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光学断层成像与荧光素眼底造影结果分析

2015-04-14 08:49黄晓波
海南医学 2015年22期
关键词:老年性变性黄斑

黄晓波

(海口市人民医院眼科,海南 海口570208)

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光学断层成像与荧光素眼底造影结果分析

黄晓波

(海口市人民医院眼科,海南 海口570208)

目的比较光学断层成像(OCT)与荧光素眼底造影(FFA)对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患者的检测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的90只患眼,均采用OCT与FFA检查,比较两种方法所得的图像表现特点和差异,并相互印证AMD的分型以及AMD的性质,统计分析两种方法对不同型AMD的检出率。结果在AMD的地图状萎缩、脉络新生血管和玻璃疣型方面,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视网膜色素上皮脱落型AMD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OCT技术在地图状萎缩、玻璃疣型AMD的检出率高,而FFA在脉络新生血管型AMD的检出率高。结论FFA能发现OCT不能发现的脉络新生血管型AMD,OCT在其他型AMD中的检出率高,两者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对AMD的分型、发展趋势、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数据,不能相互替代。

老年性黄斑变性;光学断层成像;眼底造影

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老年人致盲的主要病因,主要表现是中心视力下降,且随年龄的增加发病率持续升高[1]。尽管现阶段有多种检测方法可以对AMD患者进行检查,但是,由于各方法灵敏性、特异性的不同,致使对AMD的检测效能也不相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应用光学反射原理可以准确定量测定视网膜厚度,并可以准确的显示病变位置、范围、边界[2],该方法探测范围准确、分辨率高、检测速度快,并且对机体不会造成损伤,因此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3]。除此之外,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技术也是一种常用的眼底疾病检查技术[4],该技术是在患者体内注入具有荧光效应的荧光剂,荧光剂随血液流至眼底血管,通过眼底照相机进行观察和拍照,对眼底黄斑进行检测。本文对AMD患者同时采用OCT和FFA两种技术检查,比较其对AMD患者的临床检测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确诊为AMD的患者62例,共90只眼(萎缩型AMD62只眼、渗出型AMD28只眼),其中地图状萎缩42只眼、脉络膜新生血管(CNV)20只眼、玻璃膜疣18只眼、血管性色素上皮脱落(PED)10只眼;年龄50~80岁,平均64.7岁。纳入标准:(1)年龄50~80岁;(2)视力范围:数指/1 m~0.5;(3)无外伤史、无其他眼底疾病;(4)屈光间质较清、无全身疾病史;(5)经直接眼底镜、眼底彩色照相检查,符合由眼底病学组制定的AMD诊断标准[5]。

1.2 检测方法 OCT检查采用海德堡Spectralis OCT,应用全新的傅里叶解析技术,扫描速度高达40000 A-Scan/s,采用870 nm光源扫描,减少眼部运动的影响,高分辨率,精确定位视网膜,明确确定OCT图像所属断层与眼底扫描光栅间的对应关系,实现同一区域的重复测量。检查时双眼散瞳,若病变处于中心凹或附近,每间隔45°作线性扫描。如若病变偏离中心凹,则再以病灶为中心作线性扫描,并测量黄斑区中心凹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扫描范围包括完整的黄斑区和病灶区。检测结束后将所得图像存储于计算机,并进行排列,分析记录。根据检测结果,对AMD进行分型。眼底荧光造影检查采用海德堡Spectralis HRA。造影前全部患者双眼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扩瞳,扩瞳后详查眼底,并拍摄50°的眼底彩色照片以及无赤光对比片。再于肘前静脉缓慢注射1:2000荧光素钠稀释液,观察20min。若无过敏或不适反应,则快速注射20%荧光素钠2.5ml(3 s内),按下计时按钮,应用眼底血管造影仪(海德堡Spectralis HRA)进行眼底荧光拍片,每2 s拍片1次,并行录像记录。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OCT、FFA对各种病症的阳性检出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OCT和FFA的图像比较见表1。42只地图样萎缩患眼中OCT发现38只眼(90.5%),FFA发现18只眼(42.9%),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5,P=0.039);20只CNV患眼中OCT发现6只眼(30%),FFA发现19只眼(9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3,P=0.043);18只玻璃膜疣患眼中OCT发现16只眼(88.9%),FFA发现4只眼(22.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1,P=0.045);10只视网膜色素上皮脱落患眼中OCT发现7只眼(70%),FFA发现8只眼(80%),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8,P=0.845)。

