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慧,秦裕祥
(1.中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2.湖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1)
从认知视角看英语被动语态的实质、生成及其语法标记的意义
陈 慧1,秦裕祥2
(1.中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2.湖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1)
从认知的角度探讨被动语态的实质、生成以及其语法标记的意义很有必要。研究表明:(1)被动语态是认知的产物,被动语态的产生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认知水平提高的必然结果;(2)被动语态反映说话人从受动者的视角出发识解事件过程,其生成受受动者认知凸显度和认知者视角选择的制约;(3)英语被动语态的语法标记都有自己的语法意义,“be”表示受动者被动地承受使动者对它施加的动作;在被动语态中图形与背景发生颠倒,“-ed”表示力的方向的改变;“by”则用来引出动作的施动者。
被动语态;实质;生成;认知视角;语法标记
被动语态一直是语言学家和语法学家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不同的语言学流派和知名语法学家都先后对它进行过研究,且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传统语法概述了英语中可能存在的被动结构,并讨论了“有主动形式无相应被动形式”和“有被动形式无相应主动形式”的各种情况。Chomsky认为转换是语言句子生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语法手段。经过转换,深层结构转换成表层结构。而功能语法学家着重于对现实语言实际内容和交际功能的研究,被动态与非被动态具有不同的作用是他们研究的基点。[1]近年来,已有一些语言学家和学者尝试从认知的角度研究被动语态。Langacker(1990)运用典型事件模型解释主动语态,并用图形/背景颠倒说对被动语态进行了解释。[2]熊学亮、王志军(2003)从认知的角度对英汉被动句做了对比研究。[3]胡建华(2010)从思维方式的角度对英语中有主动语态无被动语态的一些现象做出了解释。[4]
以往学者从各个角度进行的探索使我们对英语被动语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然而,已有的研究也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往研究中不乏被动语态由主动语态转换而来这一观点。Chomsky对被动转换进行了连续的论述,并赋予一套复杂的转换规则。但是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句子并不适应这套转换规则。熊学亮、王志军(2003)对英语被动句本质及被动句原型的论述很有见地,然而他们认为被动语态是一种派生语态。胡建华(2010)提出英语主被动语态很不对称,有许多生动、传神的主动句都不能进行被动转换。其根本原因是不同的语态适用不同的思维方式。他试图从思维方式的视角来解释英语中有主动语态无被动语态的各种现象,但是他是在将主动语态句子进行被动转换的前提下分析其被动形式的不合理,其实质还是认为被动语态是由主动语态转换而来的。这一观点违背了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被动语态并不是从主动语态转换而来的,它反映了人们识解某一情景时的新的视角。人们并不会经历通过转换来生成句子的过程。第二,以往研究大多局限在语言本身,忽略了对被动语态的认知基础和生成过程的研究。不管传统语法对语态的描述如何详尽,他们对主动态和被动态的论述未能正确反映人们的认知过程。他们也未能对“有主动形式无相应被动形式”和“有被动形式无相应主动形式”的各种现象做出解释。功能语法成功地否认了深层和表层结构的区别,在打破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转换关系上做出了贡献,但它也未能反映人们使用语言时的认知过程。第三,以往的研究忽略了被动语态标记的语法意义或对其论述不够合理。已有研究中Langacker(1987)用图形/背景颠倒说对被动语态进行了解释。他设定语素-ed把主动句的图形/背景结构颠倒过来。[5]但是他的这一解释有待商榷。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认知的产物,对语言结构的描写必须表明其认知过程。人类语言的句法结构是体验和认知的结果,人们在各种身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抽象的意象图式,然后基于其上逐步形成基本句法结构。[6]本文拟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认知的角度来探讨被动语态的实质、被动语态的生成以及被动语态语法标记的意义,以期对英语被动语态有更深的认识。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进步,人们对语言的认识理解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人们对被动语态实质的理解也是如此。结构主义反对传统语法的规定性倾向,认识到被动语态不只反映受事与动作之间的受动关系。功能主义否定了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区别,认识到被动语态不是由主动语态转换而来。认知语言学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对传统的语言学理论提出了全新的、富有挑战的观点。认知语言学认为,被动语态作为一种语态形式在语言系统中存在,必然有其存在的理由和认知理据。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观点,句法结构对应于语义结构,它不涉及转换,人们不会经历通过转换来生成句子的过程,即被动语态不是从主动语态转换而来的,它反映了说话人识解事件的特定视角,是认知的产物。
