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的生态文明意蕴

2015-04-11 10:39陈宏滨梁艳霞
关键词:群众路线生态文明

〇陈宏滨 梁艳霞

(湘潭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群众路线的生态文明意蕴

〇陈宏滨梁艳霞

(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湘潭411105)

摘要:群众路线与生态文明建设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关联。群众路线是一种认识论,它要求党充分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群众立场,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党群关系,不仅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指导思想,而且在生态实践过程中也提供了人力、领导和制度保障。同时,群众路线也是一种方法论,它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途径,通过生态教育和生态法律政策的实施,让生态文明建设观念内化为干部和群众的公共认知,并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使全民加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之中。

关键词:群众路线; 生态文明; 群众立场

The Connotation of Mass Line to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HEN Hong-bin,LIANG Yan-xia

(School Of Marxism, Xiangtan University, Xiangtan 411105, China)

Abstract: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re is an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ss line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he mass line is a kind of epistemology, which requires that the party fully respect the principal status of people and the standpoint of the masses, correctly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y and masses i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not only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but also to provide manpowered, leading and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in the process of ecological practice. Meanwhile, the mass line is also a kind of methodology, which indicates how to buil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rough ecological educatio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policy and ecological law, the mass line lets cadres and the masses internalize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cept as public awareness, and improves the system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making all the people join into the progres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Key words:mass lin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position of the masses

群众路线和生态文明建设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一方面,群众的精神生活是群众路线的灵魂,生态文明建设只有内化为群众的公众认知,让群众了解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是唇亡齿寒的关系,才能使环境保护不再是政府强制性的行为,而是真正地契合人们的社会生活并深入个体的内心世界,形成公共性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只有走群众路线,发动群众,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的想法,开展生态教育活动,才能让全民参与生态文明的建设,为生态文明的建设打好坚固的基石。因此,群众路线对生态文明建设有深刻的意蕴。

一、群众路线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指导思想

群众路线是一种认识论。党的群众路线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价值主体和实践主体,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待人民群众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正是科学地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真谛,才准确地把握了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为正确认识和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党群关系提供了理论指导。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群众路线既吸收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精华,也吸取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元素,独创性的运用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毛泽东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十分重视民生的保障。他说:“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1]我们经济发展的目的就是要“为着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经过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现阶段,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基本实现了小康水平,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胜利。然而,经济增长的同时环境问题却不容乐观。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由于环境污染而造成的水污染严重事故,如我国2005年发生的松花江水污染事故,2007年发生的无锡蓝藻爆发导致的饮用水污染事故。水资源的污染即使没有引发疾病或中毒,也会因水厂停水或水资源废弃而影响到人民的正常饮水,严重的污染事故则会导致居民腹痛、腹泻、肠炎等胃肠道疾病,严重侵蚀着人民的健康。[2]由此可以看出,民生问题不仅仅是指物质的高度发展,环境问题也属于民生问题,只有健康良好的生态环境得到保障,人民才有动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而奋斗。党的十八大指出,群众路线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保障民生,并且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因此,以人为本的生态文明建设指导思想是群众路线理论不断发展提出的。

第二,坚持群众立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在长期的奋斗实践中,我们党之所以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始终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说话办事,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要站稳群众立场,为人民谋利益,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群众这个硬道理不动摇,对群众有益的事情毫不犹豫的去做,对群众有害的事情坚决不做。但是现今社会制度一些不平等和不公正,导致了生态不公愈演愈烈。生态污染转移,生态责任不均,已经严重影响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公平正义,如果没有公平正义就很难建立一个自由平等的社会,人民的生态权利也就无法保障。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立场,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最大限度地践行环境正义原则,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考虑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

第三,坚持实践观点。生态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现实问题,它既关系到形而上的理论层面,又关系到形而下的群众具体实践。因此,生态文明的建设最终要落实到实践的层面,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对于生态文明建设,任何空中楼阁式的建议都是不能实现的,生态文明的建设必须运用群众路线的实践观点,增强对具体情况的落实。[3]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切都离不开群众的实践,人民群众既是生态文明的建设者,也是生态文明成果的受益者。例如,垃圾污染环境问题,要真正做到垃圾变废为宝,就需要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桶,将垃圾分类放置,为专业处理垃圾的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以及资源的再次利用创造条件,只有当全体民众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才有可能以最低投入在最大程度上遏制污染。正如马克思所说:“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随着群众环境保护实践活动普及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生态文明建设的胜利离我们也就不远了。

二、群众路线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

群众路线按照“领导带头,全员参与,发挥优势,双向选择,扩大覆盖,不留空白”的原则,加强领导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建设,建立领导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每名班子成员按照分管的部门和包保联系点,经常问计问民问需,真心解决人民反映强烈的生态问题,切实改善民生,努力实现联系服务群众零距离、广覆盖、全方位,推动领导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全员化、常态化、长效化。此外,还建立了定期考核制度,定期在学习会上汇报交流与群众的互动,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等,保障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第一,人力保障。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群众路线的主要任务就是使更多的人参与环境保护工作。一方面,通过自主地开展有关环境资源方面的宣传、教育、信息交流、监督检举起诉、咨询、调查研究等各种群众活动。我国最著名的环保社会团体——中国环保联合会,就是由热心环保事业的人士、企业、事业单位自愿结成的、非营利性的、全国性的社团组织。其重要职责是:为政府提供环境决策建议,组织开展维护环境权益和环境法律援助的理论与实践活动,推动维护环境权益的立法,建立环境权益保障体系,为社会提供公共环境信息和环境宣传教育活动。[4]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环境保护群众组织,据中华环保联合会统计,截至 2008 年10月,中国民间环保组织已经达到 3539 家(包括港澳台地区),总人数约 30 万人。另一方面,加强了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环境保护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推进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 。重点选好基层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建立干部交流机制,鼓励干部多岗位锻炼,特别是年轻干部,鼓励他们到基层和艰苦的地区接受锻炼,发展了一批国家环保专业技术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

