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的建与管——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

2015-04-11 15:01赵萍萍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成都市

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的建与管——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

赵萍萍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所,四川成都610071)

摘要:结合城市文态建设、促进政府转型、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方面,重点研究成都市在推进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做法,以四川省成都市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发展为研究案例,分析现阶段政府在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职能作用和管理定位,探究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在建与管方面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成都市;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建管并用;统筹规范

收稿日期:2015-07-13

作者简介:赵萍萍(1982—),女,山东日照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文化传播研究。

中图分类号:G228.27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5-05-17

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基地项目“生态文明视域下达州生态农业发展研究”(SC13E091);四川文理学院“秦巴山区城乡统筹和基层治理创新研究团队”(2014112-3)

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得以覆盖,广播电视通过议程设置,节目制作,设备覆盖及信息的定向传播,将信息以可听或可视的方式进行传输。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是从国家广播电视系统到地方广播电视系统,使得其公益属性和服务范围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于信息的不同层面的需求,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从而也实现了从宏观信息到微观信息,群众按照不同信息类型的可选择性收听或收看自己的所需。[1]广播电视由于其广泛性、公益性、服务性、地方性、宣传性、引导性、教育性和监督性的特点,是我国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如何在现有广播电视体系的实际之上更好地提供符合人民群众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务,是现阶段我国发展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的具体要求,也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必然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探讨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与管理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

四川省成都市作为我国首个中西部获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副省级城市,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本地区(市)县、乡镇和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新道路,为全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构建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了有益的经验示范。[3]在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方面,成都市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性文件,确保本地广播电视全域覆盖的同时,在渠道建设、设备更新、质量管理等方面也有着独特的经验。

一、广播“村村响”工程标准化建与管

(一)基层广播室标准化建设

成都市在农村广播室建设过程中,遵循标准化建设的原则,自2009年至去年年底,全市共4662个行政村及社区的标准化广播室建设已完成,比预期提前一年建完。以此实现了全域所有行政村(社区)的标准化广播室建设,实现农村广播室的全覆盖,其中在视听服务中,声音的有效覆盖率达到90%以上 。据统计,在全覆盖建设过程中,成都市财政和各区市县配套资金总共拨款 8207.57万元,从财政上保障了广播公共文化服务渠道建设的完成。[4]

(二)农村广播室持续化管理与服务

近年来, 成都市有效利用广播在基层百姓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结合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发展均等化标准化的实际需求,文化系统联合成都市市级广播机构策划制作并播出了一系列服务百姓、服务基层的节目,同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节目刻印光盘,分送至基层。对于已建成的农村广播室,成都市也出台了一系列文件,用以督管农村广播室的持续化运转和服务。

(三)基层广播公共文化服务的三级联网模式

三级联网模式是指县、乡、村三级广播公共文化服务的联网工作,有效推进了该市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统筹了城乡的信息化网络建设。 此外,成都市还按照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要求,在各区(市)县已有广播系统的基础上,通过自筹资金等方法对广播系统设备进行升级改造。

(四)建设应急广播公共文化服务系统

成都市按照国家构建应急广播系统的建设标准,在各行政村和农民聚集区建设应急广播设备,应急广播系统的全面覆盖也使得成都市应急广播系统建设位居全国先进水平。

二、电视“户户通”工程

(一)渠道扩面和建设

在电视“户户通”工程建设过程中,成都市以有线电视建设为主,同时加快建设数字电视及卫星电视。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截至目前,成都市的光纤覆盖已达356个行政村,有限电视入户58万,农村地面数字电视用户发展28万,覆盖范围基本满足群众所需。[5]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的渠道建设全面扩面升级。

(二)数字化改造

为全面升级改造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提升服务质量水平,成都市从2010年开始,先后投入2500余万元,用于地面数字化电视升级建设,并将此列为本市民生工程。截止去年年底,成都本地地面数字电视用户已达三十余万户,且由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负责经营并按照10元/户/月的标准收取用户终端维护费。[6]

(三)入户调查统计

为了解且掌握成都市农村收视率状况,成都市委托该市社青民意调查中心经常性开展入户调查统计工作,尤其针对二三圈层地区的收视情况,且保证年统计数据的准确和具体。

如果两个数学对象包含相同的信息,那么称这两个数学对象全息,这里所说的数学对象可以是一个概念(定义)、一个公式、一个定理、一条性质、一个公理系统、一个数学结构、一个数学理论体系等.从全息的角度,可将数学定义分为全息定义和非全息定义两类.这两类数学定义在形成方式、概念表征、表现形式、内涵理解、外延变式、抽象程度、教学要求、教学设计等方面是存在差异的.数学全息定义,从建构数学科学体系的角度来看它是好的定义,但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它是既难教又难学的定义.对于全息定义和非全息定义的教学,应注意的是,它们的教学时间分配、教学难度分析、教学目标定位、教学过程设计等有较大区别.这也是本文要初步探讨的问题.

