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明刚
(四川民族学院汉语言文学系,四川康定626001)
以“大”为特征、为追求目标的工业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让我们感到紧张、压抑、沉闷甚至恐怖。它给我们带来了迷思。如今,后工业、后现代社会的来临,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进入了“微时代”—微博、微信、微贷、微电影、微小说、微媒体、微广告、微管理、微投资、微支付、微信用、微生活……我们惊奇的发现,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微时代”社会有两大变化:其一,生产方式趋微。机器微型、作坊小型、产品功能细微。其二,生活方式趋微。在“微时代”,人们进入了微交际、微传播和信息微循环的时代,人们的交往和生活方式趋微。
这些变化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微时代”所具有的许多表征。可以说,“微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的提供者和舆论的传播者。它是一个个体狂欢的时代,个体情感释放的时代——我们自身从容、放松、微笑、回归自身;人与人之间亲切、随和、个性化、人性化;“微时代”人们表达的思想“去中心化、动态化、碎片化、零散化、即时化和赛博化”;“微时代”信息被放大,由于“微力量”的介入,它渗透到社会诸多的领域,事件经无数次的转发和跟帖,信息迅速传播,其网络舆论就转化为现实中的大众舆论,产生社会共鸣,最终产生社会行动,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引起社会关注……这些表征使我们感到:“微时代”给我们一种新的生活样态和文化风格。“微”给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微”影响我们的生活,“微”改变我们的思维状态,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改变我们对事物认知和理解的方式。[1]
时代不同,其环境就不同;背景不同,其时代主题就不同,人们的思想也不同。梁启超称之为“时代思潮”。“有思潮之时代,必文化昂进之时代”。现在是“微时代”,也就产生了“微”的思想与文化。
文化(culture),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它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意识形态部分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又包括非意识形态部分的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文化内容有四种形式: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微时代”的核心是“微文化”。“微”是一种时代文化和时代审美的理想。“微文化”主要表现在:政治上,更加世俗化、平民化和生活化,人们正在丰富着政治话语和参与方式;经济上,更加个性化。产品个性化品质化,服务个性化;文化上,张扬个性的文化。崇尚自由的文化,平等对话的文化,青春活泼的文化;生活上,理想与物质并存,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生产和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网络信息使人们可以进行情感、心灵、趣味、审美、爱好等方面的沟通与交流;建构起全新社区的时尚、礼仪、道德、情操等文化规范。
以移动互联网为核心和基础的现代传播技术的“微时代”,传播的核心特征“微”:传播的内容“微内容”——一句话、一个表情符号、一张图片等等;传播体验是“微动作”——通过简单的按键操作、鼠标点击就能完成选择、评价、投票等功能;传播渠道是“微介质”——手机等介质;传播对象是“微受众”——小众、对象性传播;传输的效率——高速度,传播的内容强度——高冲击力和震撼力。其“去中心化、扁平化”等特质呈现在我们面前,“微时代”之隐忧也随之出现。
看看我们的生活,当下我们被“微”的技术所转动。“微时代”个性被充分张扬,每个人都可以尽情地发声、尽情地表达、尽情地宣泄,尽情地彰显自我。它可能把事情将大缩小或者将小放大,出现过度的张狂与喧嚣。网络世界中泛滥的各种资讯被切割成无数个细小的片断,使得资讯呈现出“碎片化、浅表化、情绪化”,使得完整的表述、逻辑性的思考和客观的判断难以实现,人们变得精神生活空虚、社会心态浮躁、文化知识贫乏。
“微时代”形形色色的外界信息、各方观点扑面而来,各种观念相互激荡,各种思潮相互影响,各种文化相互融合。各种思想观念都在这里汇聚,虚拟世界无权威、无主导、多元化,它影响着人们基本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人们很容易陷入价值观的迷途。是保持独立的甄别,还是随波逐流,成为某种观点的扩音器?人们常常纠结。事实上,许多人对当前社会现状的认知表现为盲从。大多数微博用户们所拥有的价值观的不稳定性,使他们盲从地跟从“微时代”里掌握话语权的“意见领袖”,在舆论走向上单向的流动,导致思想的偏激化和极端化。任何一种盲从心态虽都来自现实社会的深层原因。如执法不严、改革滞后、官员腐败、损害群众利益、部分成员素质低下、道德滑坡严重等,而“微时代”所具有的“碎片化、浅表化、极端化”的表达等特点,则将这种心态进一步放大。