我们认为被动语态的产生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认知水平提高的必然结果。语言产生之初并没有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区别,人们用同一语态,即主动语态来表达对事件的不同识解结果。由于社会的进步,语言交际变得越来越重要,语言的辨义功能日显重要。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如果用同一语态表达对事件的不同识解结果,听者需花更长时间和付出更大努力才能正确理解说者的话语,这会影响交际速度和效果。与此同时,随着人类认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事件识解和概念化的水平也随之提高,从不同视角识解同一事件会形成不同的概念,经符号表征就生成不同的语言结构,不同的语态就此产生。在英语中,语态是反映语言使用者观察某一事件不同视角的动词语法范畴,英语动词有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两个语态子范畴:当说话人从施动者的视角识解某一事件的全过程时,他会形成主动概念,并用主动语态来表达这一概念;而说话人从受动者的视角识解这一事件的全过程时,他会形成被动概念,并用被动语态来表达这一概念。英语被动语态的产生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认知水平提高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点可以从英语的发展史得到证实。
英语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先后经历了古英语时期、中古英语时期和现代英语时期。在古英语时期,动词并无被动形式。直到十六世纪末被动语态才被确立为语态形式的一种。[7]为了不同的交际目的,人们选取不同的意象来识解同一场景,被动语态因而生成。随着新句式的反复使用,这一新句式便逐渐语法化并被确立下来。被动语态的进行体形式出现时间更晚。根据《牛津大字典》的记录,类似“The book is being written”, “The treaty was being discussed” 的句子最早出现于1769年(十八世纪晚期)。在十八世纪晚期以前,被动语态的进行体形式和主动语态的进行体形式并无两样。而用get 作助动词以形成被动语态的结构到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的现代英语中才出现。例如,He got hurt(他受伤了)。这个新的被动语态结构满足了人们在口语表达中的需要,因为正常的被动语态结构He was hurt(他受伤了)这个表达方式太强调状态(他处于受伤的状态),而未能强调动作。另一方面,He became hurt(他变得受伤了)这个表达方式虽然足够地强调了动作,但却不够口语化,因此He got hurt 被采用,因为这个表达方式既强调动作,又很口语化。[8]英语的演变过程表明英语是不断发展的,它的语法形式并不固定,只要需要新的更好的方式来表达一个概念,新的语言形式就会随之产生。被动语态不是由主动语态转换而来,它是人类认知的结果,它不仅仅只是形式不同,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不同的语义,不同的意象和不同的认知动因。
Langacker认为句法结构来自人类概念化了的“典型事件模型”,而典型事件模型又是来自人们对许多场合下的各种类型的身体经验的概括认识。“典型事件模型”主要包括两个典型的参与者:施事和受事。[9]
图1 Langacker典型事件模型图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根据典型事件模型来识解某一事件:位于舞台中央的施事和受事的互动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其中施事为图形,受事为背景。当说话人从施事的视角识解某一事件的全过程时,非标记语态形式——主动语态生成。然而,识解某一事件的方式有多种,对某一特定事件的识解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以某种方式偏离典型。[10]根据Dewell (1997),我们可能以某一实体为图形,另一实体为背景来识解某一事件,但是在识解某一事件的过程中,人们关注的焦点可能发生变换。之前充当背景的实体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即图形,而之前充当图形的实体成为背景。[11]
我们认为,被动语态从受动者的视角识解某一事件的全过程;当事件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参与者且其中一个参与者受到另一个参与者的影响时,人们如果从受影响者的角度识解这一事件,其头脑中会形成被动概念,经符号表征被动语态就随之生成。在Langacker(1990)的图示方法的基础上,我们提出新的被动语态的生成图,如图2、图3所示:
例1:Bananas are peeled by Susan.
图2 新的被动语态生成图(1)
图2表示(peel)事件涉及bananas和Susan两个参与者,受动者bananas和使动者Susan的凸显度相等,但说话人选择从受动者的视角识解这一事件,其结果是被动句例1生成。
例2:Bananas are peeled.
图3 新的被动语态生成图(2)
图3表示(peel)事件涉及bananas和Susan两个参与者,受动者bananas的凸显度高于使动者Susan,说话人从受动者的视角识解这一事件,使动者因凸显度低而未受关注,其结果是被动句例2生成。
从被动语态的生成过程可以看出,被动语态的生成涉及两个重要因素,一是受动者的认知凸显度,二是认知者的视角选择。受动者的认知凸显度高于使动者时,它会引起认知者的关注而成为认知视角。当然认知者在认知事件的过程中也可以对视角作出主观选择,他可以选择从使动者的视角出发识解事件,也可以选择从受动者的事件出发识解事件。受动者的认知凸显度和认知者的视角选择受多种因素制约,需专文讨论,这里仅举数例作简要说明。例句如下:
例3:He was born in a worker’s family.
例4:A large library is had by Jack.
例5:About this matter, much has been said, but little has been done.