表1 OCT和FFA的图像比较

3 讨 论

AMD是一类年龄相关的眼科疾病,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其发病率也逐年增高[6]。在我国由于社会人口结构逐渐老龄化,AMD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其病因可能与遗传、免疫系统、慢性损伤及其他系统疾患有关,但最主要原因是年龄增长衰老而导致的黄斑结构改变。AMD随着年龄的进展会不断加重对患者视力的影响,所以应该采取积极的干预及治疗措施,改善疾病的症状,以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临床分期方面,目前AMD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萎缩性病变,主要包括玻璃膜疣、地图状萎缩、视网膜色素上皮脱落(PED)等病症;另一类是渗出性病变,主要包括CNV等病症,有时伴有出血症状。可以通过视力检查、眼底镜检查以及临床表现对AMD进行确诊[7-8]。目前可用于AMD诊断的常用技术有OCT和FFA两种,但两者在诊断、预后及治疗方法上有着差异性及相关性,为此我们通过本研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为AMD诊断提供依据[9-10]。

OCT技术特点为可以非穿透性的对视网膜纵切面进行断层扫描,分辨不同形态、性质的病变,并能清晰地的反应AMD不同类型病变的厚度[11-12],显示不同的病理损害特征。FFA的技术特点为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通过利用能产生荧光效应的荧光素钠做为造影剂,于前臂静脉注入,随着荧光素钠进入血液,进而流到眼底血管,可勾划出血管的基本形态,并可提高血管的对比度和可见性,得到眼底视网膜动态轮回过程的图像,应用加有滤色片的眼底照相机进行观察或拍照。两种检查技术的临床使用保证了眼底检查结果的客观性、准确性,可为眼底病的临床诊断、发病机理、预后评价、疗效观察以及治疗方法提供有价值的客观依据。

本研究采用OCT技术测定了患眼中心凹神经上皮的厚度,采用FFA技术测定病变部位的面积。结果表明,两种技术在检测地图状萎缩、脉络新生血管、玻璃疣型的AMD方面,检测结果差异统计学意义,在视网膜色素上皮脱落型AMD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OCT技术在地图状萎缩、玻璃疣型AMD的检出率高,而FFA在脉络新生血管型AMD的检出率高。渗出型AMD的FFA显示,CNV早期黄斑下的新生血管轮廓有明确边界,在不同时期、不同病变,眼底荧光造影的表现也不近相同。对老年性黄斑变性的诊断、分期,FFA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在AMD早期,虽然OCT可发现RPE层及神经上皮层的改变[13],但RPE脱离程度过高,或出血存在较多时会增加OCT对CNV有效成像的难度。所以就需要FFA对视网膜下新生血管的位置、大小、形态进行确定,对就其诊断和治疗而言,在FFA检查中能明确显示CNV边界的AMD患者,OCT提供的有价值的信息,并不多见,而对少数FFA上隐匿的CNV在OCT上可见表现为典型的CNV。

综上所述,OCT和FFA两项技术是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的关系,可为AMD的分型、发展趋势、临床诊治疗提供有效数据,两者之间不能替代相互替代,两种技术联合应用可成为AMD临床评价的客观指标。

[1]王小琴,谢 青.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治疗进展[J].海南医学,2012,23(10):127-130.

[2]吉明霞,彭 惠.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检查对黄斑疾病的诊断意义[J].国际眼科杂志,2010,10(5):888-890.

[3]卓 耀,彭廷云.启明丸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Hcy水平的影响[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3,23(1):36-38.

[4]肖 敏.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0,10(5):962-963.

[5]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眼底病学组.老年性黄斑变性临床诊断标准[J].眼外伤与职业眼病杂志,1987,3(1):66.

[6]刘小琦.CFH、CF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人老年黄斑变性的相关性研究[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5(1):15-20.

[7]李 婷,王邵飞,吕晓英,等.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结果分析[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0,20(5):298-299.

[8]李云环.手术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致大量视网膜下及玻璃体积血56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4):932-933.

[9]邢健强,王康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在老年性黄斑变性早期诊断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院学报,1995,1(1):35-37.

[10]单明华,梁 丽,王云松,等.光学相干多层扫描在老年性黄斑变性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8):2117-2118.

[11]戴荣平,董方田,于伟泓,等.特发性黄斑前膜的3D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特征[J].眼科研究,2009,27(6):486-489.

[12]曹 葭,姚 勇,傅东红,等.无锡市50岁及以上人群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3,31(4):494-498.

[13]杨 佳,王慧娟,张 红.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OCT图像特征临床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2013,21(1):9-11.

R774.5

B

1003—6350(2015)22—3380—02

2014-12-30)

10.3969/j.issn.1003-6350.2015.22.1226

黄晓波。E-mail:jiusahfdfd@163.com

猜你喜欢
老年性变性黄斑
晋州市大成变性淀粉有限公司
ELM及IS/OS完整性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预后视力的影响
裂孔在黄斑
征兵“惊艳”
眼前突然一片黑?可能是它出了问题……
眼白的发黄区块是“黄斑”吗
穴位贴敷治老年性尿失禁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性心律失常中的诊断作用
变性淀粉在酸奶中的应用
温和灸治疗老年性夜尿增多症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