“微时代”容易导致人们对现实交往的冷漠。在网络中,人们多以匿名或化名的方式进行交流,言行无法规范,真实性得不到保证,人们之间往往出现很强的信任危机,正常的人际关系受到影响,在现实中表现为交往冷漠。同时,这种交往容易导致人们角色的错位。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人们在网络中尽情地展示才能、表现自我,虚拟的世界使人们对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的差异产生混淆;为摆脱现实的烦恼、发泄个人情感和寻找个人的心理平衡,人们很容易发生角色错位。“微时代”很容易造成个人的人格障碍,甚至导致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的发生。互联网上肆意散布的黄色、不健康信息以及低级趣味的游戏,不仅耗尽人们大量的时间,而且严重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
“微时代”不是一个乌托邦,“微文化”作为“微时代”的核心文化,以关心个体,关注个性发展为重要特征,能创造一种积极健康的文化,也可能创造一种平庸、消极、颓废的有害文化。它在扩大交流的同时,也助长了人际交往的部族化,人们往往迷恋于个人的私人生活,丧失了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大责任、大理想、大视野和大胸怀。在“微”环境下,道义感、正义感、责任感的匮乏;事业心、同情心、包容心的虚弱;担当意识、奉献意识、忧患意识的淡薄,人们沉静的心态、人格的韵味、德行的操守,被淡化了。[2]
众所周知,学术之终极目的就在于为人类生活探求一条康庄平坦的通路,这通路便是真理。它引导人类走向安全生活的领域,挽救人类在歧路中的迷惘。今天的中国正处于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建设的时期,它需要有一个基础,一个博大的胸襟,需要从各方面寻求资源。传统学术与文化从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的,在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现今仍然存在并对我们的信念、观念、心理态度及行为方式发生影响,它有其可以继承的、富有生命力的一面。就文化建设而言,我们应当从传统文化(其实主要是儒家文化)那里吸收广泛的营养。在文化嬗变的“微时代”,“微”文化的弊端已经严重影响到精神文明的建设,制约人们的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要加强传统的学术建设,利用学术引领我们的文化建设。今天的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中华文明的振兴,在呼唤着整个民族的出现大思想大智慧;生活实践、时代节律、文明运势,在呼唤伟大的思想和繁荣的学术,这些客观上要求我们重建传统的学术与文化。[3]
那么,我们怎样进行“微时代”传统学术与文化之建设呢?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学术曾以颠覆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为己任,以西方科学理性为核心价值的话语来重新诠释和建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在那时代是正确的,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那时的中国传统文化已处于落后阶段,要对其革命。但是,在“微时代”的今天,是经济建设时代。我们要利用传统学术与文化里有用的东西,来建设我们当今的学术与文化。因为,以西方科学理性为核心价值的话语体系,在当今出现了许多问题,用今天的话来说,存在着本土学术文化的“失语症”,中国没有自己独立的话语体系,当代缺乏学术大师的引导,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失去了方向。经古代华夏民族到今日之中华民族先后承传的民族性中发展和升华而出的,历经百年千代锤炼的中华学术具有特有的个性和优点,我们应当广泛地吸收营养,加强学术建设,寻找共同的时代话语,重建传统学术。
建设“微时代”传统学术,最重要的也是第一步的工作就是要把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中对人类、社会、自然有着深刻理解的,有启迪智慧的“生生”、“日新”的东西“深广而生动地总结,原原本本、有血有肉的展现出来”。确立文化的源头,以汉字训诂学为手段,遵循还原的原则,采用贯通的办法,解读白文,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的本源、系统、发展、实证,用当代人易于理解的表达方式具体清晰地表述与阐释。[4]第二,还原中国传统文化、学术之精华,对古代的经学、史学、文学、哲学等经典文献逐一研究。探其源流分属,考据义理,形成系联系统,然后贯通,使其与古实、古人的情感、观念一致。对上古时代语言深入地探讨,对上古时代的语言的特定含义作正确的理解,本真地对古代的经学、史学、文学、哲学进行理解,中国古代文献典籍内涵的浩博与渊雅,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的话语,就会呈现在人们面前。第三,用现代人易于理解的方式加以表达:规范、生动而通俗,全面、条理而渗透。照搬西方方法和结论,不体现中国民族特点和时代特点,丧失历史,其萌不值。
