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康
摘要:在外资电力工业的刺激下,洋务派将西方近代电力设备引进中国,创办了中国近代早期的一批民族电力工业。特殊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经济条件使这些电力工业呈现出特色的工业特征。虽然它们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但它们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诱导并推进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电力工业的产生,推动着近代电力文明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
关键词:洋务派;近代;电力工业
电力是近现代文明的重要象征。在电力发展的百年历程中,中国虽然不是电力文明的发祥地,但却因着特殊的历史背景而成为世界上较早有电、用电的国家之一。1879年上海公共租界亮起的第一盏电灯不仅给中华大地带来了电力文明的曙光,而且也鼓舞着近代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兴办起近代民族电力工业。
一、电力在中国的首现
1879年4月11日,英国工部局电气工程师毕晓普在上海公共租界虹口乍浦路的一幢仓库里,利用一台小型蒸汽机,成功带动一台 10 马力的发电机发电。同5月28日,这组发电装置成功点亮一盏电弧灯。1882年,英国人立德尔等招股集资,成立了上海电气公司。该公司在南京路、江西路的西北角创办了上海第一家发电厂。此后不久,该电厂开始向周边用户供电。电灯的亮起及外资电力工业的创办,不仅让中国人见证了近代电力文明的光辉,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着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尝试兴办自己的电力工业。而领导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洋务派即是其中的开拓者。
二、洋务派与宫廷、衙署发电所的创办
1888年,北洋大臣李鸿章为争取慈禧太后对发展洋务事业的支持,委派神机营机器局总办恩佑,向丹麦祁罗弗洋行订购了发电设备。此后,清廷在西苑府右街西侧的饽饽房建立了西苑电灯公所,发电容量为15kw,专供西苑内各殿照明用电。据清宫内务府档《奉宸苑记事薄》和盛昱奏折的相关记载,当时的第一盏电灯被安装在慈禧太后的西苑寝宫仪銮殿。
1888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委派专使从美国订购了一部柴油引擎发电机组和100盏电灯,并在总督府衙门附近建造厂房。当年7月电灯房正式开始发电,专供总督府衙门照明使用。1888年,台湾巡抚刘铭传招揽江浙商人筹集股款,在台北府东门创设“兴市公司”,并从国外购进小型燃煤蒸汽发电机组,建设电灯厂,向巡抚衙门、布政司各官署以及附近街道提供照明用电。
1890年,清工部通过海军衙门委托广东鱼雷学堂教习德国人马驷,从德国订购了一部 20 马力的蒸汽直流发电机组。次年9月,相关设备被安装在清漪园(今颐和园)宫门外东南角的耶律楚材祠南侧,并由此建立了颐和园电灯公所,由京西昆明湖水师学堂外学堂管理。 根据清军《神机营档》记载,西苑和颐和园电灯公所每年由户部拨白银 6万两,用于其日常维护。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西苑和颐和园电灯公所的发电设备均遭到严重破坏。1902年,慈禧太后下令由庆亲王奕劻主持重建西苑和颐和园电灯公所。工部左侍郎盛宣怀向上海德商荣华洋行订购了发电设备和供、输电器材。1904年西苑与颐和园电灯公所恢复发电、供电。
由洋务派主导创办的清宫发电所,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清挺高层对电力产品等的好奇欲望与奢侈享受,但是也正是因此,洋务派从他们那里获得对创办与发展电力工业的默许与认可。
三、洋务派与近代官用发电厂的创办
在清宫与衙署发电所创建前后,洋务派在军事和民用工业内也创办了发电厂,以满足相关军事和民用工业的内部用电需要。
1890年,李鸿章在旅顺船坞创设电灯厂。该船坞共装设电灯49盏,以供修船照明。1894 年,李鸿章又在天津的北洋水师大沽造船厂,装设两部共47.5kw 的蒸汽直流发电机组,供本厂照明使用。
1893年,张之洞在湖北织布官局安装了两部1千马力的发电机组。该发电设备除供应织布设备动力用电外,还供1140盏电灯照明。到 1902年,湖北汉阳铁厂、纺纱局、制麻局、毛毡厂、平汉铁路汉口车站等地都安装了发电设备。其中汉阳铁厂除轧钢机外,厂内其他机器皆为电力驱动。
1897年,安徽巡抚邓华熙在银元局安装了两部 50kw 的单项交流发电机组,供厂区照明用电。1907年,安徽制造局成立,下设9个分厂,其中包括一个电灯厂。
四、洋务派与近代民用发电厂的创办
随着洋务派创办的发电厂所数量的增多、规模的扩大,其应用范围也逐渐由之前的官用向公用转变。在此形势下,一些民用发电厂应运而生。
1905年,刑部员外郎史履晋会同御史蒋式瑆等以官督商办的形式,在北京前门外西顺城街 26 号成立了京师华商电灯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在前门西城根建设发电厂。1906 年,电厂正式投产发电。到1910年,全厂发电总容量已达1035kw。该发电厂主要供官府衙门、市内较大商店及街道路灯用电,供电灯数8千余盏。
1906年,湖广总督张之洞批准宁波商人宋炜臣等提出的在汉口创办水电公司的申请,并批示湖北省官钱局作为官方投资认股30万元。当年9月,汉口既济水电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动工建设。其中电厂装设三部直流发电机组,总发电量为1500kw。1908年8月发电厂正式建成,并对外供电。
1910年1月,在云贵总督李经羲支持下,云南劝业道道员刘永祚与省商会总理王筱斋共同招募商股,并于当年底成立了官商合办的耀龙电灯股份公司。该公司引进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发电机和奥地利伏依特公司生产的水轮机组,并聘请德国工程师担任设计指导。1911 年10月,水电站正式建成。它是我国第一座由国人兴办的民用水力发电站。
结语
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发电厂所由于尚处于中国近代电力工业的起步阶段,数量相对较少、發展规模相对较小、开发利用领域相对狭小是其突出特点。其电力设备主要依赖从国外进口,其应用辐射范围也相对较窄,起初主要以官用为主,后期随着其不断成长,才逐渐向公用扩展,但是也只能向较为有限的用户供电。然而,作为中国电业的先锋军和中国近代民族电力工业的起源,它们开启了中国电力发展的新时代,在一定程度上诱导并推进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电力工业的产生,推动着电力文明在中国的扩展与传播。
参考文献:
[1] 包叙定.中国电机工业发展史[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 黄晞.中国近代电力技术发展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
[3] 中国电力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中国电力百科全书综合卷[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8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