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作为国家文化战略的翻译政策——以京师同文馆的翻译活动为例

2015-04-11 11:53罗列杨文瑨
山东外语教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洋务派京师译员

罗列,杨文瑨

(西南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1.0 引言

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每一次重大的社会进步与文化繁荣都与历史上出现的翻译高潮存在着内在联系。时至今日,翻译作为国内外经济文化交流中极为重要的媒介,在增进中国与世界各民族间的交流和沟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成为新兴语言服务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占据的地位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李宇明,2011;贺宏志,2012)然而翻译活动是否能积极推进本土文化的开放与健康发展,翻译市场是否具有良性的运行机制,与翻译政策的引领息息相关。翻译政策是影响和制约翻译活动至关重要的因素,制定恰当的翻译政策,并有效地实施,是实现国家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0 翻译政策的定义

学术界率先将翻译政策纳入研究领域的是美国学者霍姆斯(James Holmes),他在第三届国际应用语言学会议上首次发表“翻译研究的名与实”(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一文,后来被视作翻译学学科的创建宣言。霍姆斯在文章中对翻译学的研究目标、研究范围以及学科内的划分提出了较为详尽的构想,他将翻译学分为纯翻译研究与应用翻译研究,翻译政策被纳入了应用翻译研究的范畴。霍姆斯提出,翻译政策研究将“提供合理建议,以确定社会中译者、翻译活动及译作的地位和作用:如在特定社会文化情境中应选择哪些作品来翻译;译者的社会经济地位如何,译者应该具有何种地位;翻译在外语教学中应起的作用等”。(Holmes,2004:190)霍姆斯虽然对翻译政策做出了界定,但在之后的研究中并没有深入。描写翻译学派的图里(Gideon Toury)在对翻译规范的研究中再次探讨了这一概念,认为翻译政策是“在特定时期和特定文化/语言中,影响译入文本类型的选择,或者甚至是影响对某些特定文本选择的因素”。(Toury,2001:58)图里的翻译政策试图回答“翻译了什么”和“为何选择这些文本来翻译”这两个主要问题,但他并未详细地阐明有哪些支配因素。英国翻译理论家杰里米·蒙代(Jeremy Munday)也简略地提到过翻译政策,认为与霍姆斯所提出的概念相比,“翻译政策如今更多与影响翻译的意识形态相关”。(Munday,2001:13)比利时学者梅勒阿茨(Reine Meylaerts)关注到官方层面的翻译政策,从这一角度将翻译政策定义为“一套法律法规,用于规范在教育、法律事务、政治机构、行政、媒体等公共领域的翻译活动”(Meylaerts,2011:165),并指出“研究当下官方的及非官方的翻译政策十分必要”(同上:167)。在国内,近年来开始有研究者关注翻译政策的研究,但成果较少。有从翻译的社会功能探讨了翻译政策,虽详述影响翻译活动的社会因素,却未对翻译政策有明确的定义。滕梅认为翻译政策指“国家政府或政府机构所提出或制定的与翻译有关的规定性要求”(滕梅,2009:12),并探讨了1919年以来中国翻译政策的发展与变化。虽作了较详尽的梳理,却忽略了翻译政策的主体也可以是非政府性的社会或民间机构。黄立波与朱志瑜对翻译政策作了如下定义“由官方或民间机构就翻译问题所做出的讨论、陈述或行为方案”。(黄立波、朱志瑜,2012:26)这一定义拓展了对翻译政策的认识,注意到民间机构翻译政策对翻译活动的影响,但没有论及政府翻译政策与民间机构翻译政策之间的关系和互动。

翻译政策虽可以由政府或政府机构牵头或主导,由政府引领社会来完成,但民间的社会机构依然可以参与翻译政策的制定。本文将翻译政策定义为:国家政府或政府机构,亦包括非政府性民间团体或组织在国家指导或影响下,针对翻译活动,所做出的书面或口头上的合法的指导方针或具体规定。翻译政策对翻译活动的方方面面均发生影响,主要包括翻译选材、翻译出版、翻译策略、译员培养、翻译市场的规范等等。

