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娟 孙志刚 高萍
媒介融合是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所依赖的技术越来越趋同,各种信息在同一数字平台上得到整合,不同形式的媒介彼此之间的互换性与互联性得到加强,媒介一体化日趋明显。这种以多媒体、数字化、网络化等新技术为特征的新媒体,使新闻传播模式发生了变化,媒体形式和传播渠道更加多样,人人都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受众也越来越分散。在这样媒介既融合又相互竞争的新格局下,如何选择新闻信息、整合与组织新闻信息,需要媒体“把关人”有更高的媒介素养。
本文所指的媒体“把关人”,主要是指传统媒体的“把关人”。由于我国目前的政策规定,商业网站没有采访权,没有新闻原创的权利,因此,除了以传统媒体为依托的网站可以发布原创新闻之外,其他网站只能依靠转发来发布关于某一事件的报道。这样的客观现实要求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在媒介融合时代里有更高的媒介素养,以便适应新的环境和发挥好“把关人”的作用。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下,信息传播者和信息受众趋于融合,受众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他们在接收信息的同时也在生产和传播信息。同样,传播者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也在接收受众传递的信息。假如传播者传播的是不真实的信息,那么,它们会迅速地误导受众。同样,如果传播者未经严格把关就将从受众那里接收的信息传递出去,他们的“权威性”会误导很多人,毕竟受众对来自主流媒体的报道还是有相当的信任度的。只有“把关人”具备更高的媒介素养,严格地把关,媒体才能在新的环境下既能够向受众提供高质量的新闻和获得更多的受众群体,又能更好地发挥和弘扬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把关人”这个概念最早是由卢因提出的。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传播学者怀特将“把关人”概念引入到新闻传播学领域,明确提出新闻筛选过程中的“把关”模式。他认为,社会上每天存在着大量的新闻素材,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不是也不可能是“有闻必录”,它是一个取舍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媒组织形成了一道“关口”,通过这道“关口”传达到受众的新闻只是众多新闻素材中的少数。中国人民大学彭兰教授把网络环境下的“把关人”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微观即个别的网站对于自己内容的把关;宏观即在整个网络传播环境中的“把关人”对于整个网络中特定内容的控制能力。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下,“把关人”的外延被放大:专业传播组织和机构不再拥有传播霸权,话语权广泛地分布给众多网民,使把关不仅仅局限在媒体。而本文所说的“把关人”理论仍主要强调的是媒体的把关,体现在媒体从业人员对获取信息来源的把关,对信息真实性的把关,对所传播信息的把关等。
媒体从业人员为了更好地行使自己的把关权利,需要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学界对其概念比较公认的是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给出的定义:“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的选择能力(ability to choose)、理解能力(ability to understand)、质疑能力(abilitytoquestion)、评估能力(ability to evaluate)、创造和生产能力(ability to create and produce)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ability to respond thoughtfully)”。从媒体从业人员的角度看,媒介素养是指他们获取、分析、评价信息和以各种方式制作新闻的能力,以及在新闻采编和制作过程中理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在媒介融合时代,信息通过多渠道传播,而且传播速度极快,尤其在微博和微信等各种社交媒体上,信息在便捷传播的同时还聚合新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一旦媒体“把关人”在发布信息时由于缺乏媒介素养而没有做好把关,很容易使所报道的信息不恰当,造成不好的结果。
