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军静
武汉理工大学,武汉430070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中国的建筑创作、设计也因此驶入了良性和快速发展的轨道。与之同时,现代建筑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20世纪80年代以来,针对外国建筑师的研究较多,但对中国本土建筑师的研究甚少,也就是说对建筑师个体的关注是不够的,对建筑师创作活动和思想发展的研究也是很有欠缺的。本文着眼于对人即对建筑设计师个体的思考,有基于此,故而将齐康建筑设计思想中的情理交织问题当作了研究的对象。
齐康先生为建筑设计大师,是中国当代设计史上最为重要的一员,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7年当选为法国建筑科学院外籍院士。“齐康及其所在的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所作的探索颇多,以纪念与文化类建筑影响最著。在这一领域耕耘的建筑师不在少数,而齐氏的特点是研究工作积累多,成果多,并较早地取得突破”[1]。齐康是中国新生代建筑师中的典型代表,在新世纪之初,“齐康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建筑师”,“齐康教授无疑是中国一代建筑大师”[2]。
齐康在建筑设计中不仅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同时充分考虑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即注重建筑设计中的情理交融。“理”和“情”是辩证统一的,既不能重“理”而轻“情”,也不能偏“情”而废“理”。齐康的设计以人的具体存在为基础,实现时空中恰到好处、得体合宜的情理交织。齐康在建筑设计中,将建筑与时间、空间连接,将历史的要素与地域的要素合并起来,使建筑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强大的感召力量,因而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齐康建筑设计中的理性与情感既具有传统意义又具有时代精神,既体现地域特色又适应全球化趋势。齐康对建筑理性的追求主要体现在形式的和谐、功能的合理、技术的适宜和环境的适应四个方面。
“和谐”是齐康建筑设计中的形式法则,具体体现在设计的比例、节奏与韵律、均衡和审美尺度等方面。
第一,比例。所有的造型艺术都会面临比例和尺度的问题,同样,建筑是否美观也需要强调建筑物本身的比例及尺度。齐康在建筑设计中也是十分强调比例关系的,他认为比例是指一种局部与整体、局部与局部的相互关系,在设计中必须首先把握空间和具体部件的比例关系。
第二,节奏与韵律。“节奏”和“韵律”最初属于音乐专有的两个概念。“节奏”是指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长短、强弱、大小的一种有秩序的运动现象。齐康全部的建筑作品中,都有一种丰富和谐的特点,一方面,建筑形式包含多种符号以及构图元素,大小、方圆、高低、长短、曲直俱为我用;另一方面却强调控制,这种所谓的“控制”就是通过轴线的主从关系实施表达,但是对于不处于轴线上的那些部分,便通过节奏和韵律给予统一。
第三,均衡。古典美学特别重视轴线,因此中国古代建筑就将“择中立宫”作为主旨。齐康的《建筑课》就曾介绍过对均衡的看法,指出,“在建筑和建筑群中,均衡泛指对称、不对称的协调,某种意义上的和谐,以至通过和谐、平衡达到统一,既是手段又是一种设计理念”,“对称的平衡主要指一些大建筑有个性独立之感,可以产生壮丽的、雄伟的、巨大的、震撼的感觉”[3]。中国传统建筑用轴的形式安排住宅空间,虽然轴不太长,却布置得井井有条。齐康指出中国古人在使用轴而勾画空间时具有极其丰富的经验,应当吸取这方面的精华。此一点在所设计的纪念性建筑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第四,审美尺度。建筑的尺度主要是研究建筑物给人感觉上的大小和真实大小的关系。齐康的建筑设计作品就非常注重对尺度的把握,他认为建筑的尺度设计源于三个方面,第一,“建筑对于人是最具体的,通常的建筑规范,都是以人的活动和人的建筑经验来定一些基本的尺度”;第二,“建筑的尺度要受到城市的规模、城市建筑群体的尺度影响”;第三,建筑的尺度还要受“自然环境的影响”[4]。
齐康设计了很多纪念性建筑,在纪念性建筑中常常使用超人的尺度来获得“崇高”的效果,其能达到“崇高”效果的建筑并不是简单的体形巨大。齐康也会使用宜人的尺度,一般用在需要使建筑物看起来亲切宜人的场合,比如风景区或者历史街区。使用亲切的尺度之后,建筑物看起来会比实际尺寸显得要小一些。如在福建长乐海螺塔“海之梦”的设计中,用塔身之上的小观景台作为海螺塔的尺度标志,就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不仅使塔身的造型饱满丰厚、鲜明艳丽,而且使塔身的高感、体量淋漓尽致地得到了显现。