3.0 翻译政策与国家文化战略

“国家战略是一个系统,文化战略是这个系统构成中的一部分”。(胡惠林,2011:37)即一个国家的文化战略与本国的政治、经济方面的发展战略紧密相关。“只有当文化表现出比物质和货币资本更强大力量的时候,当经济具有更多文化含量的时候,经济发展才能进入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才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李新家,2011)当今全球范围内,国家竞争力的内涵已发生改变。各国不再完全只是政治、经济、军事之间的较量,更是文化软实力的博弈。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作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精神力量的集中反映,其战略地位已随着国际竞争重点的变化而进一步凸显,不同文化之间的比较和竞争也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内容。文化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内容之一。

如今中国快速的发展赢得全世界瞩目。在这关键历史时刻,人们的关注点不再仅局限于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同样关注经济实力背后的文化。无论是文化的汲取还是输出,都需要翻译来担当中介的角色。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增强,文化战略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翻译。季羡林曾说:“中华文化之所以能长葆青春,万应灵药就是翻译。”(转引自林煌天,1997:2)翻译是传承文化必不可少的手段,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的积淀和发展发挥着巨大作用,是国家文化战略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进程,见证了作为国家文化战略的翻译政策,在推动中国文化现代转型中发挥的重大作用。下文将从晚清政府文化战略的调整,探讨洋务派翻译政策的提出和实施,以及对京师同文馆翻译活动的影响,分析其翻译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对翻译选材、译员培训、翻译师资培养等的影响,以及翻译政策所体现的主体文化对自我和他者文化的认知方式,归纳影响翻译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因素。

4.0 晚清洋务派的翻译政策与京师同文馆

晚清社会是近代中国文化战略发生转变的重要阶段。“鸦片战争,中华文明在欧洲文明前打了败仗,中国以屈辱的方式建构起了与世界的现代关系”(胡惠林,2011:37),并在此后,出现了中国翻译史上的一次高潮。清朝在国门被打开之前,自诩为天朝上国,充满了对本国文化的自负。鸦片战争之后,列强的坚船利炮袭来,将强势的西方文化带到了毫无准备的中国大地上,揭开了两种文化较量的序幕。以奕䜣(1833-1898)为代表的洋务派人士不得不调整文化战略,秉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策略,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开始逐渐接受并学习外国文化。清廷改变文化战略的直接产物之一,即京师同文馆的诞生。

4.1 翻译政策的积极性与京师同文馆的成就

国家赞助推动外语学校的创办。鸦片战争后,在与列强的外交过程中,清廷官员体会到因不懂外语带来的阻碍,依靠外国译员的不可靠,切身感受到朝廷必须有忠实于自己的译员,进一步意识到创办外语学校的必要性。京师同文馆的创办实为形势所迫,是洋务派人士为了解决外交事务采取的救急措施。1859年,时任翰林院编修的郭嵩焘(1818-1891)奏请咸丰皇帝设立外语学校。之后冯桂芬(1809-1874)提议在上海设立翻译公所,这一系列的奏请,展现出当时统治阶层中已有官员认识到培养外语人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至1861年,奕䜣与大臣文祥(1818-1876)、桂良(1785-1862)上呈《通筹洋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正式提出建立京师同文馆,且依属于总理衙门,表明外语及翻译人才的培养此时已被吸纳在外交的范畴里,是属于整个新洋务政策的一部分。(王宏志,2011:95)在洋务派的不断呼吁和坚持下,获得清廷的许可和赞助,京师同文馆得以创办。虽然该馆存时不长,却在中国历史上开创了将外语教学纳入官办学堂的突破性角色,并带动了一大批新式学堂的设立,开启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大门。