第二,领导保障。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中,中国共产党依然保持先锋队的性质,党的群众路线的贯彻,从中央到地方,特别强调领导带头。共产党领导干部地位特殊,影响很大,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又是环境保护的示范者,引领者。环境保护部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制定了绩效考评制度,针对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做好示范和表率,带头行动,听取意见,带头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一级做给一级看,通过层层榜样示范学习,将人民群众带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

第三,制度保障。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国政府认识到环境保护事业的公益性和群众性,理解公众的环境权益、作用和力量,认识到国家有义务提供法律手段保障、发挥公众的力量和作用。我国1989年《环境保护法》 第6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该条明确了公民的检举权和控告权。2002年我国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法》进一步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该法第5条规定“国家鼓励有关单位、公众以适当方式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群众路线的贯彻要求党在执政方式上要时刻倾听人民的心声,问政于民、并且受人民群众的监督,《环境保护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注重人民群众的表达权和知情权,就是群众路线在国家法律政策中的体现。

三、群众路线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途径

群众路线是一种方法论。党的根本任务就是领导和组织群众,能否做到依靠群众,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成为检验党的具体工作内容,方法与成果的根本标准。具体来说,就是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摆脱空谈空想,更多地关注实际工作;党员干部必须走到群众中间,考察群众的状况,了解群众的想法,从具体群众工作中选择灵活多样的、适当的对生态文明建设有益的工作方法。

第一,密切联系群众,加强生态文明教育,鼓励发展生态产业。生态文明教育,是对群众进行生态文化和生态道德教育。党作为生态建设的领头人,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在群众中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积极宣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社会的危害,普及环境科学和环境法律知识,一方面,对在校学生开设生态文明课程,举办生态文明讲座,另一方面,对进入社会的人通过广播、报纸、杂志、网络、宣传生态文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通过政府的引导和规划鼓励发展生态产业,或者通过招商引资等一系列措施引入共生链条上的上下游企业,从而形成比较完整的生态产业链。例如,天津子牙生态环保产业园、苏州环保产业园、沈阳再生资源生态工业园等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中的生态产业链,就是由政府规划形成的典范生态产业。

第二,从实践中完善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和政策。生态文明领域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改革目标和方向,但基础性制度建设比较薄弱,形成总体方案需要做些功课,如何推动生态环境体制改革?这需要长期的探索。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和政策的完善不可能凭空而来,而是必须来自于伟大的人民群众,来自于群众实践的直接而深入的接触。没有群众的实践,认识便无法开始,如果没有党对于认识过程的掌握,也无法形成真正的认识,甚至连实践本身也无法开展或者失去其根本价值。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的发言权,让群众讲真话,讲实话,党的任务就是回应人民的期待,真实反映群众的愿望,把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要求集中起来,集思广益,制定出科学正确的法律和政策。政府政策只有为群众所理解、认可、掌握、接受,才能真正用于指导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反馈回来,进行修改补充,这样才能使理论方针政策更加丰富和完善[5]。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的健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政策支持,才能使中国生态文明的实现方向正确、目标明确、有章可循,尽量不走或少走弯路。

第三,将节能排减工作责任制纳入干部考核指标体系。对于节能减排问题,我国十八届三中全会做了具体的规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改善环境质量,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并且将减排工作纳入领导干部考核体系,制定相关约束和激励政策,加强目标责任考核,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坚决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做法。李克强总理强调,继续推进“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工业、建筑、交通和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实施节能、循环经济、环境治理三大类重点工程,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国有企业要做到带头保护环境、承担社会责任。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注重运用价格机制和市场的作用推进节能减排。环境保护部党组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两会”期间的《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紧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多种形式,集中进行传达学习,深入开展讨论,切实做到把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总之,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是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国伟大复兴的根本方法。新时期,建设生态文明也要继续坚持和发扬党的群众路线,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继续朝着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共产主义社会迈进!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67.

[2]李丽娟.近20年我国饮用水污染事故分析及防治对策[J].地理学报,2007,(9):917-924.

[3]刘海霞.论马克思主义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作用[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6):13.

[4]马波.“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法制保障探析——以群众路线为切入点[J].广西大学学报,2013,(5):47.

[5]周忠高.实现中国梦与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J].山东社会科学,2013,(6):13.

作者简介:陈宏滨(1967—),男,湖南宁乡人,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梁艳霞(1989—),女,湖南邵阳人,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现代农业生态文明孕育研究”(13YBA311);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中国现代农业生态文明孕育及测度研究”(14A140)

收稿日期:* 2014-11-16

中图分类号:D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012(2015)01—0060—04

猜你喜欢
群众路线生态文明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坚持群众路线是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王道”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