比如,在2014年10月23日,一条关于“95后萌妹用身体换旅行”的新闻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报道说一名95后的少女,非常喜欢旅游,但囊中羞涩,因此,她广招各地男朋友,只要包吃包玩,可以用身体作为交换。该报道缺乏准确的时间和地点,也没有对事件女主角的采访,后被证实为假新闻,只是一家社交软件的炒作软文。而这条消息的转载源头却来自某都市报,用整版篇幅报道了此事,导致很多媒体疯转,无数网友信以为真,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消息的最初来源是10月13日一个由“ME小清新重口味”帐号在豆瓣上发的帖子,开始并没有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直到纸质报刊媒体的介入。而首家转载的媒体,在事实把关过程中缺乏最基本和最关键的信息真实性审核和把关,在没有核实事实的情况下就进行了报道,而后又被其他媒体转载,从而使该事件进入了公众视野。通过此事件的传播,我们可以看出该报从业者媒介素养的缺失。媒体追求新闻的“新”和“奇”无可厚非,但确保事件的“真实性”是媒体“把关人”最基本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就是关于媒介如何对社会产生功能的知识体系,其侧重点是信息如何传输。”媒体作为公众利益的维护者,有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因而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认真核实报道的基本事实,确保报道的新闻要素准确无误。
从上述事件里,我们不难看出,尽管在媒介融合时代人人都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和接收者,因而人人都是“把关人”,都应具备一定的媒介素养,但真正能引起公众广泛注意的还是媒体“把关人”的介入。媒体从业人员具有专业的背景和训练,加之媒体组织有较高的权威性,他们的把关更能够引导舆论,也更容易被受众接受。所以,在新媒体的环境里,媒体“把关人”需要有更高的媒介素养,否则不仅会误导受众,更有可能影响媒体的名誉,导致媒体的公信力下降,失去更多的受众。
媒介融合时代不仅信息的制作和传播方式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且受众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媒体“把关人”需要有更高的媒介素养,才能在树立正确的媒介受众观、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的同时,坚持媒介的道德观和承担起社会责任。
受众在媒介融合时代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而且也是传播者(信息源);很多时候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的互动参与到新闻事件的讨论和处理中。受众在接收和处理新闻与信息方面拥有了前所未有的主动权。社交平台的迅猛发展使个体通过微信公众号或朋友圈评论,很容易将观点传播开来。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发言者可以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评论,甚至宣泄情绪和情感,而不考虑事件的真相。在这种情况下,媒体作为“把关人”要做的不是继续“煽风点火”,而是客观冷静地发挥引导者的作用,把公众的情绪尽量引向客观和有理有据的判断。
有一次小区里的一样东西被偷走了,监控里虽然拍到了小偷,但是小偷戴了头套,没有拍到小偷的面容。于是,我用我的千里眼看到了小偷,又看到了小偷的面容,我迅速报了警。没过多久,小偷就被抓住了,东西物归原主。
在2015年1月16日,歌手姚贝娜去世。一个新闻系的学生以《记者们在病房外,焦急地等待着她的死亡》为题批评记者们,瞬间刷爆了微信朋友圈,引发了公众对新闻行业的不满情绪。新闻界对此反驳,并用许多篇幅指出原文中错误的地方,包括《新京报》发布的《每人都有15分钟站上道德高地骂记者》。在此过程中,媒体的进一步介入不但有利于消除公众的误解,而且能起到对受众做媒介素养启蒙的作用。在媒介融合时代,虽然传播主体呈多元化,但专业媒体的报道依旧是人们认识事件、辨别真伪、做出自己判断的主要渠道。媒体作为“把关人”需要有更高的媒介素养,才能在做到真实、准确和全面的同时,向公众提供可靠的信息和帮助他们决策。
