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性教学质量保障方案的研究

2015-04-11 10:04张凡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院校

张凡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信息管理系,河南郑州450018)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性教学质量保障方案的研究

张凡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信息管理系,河南郑州450018)

高职教育中实践性教学部分一直属于核心教学内容,其直接针对学生未来就业应用,将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作为核心目标。2003年后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招生规模空前扩大,限于软硬件质量以及学生数量等因素,实践性教学的质量始终存在一定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加强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专业性的研究,提出课程体系调整、教学过程质量保障、教学质量评价等一系列保障体系,以完成实践教学质量控制。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性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在于为行业提供专业应用型人才,其中实践性教学质量直接影响高职院校人才输出质量。而我国高职计算机教育起步相对较晚,在教学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缺陷,实践教学质量体系的改革有助于高职院校改善对实践教学的质量认识,提供更为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院校可以依据实际评价结果对整体教学和管理方案进行改良。计算机专业作为应用性要求较高的专业系别之一,其教学质量控制也可以变相的应用于其他专业,由于在实现机制上的便利性,也可以作为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改革的实验基地。

1 我国高职计算机实践教学质量已知问题

1.1 实践教学质量管理问题

首先,质量管理体系的应用相对滞后。我国关于高职教学质量的研究从1999年起步,至今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大部分研究成果尚集中在表面问题的应对上。反观国外研究,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早在上世纪80年代已经形成了较具实用价值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其理念和实现方案都依托于岗位或实践成果进行评价,这说明国外在实践性教学质量保障方面远领先于国内;另一方面,进入21世纪后,我国高职教育规模的大幅提升也导致教育资源的分配不足,综合两者,最终形成了目前国内教学质量管理观念和应用上的整体落后。

其次,人才培养模式的认知落后。众所周知,高职教育面对的是应用型市场人才需求,而国内现代高职教育其管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传统专业性院校的模式,过度重视理论化知识,忽视了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检验。仅从目前国内应用型人才的就业环境来看,“院校-企业”的直接输出模式[1]下,传统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就已经不能适应企业人才需求。

最后,多数高职院校尚未构建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高等职业教学由于学科的特殊性,其实践性教学通过传统理论教学的方式进行评价并不可取,这在一方面限制了院校进行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进程。而国外在教学质量评价方面,早有足够丰富的成果,国内院校可以进行借鉴。在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中,可以综合性的应用评价体系理论、学科特征来构建评价指标。总而言之,国内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上还存在很大问题。

1.2 实践教学质量提升的意义

就笔者多年教学经验来看,有大量学生毕业后会反映就业困难,学校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价值不大,即使进入相应岗位,许多时候也要重新进行学习或者二次学习。在不考虑课程设计问题的情况下,实践教学质量的问题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未来的就业应用能力,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进行说明:

第一,高职院校两类生源的基础理论知识存在差异,为协调教学进度,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效率必然下降,因而实践性教学的内容和时间都被严重压缩。高职院校生源有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两类,其中普通高中学生在高中时期所学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少之又少,而高职教育为三年制,其中用于协调学生基础知识差异的时间就占到一年,最终导致实践教学内容和时间被压缩。

第二,计算机教学只有借助大量的实践内容安排方案,才能最大限度的提升学习效果。计算机学科是对应用要求极高的少数几个学科之一,实际教学中,通过实践活动辅助学习,其成果明显高于纯粹的理论学习[2]。例如在学习编程语言时,学生在上机课中通过实践练习能够更快速的熟悉编程环境、实现原理等,这将极大程度的提升学生学习质量。而有效的提升实践教学的效率、效果,能够进一步提升整体教学水平,对学生应用水平的提升有极大的帮助。

第三,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应用,一方面可以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检验,另一方面也能够及时收集基础差异条件下不同学生的问题,从而及时调整,加速学生基础知识差异缩小的速度。教师要及时针对学生完成上机实验任务的情况做出评价,并且督促学生总结上机实验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2 高职计算机实践教学质量保障方案的思考

2.1 改善教学质量管理“环境”

这里所说的环境涵盖三个层面,包括:实践教学硬件环境、教学方案以及师资管理。

实践教学硬件即计算机教学中必须的上机环境,要保证硬件质量良好,工作能力稳定。此外,面对硬件资源有限而学生数量过多的问题时,院校、系应当设计合理的课程安排,以便最大化提升机房的应用价值。例如某些院校机房还用于其他用途(电子图书馆等),这就更要求院校对上机课程的安排的合理性。

教学方案主要指实践教学过程和考核。其中实践教学过程应当注意教学过程中理论和实践应用的有效结合,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上机课课程均为固定课题的实践[3],由于课时有限,教学中师生交流的时间相对较少,教研组应据此情况进行分析,适当的放宽教师在课程内容安排上的灵活度,从而增加实践课程中交流的频率,提升学生学习成果。考核主要体现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后文将进行针对性分析,在此不过多讨论。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师资质量是相对显著的一个问题。目前,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师资力量薄弱,参与教学的教师学位普遍为学士、硕士,而且其中硕士比例较少,参与教学的博士更是少之又少。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在高等教育人才资源方面存在明显劣势。因此,院校有必要提升和改善师资力量,对于大部分院校而言,短时间内提升教师学历平均水平并不现实,另一方面从行业内聘请高级人才也很困难。所以,院校更应当构建师资力量培养,通过教研组研究,制定更为科学的教学方案,弥补师资方面的缺陷。

