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外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

2015-04-14 12:34李庆云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外语学习者专业

李庆云

(佳木斯大学外国语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一、引言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明确指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社会需求是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生存之本,人才培养定位脱离了需求方向的轨道,高校将成为无本之木,尤其是偏远的地方高校近年来受就业难的冲击,很多专业已经举步维艰。据有关资料统计,2009年的就业排行榜中,就业率最低的专业里英语占第三位,这就对高校外语专业的生存及其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长期以来,我国外语学科一向重视外语基本能力的培养,忽视了翻译学也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管理学科的部门和有关决策机构只是将翻译学列为语言学之下的一级学科,这样就导致了翻译学科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很难培养出外语基本功扎实、知识面宽,同时又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高层次的翻译人才。因此,地方高校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二、复合型翻译人才的界定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逐步深入,外资企业逐渐扩展到各行各业,相应的翻译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地方高校外语专业应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主要目的,因此在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上就要和一流高校有所区别,即:一流高校培养的翻译人才在翻译研究能力上较为突出,地方高校培养的翻译人才应在语言实际应用能力上着重培养。而应用型翻译人才应该具有这样的必备素质:熟练运用一门外语,掌握所从事专业必备基础知识,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宽阔的国际化视野、不断进取的变革与创新意识。由此,复合型外语翻译人才的能力应是:“外语翻译能力+知识储备及拓展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地方高校复合型外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建构分析

1.培养模式建构的理论依据

复合型外语翻译人才的培养是“语言+方向”为模式,即,以外语媒介,以“专业方向性知识”为知识主体、以培养职业技能为目标的多层次的动态教学过程,其目的是达到学生自我的知识构建,双语内化,文化有效沟通,以及翻译策略和认知的渐进式提高。翻译教学应以翻译的社会需求为出发点,设计学习计划和教学内容,确保翻译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地位,让学习者切身感受到真实的翻译工作环境,培养学习者的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实时应变能力,从而促进学习者提高翻译能力,积累专业经验。

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复合型外语翻译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学习应具备五个基本特征:(1)学习目标。学习者依据专业的培养目标为核心,结合个体未来的从业的需要,在学习过程由学习者自己设定。(2)知识架构的自我建构。学习者应以学校制定的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为参考,依据个体需求,对已有的知识体系和架构要不断进行分析、加工、转换、扬弃、重构,形成一个动态的、多层次的知识体系。(3)自我监控与反思性学习。学习者要不断审视和监控自己的学习效果与目标的差距,采用学习过程记录、自我测试等策略对学习活动的每个阶段进行反思,根据不同的课程要求和技能培养优化个体的学习策略。(4)学习的社会性。学习者不能脱离班级、学校、社会三个层面的学习环境,始终处在与同学、老师、用人单位之间不断进行信息交流,不断修正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偏差。(5)学习的物理情景。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应以真实的社会需要出发,强调创造真实的工作场景、形成多向的信息沟通和反馈渠道,有利于学习者自我认知能力的提高。

2.培养目标

复合型外语翻译人才应具备以下四种能力:(1)双语能力。能够从微观和宏观两种角度对语言的构成与意义系统进行比较,并能够基于不同语言交际情景进行阐释、构建、表达及实践。(2)主体知识建构能力。学生能够通过文献检索、专家咨询、团队协作等方式获取、类化、加工、重构、应用和管理不同知识,并逐渐形成具有个体特色的知识体系和架构。能够借助计算机辅助翻译系统、相关电子工具、互联网资源,解决实际工作问题。(3)自我评价能力。学生对书本知识和翻译实践经验进行阐释、判断、评价,形成自己独立的观点、有效的翻译策略、翻译成果的自我评价及其实践。能够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人的翻译工作,养成在翻译过程中自我反思的习惯,将对翻译的感知逐步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深层认知。(4)团队协作能力。在翻译工作中的自我定位、协同合作、职业操守、社会责任等自主意识及其实践,从而达到个体与其他成员实现优势互补,提高翻译效率。