在例3反映的事件中,受动者的凸显度高于使动者,认知者通常会从受动者的视角出发识解这一事件,故此事件通常用被动语态表达。例4反映的事件则不同,使动者作为所有者其凸显度总是高于受动者,认知者不会从受动者的视角出发识解这一事件,因而此事件通常不用被动语态表达。例5反映的是认知者主观选择受动者为视角识解事件而形成的概念,这样的概念用被动语态表达。
被动语态具有自己的标记,其形式为be + v-ed + by,其中包含be, -ed 和 by三个标记。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观点,任何语法标记都有意义。被动语态的标记都是语法标记,它们都有自己的意义。下面分别论述其意义。
先看be的意义。在此be是被动语态的助动词,它是作为主动词的系动词be演变而来的。作为系动词,be表达静态意义,即表示主语处于某种静止的状态。当它演变为被动语态助动词后,be仍然保留了其静态意义的本质,并由此意义引申出表示受动者被动地承受使动者对它施加某种动作这一语法意义。接下来看-ed分词的意义。关于被动语态中-ed分词的意义,Langacker(1991)曾做过论述。他认为使动者对应于行为链中的能量头,受动者对应于行为链中的能量尾,使动者是能量流的发起者,是场景中最突显的成分,因此它充当句法图形,即句子的主语,而受动者凸显度较低,因此它充当句法背景,即句子的宾语。[10]如图4所示:
图4 Langacker主动语态图形背景图
Langacker认为在被动语态中图形与背景发生了颠倒,即以前的句法图形成了句法背景,以前的句法背景成了句法图形。如图5所示:
图5 Langacker被动语态图形背景图
我们认为Langacker关于被动语态中图形与背景发生颠倒的论述是正确的。然而他对此做出的解释和图示却未能反映图形与背景已发生颠倒的事实。我们认为,既然受动者是最凸显的成分,那么它就应该被置于最突显的位置,图示中力的方向也应该发生改变,-ed分词就是用来表示力的方向的改变,如图6所示:
图6 新的被动语态图形背景图
石毓智(2004)从矢量的角度分析了动词概念化过程对被动语态的影响,并证实了在动词概念化过程中力的方向会发生变化。矢量是现代数学物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对动词概念化方式有着深刻的影响,进而决定一种语言的语法特点。石毓智认为人类语言有一个共性,依附于某一句子成分的形态标记通常只表示该成分的语义功能的改变。在石毓智看来,被动式动词的形态不是用来指示图形/背景的颠倒而是用来说明动作行为的语义特征的改变。更确切地说,-ed标记是用来指示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自身的矢量方向的改变。[12]
最后看by的意义。By是介词,其功能是引出动作的施动者。值得一提的是,引出使动者的by短语在表达新信息时不可删除。试比较下列句子:
例6: a. The house was built.
b. The house was built by John.
c. The house was built in 1889.
在例6中,a句是个错句,因为它没有表达任何新信息。我们都知道房子都是修建的,因此说“房子是修建的”没有任何交际价值。b、c两句都可以接受,因为分别包含了由by John和in 1889表达的新信息。
至此本文对被动语态的实质、生成和其语法标记的语法意义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被动语态是认知的产物,被动语态的产生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认知水平提高的必然结果。被动语态反映说话人从受动者的视角出发识解事件过程,其生成受受动者认知凸显度和认知者视角选择的制约。被动语态的语法标记都有自己的语法意义,be表示受动者被动地承受使动者对它施加的动作;在被动语态中图形与背景发生颠倒,-ed表示力的方向的改变;by则用来引出动作的施动者。
[1] 俞如珍,金顺德.当代西方语法理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2] Langacker, R.W. Concept, Image, and Symbol: The Cognitive Basis of Grammar[M].Berlin/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1990.
[3] 熊学亮,王志军.被动句认知解读一二[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3):438-443.
[4] 胡建华,张卫东.论语态与思维方式的关系[J].外语学刊, 2010(3):89-92.
[5] Langacker, R.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6]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7] 李赋宁.英语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8] Baugh et al. A Histo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9]Langacker, R.W. Grammar and Conceptualization[M].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1999.
[10]Langacker, R.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M].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11]Dewell. R.B. Case Meaning and Sequence of Attention: Source Landmarks as Accusative and Dative Objects of the Verb[A].In Ad Foolen & Frederike Van der Leek (eds.). Constructions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gnitive Linguistics Conference[C].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7.
[12]石毓智.英语动词概念结构的差别对其被动表达的影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6):403-411.
Essence,Generation and Meaning of Grammatical Morphemes of the Passive Voice in English: a Cognitive Perspective
CHEN Hui1,QIN Yu-xiang2
(1.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 410083, China;2.Foreign Studies College,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1, China)
Adopting a cognitive approach,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ssence, generation and meaning of grammatical morphemes of the passive voice in English. The result of the study shows: (1)the passive voice in English is the product of cognition, the generation of which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human cognition;(2)the passive voice reflects the fact that the speaker construes the whole process of an ev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atient, and the generation of the passive voice is determined by the prominence of the patient and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on of the speaker;(3)the grammatical morphemes of the passive voice in English are meaningful,“be” indicates that the patient passively receives the action done to it by the agent;the passive voice involves a reversal of figure and ground, and the “-ed” morpheme indicates the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force;“by” plays the function of introducing the agent of the action.
passive voice;essence;generation;perspective of cognition;grammatical morphemes
2014-05-30
2012年湖南省外语科研联合项目“英语动词语态的认知解读”(12WLH46)。
陈 慧(1979-),女,湖南沅江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法学,认知语言学。
H043
A
1671-1181(2015)01-004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