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下,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众多,有了很大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可随意在所能接触到的信息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信息。同时,各媒体之间的竞争愈来愈激烈。在这种情况下,若想吸引更多的受众和更好地参与到市场的竞争中,媒体组织应从传统的以传播者为中心的模式向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模式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行为,比如,媒体以色情、暴力和猎奇新闻来吸引受众眼球,片面地选取信息,通过“标题党”吸引受众,对受众造成负面影响。媒体也可能在市场化的运作过程中因为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或忽视自己的社会责任,造成经济利益和媒体社会责任之间的严重失衡。
比如,2014年的网络流行语中有个“周一见”。起因是《南都娱乐周刊》的主编在某周五晚通过微博暗示下周一将会有关于明星文章和姚笛的重磅消息发布。在接下来的一周里,微博处在沸腾中。身为娱乐报纸报道关于明星的一些私事和绯闻,本也无可厚非,但《南都娱乐周刊》采取的这种预热式新闻报道,导致事件的持续时间长和关注度高,给当事人造成了很大的和不必要的伤害。预告式新闻是违反新闻伦理的,特别是在已经获知事实却不及时告知公众的的时候。虽然《南都娱乐周刊》在“周一见”事件的炒作上很成功地博得了观众的注意,但在新闻伦理和道德方面却向社会提供了一个反面典型。在该事件中,媒体过度地参与到事件中,其主编不仅频频在微博发声,还接受采访,俨然代表公众对当事人进行谴责。中国人民大学教师常江认为,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必须考虑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对社会舆论和主流道德观产生的影响,媒体的使命应当止于对现象做出记录和合理解释,不能超越自身的身份,直接干预甚至策划娱乐事件。显然,《南都娱乐周刊》的做法已经超越了其报道职责的范畴。
当今,尤其在中国,社会环境的复杂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容易导致公众在面临新闻事件时更多地出现情绪化的反应,缺乏足够的理性分析。比如,在2014年8月15日,西安凤城医院因为手术室要搬迁和即将启用新手术室,一些医务人员在完成手术后在手术室里拍下了一组照片,以作日后留念。在同年12月20日,其中的一位医务人员的同学将照片上传到微博,并配上评论:“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我想说难怪医患关系这么紧张,手术同时你们在做什么?”顿时,这在社交平台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应,网友们几乎一边倒地谴责医生没有职业道德。爆料微博发出不久,@陕西都市快报对“医生自拍”事件予以曝光。随后,陕西当地网络媒体西部网跟进对此事件予以报道,并配标题《西安一医院被曝医生手术台上玩自拍引网友热议》,掀开了此事件网上传播的大幕。12月21日,事件关注度快速上升,相关的新闻报道超过300篇,媒体报道内容的关注焦点不约而同地放在了“医生手术台旁自拍”。21日晚间,西安市卫生局公布调查和处置结果,舆论发生明显转向,众多网络媒体很快就把报道重点放在了“分管副院长被免职”、“常务院长被记过”、“系民营医疗机构”等。12月23日,《北京青年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医生也不是神,他有感情啊》的报道,对“自拍”事件中未带口罩的当事人郑晓菊进行采访,并配以当事人痛哭流涕的照片,至此该事件的舆论倾向发生转变。在一个事件发生的最初阶段,公众的反应大多从情感出发,很少有理性的思考和分析。此时,如果媒体媒介素养不高,报道不谨慎,很容易迎合受众的喜好,导致其不理智情绪的发泄。在新媒体环境里,类似的现象会经常出现。媒体从业人员应该做的是给受众降温,从专业的角度分析事件和还原事件的真相。因此,怎样平衡受众的理性和非理性,怎样疏通受众的非理性,是媒介融合环境下媒体从业者需要认真思考和长期注意的问题。
媒介融合时代下的传播具有海量和碎片化的信息的特征。公众在面对海量的信息时,难免在选择和判断等方面出现失误,他们需要有专业的媒体工作者给予指引。首先,媒体从业人员自己需要认识和理解新环境的特点。其次,在海量的信息中,媒体从业人员应该坚持从新闻专业的角度出发,向公众传达真实、准确和全面的信息。为了尽可能地避免向公众提供不全面、不完整和不客观的信息,媒体从业人员应该培养和锻炼自己对信息挑选、整合、组织的能力,从而将公众关注的热点信息以专业的视角进行系统、完整的梳理和提炼。
自媒体的出现与迅猛发展是媒介融合环境的一个重要现象。在此,自媒体指的是利用网络新技术和通过各种数字平台(还包括Wike、SMS、可摄像手机、在线广播、P2P、RSS等)进行自主信息发布的传播个体。新媒介工具和名人对自媒体的影响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当前比较流行的自媒体包括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大V等,它们常常使信息出现病毒式和裂变式的传播。比如,在2015年1月16日歌手姚贝娜去世时,《记者们在病房外,焦急地等待着她的死亡》的文章就是以裂变式的效果迅速火遍朋友圈。同样,前面提到的“周一见”事件,本来应该由传统纸媒在周一发布消息,结果却因消息走漏,自媒体在微博和其他数字平台上抢先发布,后被各网站争先抢发和转载。