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初具形态。洋务派期望通过京师同文馆,能快速有效地培养出一批急需的翻译人才。京师同文馆的主创者们就人才培养制定了明确的章程,本身即政策。(黄立波、朱志瑜,2012:28)章程内容涉及课程设置、学生来源、师资组成、考核奖惩方式及馆内组织结构。在以后的教学和翻译实践中,相关政策得到不断完善。首先,在课程内容设置上,逐渐形成外语加实学的教学模式。在办学过程中,洋务派认识到仅仅训练语言无法培养出合格的译员。加之洋务派认为西方富强的根源在于先进的科学知识,于是在外语科目的基础上,后又增设了天文、物理、化学等实学科目,使外语教学与实学教授并行。其次,采取了课堂教学加口笔译实践的形式。翻译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洋务派除了在课程设置上将重心放在翻译上,还提供了大量的口笔译实践机会。诸如让学生参与译书,到总理衙门参与对外交涉事件等。再次,洋务派建构了翻译人才评价模式。京师同文馆馆规涉及十分严格的考核制度,既有招生入馆考试,也有具体的学业考试,将考试作为考核学生真实学业成就的重要手段。学业考试分为月课、季考、岁考、大考四种。月课和季考属于平时测验,奕䜣等人认为“查在馆学习人员,果能专心致志,自可日起有功;惟其中勤懒之分,亦必随时考察,用资策励”。(中国史学会,1961:26)为了督促馆内学生,京师同文馆有着完善的学生管理制度,考试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项条规,将考试成绩与奖惩待遇紧密结合。采用奖励与淘汰制度,有助于挑选出精英人才。洋务派的翻译政策使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初具形态,即便对今天依然具有启示性。

外交人才的培养。京师同文馆的毕业生担任外交领域中的翻译人员,人数超过120人。(黎难秋,2002:78-87)许多学生具备优秀的外语水平,从翻译人员又转为外交人员,甚至担任到外交总长。他们“改变了由外国人包办中国外交的传统局面,而且逐渐取代了一班昏聩懵懂的满汉官僚在外交界的地位”(吕景琳,1985:84),对当时处于外交劣势的清廷,起到了积极的帮助作用。

西书的翻译。洋务派将翻译西书看作是学习西方的桥梁,“枪炮火药与轮船相维系,翻书与制造相表里,皆系今日要图,不可偏废”(中华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57:103),洋务派认为图强须发展制造业,而要发展制造业,必须翻译西书,学习西方。洋务派翻译政策有关翻译西书的思想,加之馆内增设西学馆和西学教学的需求,促进了京师同文馆翻译西书活动的开展。在馆内,教材的翻译从语言类书籍扩大到西学书目。为了培养外语人才,翻译外语词典、语法等工具书;为了扫清外交障碍,翻译国际、国外的法律法典;为了借鉴西方富强的经验,将“制造与格致之学”的书目进行翻译。据统计,京师同文馆的师生们共译西书26种。(熊月之,2011:248)同文馆“就引导国人认识西学之功,实可谓当之无愧”。(苏精,1985:159)同文馆的西书翻译,推动了晚清译介西学的浪潮。

正是当时清廷观念的转变,促使洋务派翻译政策的出台,对晚清社会的发展及后来的翻译活动具有重大影响。京师同文馆的创立及40年的运行,显示了洋务派顺应时代潮流的翻译政策在推动主体文化转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4.2 翻译政策的局限性及其影响

京师同文馆虽开创了中国近代外语教育和翻译人才培养的先河,但随着洋务运动的失败,京师同文馆最终也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与洋务派的翻译政策的局限性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着莫大的关联。

