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珊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 学报编辑部,北京 100081)
随着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咸阳机场附近发现的一座唐墓及一方墓志,唐代著名女政治家上官婉儿的形象又重新出现在研究者的视野之中。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上官婉儿作为男权社会里为数不多的一位流芳千古的女子,其文学才情、政治才能都堪称卓著,但究其一生,却终究没有圆满的爱情与家庭。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诚如赵玫在历史小说《上官婉儿》中所描述的,上官婉儿轰轰烈烈跌宕起伏的一生,既是一篇华美悲壮的锦绣文字,也是一部浴血搏击的女性奋斗史。赵玫身上强烈的主体精神和生命意识,使得她在创作中尤其关注人的心理、欲望以及生与死、灵与肉、爱与恨所构成的精神冲突。小说中,上官婉儿才华横溢却又命运坎坷,清醒洒脱却又挣扎强烈,内心始终有一种矛盾纠结的状态。她深入权力的中心,通过自己点点滴滴的努力成为武则天时代的骄傲,然而,她的不幸命运又来源于权力斗争,成年后也卷入了权力漩涡之中。因此,她超人的才华和爱情也始终与权力纠结在一起。站在对女性生命体验理解和尊重的高度,赵玫拂去了掩盖在上官婉儿身上的历史尘沙,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欲、有爱有恨的鲜活生动的历史人物形象。
在赵玫看来,文学应该是对人生的一种诗意的探索。因此,从美学和文艺学的角度来看,赵玫的历史小说《上官婉儿》是最具有诗意的小说。在创作中,作者并没有游离历史,而是在深入历史后,始终坚持一种独立、自由而纯粹的唯美姿态,用诗意情怀去感知历史、再现历史,用独特的艺术形象表现自己的审美追求。在塑造上官婉儿这个历史人物时,赵玫撇开了传统的帝王将相历史观、阶级斗争历史观,而以自己作为女人的历史眼光和性别眼光来看待历史和人物,那就是上官婉儿无论是深陷政治漩涡,还是清醒地出卖身体,都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在世价值,那就是“活着”。
作品中,赵玫以历史的演变、权力的运作、人事的流迁、宫廷的杀戮为背景,通过上官婉儿生存环境及其所处时代的描写,揭示出生命的本质,人物心理也就在生与死的矛盾中层层剥开。“她太不幸了,从一出生就不幸。就要为活着而奋斗。……对婉儿来说,她的道德良心就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生存。一切为了生存。”[1]396在以后的生活中,她更要时时刻刻在生死关头作出重要的选择,但不论付出怎样的代价,她选择的目的只是“活着”。“无论真善美还是假恶丑,婉儿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活着。活着是这个女人的唯一。”[2]于是,她必须取悦于那些当权者,逢迎那些能够给予她生存权利的权势者,如武则天、李显,甚至如那个被世人所不齿的奸佞小人武三思;她必须承受那所有的痛苦、艰难和不幸,所有的逼迫、伤残和屈辱,如祖父上官仪和父亲上官庭之的被诛杀,如武则天在她的面颊刺上忤逆的墨迹。在她看来,唯有隐忍,才能负重,才能死而后生;唯有真实地存在,唯有活着,生命才有意义。因此,每当上官婉儿面临生死抉择时,她都选择了屈辱地生,只要有一线生的希望就活着,为了活着而存在,活着就是一切。
赵玫笔下的上官婉儿,虽然她的头顶总是明镜高悬,她的身后总是夹紧的尾巴,但在她身上却有一种难得的清醒和难得的自知之明。她随时随地都能够清醒地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并在这个位置上尽最大努力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她纠缠于政治漩涡,却又游离于那个可怕的相互倾轧的政治机器之外,由此逃过了一劫又一劫;即使最终难逃厄运,“她要求她的所有宫女们也都每人手执红烛,跟着她一道走出她的庭院,列队去迎接那些正在一步步逼近的满脸杀气的政变勇士们。”[1]399“她是那么端庄典雅,雍容华贵,又是那么平静自然,临危不惧”,“在她的那真诚的目光中仿佛不知道死期已近”[1]400。