走到近前,才发现它又被天然的树林分隔成几百亩的小片,茶园中还种植着杉木,层层叠叠,只见树木不见茶。云雾荡过来又飘过去,眼前的景色时时变化着,让这万亩的茶山充满了野性,浸润着澜沧江的灵气,在无量山博大而复杂的生态环境系统内,每一片茶叶都以最自然的方式恣意生长着。可惜不是采茶的季节,不然的话,那茶园中背着背篓的彝家姑娘会为这静谧的山林配上歌声:“远方客人到彝家/请喝一杯小罐茶/彝家热情倒进杯/小罐茶哟罐罐茶/火塘上面烤的茶/山泉泡茶味道佳/喝了为你解疲乏/小罐茶哟百抖茶/清心明目人人夸/喝过彝家小罐茶/天下朋友是一家。”
后来的一天,我突然在地图上发现,不知道是科学还是某种神秘的巧合,万亩茶山居然就在北纬25度线与澜沧江的交汇处,同属于世界的两大产茶带。正所谓“造化钟神秀”,天地灵犀孕育着茶的醇香,片片香茗的故里正是名山大川,山名无量,川名澜沧。
老茶新枝昌宁
寻访中国最优质的昌宁红茶,这是很多人旅行昌宁的动机之一。甚至有人言:没有红茶伴随的昌宁之旅,只能是一场残缺之旅。事实上,昌宁人称千年茶乡,除了红茶产品之外,古树茶、绿茶也比比皆是。据专家考证,境内人工栽培茶树距今1600多年,野生古树茶及栽培型古树茶遗存14000多亩。
整个昌宁县树龄较长、面积较大、具有代表性的古茶园错落分布在田园镇石佛山,漭水镇黄家寨,温泉乡联席村芭蕉林、破石头,苟街乡阿干粱子,大田坝狮子塘山,漭水镇沿江村、羊圈坡等地。如此多的古茶树着实让我吃了一惊。我曾经为了拍摄古茶树,在西双版纳勐海、易武等地茶山中周旋过多次,见过的古茶树不在少数,原以为云南古茶资源多集中于该地,至于其他地区,就算有古茶群落,恐怕也是稀稀落落,却想不到这次在昌宁,竟然一次遇到这么大的古茶园,不吝是意外的发现。
坐到一家茶坊中,被满屋的尼诺茶——红茶、绿茶包围着,过了一下午的红茶瘾。几杯红茶入口,闲聊中得知,尼诺山平均海拔1875米,出产的尼诺茶芽肥柔嫩、芳香性好、天然回甜、经久耐泡,经精细加工制作而成的尼诺茶,品质上乘,被人们称为“滇绿珍品”。 昌宁最高峰——天堂山,这座大山的深处,茶园也比比皆是,而昌宁最大茶企——昌宁红集团,就位于此山山麓。在昌宁红集团核心企业稳隆茶厂,现代化的流水生产线正在生产中国最优质的红茶品类,这家企业出产的昌宁红,如今已是中国红茶的个中翘楚,正在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昌宁红茶的不菲价值。
天下沱茶大理
清代末叶,云南茶叶集散市场逐渐转移到交通方便、工商业发达的大理下关。下关永昌祥、复春和等茶商改团茶制成碗状形沱茶。下关沱茶选用云南省临沧、保山、思茅等30多个县出产的名茶为原料,其初制工艺经过人工揉制、机器压紧数道工序而成,形如碗状,造型优美,色泽乌润显毫、香气清纯馥郁。汤色橙黄清亮、滋味醇爽回甘。常饮具有明目清心,提神养颜,抑菌治病之保健作用。在国外,人称“减肥茶”“美容茶”“益寿茶”。在中国,下关沱茶与云南白药、云烟被誉为“滇中三宝”。 下关沱茶产地位于终年积雪的苍山之麓,碧波荡漾的洱海之滨,这里常年清风吹拂,泉水甘洌,有著名的“风花雪月”四景,是加工精制茶叶的理想环境。下关沱茶的创始人为大理喜洲“四大商帮”之首的严子珍,他于1902年合资创立了“永昌祥”商号。在国内主要做滇藏、滇川贸易,在国外主要做滇缅、滇印贸易。永昌祥的下关沱茶一经问世,很快在滇、川、藏等地打开销路,其他商家见沱茶利厚可图,纷纷投资经营,下关一时成了众商家角逐沱茶的大战场。在抗战结束前,下关有大小十八家茶厂,其中,以永昌祥、茂恒、复春和、成盛、洪盛祥等商号开办的茶厂规模较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昌祥在商战中稳扎稳打,力挫群雄。该号的“松鹤牌”沱茶不仅非常重视质量,而且促销、防伪方式新颖。如:在一定批量的沱茶中,都可找到附有一根标有商标的金黄色丝带的沱茶,顾客每积足十根丝带,便可到经销店换取一斤茶叶。一百多年过去了,如今的沱茶集团仍然以“松鹤牌”作为商标,享誉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