说得严重一点,“微时代”丧失了中国民族文化的根本。因此,“微时代”文化之建设,中国必须重读、苦读和深读传统文化之经典。
在“微时代”里,大家沉迷于微阅读——简单、快速、犀利、生动。随处可见的微阅读,带来了诸多便利,填补了自己精神的空白,我们获取了大量的信息,得到了许多知识,但这是浅阅读;其实我们只关注了那些很表面的东西,一味地沉溺在那种简单的、低级的愉悦当中,失去思考、创新、叩问心灵的力量。人们沉静的心态、人格的韵味、德行的操守,被淡化了。貌似很个人化、个性化的阅读,其实就是放弃或逃避读书人的社会责任、历史责任。在“微时代”,我们应该抽时间读点书,读点传统文化的经典。苦读和深读传统文化之经典。因为,民族文化永远深埋在历史当中,藏于书籍里。发掘、传承、发展民族文化,是我们的责任。传统文化的经典它是有分量的。它能消除你心灵的雾霾,提升你生活的质量、幸福的质量。再说,读书也是一种生活状态。读书对我们会有现实的、长远的好处。有力量的阅读能够完善自己的人格,对外能够推进社会的进步。[5]
网络与传统的学术文化结合在一起,构建“微时代”的传统学术文化网络传播模式,让人们在网络中学习“传统学术文化”,接受传统文化知识的系统的熏陶,感受传统学术与文化的魅力。
一般地说,传统学术交流模式分为非正式交流和正式交流两大系统。非正式交流模式是人们个体间面对面的交谈、通信、演讲等形式。它速度快,交流信息广。正式交流是以正式出版物为传播媒介和渠道,传播的知识内容事先经过评估、把关,再正式出版进行广泛传播。然而,更深层面上的学术交流却是在非正式交流中进行的。[6]
在“微时代”网络环境下,由于传播媒介的数字化、电子化,加上其简单、浅表、平面、碎片化的表达方式,传统学术传播体系的功能、角色等都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我们必须构建“微时代”的网络传播模式,加强传统学术的交流与文化的传播。[7]
1.建立“微时代”网络传播多层次、多样性的渠道。传播传统学术与文化文化,除建立研究者个人、学术研究机构、专业团体、学会组织、图书馆等网址上提供的各种学术与文化信息外,还可建立电子公告版、学术讨论小组、论坛、学术信息时事通讯、电子会议、电子期刊、各种文献数据库等以及相关的链接资源等。使得传统学术与文化资源不仅是文字资源的链接,而且将文字、图画、声音等视觉和听觉信息链接起来的具有超媒体的特征,这样传统学术与文化资源重新整合,时地阻隔消除,更好地传播传统学术与文化。
2.建立网络非正式交流系统。在网络环境下,研究者进行电子邮件服务的讨论小组、会议与信息发布栏,为所有感兴趣的人提供自由交流思想的平台。读者可以对有关专题问题在网上展开讨论,交流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意见,实现作者与读者、作者与作者、读者与读者、编辑与作者之间的全面互动,真正实现传统学术文化信息的传播,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
3.建立非盈利性网络学术出版机构。网络出版机构以作者和用户为中心,现实作者在网络环境下作为实施出版行为主体。比如电子期刊论文出版,使作者将其精力和智慧都用于知识增长方面,而不是将其精力和智慧用于扩大社会影响。这样大大降低研究者对研究资料获得的零散性和偶然性,使研究者对其研究的专题进行深入和精确的研究。学术界与大学、研究机构、专业学会、各种研究促进会和图书馆等机构应通力合作,建立一个不带赢利的出版组织,保证传统学术文化传播目的的纯洁性,学术的规范性和学术出版的质量与学术信誉度。[8]
21世纪,以移动互联网为核心和基础的现代传播技术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变化,在这个以关心个体,关注个性发展为重要特征,个性被充分张扬、彰显;意见尽情地表达、宣泄的“微时代”。我们应当从传统学术与文化(主要是儒家文化)那里广泛的吸收营养,建立起时代话语,树立我们的信心、观念、心理态度及行为方式,提升我们道义感、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提升我们的事业心、同情心和包容心;提升我们的社会担当意识、奉献意识、忧患意识,促进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1]蒋璐.深入理解微时代的微文化[J].中国文化报,2013-12-13.
[2]深聚焦·关注“微时代”的社会心态[J].人民日报,2013-08-08(17).
[3]罗安宪.儒家传统的当代命运——访谈录[J].探索与争鸣,2007(4).
[4]孙美堂.重建中国学术传统之我见[J].学术界,2006(4).
[5]师曾志.网络环境下传统学术传播模式的变革及构建[J].中国传播学论坛暨中华传播学研讨会,2003.
[6]端木黎明,宋永培.21世纪初汉字学、训诂学与中华学术研究的思考[J].学术研究,2000(5):29.
[7]陈启.微时代”下的“微教育”——关于微博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EB/OL].http://www.nbyouth. com/PagesNew/ArticleDetails. aspx?ArticleID =37020&ChannelId=32&GroupId=3&Sort_Id=3.
[8]李玲.微博时代传统媒体的挑战、机遇与对策[J].理论探索,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