洋务派创立京师同文馆的初衷,不是要从根本上学习西方,也不是为了要加强不同民族间的沟通,而是为了挽救清朝的统治危机,是一种应急的策略,其政策的局限性在所难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缺乏长期办学的规划。洋务派认为训练外语人才是简单容易的工作,若能通晓文字,即可停止;第二,选择生源过于局限,起初仅限于八旗子弟入馆学习,后才放宽;第三,译书质量缺乏监控机制。翻译西书是洋务派翻译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京师同文馆内重要的翻译活动。虽然译书种类达到26种,但翻译质量遭到了后人的批评和非议;第四,对师资建设缺乏系统和长远的认识。洋务派以为,认识外国文字的人便可担任教职。从开馆无教习,再到聘任外国教习,都无系统的师资资格要求。即便后来聘请了相当数量的汉人教习,目的更侧重于监视馆内的外国教习,防止他们传教。除了洋务派翻译政策自身的局限性之外,外在的压力和阻挠过于强大,特别是当朝保守势力的阻挠,导致其翻译政策未得到有效、全面的执行。

京师同文馆不仅在中国翻译历史上,也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上有着重大意义,它的出现表明中国主流文化从对域外文化的漠视,到被迫主动学习的过程。洋务派的翻译政策催生了京师同文馆,指导并影响了译员培养模式的建立和一系列的翻译实践,其成功和失败之处均说明,政府制定恰当的翻译政策对于国家文化战略发展的重要性。

5.0 影响翻译政策制定及实施的因素

驱动翻译活动发生的有多重力量,既有国家层面,也有民间需求。季羡林谈翻译时指出,“精神产品不能全部交由市场去调节”,需要合理规划翻译,“力求实现质量优良、机构合理的真实繁荣”,在“翻译规划、翻译政策、翻译教育、翻译队伍建设、翻译市场管理”方面,政府应该发挥重要作用。(季羡林,2007:20)如果政府部门具有前瞻性的战略部署,在翻译政策与翻译规划制定上能够发挥有效指导作用,就能更好协调翻译人才培养、翻译市场发展与民族文化诉求之间的关系,也能更好协调国家发展战略与民间意愿之间的关系,促进政府及非政府翻译机构之间的相互协作,共同服务于国家文化战略指向的目标。进入21世纪,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政府在文化战略上提出“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策略,只有制定恰当的翻译政策,并确保其贯彻和实施,才能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从洋务派翻译政策的得与失与京师同文馆的成与败,可以看到以下因素对翻译政策制定及实施的影响。

5.1 国家文化战略目标的定位和赞助力度

翻译政策既可以是国家机构以法规的形式公布的主张,也可以是非政府性民间组织自拟的章程条款。作为社会性的行为,翻译活动不可避免会受到官方预设的文化战略目标的影响。倘若政府的文化战略具有前瞻性,相关的翻译政策制定也会体现出系统性、稳定性和远见性,将引导各层次翻译活动的良性开展,政府的积极赞助将推动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洋务派虽然提倡学习西方,却无法形成“全球化”的意识,其文化战略以“制夷”为目标,翻译政策也为这一目标服务。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均为政府官员,部分甚至身居要职,皇帝和慈禧太后在这场洋务运动中也代表当权者体现了支持的力量。朝廷的海关承担了京师同文馆大部分的经费,除了日常运作,政府的经费还用于学生的补贴,教员的厚禄,优秀译员的奖励等等。清政府的主导成就了这所意义非凡的外语学校,来自官方层面的赞助使馆内的译员培训和翻译活动顺利开展。但洋务派成立京师同文馆仅为一个应急措施,培养翻译人才意在解决外交中不懂外语的难题,翻译西书亦欲快速学习西方富强的利器。翻译政策的发起原本只为快速解决清廷眼前的难题,缺乏长远规划。这表明,清廷所设定的文化战略目标造成了当时的翻译政策无法具备稳定性和可延续性。

5.2 翻译政策的社会认知度

任何政策的实施,都离不开全社会的配合和参与。这些规定性的要求既需要自上而下的国家导向,也需要自下而上的民众接纳与参与。具体可分为:第一,整个社会对翻译政策有较为科学的理性认识,有利的社会环境能促使翻译活动的顺利开展;第二,需要有合理的激励制度,让专业机构或者专业人士将政策付诸实践。