对媒体来说,自媒体的出现也是一种新的媒体监督力量。它们不仅发布信息,而且进一步跟踪报道和评论,包括对媒体表现的评论。还以姚贝娜去世事件为例,姚贝娜去世时,《深圳晚报》记者在未经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化装成医务人员进入手术室偷拍姚贝娜,引起公众的强烈反感,最后《深圳晚报》不得不向公众公开道歉。其中,自媒体对整个事件的报道、跟踪和评论,不仅帮助迅速形成舆论声势,而且迫使媒体作出反应。因此,在自媒体兴盛的环境里,媒体从业人员必须成为媒体中的楷模,不仅表现在专业新闻报道方面,而且在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方面。此外,自媒体的水平参差不齐,内容鱼龙混杂,有很多未经证实的消息其中还夹杂着个人的情绪或态度。这也要求媒体从业人员具有更高的媒介素养,从而争取在报道过程中避免重大失误,利用自己在专业方面的理性减少公众的非理性。
新媒体在不断更新传播方式的同时,也促使传统媒体改进原有的传播方式,融入到新的传播方式中。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媒体正在进入“多媒体融合”的阶段——将各种媒介的采编和生产作业有效地结合起来,资源共享,由此衍生出更多的和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具有不同需求的受众。因此,未来的媒体“把关人”要有新的理念、思路和方法,不仅决定报道什么内容,而且还应根据不同媒介的特点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报道。他们不仅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而且在技术上应该成为多面手,包括运用各种图文软件、视频软件、编码技术和使用大数据分析工具等等。这些媒介技术上的改变也要求媒体从业人员有更高的媒介素养。
在媒介融合的环境里,媒体从业人员的信息来源不仅是自己的采访,更多的是从网络上获取。因此,媒体从业人员对网路新闻采编的知识、能力和态度变得格外重要。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媒体从业人员需要学会如何辨别信息的真假和选择有新闻价值的信息,然后通过自己的质疑、求证和推理向公众提供有助于他们决策的新闻内容和信息。这对媒体从业人员来说是一个长期的挑战。在很大程度上,他们自身媒介素养的高低将决定他们选择的新闻内容的质量和媒体对公众所有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无论在媒介融合还是纸质媒体占主导的时期,媒体都有可能出现“把关人”自身话语权越位的现象。比如,媒体超越司法程序抢先对案件涉案人做出定性、定罪、定量刑以及胜诉或败诉等结论,以煽情的语言激起公众对当事人憎恨或同情,有意或无意地压制相反意见等等,都是媒体从业人员话语权越位的表现。这种情况在媒介融合时代更容易发生。例如,媒体从业人员自己也有微博或公众号,他们在这些平台上发表的言论,可能只是自己的想法或情绪,但因其传媒人的身份,即使是传媒人自己的观点,反应到受众那儿就成了传媒人所代表的媒体的观点或是其作为传媒人专业的观点。他们可能为了现实的利益,比如点击率、访问量等,对他人的私人领域过度干涉,或进行不合理的监视和评价。前面提到的“周一见”中的《南都娱乐周刊》的主编频频在微博发表言论,批评当事人的私生活,并打着爆料的名义过度地干扰当事人的生活,这种话语权的越位行为和职权的滥用都是媒体从业人员媒介素养不高的表现。
我们不应该忘记,媒体在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也容易感性牵动理性。比如,媒体的镜头对准的常常是受难者家属极其悲痛的画面,标题常常与内容出入很大等等。这似乎成了一种潜规则:如果大家都去逼问受难者家属,而你不去,你就会担心错过重要的信息。当一家媒体采取不恰当的手段获得信息,更多家媒体会跟着采取类似手段;一家媒体用了“标题党”,网络上便会出现更多类似的“标题党”。媒体“把关人”要做的不是盲目跟风,而是需要具有更高的媒介素养,利用自身的专业修养去认真把关。每个新闻工作者,不论是从事业务还是从事管理,都应该有媒体的道德感和责任感,即道德罗盘。
由于其职业的原因,媒体总会格外关注独家新闻,这在目前以点击率和转发次数衡量媒体影响力的新媒体环境下也是如此。所不同的是,现在人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和各种数字平台发布独家新闻,而不必像以前那样被动地等待媒体的发布。这就导致媒体人想要获得独家新闻的难度增大,使得一些媒体甚至为获取独家新闻而不惜采取不恰当的手段。在前面提到的“姚贝娜事件”中,《深圳晚报》就因为抢独家新闻而采取不恰当的偷拍手段,结果虽然获得了独家新闻,却引起了姚贝娜家人和公众的不满,也让《深圳晚报》深陷新闻伦理指责的舆论之中。虽然抢新闻,尤其是独家新闻,是媒体从业人员应有的本领,但在实践中新闻工作者应该遵循新闻职业的伦理和道德规范,有自律的能力。
