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子女入学适应问题及其对策

2015-04-14 20:46谢龙华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入学农民工子女

谢龙华

(梧州学院,广西 梧州 543002)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优化经济发展模式,使农村在生产力不断得到解放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使城市增加了一个群体——进城务工农民。我们简称其为农民工,其孩子为农民工子女。随着近年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农民工在城市人口中的比例不断增加,其子女在城市的教育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这说明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问题。

其实,作为城市“边缘群体”的农民工,其子女的教育问题除了由于城乡户籍壁垒而导致的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权责无人承担,以及流入地政府往往为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设置各种障碍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便是农民工子女到城市学校学习的入学适应问题。本文试图探讨农民工子女开始进入城市学校学习时表现出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的对策,对于提升基础教育的整体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农民工子女入学适应的内涵及其价值

1、农民工子女入学适应的内涵

国内学者马澜认为,入学适应主要包括儿童学习适应和社会性适应两大方面,具体是指儿童在新的学校环境要求下在学习习惯、学习技能、学业成绩、社会技能和社会情绪方面所处的心理状态以及与之相关的行为特征①。本文采用马澜对入学适应的定义,把农民工子女的入学适应问题分为学习适应和社会性适应两个方面的内容,其具体内容为:

一是学习适应。学习适应是指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克服各种困难与学习环境保持协调一致,从而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心理倾向②。主要构成因素有学习热情、听课方法、记笔记和读书的方法、应试的方法、记忆和思考的方法、学习环境等③。依据周步成教授对学习适应的定义,本文从农民工子女的学习环境、学习热情、学习方法、应试的方法四个方面来探讨农民工子女的学习适应问题。

二是社会适应。《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教育理论卷》中对社会适应的定义为个体为适应社会环境而改变自己行为习惯与态度的过程④。社会适应主要包含独立生活能力、集体意识、自我管理能力、人际交往、情绪适应五个方面。本文结合研究实际,从集体意识、自我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三个方面来探讨农民工子女的社会适应问题。

2、农民工子女入学适应的价值

提高农民工子女入学适应的能力,其作用和价值是显著的:

一是有利于培养和谐健康发展的人。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和谐健康发展的人,必须重视人的身心和谐,关注人的良好适应能力的培养和人的基本素质的提升⑤。影响农民工子女发展的因素很多,但入学适应做为一个影响孩子学习、生活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对孩子的自信、学习成绩、人际关系都会产生相应的影响。没有良好的适应,就不会有农民工子女身心的和谐健康发展。

二是影响我国社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农民工队伍数量庞大,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3年我国农民工数量达2.69亿人,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外从业的外出农民工为1.66亿人⑥。这些农民工中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的新生代农民工大都会融入工作所在的城镇生活。目前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超过2000万人,他们的未来发展对迁入城市影响举足轻重,由于从小来到城市,在城市中生活、学习和工作,将来会逐渐成为城市的一分子,他们能否适应城市的学习,有良好的入学适应能力直接关系到城市将来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三是有利促进我国教育公平的实现。随着农民工子女在教育中的比例不断提高,农民工子女身心健康成长已经是城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忽视这样一个庞大的教育群体不可能实现我国的教育公平。万事开头难,只有从关注农民工子女的入学适应开始,让农民工子女在城市生活中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才能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潜能被不断的激发出来,实现教育的公平,也才有可能真正让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强国。

二、农民工子女入学适应问题的表征

1、学习适应问题

(1)学习环境不适应

首先从农村的校园环境进入到城市学校的学习环境,校园环境、教室的数量和环境、教学楼的规模、教学用具等都不一样,从农村校园的简单到城市校园的相对复杂,校园建设条件比农村学校好,各部门的设置会多一些,甚至有些农村学校都不曾有,比如心理调适室等,除此之外,校园设备也较之农村学校复杂,城区学校的饮水设备、运动项目的种类及设备、住宿环境等都与农村学校存在差异,加之各个学校的班级管理制度不一样,农村学校的班级管理制度较城市学校的班级管理制度简单。面对学习环境各方面因素的改变,其适应过程不止环境层面,还涉及到认知和心理,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从认知到达熟知,再达到适应。农民工子女还没有时间适应就开始了学习,导致他们还没有形成心理上的归属感,无法专心学习。

(2)学习热情低于本地生

农民工大多从事的是体力劳动的工工作,工作量大,强度高,而且收入还较低,导致农民工子女的物质生活环境不好,无法在一个环境舒适、安静的环境中学习,除此之外,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一些孩子还帮父母分担一些家务劳动。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孩子难以集中注意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分心较多。再者,调查显示,农民工的文化水平较低,大多处于初中的水平,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辅导自己的孩子课后学习,学习就变成了孩子一个人要面对的事情,导致农民工子女的学习成绩普遍较低。心理学家维纳认为,“对于高成就需要的学生而言,失败会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对于避免失败的学生而言,成功会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⑦。高学习动机的学生会产生高的学习热情,农民工子女的学习成绩一直处于较低的状态,学习动机也较低,因而学习热情较本地学生低。