对建筑来说,功能是使用的根本,“不管在什么文化背景下,充分满足使用者的功能要求,合理利用基地提供的各种发展可能性,充分发挥材料的特性并且推敲细部处理,总是成功的设计所共同拥有的品质。而任何关于文化与传统的思考,只有运用现代建筑语言,通过功能、环境或是技术与材料的内在需求予以表达,才是有意义的”[5]。
齐康重视功能的作用,认为功能是首要的,但追求的是功能的合理性,即将功能作为实现人性化的工具,却不是片面地强调标准或效率,而是将理性与感性相结合,实现蕴含在功能之中的文化意义。
从使用功能出发即从功能分析入手是齐康始终坚持的设计方法。在群体布置和个体设计上,相当讲究功能的体量、功能合理的分区以及最经济、最有效的交通流线。首先是确定各个功能体块的比例关系及与总体布局的比例关系,然后用最合理、最有效的流线交通组织将这些功能体块有机地串联起来。比如齐康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楼的设计中,就是从功能出发进行设计,通过功能和形式的恰当安排,实现了建筑所要求的功能空间布局和环境保护功能。
“技术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反技术如同向建筑即文明本身宣战一样站不住脚”[6]。和建筑类似,建筑技术也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不同时代的科技水平存在差异,在建筑技术上则表现为不同的建筑材料、结构技术以及工艺构造方式。相当一批建筑师认为建筑本来就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上的……他们采用适宜性的技术……齐康应该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1]449。具体而言,齐康在建筑设计中,注重对建筑材料的适当选择以及对本土材料的充分使用和新旧技术的有机结合。
适当材料的选择。江苏泰州中学的设计,齐康除了在造型上通过提炼传统元素,采用坡屋顶和新古典主义风格之外,在材料的选择上则根据周围环境,因地制宜,选择合理合适的材料。由于周边建筑采用的是青灰色墙砖,所以齐康也就选取青灰色花岗岩替代原有的青灰色墙砖,既与环境和其他建筑协调,又加强了建筑的保温隔热效能。
本土材料的运用。齐康在设计中注重使用本土材料,由于福建靠海,盛产橙红色的烟灸砖和灰白色的花岗石,齐康在当地的建筑创作中便将这两种本土材料作为主要材料,如厦门文联大厦主要以橙红色烟灸砖作为建筑饰面材料,福建省博物院与惠安海疆馆则将灰白色花岗石作为主要材料,从外墙饰面到室内外铺装甚至景观设计都采用的是灰白色花岗岩。
新旧技术的结合。技术本身没有贵贱之分,在不同的建筑中应该采用不同的建筑技术,在江苏省气象综合试验基地项目中,齐康将钢构架与仿木质的金属格栅相结合,营造了整个建筑群体丰富而且统一的总体形象。各个建筑单体在部分坡屋面的挑檐处设置钢构架,体现出强烈的现代感。建筑单体的窗洞和山墙采用的是仿木质的金属隔栅,作法类似于传统木建筑中的“花牙子”[7]。这种新旧技术结合的方式,不仅满足了空间结构的需要,而且可以令人耳目一新。
齐康认为许多建筑之所以能够感动人或引人注目,都是由于它们能够天衣无缝地与环境结合却不留痕迹,因此设计师工作的宗旨就是要想方设法将所设计的建筑与人文环境、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分析齐康的建筑作品,在设计时他非常注重建筑与环境的融合,不仅很多建筑的设计以环境为主题,而且要求建筑真正地融入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之中。
齐康无论在设计思想还是在设计实践中,都体现了对自然的遵从和对环境的顺应,他认为一个好的建筑,特别是一个好的风景建筑,应当是“此时此地此情,彼时彼地彼情”[8]。如在福建博物院的设计中,齐康没有片面追求尺度的宏大、气魄的雄伟,而是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建筑群能够贴近自然,和周围的生态环境融为一体,因此具有极强的“绿色”特点。
每个地区都有悠久的历史,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当地的历史、人文气息将在建筑上有着最多的体现,所以齐康特别注重将建筑融入当地的人文环境之中。在齐康主持的南京“总统府”旧址近代博物馆服务区的设计中,也有同样理念的支撑。设计构思时,以合院为基本的框架结构,突出民国时期的设计文化,主要使用屋顶的样式、“拱劵”的外貌和青砖的质感三个元素来实行其与文脉的呼应,使新建筑与“总统府”旧建筑达成了文脉上的延续。
建筑设计是意义和情感的表述行为。在建筑创作中,齐康注重主观能动性,突出“意”和“情”的成分,使建筑洋溢着不同程度的个性色彩和感情色彩,凸显着特定的精神、氛围与境界,实现了建筑理性基础上的情感表达[9]。