2.2 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设计思路

目前国内对于实践教学质量体系的研究主要参考了1966年斯塔弗尔比姆提出的系统流程模式和同时期美国管理专家菲根堡姆等人提出的全面质量管理模式[4],2012年史礼正在相关研究中就提出了以系统流程模式管理为基础的计算机专业应用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保障体系。其中:系统流程管理模式将决策分为三个步骤,包括输入、过程、成果的评价,其将社会宏观要求转化为教学质量需求,是从普遍的质量管理模式移植到教育当中的质量管理应用思路;全面管理则强调全面的质量、全面的过程、全员参与,以生产线的方式进行质量评价。笔者认为,全面评价体系更适用于高职计算机教育,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人才输送,人才本身属于教育的“产品”,这一“产品”的质量完全可以套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路来制定。

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高职计算机实践教学之相关管理可以如此理解:将质量问题放在院校人才输出质量管理的高度,高校以实践教学质量为中心,借鉴和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人才需求企业的评价。考虑到全面质量管理的三大要点,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高职计算机实践教学质量管理分解为同类型的三个角度:第一,全面的实践教学管理,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资源管理等,提升整体课程教学水平;第二,全面的过程管理,把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种工作和活动看成相互关联的过程,加以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纳入到实践教学管理的体系中去;第三,全员参与,简单来说即不仅要求教师全身心投入,包括教研组、院校领导等全面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管理意识,从思想和行动上全面提升对实践教学质量的追求。

3 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应用方案

结合前文思路,提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要点:

第一,全面总结计算机实践教学管理要素,并构建监控体系。考虑到教学要求和计算机专业实践应用要求,可以将质量控制要素总结为以下几点:实践教学理念、师资质量、实践环境硬件质量、实践合作企业质量、实践教学过程质量、教学成果、人才供应成果。在全面了解控制要素的前提下,院校可以构建专门的计算机实践教学管理机构,针对上述要素进行全面覆盖的质量监控,一切质量监控行为皆以教学质量提升为基本职责。在系部内,可以对各个专业(高职院校计算机系专业通常有四-五个)安排系部或专业负责人,专门协调教学质量体系应用。院校管理层应对管理机构的管理行为进行全面监控,实现宏观的协调和指导。

第二,全面加强教学过程质量管理。教学过程质量管理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包括实践教学内容构建和教学环节的管理。其中:教学质量管理同时针对师生、资源供应管理组织、实践环境维护组织、协调组织等,由于计算机专业应用实践多数在机房开展,因此机房的安排和协调是十分重要的,教学方面通过院校的监督和管理制度,加强专业应用内容安排的科学性,全面保障实践性教学环境的总体质量;教学环境质量管理主要针对教师展开,实践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熟练掌握相应专业的设计、应用知识,加强教育环节质量管理,有效推荐学生应用能力,计算机专业可通过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和考核模式改革等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保障实践教学环节质量,具体的改革可以有教研组进行研讨,并根据人才输出环境差异进行自由调整。

第三,在质量管理组织构建的基础上,加强师资质量管理,实现全员参与。前文提及了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方案,在此基础上,由院校领导带领进行管理,实现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的安排和协调,对校内和校外实践基地进行全面改良。此外,要针对专业应用需求,对学习质量评价的完整性进行再度分析,学生成果才是教学质量最为直接的反应体,因此,有效的建立实践学习成果评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院校可以在计算机系部内建立实践课程评价方案,例如按节评价或其他周期性评价,并制定具体的总结方案,协调高职院校特殊的学生基础差异,加快教学效率,为实践课程课时的增加提供额外空间。完成前述工作后,要对院校师资力量进行全面的提升,强化人才保有量才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的基础保障,按照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健全人才使用和引进机制。制定优惠政策,大力引进具有研究生学历和副高职称以上的优秀人才,充实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团队;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加大生产企业第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和高级技师等技术、技能人才的引进力度;进一步完善在职教师的培训进修制度,确保师资队伍综合素质的稳步提高。同时,应考虑计算机专业应用领域技术革新速率过快的问题,院校应专门建立应用前沿分析研究课题,与企业结合,更准确的把握市场技术需求,及时安排实践课程内容的调整;依据实际需求,引进新的人才,或者对原有人才进行培养,保证师资水平能够满足新兴技术的需求。

[1]董静洁.高职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刍议[J].教育探索,2010,(09).

[2]董萍.高职计算机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1).

[3]张小菊.构建高职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6).

[4]王皖陵,吴光龙.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06).

[5]黄华.浙江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06.

[6]唐巧.“职业人”视角下高职实践教学的优化策略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责任编辑:张隆辉

G712

A

1672-2094(2015)03-0141-03

2015-03-30

张凡(1981-),男,河南沁阳人,河南经贸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算法、软件开发与系统实现和计算机图像处理。

猜你喜欢
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