(3)课堂学习难以及时调适

农民工子女也叫随迁儿童,流动儿童,因其父母工作不稳定,跟随父母的流动而更换学校上学,这就出现了农民工子女会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面对文化水平、教师素质、教学风格不一样的老师,各个学校采用的教材也不完全一致,而老师又没有兼顾到农民工子女的具体情况,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很少针对农民工子女作出相应的调整,或者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导致他们的课堂学习处于一种相对迷茫的状态,对课堂教学的调适也无从下手,让农民工子女的学习往往处于一种孤立无援的状态。

(4)学习方法单一

相对于农民工子女,城里的学生会有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父母给他们买各种学习资料,完成大量的课外练习;请家庭教师,有针对学习与考试进行强化训练;父母也会在课后学习中督促、提点、辅导他们学习……城里学生可享有和掌控的资源很多,学习的方式方法法也五花八门。而农民工的子女因家庭经济条件差,支付学费、常用学习用品、房租和日常生活费以及让农民工拙荆见肘,没有多余的资金给孩子买各种各样的学习材料,更别提请按小时计酬劳的家庭教师了。与此同时,农民工的工作量大、强度高,文化水平也相对较低,下班回到家只想好好休息,没有时间、精力以及能力来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课后辅导。农民工子女只能从平时听课中学到知识,完成老师和学校规定的课本和作业,很少其他的学习方式或方法,学习方式可谓单一,很少有课堂外其他知识补充,往往容易导致他们学习成绩较差,掌握的知识与能力也相对较少。

2、社会适应问题

(1)集体意识相对淡薄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作为“外来人员”,常常处于被“歧视”和“忽略”的状态:班上准备搞主题活动,征集意见时,没有征求农民工子女的意见,而他们也没有主动表达自己的意愿;学校开展校运会时,他们没有主动报名,也没有同学推荐、鼓励他们去报名,啦啦队也没有特别喊上他们……而他们在这样的集体中没有归属感,处于一种边缘化状态,被排斥在主流文化之外。这个集体也没有做好准备要接受他们,农民工子女也因为自身存有自卑感而没有付出更多主动的努力去融入这个集体,长此以往,导致他们集体意识淡薄,处于班级之外。长久的集体意识淡薄形成了社会适应问题,对他们日后的就业成就也有较大的影响。

(2)自我管理能力偏弱

美国管理大师德鲁克在其《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一书中中写到,“自我管理是个人为取得良好的适应,积极寻求发展而能动地对自己进行管理。自我管理水平的高低是个体社会适应效果和活动绩效及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良好的自我管理对农民工子女的入学适应有正向作用,他们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成为自我管理的重要内容。农民工子女对自我在不同学校中的自我定位存在模糊感,没有安定和归属感,学习方法适应稍有滞后,学习成绩不是特别理想,自我评价不是很高,客观的物质经济条件的匮乏、父母在心理和精神上无法帮助和支持他们开展持续而有效的自我激励。因为农民工子女的自我管理水平较低,以至于影响到他们的入学适应。

(3)人际交往容易出现冲突

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了城市市民心理上的优越感,阻碍了广大市民对农民工及其子女的认同,城市学生心理上的优越感表现出对农民工子女的不屑和轻视。同时,农民工子女狭窄的知识面成为他们与城市学生沟通的障碍,生活习惯的差异也成为城市学生取笑他们的地方,他们也会慢慢形成“边缘人”的心态:敏感和自卑。2003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教授史柏年的一份调查显示:农民工子女普遍存在自卑与自信并存的现象。正面的少,负面的多⑧。进而导致他们的自我认同低下,渐渐地将自己排斥于集体之外,加之城市学生会从他们身上寻找优越感和满足感,有些奚落的话语,便会激发他们之间的冲突,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人际交往出现矛盾。

三、因应农民工子女入学适应问题的对策

1、学校层面

(1)对全体学生采取一视同仁的政策和态度

学校在招生时不应对农民工子女设立高门槛,应在教育公平理念下对所有入读学生采取同样的政策:一样的入学要求、学费、教学资料的配备等。日前,多个地区的城市学校对农民工收取义务教育规定之外的“走读费”、“借读费”和“赞助费”。农民工及其子女本来就是城市中的弱势群体,他们付出的劳动较之别人更多,收入却很微薄,这些巧立名目的“赞助费”使一个农民工家庭雪上加霜,就算农民工竭尽全力交上了这些巧立名目的费用,也还是会遭到校方的种种抵制,这无疑给农民工子女造成了心理上的排斥感,影响其入学适应的进程和水平。

(2)增设专门的农民工子女入学课程

农民工子女从农村学校到城市学校,校园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学校可针对农民工子女专门开设一个在开学初期开展的入学课程,该课程可由一个老师指导学校学生会的成员来开展,课程的内容主要围绕学校的环境和生活方面来展开,包括带领农民工子女认识学校的各个教学楼、教辅部门、宿舍、食堂、运动场地以及学校的管理制度、生活制度等。该项课程的设置不仅让农民工子女认识了校园的环境和制度,达到认识上的适应,而且也在该项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感受到来自校方、同学的接纳和关心,达到心理上的适应。