在齐康的建筑设计中,“意义”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并且意义的表达是建立在文化的基础之上的。文化是一个具有发展性、开放性和历史性的时空概念,建筑的文化意义就是建筑文化语境的营构,从时间向量上说,传统文化是建筑文化语境营构的文脉元素;从空间向量上看,地域文化特色又是建筑文化语境营构的身份元素。齐康通过建筑设计,沟通并提升了与人们在意义上的共识。
意义和形象是一种相互辩证的关系,如“象生于意”所表达的是“立意在前,而形象则紧随其后,给予证明”;“立象尽意”所表达的是无论用何种形象去诠释,都必须将意义全面、准确和完美地揭示出来。可以看出,意和象都是为了传达、表述、破解和诠释。这里,意义表达的是事与物,是以形象来体现的,意义提示了事和物的本体,意义体现了人们情感时的心理、心态;意义又是人们思维中的逻辑推理。在齐康的设计中,意义和建筑形象融为一体,和谐统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形式符号的意义表达,二是建筑场地的意义表达。
场所、建筑与人的存在及其意义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任何事物都具有独特的意义,场所也一样,因此场所不仅具有实体性,而且具有精神意义。现代的人们需要的是情感的环境,即从场所精神中获得建筑自身所具有的根本性经验。齐康在纪念建筑的设计中,力图表现区位的感觉,以探求场所的意义。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就建造在原日军侵华于南京实施疯狂大屠杀之后掩埋中国民众的地点之一上,这里尸骨累累,人数众多。齐康通过设计着重表现死的悲愤,从而打破传统格局,采用从高向低的序列,让观者感受到压抑、深沉和仇恨,设计将喧嚣的城市尽量摒除于外,而在院落中以较强的艺术象征手法隐喻了那场灾难对中国人民造成的深重痛苦,探讨了生与死、善与恶的人性问题。齐康通过设计充分挖掘出场所精神,让人们铭记中华民族所经历的沧桑,激励其奋发图强、振兴民族的拼搏精神,因此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个社会中人的行为习俗是设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文化还包括人的思想意识以及一个时代的精神风格。只有考虑全面,设计成果才能成为人们文化心理的对应物。齐康的建筑注重传统和地域文化的出新,具体表现在文化交汇的突破和社会约定俗成的突破,使之达到了一种推陈出新的境界,体现出建筑的时代精神和时代风貌。
尊重地域文化。中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既拥有深厚的传统设计文化,也具有丰富的地区设计文化,值得当代设计深挖、学习和借鉴。在齐康的设计实践中,充分体现了对地域文化的尊重和文化精神的出新。在地域建筑的设计中,齐康善于寻求地域的历史文化特色,提炼文化精髓,并结合当地的地形、气候、文化、风情等,寻找合适的造型元素,以体现地区文化的特色。
社会约定俗成的突破。建筑总是产生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和地域范围,社会的共同观念、相同的施工条件、相同材料的运用,往往使建筑风格和形式表现出相对的雷同现象。这种共同的建筑文化内涵反过来影响着人们的建筑审美心理,于是也就产生了在一个时期、一定地域之内对建筑形态的约定俗成。设计者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环境,在出新时就需要实行对社会约定俗成的突破,并不仅仅是形式的突破,而是结合人与文化、人与习惯、人与环境实行创作观念、构思和手法的突破[10]。
齐康的建筑设计将人们带进了一个深刻的思考层面,他所关心的问题是现代建筑设计中如何保留过去的痕迹,如何记录历史性的变化,如何体现地域文化特色,以及大众的情感又是如何寄托在这些“物”中的。
第一,建筑要符合民众的美感心理。审美主体即人民群众在建筑审美中要想达到的怡情悦性,首先需要做到审美主体的移情,达到生理与心理矛盾的统一。“建筑美感”心理是指人们在观赏建筑美时所引起的特殊心理活动,建筑美感乃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齐康的建筑设计符合人民群众的多层次心理结构,能够引起人民群众的美感心理,具体表现在建筑的生理性快感、抽象几何性美感、景物联觉性美感和艺术类比性美感四个方面[11]。
在齐康的建筑作品中,往往是集这几种美感于一身。在江阴望江楼的设计中,齐康认为现在的时代不同于以往,望江楼所处的地理位置也不是原址了,不能再设计成古典形式的塔,而应该寻找新的造型来表达新的意义。在设计望江楼外形时,齐康采用了“退层”的理念,旨在产生丰富的、有节奏的造型,同时利用多层次的窗檐出挑以表现“船帆”。在面向城市的一面,通过垂直划分来显示塔的高耸,使其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既是塔体,象征着船体的背部,达到形式与意义的融合,具有现代感;有规律地退层设计,增强了设计作品的层次感和韵律感;相似的造型元素的重复和有规律的大小变化,形成强烈的律动节奏,充满着动感,迎合了人民群众的审美心理。
