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典心理治疗流派的自我病理观及其教育启示

2015-04-11 06:32刘如平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界限心理治疗病理

刘如平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陕西西安 710100)

西方经典心理治疗流派的自我病理观及其教育启示

刘如平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陕西西安 710100)

自我概念在西方心理治疗各流派理论中居于显要地位,自我病理观是诸多理论解释心理问题成因的核心观点。本文从精神分析、人本主义、格式塔、交互分析四个疗派的自我病理观分析中,得出了具有本土意义的教育启示,包括无条件而有分离度的爱、更具教育性的奖惩、清晰而有弹性的心理界限、慎用“应该信息”和“禁止信息”等等。

心理治疗;自我病理观;教育启示

心理治疗在西方起步较早,提出了许多关于人类病态心理的概念和理论,其中,自我病理观居于十分显要的地位。西方有代表性的心理治疗流派理论,大多是从自我病理观出发,提出各自的治疗理论的。本文撷取西方经典心理治疗流派理论中的自我病理观做以分析,力求得出具有本土意义的教育启示。

一、精神分析疗派的自我病理观及其教育启示

19世纪末诞生的精神分析理论是第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心理治疗理论。在其创始人弗洛伊德的理论中,自我占有特殊的意义。自我在人格结构中是唯一能行使认知功能的成分,它要调节本我、超我、现实三者之间的关系,具有权宜和适应的功用。

自我是如何变得虚弱并导致生病的?弗洛伊德为我们展示的基本线索是:早年无意识冲动(主要是性本能)的满足不当(缺失或过度)——埋下成人后心理幼稚和自我虚弱的种子——人遇到与早期生活中创伤性经历相关的现实情境,本我会被激发——自我预见本我的活动现实不容,超我不许——自我开始焦虑——自我有意无意地使用各种心理防卫方法使本我在现实允许、超我同意的情况下获得替代满足,如升华、压抑、投射、反向、合理化、否认等——自我强大的人,可能度过难关;自我不够强大的人,禁欲性强的防卫,可能引发强迫症、恐惧症,泄欲性强的防卫可能引发癔症等等[1]。所以,在弗洛伊德看来,自我弱化是人幼年时本我满足不当造成的,心理病症则是自我弱化的后遗症。弗洛伊德理论虽然遭到多方批评,但他提出的儿时经历可能使自我弱化从而衍生日后种种问题的观点不无道理。

新精神分析学派对弗氏观点扬弃的标志之一是由本我心理学转向自我心理学,特别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对自我形成的作用。其杰出代表人物埃里克森提出了人格发展的“八阶论”,认为人不同年龄阶段的社会文化要求是外因,由此引发的个体内心的矛盾冲突是内因,两者共同规定了人格的成长路线[2]。

在埃里克森的理论中,学习信任、成为自主者、发挥主动性、变得勤奋、建立自我同一性诸阶段是人从出生到成人所经历的5个关键阶段,也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发挥最大作用的阶段。从埃里克森这五个阶段发展任务的线索中,不难看出各方教育的主要使命是帮助儿童的自我成熟。从出生到一岁,母亲要给婴儿无条件的爱,让孩子感受到他是妈妈的至爱,在妈妈的怀抱里无比安全,由此衍生出对周围世界人、事、物的基本信任。在这个阶段,最关键的是对孩子爱的“无条件”,不因孩子的性别、模样和其他因素而有不同。接下来父亲、幼儿教师、中小学教师、同龄伙伴先后加盟孩子的“教育团队”,他们对孩子的爱需要增加新的内涵:放手和指导,才能使孩子成为自主者,发挥主动性,变得勤奋,直至达到自我独立性和社会责任感平衡的自我同一性成熟。这种爱是逐渐增加分离度的爱,是让孩子在自由和规则中学会辨别、选择、担当责任的爱,是更高层次的爱。

以上观点对于纠正我国家庭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中出现的宽严失度、奖惩失范的种种误差,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以奖惩为例,如果说我们确立了奖惩是为了更有利于孩子内心的成长成熟、潜能发挥的信念后,会更愿意和善于让孩子品尝他做错了事的自然后果或逻辑后果,比如不吃东西就会饿、不按时睡觉第二天起不来上学会迟到的自然后果;比如幼儿故意弄坏了自己的玩具父母不会再买新玩具、学生在桌子上写字让他擦干净桌子的逻辑后果。因为在接受这种惩罚的过程中,孩子会逐渐明白自己行为和行为结果的关系,学会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学会在遇到类似事件时做更好的选择。