2、教师层面

(1)关注农民工子女的不同教学需求

农民工子女在公办学校的生源多样性体现在家庭背景、教育经历、来源地、学习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在公平教育理念下,教师应针对生源情况的不同而进行差异教学,这同时也是一个教师教学能力、师德高尚的体现。由于农民工子女的流动性大,之前所受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也较弱,并且作为随迁子女,其特定的身份地位和经历让他们心理上存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但同时他们质朴、善良,独立性较强,教师可以综合他们的优缺点进行差异教学,尤其是在学习上注意前面一个学校的学习内容与本校本班学习内容的对接,适当地进行课后辅导,使其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能力,逐步提高学习成绩,进而提升自信心。与此同时,教师应对农民工子女的生活多加关心,使其建立起班级归属感,逐渐消除其内心的自我排斥感。

(2)开展个别化与合作化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从教育的理想角度看,教师应针对每个学生个性特点的不同而做出不同的教育策略,但在现实情况中,教师的心力有限,这样的理想教育状态难以实现,这时,教师可在针对农民工子女进行个别差异教学的基础上,鼓励、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学习、合作学习。分组学习可以使学生的差异在教学上得到一定的照顾,保证了教学的效率。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促进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学生之间的沟通,给予他们更多展现自身优点的机会,促进两类学生之间的了解和互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学生之间的交往冲突。

(3)注重农民工子女的成功体验

农民工子女因家庭经济状况、社会地位、教育背景、学习成绩等方面的情况没有城市学生优越,又长期处于流动的状态,集体归属感较为淡薄,在学校中往往体现出自卑感,研究表明,大多数流动儿童的自信心水平较低,明显低于城市儿童⑨,石兰蕊认为对于自我评价过低、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可通过充分利用他们自身的优势,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来培养学生的自信。比如他们很勤劳,可以在他们参加劳动的时候特别提出表扬,让全班同学向勤劳的农民工子女学习,甚至可以让他们担任劳动小组长、劳动委员的职务,在一次次的劳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感;或者是农民工子女体力较好,在长跑中脱颖而出,教师可鼓励其参加校运会,在长跑比赛中获奖使其获得成功的喜悦等。

(4)做好农民工子女的家访工作

农民工在城市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劳动强度大、量多、收入低,他们能够在城市立足已属不易,认为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交得起学费,保证孩子能够进入学校学习就可以了,在教养态度上往往忽视对孩子学习的关心和鼓励,一定程度上造成其子女在学习上孤独感。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提出的期望理论支持这样的理论:对行为者期望越高,行为者受到的激励力量越大,越容易在行动中获得高成就。同样的道理,家长用恰当的方式表示出对孩子的合理期望,能够使孩子在学习中获得较高的激励力量,从而促进其学业进步。教师的家访从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表现的基础上,提高家长对孩子提出合理期望的意识,让家长也为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做出应有的贡献。

3、家长层面

(1)认识并承担自己的教育责任

不少农民工存在这样的观念:我只要努力挣钱供孩子上最好的学校,孩子的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很少主动与老师联系来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如若联系,也只是在孩子有事需要家长出面时才与老师联系,比如,孩子临时请假需要家长说明情况。家长虽然工作忙碌,但也应认识到自己在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的责任,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就算孩子入学后,家长依然是“教师”的角色,并要履行相应的责任,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多与教师沟通,形成家校合力,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

(2)多于孩子沟通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沟通是其他人无法取代的,家长长期与自己孩子的感情疏离对孩子的入学适应也存在不利的影响。家长应多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与孩子相处,如与孩子一起写作业,既能监督孩子按时完成作业,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能给他们情感支持;又如与孩子聊天,聊聊学校中发生的事情,孩子的老师、同学等等,让孩子意识到,父母与他们一起面对新的学校,增加他们取得良好的入学适应的信心。

农民工子女的入学适应问题是一个可以从学校、家庭以及孩子等方面合作来解决的问题,在城乡二元制结构以及农民工子女入读机制一时难以得到妥善解决的情况下,这三者之间的合力可以从较为理想的状态改善农民工子女入学的困境。

注 释:

①马澜.藏族地区儿童学习与社会性适应研宄[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5.

②葛明贵,余益兵.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3(5):602.

③周步成,方真.中学生学习适应性测验使用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1991:58.

④卢乐山.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教育理论卷 [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5:90.

⑤包福存:社会化视角下流动农民工子女社会适应问题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9-31.

⑥国家统计局.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N].中国信息报,2014-05-13.

⑦徐土根,何桦.学习动机理论与课堂教学[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6):540-542.

⑧皮得·德鲁克,郭青松译.自我管理之道[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0,(1):34-36.

⑨宁鸿.农民工女子教育问题的社会排斥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06:6.

猜你喜欢
入学农民工子女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推广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提倡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入学面试
入学第一天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