在媒介融合时代,媒体工作人员不再只是单纯地为一种媒体服务,而是多个媒体平台。这种多平台发布新闻内容和信息,加上前面提及的网络传播所具有的病毒式传播的特点,也要求媒体从业人员有更高的媒介素养。不然,由于媒介素养的缺乏,媒体从业人员一旦没有对信息进行把关会使虚假的信息和不实报道大行其道,在公众和社会中造成不好的影响。
总而言之,在媒介融合时代,媒体“把关人”应该适应时代的变化,勇于承担起媒体的社会职责,承担起对新闻的负责、公众的负责和对社会的负责。此外,未来的新闻编辑要求媒体从业人员像企业产品经理一样注重信息产品使用者的感受,花大力气去了解和满足他们的需求。媒体从业人员还应根据用户的体验设计产品的呈现平台和方式,并不断根据用户的反馈升级信息产品的质量。这些都需要媒体“把关人”有更高的媒介素养。
在媒介融合的环境里,受众已经全然摆脱了受媒介、编辑和记者共同“操控”的舆论平台的控制,他们通过自己手中掌握的互联网资源,建立了拥有广泛使用者和关注者的新的话语平台。媒体不再是唯一的传播者。同时,受众拥有前所未有的选择性、参与性、互动性和信息传播能力,在传受关系中,受众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凸显。媒体从业人员只有具备更高的媒介素养,才能更好地认识和处理好与受众的关系,更好地为受众服务,更好地体现其社会价值。
今天和未来媒体环境里病毒式传播的特点,以及各种形式的自媒体的繁荣,使媒体从业人员稍不注意就会摔跟头。面对各种鱼龙混杂的信息、小道消息和谣言,怎样识别其中的陷阱和虚假,从而有选择和理性地认知、理解和传播新闻内容和信息,需要媒体从业人员有更高的媒介素养,提高自己运用信息的能力。
媒体从业人员“把关人”的角色功能的确已因为新媒体的迅猛发展而减弱,但这并不是说“把关人”的地位不再重要。“把关人”怎样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中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发布真实有效的信息,承担社会责任,把握好新闻伦理的界线和标准,都需要媒体从业人员具备更高的媒介素养。此外,未来的编辑也是“内容产品经理”,换言之,媒体从业人员不仅要精通新闻内容的制作和生产,而且要懂得怎么设计和营销新闻内容。媒体若想要在复杂的环境里生存下去,其“把关人”必须具备更高的媒介素养。只有“把关人”具备更高的媒介素养,才能更好地当好“守门人”,担当起媒体应有的社会责任;只有具备更高的媒介素养,媒体从业人员才能当好受众的“引导者”,才不会被环境所制约,不会被动地随波逐流。
1.喻国明.传媒经济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张雨蒹.新时代媒体人的角色转换——对“把关人”理论的新思考[J].新闻世界,2013(11)
3.刘谨宏,朱嘉蕊,毛江良.新媒介环境下网络编辑的媒介素养[J].出版科学,2013(03)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5.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6.张开.媒体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J].现代传播,2003(01)
7.徐瑾.2006上海高校媒介素养调查报告[R].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6
8.孙志刚,程明.数字第一、内容第一、受众第一——数字技术与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传媒产业特征及其发展趋势[J].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12
9.马秀芬.新媒体时代媒体人的媒介素养[J].新闻传播,2013(08)
10.何镇飚.媒介伦理的新思考——以《南都娱乐周刊》“周一见”事件为例[J].新闻记者,2014(05)
11.孙锦卉,周晓航.娱乐新闻传播中媒体道德失范现象探析——以“周一见”事件为例[J].文化传播,2014(06)
12.张彬.对“自媒体”的概念界定及思考思考[J].今传媒,2008(08)
13.张甜.对新媒体时代“把关人”理论的新思考[J].新闻实践,2007(11)
14.陈海华.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人的媒介素养问题——以纸质报刊为例[D].浙江师范大学,2010
15.科瓦齐,罗森斯蒂尔.刘海龙,连晓译.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6.叶铁桥.每逢大事争伦理[J].新闻界,2015(01)
17.肖娜.谈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J].编辑之友,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