二、人本主义疗派的自我病理观及其教育启示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60-7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的心理学流派,从心理治疗的角度,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治疗最为著名。罗杰斯提出,人在幼年时,他的机体智慧可以帮助他在环境中作出有益于自身的选择。随着生长,儿童开始萌生一种无法靠自己满足的需要——获得积极关注的需要,这是一种需要别人对自己肯定、看重、认可、喜爱的需要。这种获得积极关注需要无法自我满足,有赖于父母、老师、同学等他人提供,与个体的整个生活包括学习、工作、交往相关联,而且强度很大,会淹没原初机体智慧的作用。伴随要求他人积极关注自己,个体还会发展出一种积极自我关注的需要:他需要确认自己是有价值、有能力、值得看重、值得喜爱的,即需要自己认可自己[3]。

儿童积极关注的需要给了他生活中“重要他人”控制他行为的权力,从中儿童逐渐学会以他人的评价来评价自我的价值。以家长评价孩子为例:家长有选择地对待孩子的行为,关注一些行为、惩罚一些行为、忽视一些行为——孩子逐渐意识到:哪些行为(经验)是好的,哪些行为是不好的——孩子开始有区别地对待自己的经验:某些经验值得关注因而追求,另一些不值得因而回避——儿童习得了一些有条件的价值感,成为自我概念中的重要成分。罗杰斯认为这里不仅存在一种他人评价失当引导失误的危险,更存在着自我迷失、自我异化的危险。自我迷失指个体一直处于要求感到自己有价值、值得肯定的动机之下,同时个人根据“价值准绳”分辨哪些经验使自己感到有价值,哪些经验使自己感到困窘,所以他的行为不再受自身智慧指导,而是受外在评价所左右;自我异化指当现实经验与价值条件一致时,自我让它进入意识;当两者冲突时,经验会在知觉中受到筛选和歪曲,要么不被意识,要么被歪曲成与价值条件一致,这意味着个体与经验之间开始隔绝,自我开始扭曲。比如,一个从小受父亲严苛教育的人,对父亲没有温情、只有责骂的“爱”一直抱有怨恨,但他的自我价值不能容忍存在“不孝”的念头,因而他会把这些念头排除,并在头脑中把父亲的所为解释为严父慈心,不自觉也用这种方式对待妻儿,对自己时常发作的暴怒无法控制。

在罗杰斯那里,获得积极关注是人自然产生的需要,有条件的外部关注才是导致人不能按本性生活、压抑扭曲的作祟者。所以罗杰斯在治疗中特别倡导无条件积极关注,对儿童要无条件地把孩子引向温暖、被疼爱、被尊重、被接受的感受,对成人也要无条件地接受其可能出现的混乱、恐惧、愤怒、悲伤等“真实的自我”。

罗杰斯所谈到对孩子“有条件的关注”也是我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出现偏差最大的方面之一。生活中屡见不鲜的是:在学龄段,只有学习好,父母才对孩子宠爱有加;只有学习好,才会得到老师器重;学习出了问题,父母、教师不自觉地会对孩子表露出生气与嫌弃。在走向职业后,父母和社会又会抱怨年轻人无能、无趣、无心。有没有想过:年轻人的活力、情趣、爱心可能早在多年的打压下退化了。所以罗杰斯无条件积极关注的主张对我们今天教育的最大启示是:教育要因循孩子本性和潜能支持他们成长,而不能控制、逼迫他们成长。具体到教育评价,首先要从根本上肯定每个生命存在的价值,看到每个生命蕴含的潜能和光彩,真诚赞赏孩子好的品质和行为,用实在的语言、真实的细节表扬孩子;在孩子出问题时,本着让孩子学会辨别、学会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后果负责任的原则进行必要批评和惩罚。

三、格式塔疗派的自我病理观及其教育启示

格式塔治疗是皮尔斯和他的妻子在20世纪40年代创建的。他们发扬了德国古典格式塔流派的传统,认为人类有一种朝向整合的内驱力和追求完满的倾向,对个人而言的重大需求得不到满足,会处于焦虑和混乱的“未完成状态”,这种状态会深刻影响人的生活,人会寻找各种机会补偿,而自我的发展水平对“未完成状态”的补偿及其性质起决定性作用。