3.教学条件

复合型外语翻译人才培养必须具备一定外部条件,如果说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是内因,那么外部的教学条件则是外因。由于地方高校的翻译人才培养目标以复合型为主,翻译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同时外语必须与专业相结合,翻译教学内容和材料应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因此,翻译教学所需的教学条件具有不同其它外语教学的如下特点:(1)教学材料。采用真实的、多样化、稳定的翻译材料,实现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统一。(2)教学方法。根据培养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方案,课堂教学设计是以翻译方向为切入点,以培养学生促进探究式自主学习能力为核心。(3)技术手段。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创建全信息、无障碍的课堂教学信息环境,实现对真实工作环境的模拟。(4)外部环境。组建一个由教学管理者、教师、学习者组成的共同体,形成培养目标、教学目标、个体自我发展目标相一致,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学习环境。(5)师资配备。形成一个校内专家、外聘专家、外教、用人单位四位一体的专家资源,实现师资优势互补,给学习者提供多层次、多角度的支持,不断提高学习者的翻译能力。

4.课堂教学模式

地方高校的外语专业办学模式应该为“专业+方向”,“外语”是专业,是手段,是媒介。“方向”是核心,是学生的立身之本。因此,翻译课堂教学首先依据学生专业方向的选择确定翻译方向,从而才能确定课程的相关内容。例如,依据当前社会对翻译人才需求的方向可分为商务外语翻译、法律翻译、科技翻译、旅游翻译。其次,确定翻译的工作模式:笔译还是口译。两种翻译模式在翻译教学方法、计划、材料等诸多方面不同。第三,确定课程实施内容和方法。最后,教学和学习效果的评价、反馈和改进。

传统的翻译课堂分为三个部分:翻译理论与技巧讲解、翻译练习、教师讲解。其优点是:(1)加大了信息的输入输出量,大大提高了翻译课堂目标语言的操练频率。(2)教师便于组织和控制课堂,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3)强调对翻译理论和技巧的学习,提高了学生翻译理论水平。其缺点是:(1)过于强调翻译理论和技巧,忽视了翻译能力的培养。(2)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教学效果低下。(3)课堂缺乏真实的翻译目标情景,不利于学生参加工作后的发展。

笔者认为针对复合型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目标,翻译课堂应采用“以培养翻译能力为中心”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其核心理念是翻译能力的提高是在具体语言活动中使用的结果,而不是单纯翻译技巧的训练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在翻译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围绕特定的翻译方向和翻译场景,选择可操作的材料并设计出具体的教学任务,学生通过团队或个体形式来完成任务,以达到提高自身翻译能力的目的。课堂教学过程应涵盖以下五个部分:(1)翻译准备:翻译情景的设定和材料的选择;(2)翻译材料的阐释;(3)翻译实践;(4)翻译文本形成;(5)任务完成评估。

该教学模式的优点:(1)依据不同翻译任务设置不同的工作场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将语言、文化知识、翻译技巧和专业方向性知识结合起来,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翻译能力。(3)在翻译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项目小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翻译任务要完成,这样既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语言交流活动,又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4)翻译教学活动内容涉及面广,信息量大,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5)在翻译教学活动中,每个学生必须与其他学员积极互动配合,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5.教学评估

创建多元评价机制,有助于培养教学主体(教师和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反思性学习。翻译教学评估应有以下特点:(1)评价主体为专家、教师、学生、社会用人单位;(2)评价核心为翻译任务完成过程中学习者各种能力的展现,评价的过程是连续的、评价的体系是开放的,评价的角度是多维的;(3)评价内容包括学习者的翻译策略的选择、翻译技巧运用、文本的处理、不同翻译环境的应变能力;(4)评价方式坚持教师与学生、小组与个体、形成性与总结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1]黄立波,王克非.翻译普遍性研究反思[J].中国翻译,2006(5).

[2]仲伟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及其对中国外语教学的挑战[J].中国外语,2007(4).

[3]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石云龙.新形势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思考[J].江苏高教,2007(1).

[5]杜瑞清.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与实践[J].外语教学,1997(2).

[6]罗世平.也谈21世纪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J].外语界,2000(3).

[7]戴炜栋.关于深化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J].中国高等教育,1999(4).

猜你喜欢
外语学习者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