(四)直放站补点建设

积极推行直放站的补点建设任务,通过实地调查、规划招标等方式,成都市目前已对23个直放点进行补点建设,全面提高地面数字电视信号覆盖。[7]

(五)MMDS用户转换工作

为确保本地十七万余户边远地区百姓的正常收视,成都市已顺利完成MMDS用户转换任务。[8]

(六)运行维护和管理

2011年,成都市出台了《关于深化推进电视“户户通”工程的实施方案》,要求每年定期组织安全隐患巡查整治工作,对本市的广电公共文化服务系统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修护,保障发射台等基础设施的正常稳定运行。有些区(市)县如金堂、蒲江等采取分责和外包的方式确保管理与维护。目前,成都市已经通过修订相关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广电设备管理和盲村直播卫星维护的具体措施和办法,据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维修已达二千余次。

三、建管并用,扩大宣传影响力度

结合成都经验,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按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分级分圈层建设的特点,既要建设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的普及工程,又要突出重点工程、特色工程、拓展工程等,使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两化”建设既具有大众化,又具有专业化和小众化的特色,走分众、分级、分圈层、分板块创新发展的路子。针对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现状,要突出解决以下三点:

一是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之间硬与软、实与虚、静与动的辩证关系。硬与软是就二者实践执行力度而言,实与虚是就二者呈现的状态而言,静与动是就二者的运动变化而言。

二是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与文化公平、文化福利之间的共生关系。

三是如何通过制定法律制度,加强政府统筹,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促进多元参与,强化可持续等方面实现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一是明确职责,避免交叉。与广电、网络、动漫、出版、科技等部门等加强合作与分工,明确各自职责,避免多龙治水、重复建设的情况出现。确保农村广播室的设施产权关系,避免其他职能部门擅自更改用途。

二是强化立法,加强政策保障。探索和强化立法途径,切实推进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性,赋权性及控权性法律法规的建设。完善面向社会公开的听证和公示制度,利用新媒体的网络平台公开政策修订、制定、实施等方面的监督,全面听取民意,增强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的法制化保障水平和力度。

三是加大投入,创新财政支付。按照标准化均等化的要求,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积极引进社会文化组织力量,统筹安排文化专项经费,统筹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

四是科学规划,加强设施建设。科学合理规划,扫除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的盲区,尤其加强欠发达地区的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渠道建设,因地制宜,因时而变地发展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按照需求对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扩面升级。

五是完善绩效考核,创新人才管理。 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因其专业性,尤其要注意人才引进和使用的方法。建议与专业院校或研究机构合作,建立第三方专业评估机制,从文化需求角度出发,注重考核过程中的机会均等和公平性,按照文化服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考核主体进行全面考查,从而创新人才管理机制,有效完善绩效考核。

参考文献:

[1] 张国焘.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基本内涵[J].现代传播,2008(12):15.

[2] 石力月.城乡二元结构中公共文化服务问题——以广播电视“村村通”为例[J].新闻大学,2013(3):76.

[3] 郑晓力.关于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的思考[J].视听纵横,2009(4):33.

[4] 雷少凝.关于深化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的思考[J].中国传媒科技,2012(11):88.

[5] 赵力平,等.遵循广播电视规律 服务人民需求 创新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J].视听纵横,2008(10):110.

[6] 杨明品.中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发展模式选择[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4):37.

[7] 刘详平,等.中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政策与规则[J].甘肃社会科学,2010(5):21.

[8] 杨明品,等.中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几个基本命题探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1):20.

[责任编辑范藻]

Construction and Government of Public Culture Service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A Case from Chengdu City of Sichuan Province

ZHAO Pingping

(News Division of Sichuan Provincial Society Science Institute, Chengdu Sichuan 610071, China)

Abstract:The paper focuses on what Chengdu City has done in the progress of how the radio and television improves the public culture services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condition in city, the change of government function and the citizenization of peasants from village. A case study from Chengdu shows the function and role of the government in the system of the public service of the radio and television. The paper finds out the challenges and chances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government of the public culture service in the new time.

Key words:Chengdu City; radio and television public culture service; coordination of construction and government; overall planning

猜你喜欢
成都市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成都市青羊区:推行“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
成都市锦江区:从“心”出发 开展“六锦”社保服务
成都市医保系统开展党建联盟党史学习教育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小学校
成都市青少年宫作品
2019年1~9月 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数看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