人类自我的成长过程会碰到哪些阻碍,出现怎样的扭曲?皮尔斯认为,自我存在于与环境和他人的互动中,人是在与环境和他人的互动中发展自我的。为了生存,人需要不断地尝试和冒险,以建立自己和环境的良好界限。健康的人能够根据自身和环境需要不断调整接触模式,使其间的界限是可接触和可渗透的,既允许交换,又不会妨碍自主性的发展,也就是说,健康成熟的人是自我支持并与环境相互支持的。心理不健康的人无法充分觉察自我和他人,常常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依然固守旧的接触模式,要么与环境没有界限,要么与环境界限僵硬甚至完全隔绝。以一个患有关怀强迫症的人的成长过程为例:年龄很小时,他要求妈妈爸爸抱他亲他、关注称赞他的行为——没得到回应,他更加努力地吸引父母的注意,如哭闹、尖叫——长期被忽视、否定,他的需要失去活力,被排除在记忆和觉察之外——未完成状态导致固定的格式塔:无意识地通过生理、情绪和认知的种种症状和僵化的行为模式来补偿未被满足的需要。比如,生病、割腕以隔离痛苦的感觉,或解释自己不被支持是因为“爸爸妈妈很忙”——原始需要被另一种需要所替代:“我不需要别人”、“我是强者,我可以照顾别人”,以保护他不再体验被抛弃的痛苦——成人后不接受别人的帮助,反而通过过分地照顾、支持别人来变相地获得满足——内心常常委屈、不甘、怨恨[4]。这是一个自我与内心隔绝又与环境混淆的极其矛盾痛苦的人,而造成痛苦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父母在孩子需要时没有为孩子提供必要的外部支持,更没有帮助孩子学会自我支持。

怎样帮助孩子心理成熟和健康?皮尔斯提出了心理界限的概念,包括自我的内部界限、自我与环境的界限。从内部界限讲,能觉察自己内心三个区域的活动并使之协调合作:(1)知道自己接触外部世界所产生的感知和行为(外部区域):注意到什么?做了什么?(2)知道自己的身心感受(内部区域):体验到什么?心情怎样?(3)知道自己是怎样解释内部刺激和外部刺激的(中间区域):对发生的事情和心情自己当时是如何解释的?现在如何看待?内部心理界限好的人能够把自己精神和躯体、理智和情感、自主性和自发性的资源很好的整合起来。从外部界限讲,皮尔斯提出了自我与环境接触的六种模式,包括内化——拒绝,投射——拥有,回射——冲动,解离——敏感,融合——回避,偏转——接受。认为处于极端的接触和不接触都是个体不良的心理防卫,有分寸的接触和不接触,才是个体与环境形成互惠关系又不失去独立性的有效策略。比如内化——拒绝模式中,内化指接受和吸纳别人的标准与理念。对外界的事实、观念、道德准则,消化吸收有益的部分,丢弃无益的部分是必要的。但个体被强大的环境力量所淹没,不经觉察地照单全收,会阻碍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价值观。拒绝指对不符合自己的需要、价值观和人格的外界影响做出否定的反应。对外界影响做出个人的独立判断和取舍是对的,但是,当拒绝成为一种习惯性与环境隔绝时,就可能拒绝一切可能有益的事物,是不健康的表现,因为这常常出于对被批评责备的深深恐惧,是缺乏信任和过度自恃的表现[4]。

皮尔斯的心理界限概念对我们的儿童教育是一剂良药。我国父母有爱孩子的美德和牺牲精神,父母对孩子在生活上百般照顾,在学业上严格要求,孩子也承负着父母的期待甚至家族的重托。但这种亲子关系如果发展成紧紧绑在一起、不能分离的爱,必然弱化孩子独自面对生活和问题的能力,父母也会失去不少享受工作、享受生活的乐趣。更加严重的是,亲子任何一个方面的风吹草动,都会牵累另一方。如孩子的问题会导致夫妻关系紧张,夫妻不和孩子也会充当调停人或替罪羊。这种相互纠缠的情况,归根结底是缺乏心理界限、责任归属的教育。养育子女是父母的责任,但不能过界越权,因为孩子只有感到自己是独立的主体时,他才会扛起自己的责任。而处理好夫妻关系是大人的事,孩子无需承担责任。推而广之,每个人能担负自己的责任,又愿意与别人相互支持,是全社会和谐的心理保障。所以,将个体从一个需要环境支持的婴儿,培养成为能够自我支持且与环境相互支持的人,是当今教育的使命之一。对父母和师长而言,与孩子清晰而有弹性的心理界限是:相信孩子可以处理自己的问题,如果孩子需要帮助,大人就在这里,不过要由孩子来决定是否需要大人的帮助。大人不会大包大揽,也允许孩子出错,相信孩子能从错误中学习的更好。

四、交互分析疗派的自我病理观及其教育启示

交互分析治疗是伯恩20世纪50年代开始创建的。自我状态是伯恩理论的起点和基石,他提出人格由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组成,三种自我状态本身无所谓好与不好之分,但只有当三种自我状态平衡并在与人交往时适当运用,人的心理才处于健康状态。心理病态表现为三种自我的失衡、污染、排除,在与人交往时会发生错位交往、心理游戏等问题。而造成心理病态的深层原因在于人早年所形成的不良人生脚本[5]。

人生脚本指个体小时候在无意识中定下的一生的计划,在个体2岁时开始形成,约在7岁时完成。比如有人内心认为自己是个小人物,做不了什么大事;有人内心认为自己很强大,做什么都没问题。交互作用理论认为,童年时父母给予的“禁止信息”和“应该信息”,是儿童产生消极的人生脚本的主要外部因素。