清廷统治阶层为摆脱困境,巩固自身统治,衍生了相应的翻译政策。京师同文馆是这一政策实施的载体之一。依附于总理衙门的京师同文馆,由清廷的最高决策层直接领导。京师同文馆的成立、生源的选择、课程的设置、考核制度的设立、师资的构成、师生共同完成的译书,都是洋务派翻译政策推行的成果。遗憾的是,当时朝廷中以大学士倭仁(1804-1871)为首的保守派无法接受西学介入中国的传统文化,介入科举制度。倭仁一再上折表明凡进馆学习之人都有道德问题,更有通敌之嫌。朝廷反对势力的不断干预,长久以来轻视外语学习的传统,以及从官方到民间对“通事”的鄙视,使得报考同文馆的人愈加稀少,普通民众对于进馆学习的人也充满了敌对鄙夷之意。京师同文馆成立迟缓,成立后又出现招生困难,学员无心学习的局面。保守力量的过于强势,主体文化对翻译和译员培养重要性缺乏足够的社会认知,导致了洋务派翻译政策无法稳定、延续性地进行下去。

当今改革开放的中国,社会各阶层对改革开放、重塑中国文化大国形象已达成共识。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桥梁,其地位在全社会的认知中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中国翻译行业中出现的翻译质量下滑、译员的社会及经济权益不能得到全面保障、优秀译员极度匮乏等现象,亟需政府的翻译政策来规范和改进。

5.3 专业人士的主体性

专业人士是翻译政策的直接践行者之一,是翻译领域中最庞大的主力部队。他们的职业能力和主体能动性,直接影响着翻译政策实现的效果。

京师同文馆兼具学校与译馆的双重性质。馆内的师生亲自参与译书,他们是洋务派翻译政策的直接执行者。尽管京师同文馆的译书启迪了国人的现代意识,但其译书成就比不上同时期的江南制造局译书馆。馆内师生的职业能力和主体性决定了翻译活动开展的成效,翻译政策实施的效果。京师同文馆的外国教习充当了译书的主要角色,特别是总教习丁韪良(W illiam A lexander Parsons Martin,1827-1916),他上任后即主动组织翻译班子,开始译书活动。京师同文馆所译之书,既有英语学习的书籍,也有西学知识的专业书籍。但是馆内的“英语教习并不是‘西国上等人’,所教内容亦不过英语语言文字,对于西学知识只涉及皮毛”(顾卫星,2004:25),译书质量遭到后人的批评。部分学生也参与到了译书活动中。京师同文馆创办之初,学生都是八旗子弟,他们对于外语学习采取敷衍的态度,自然不能学成。后来,招生范围有所扩大。但因为学习外语一直遭到保守派的阻挠和抵制,整个社会也受此影响,进入馆内的学生人数不多。此外,学生在整个学习期间外语学习时间不长,还要兼顾天文、算学等其他科目的学习,学生的外语能力有限,无法进行独立有效的翻译,自然也就不能译出高质量的西学书籍。同时,洋务派的翻译政策中明确了翻译西书这一任务,但对承担翻译活动的专业人士缺乏明晰的认识。负责管理京师同文馆的奕劻(1838-1917)也将翻译人员称之为“象胥舌人”,并未深刻认识到翻译工作的重要性。京师同文馆内的师生们纵然进行翻译活动,但主动性有限,使得翻译政策中有关这一方面的内容并未得到较好实施。

