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子维
2015年4月21日,台湾艺人杨又颖因不堪网络语言暴力,在台中住家自杀身亡。事发现场还发现了她留下的遗书,内容提及在工作中遭到欺辱,以及深受网络语言霸陵之扰。这一事件让社会对语言暴力的关注持续上升。其实杨又颖生前就是爆料粉丝专页的热门人物,指她酗酒又出卖身体,其本人也在事后站出来澄清网络的不实传言。此类语言暴力行为屡见不鲜,这些看不见的暴力之手,对身处漩涡的舆论对象造成了精神和心理的双重伤害,网络世界的可匿性成为了不受监督的自由发言者的避风港。
网络语言暴力,是指以网络为基本载体,以语言霸权的形式通过直接或间接对他人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言语,造成他人人格尊严、精神和心理健康遭到侵犯和损害的行为。
随着网络传播手段的推陈出新,网络上每个人都能够自由言论,传达信息,但这一定程度上也给不实传言乃至恶意谣言的流行创造了条件,加之网上信息的真实性难以核实,大量虚假信息以讹传讹。网络传播媒介易使人们不经思考便下结论,网民语言的“匿名性”使得人们说话可以不负责任。正是这种法不责众的心理;使个人的消极情绪被无限放大,形成一股强大的集群力量,对事件的当事人付诸语言暴力。
有关网络语言暴力场域的涉及,部分人出于和群体的其他成员保持步调的统一心理,或许运用暴烈性语言,畸形化语言,把关注对象“置于死地”,并非是这些“暴力”分子的真实动机,但他们的行动中却带有一定的盲从性质。
在众多网络语言暴力事件中,很多网民可能根本不知道,甚至潜意识里也不想知道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只是在事件仅呈现出的样态下发表评论,甚至毫无道理地谩骂,有时针对博主或发帖人,有时是在网民之间。但是在事件过程中,大部分网民在未确定关于杨又颖的舆论说辞是否属实的情况下,将内心对“出卖身体”这类与道德相悖的愤恨发泄出来,这种对社会现状的不满成为了网络语言暴力产生的原因之一。而作为部分网络信息的发布者,一些网站出于商业动机为了赚取浏览量而刻意制造耸人听闻的新闻话题,甚至用激烈刺激的标题来吸引受众,在一些敏感、涉及道德底线的问题上设置议题,激起网民对事件的激烈讨论,乃至发生语言暴力。
攻击行为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即为“意图伤害他人的身体行为或者言语行为。”网络语言暴力当属此范畴,而攻击行为的产生当有其相应的心理原因。心理学上的挫折-攻击理论很好地解释了这一现象:挫折总会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行为。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理智支撑我们要克制直接的报复,特别是这种行为换来的结果是别人的极力反对。与此相反,我们会把我们的敌意转移到一些安全的目标上,以示发泄。由此可以推论,当网民在现实生活中遇见上文所指的挫折时,这种挫折感所产生的攻击动机便促使人们在不需为自己言论负责的网上施以语言暴力。
社会生活中,人们通过言语、文化、思想交流或多或少受到语言暴力的侵袭,不管这种行为是否出于自身意愿,一定程度上我们都感受到了这种“看不到的、沉默的暴力”。符号是社会群体的共同认可。符号暴力长期存在于社会生活中,这种现象随着语言和文化的出现,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现代社会,语言暴力形式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普及应用,形成了符号形式的一种新形式——网络语言暴力。这种另类的形式——社会“软暴力”,是语言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它的影响力和扩散力是传播者和当事人所始料未及的。在网络事件中,因不堪承受语言暴力的攻击而自杀的当事人,成为了受到流言群体攻击的弱势群体。
社会普遍认为,网民素质低下以及网络管理的不规范是造成这种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当然,网络世界的随意性以及不确定性为这种管理带来了种种不便,网民素质高低有别,良莠不齐,并不能期许网民的整体素质在短时间内得到提高与改善。就目前而言,在面对网络语言暴力泛滥的现象时,公权力、法律是最有效的救济方法。
就长远来看,规范网络语言、加强语言教育还是较为可行的方法。语言形态的形成经历了阶段性的发展过程。童年时期的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语言形式和习惯代表着这个阶段的权威态势。在规范化、有制度性的教育时期,教育机构的教师语言是判断正确与否的标尺,有时,教师的价值观也通过教育的渠道传达出来,影响着这一时期语言的形成,并对今后意义深远。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个体之间的语言交流更是丰富了个人语言。许多我们信以为真的事情是一代代地传给我们的,没有人对它提出质疑,因为对于这些事情似乎有普遍共识。所以,加强语言教育,规范语言交流的内容与形式,是减少网络语言暴力的有效方法。
为避免此类悲剧的发生,网络世界,人人自律。守卫底线,尊重他人的隐私。共同抵制网络语言暴力,需要漫长的时间和无数具体的努力。
1.[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再生:谈论一种关于教育体系的理论[M].Minuit出版社,1970
2.[美]塞弗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华夏出版社,2000
3.[美]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