禁止信息是父母通过言行举止对孩子传达的“你绝对不可以……”的信息,孩子可能将它印刻在心里成为终身的禁止信息。禁止信息大多来自孩子接收的父母非口语信息的感受,有时父母未必有那个意思,但孩子却坚信而且决定要服从那个命令。例如父母忙碌时不让孩子靠近,孩子会认为是父母拒绝他,虽然父母在意识上并没有这样的意思,但孩子由父母拒绝的表情会强烈感受到这种信息有“不要亲近”的意思,也许这时所形成的早期决定是“我永远不会得到家人的爱和别人的爱,只有自己保护自己”。禁止信息并不是都有问题的,关于做人的基本行为准则是儿童成长为文明而有责任感的公民的必修课。但不容否认,很多父母给孩子的禁止信息是严苛和扭曲的,妨碍孩子发展内在潜能并以适当的方式满足自己需要。例如,情绪化的父母常常发出喜怒无常的禁止讯息,孩子长期受这些信息的影响,会形成同父母类似的不成熟的人格,又会影响到他们的子女,形成世代相传的病态循环。

应该信息指父母出于保护和照顾孩子的愿望对孩子所说的话,如“学习好才有出息”、“要完美,不可做错”、“要使自己快乐,生气是不好的”一类的话。因为应该信息大都是借口语来传达的,所以发生的影响比较晚一些。有些应该信息会给孩子造成自我贬低和心理阴影,如当妈妈说“你要用功读书”,儿童接收到的是:如果我懒惰,妈妈便不会爱我,所以我“应该”用功。在这里用功成为获得妈妈爱的手段,而不是自己本身值得爱,也不是努力本身对自己成长有价值。人遵循应该信息做事时,内心也常常经历挣扎和冲突,如已经被某件事激怒了,心里却想“有教养的人不可以发脾气,生气是不好的”,把怒气吞回去而不是解决问题;碰到难以容忍的不公正时,依然用“要有自制力”而告诫自己退缩忍让。

脚本的形成来自于父母的深刻影响,但孩子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脚本也是儿童与成人互动中形成的“生存策略”,决定了他一生的生存定位。怎样使这种具有强大深远影响的人生脚本是健康积极的?伯恩理论给我们的一个启示是:个体的自我概念容易在早年受“禁止信息”、“应该信息”的伤害,因此父母在教养孩子时,要慎用“应该”和“禁止”信息,以免孩子从小套上种种沉重的精神枷锁,无力起飞。伯恩理论给我们的另一启示是:要重视2-7岁人生脚本的形成期,许多青少年犯罪的内在原因就是他们的存在资格、人生定位和自我价值是缺失或混乱的。一旦人生脚本出了问题,需要更为专业的心理帮助,需要从当事人的人际沟通、心理游戏中发现病态的自我,运用各种方法使他的父母自我、成人自我、儿童自我回归并发挥作用,自我强大了就能够“重写”人生脚本。

综上所述,许多经典心理治疗流派对于儿童早年经历影响其心理成熟和心理健康的观点不谋而合,我们从精神分析、人本主义、格式塔、交互分析四个疗派的自我病理观分析中,得出了具有本土意义的教育启示,包括无条件而有分离度的爱、更具教育性的奖惩、清晰而有弹性的心理界限、慎用“应该信息”和“禁止信息”等等。

[1]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2] 郑雪.人格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3] 卡尔·罗杰斯.个人形成论——我的心理治疗观[M].杨广学,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 郑日昌,江光荣,伍新春.当代心理咨询与治疗体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 许燕.心理咨询与治疗[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 沈正军]

The Principle of Self-Consciousness of Western Classical Psychotherapiesand Its Pedagogic Inspiration

LIU Ru-ping
(Shaanxi Xueqian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100,China)

Self-consciousnes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ntal theories of western psychotherapies.And its principles are the keys in explaining many psychological problems.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rinciples of self-consciousness from four sects of western psychotherapy,which draw practical inspiration on local education process.The four sects include:unconditional-and-separated-love to kids,moderate rewards and punishment from parents with education purpose,clear-and-flexible-psychological boundaries,cautiously asking“should”and“forbidden”request to children,etc.

psychotherapy;principle of self-consciousness;pedagogic inspiration

B84-06

A

2095-770X(2015)03-0092-04

2015-03-08

刘如平,女,福建武平人,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

猜你喜欢
界限心理治疗病理
界限
间隙
心理治疗有七大误区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开展临床病理“一对一”教学培养独立行医的病理医生
破次元
看看德国人的家庭界限感
浅析壮族巫医治病中的心理治疗作用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中老年脑溢血患者采用精神护理与心理治疗干预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