6.0 结语

以史为鉴,在晚清时期,近代中国的文化战略发生了重要转变。洋务派的翻译政策既催生了京师同文馆,使其运行数十载,培养了一批近代的外交家和译员,翻译了一批西书,洋务派翻译政策的局限性,又制约了京师同文馆的长足发展,最终加速了京师同文馆走向失败的结局。晚清洋务派的翻译政策和京师同文馆的成败,给当今中国翻译政策的制定诸多启示。要想开展有助于实现国家文化战略目标的翻译活动,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翻译政策。首先,政府必须对主体文化状况和世界形势有清楚的认识,才能指导专业组织开发好的翻译选题。第二,翻译政策的制定中,要认识到翻译人才的培养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系统性极强的工程。从京师同文馆的失败可窥见历史的教训,正因为对培养翻译人才缺乏科学的认识,有关人才培养的政策内容并不成熟,导致京师同文馆培养出来的外语人才绝大多数都无法独立承担翻译工作。当今中国虽然外语学习者众多,但合格的、高水平翻译人才的缺乏,制约着中国文化向世界的传播,也阻碍了中国走向文化强国的进程。制定翻译政策须认识到译员培养的渐进性、实践性和专业性等特征,并赋予译员工作地位更高的社会认同。第三,翻译政策中必须包括对专业人士的激励,保护翻译的版权,健全法制,保护译者合法权益等内容。制定有效的翻译政策须认识到,译者的权益受损,将导致翻译工作无法顺利开展。目前中国高校翻译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多不愿意选择成为职业译员,其中译员报酬长期过低、地位不高是很主要的原因。第四,翻译政策必须对翻译行业起到规范作用。2003年11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国家标准《翻译服务规范第1部分:笔译》(GB/T19363.1-2003)。这是中国翻译行业首部国家标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中国翻译行业的诸多方面继续出台更多的细则规范,来指导、监管行业活动,才能推进该领域的健康发展。

上海外国语大学乔国强指出“翻译工作的确是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无法想象不通过翻译就能让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但是,翻译作为一种国家文化战略,不从体制上着手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须要从国家的角度来着手解决”。(转引自袁莉,2010:29)当今中国文化战略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国家层面翻译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合理的翻译政策须具有可行性、稳定性和可延续性。适应社会发展的翻译政策将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支持培养优秀的翻译人才,促进翻译研究的繁荣,翻译学科的健康发展,以及翻译行业和市场的进一步规范,最终服务于国家的文化战略。

[1]Holmes,J.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A].In L.Venutti(ed.).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C].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4.180 -192.

[2]Meylaerts,R.Translation policy[A].In Y.Gambier& L.van Doorslaer(eds.).Handbook of Translation Studies:Volume2[C].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2011.163 -168.

[3]Munday,J.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M].London and New York:Rouledge,2001.

[4]Toury,G.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5]顾卫星.京师同文馆英语教学历史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5):23-27.

[6]贺宏志.发展语言产业,创造语言红利:语言产业研究与实践综述[J].语言文字应用,2012,(3):9-15.

[7]胡惠林.当前中国文化战略发展的几个问题[J].艺术百家,2011,(6):36-43.

[8]黄立波,朱志瑜.晚清时期关于翻译政策的讨论[J].中国翻译,2012,(3):26-33.

[9]季羡林.季羡林谈翻译[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

[10]黎难秋.中国口译史[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2.

[11]李新家.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N].经济日报,2011-11-21.

[12]李宇明.语言也是“硬实力”[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1,(5):68-72.

[13]林煌天.中国翻译词典[Z].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14]吕景琳.同文馆述评[J].东岳论丛,1985,(1):80-86.

[15]苏精.清季同文馆及其师生[M].台北:上海印刷厂,1985.

[16]滕梅.1919年以来的中国翻译政策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

[17]王宏志.翻译与文学之间[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8]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9]袁莉.著名翻译家倾谈“文化走出去”[J].上海采风,2010,(3):17-29.

[20]中国史学会.洋务运动(二)[M].上海:上海书店,1961.

[21]中华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海防档·丙·机器局(一)[M].台湾:艺文印书馆,1957.

猜你喜欢
洋务派京师译员
清末普及教育的尝试:以京师强迫教育为中心
京师得家书
官场圣人范仲淹 第九章 重返京师
洋务派与中国近代民族电力工业的起源
口译中的“陷阱”
论机器翻译时代人工译员与机器译员的共轭相生
译员与翻译企业的劳资关系及其和谐发展
民国时期的监狱改良与现代化——以京师第一监狱为中心的历史考察与分析
论联络口译中译员的角色
洋务派对民用工业与强兵御侮关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