第二,空间经验在感情上的传承。受历史、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影响,不同地区的民众对于空间的喜好是不相同的,比如只有东方才有院落、有围墙,这种积淀在人们心中的空间经验影响着他们的审美与情感,同时也唤醒了他们内心的感受与喜好。齐康特别注重将带有情感的传统建筑语汇与现代建筑功能相结合,实行空间经验在感情上的传承。在齐康看来,“提高建筑设计水平仍然要从人类共同的建筑意识观去思考问题,即从建筑的实体、空间和场所的要素去认识。”[12]
第三,地域建筑激发爱乡之情。齐康切实关注建筑本体中的地方属性,“地区的环境、气象、地质、地形、水源等自然条件,城市的规模、性质、大小、地段、基础设施都对它起着具体的制约作用,客观上的要求会反映到建筑形态上来。地域的历史文化、自然、人造环境制约和影响了具体的建筑创作”[13]。这样的见解是基于相应的物质、文化条件的,因为现代主义过于看重理性的作用,从而导致了国际化风格的出现。须知,建筑是技术与艺术的统一体,所以只有少数最基本的东西才是真正具有人类共识的,其他则少不了自身的个性与地方性。齐康注重建筑的地域性表达,通过设计满足人性需求,是要唤醒人们心中超乎建筑的乡土之爱,使人牢固强烈的爱乡之情。
设计的手法是多种多样的,齐康在设计中注重情理交织,并且以民众为本将建筑与时间、空间连接,把历史的要素与地域的要素合并起来,使建筑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强大的力量,进而了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齐康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地域文化的尊重与后现代建筑风格是不相同的。后现代建筑风格表面上看来是对传统语汇的尊重,但它的目的并不是文化的传承,而只是为了满足民众感性的需要,也就是强调记忆的价值,但记忆是片段的、个人的,不具有传统的系统性与全面性。齐康则不同,他努力地在感性的深层处将传统挖掘出来,不仅运用传统的形式符号,而且提炼传统的精神,并借助建筑回应现代人的传统情感,提炼现代人的传统情感。
对齐康的建筑设计思想进行研究有助于增强对中国现当代设计师的关注和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清晰地认识中国现有的建筑设计价值观,明确设计创作的主流方向。同时,齐康关注时空因素并取得了创作的成功,也可以激发本土设计师的文化自信和立足本土创新的意识。
[1]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六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449.
[2]薛求理.建造革命:1980年以来的中国建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11-218.
[3]齐康.建筑课之八均衡[J].室内设计与装修,2005(10):16-17.
[4]齐康.齐康文集[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75.
[5]郝曙光.当代中国建筑界关于建筑本质思考之回顾[J].南方建筑,2006(12):141-145.
[6]朱广宇,郭逢利.技术主义与历史主义——当代工业建筑设计的两种美学倾向述评[J].工业建筑,2005(9):72-75.
[7]朱晶秋,齐康.坡屋顶建筑形式的继承与创新——以江苏省气象综合实验基地项目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1(1):94-95.
[8]李伶伶.平民建筑师:齐康传[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151.
[9]金京.放谈两种“建筑艺术论”——访侯幼彬教授[J].华中建筑,2007(8):237-239.
[10]齐康.意义•感觉•表现[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5.
[11]汪正章.建筑美学:跨时空的再对话:2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159-164.
[12]齐康.建筑创作的纪程——齐康作品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15.
[13]齐康.意义•感觉•表现[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