“她努力睁大眼睛,不想这么匆忙地就离去。她想她依然是清醒的,她也仍然还有智慧。正因为清醒她才感觉到她的清醒正在缓缓地弃他而去。她方才知道,原来那清醒与生命是一道的。当生命已经离去,她又怎么可能拥有那匡世的清醒和智慧呢?她唯有告别。就告别了这对她来说无悔无愧的生命吧。”[1]401因此,在复杂而残酷的朝廷中,上官婉儿自有她独特的生存方式。她清醒地出卖着自己的身体和智慧,她知道什么是正义和非正义,然而她别无选择、无以自救。她不停地用智慧为权势者出谋划策、厉兵秣马,同时,她也会利用她的身体愉悦男人、安身立命。[2]正如赵玫所说:“生命的哲学以及与各种男人恩恩怨怨的纠葛。还有她对政治病态的迷恋以及她对身体的智慧的运用……所有的这一切都令我激动。”[3]
所以,在赵玫的笔触中,上官婉儿的“死亡观”既和儒道释的死亡观不同,也和海德格尔的“向死而生”的死亡观不同。[4]123在唐朝那样一种朝代更替、政治险恶的环境中,上官婉儿的卑微身份以及她与杀父仇人之间的复杂关系使她清楚地认识到,死亡的来临并不是自己能够控制的,因此,她并不把死亡看得很神秘,而是感受到命运的存在和无常,以一种从容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死。一方面,她要竭力地为生而活着,无论付出怎样的代价,她对生命从不言弃,即使在她人生的最后一刻,她对生命还是无限地留恋;另一方面,面对死亡她又会非常地坦然,能够更加平和从容地对待,毕竟生命的价值就在于生命的过程之中。因此,对她而言,生命的意义就在于生命的本身,活着本身就具有巨大的价值,这是对生命价值的最大实现。正是围绕着这个焦点,赵玫把她的叙事聚焦于上官婉儿的生存上,进而刻画了上官婉儿与武三思和崔湜的身体之爱与精神之爱,以及与武则天的复杂而戏剧性的爱恨情仇。
在既往的历史中,男权社会总是压抑和抹杀女人生命中原欲的正当性和合理性,进而对女性漠视礼教、僭越权力表示愤怒和恐惧。在他们看来,只有男性对自己的身体有自主权,对性有支配权;女性是不能有自己的欲望和要求的,女性的身体只能为男性存在并支配。[5]24作为女人的赵玫,独特的生存体验更是给了她太多的情感和执著于这种情感的思考,她任凭激情把自己淹没而义无反顾。[6]27因此,赵玫好似要倾尽一个女人的全部身心去书写灵肉合一的欲望,以全部的情感去探索两性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尤其是对身处其中的女性复杂的情感、隐曲的心理、由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到对欲望的渴求都给予深切的关注和细致的表现。于是我们看到,《上官婉儿》摆脱了那种貌似正统公允的男权历史的圈套,“尽力从一个女人的角度去诠释人物”,那就是女人对于爱情的执著,为争取生存权而斗争的智慧与才能。
在赵玫笔下,上官婉儿是一个人,更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欲的女人,终其一生她都是在灵肉合一的找寻和分离中度过。正是灵魂与肉体不可调和的两重性,使人生充满了困境和悖论、幸福和不幸,也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4]124上官婉儿毕竟生为女人,因此,她便有着女人的爱和渴望。这就是赵玫在其书中所描写的上官婉儿的精神之爱和身体之爱。像每一个女孩所经历过的那样,婉儿也有她的初恋,这是属于那个才华横溢却又偏执孤僻的章怀太子的,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女孩美丽的梦想。[7]147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和爱情就全被政治毁灭了。当爱被毁灭,婉儿才开始成熟,她“再度深刻地体会到她的身体就是财富。她的身体不仅能交换她的生存和安全,还能给她带来荣华富贵以及她所热衷的那无限的权力”。于是,她非常世俗地接受了武三思的身体的爱。她非常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他们在彼此需要彼此利用的同时,又彼此帮助相辅相成狼狈为奸。“上官婉儿并不爱武三思,却被他的性所吸引,在无爱之欲中存在,为肉欲而肉欲,所以,单纯的享受肉欲的快感也是婉儿的身体伦理。”[4]123然而,上官婉儿毕竟是贵族的后裔,有着大家闺秀的天然气质,有着高雅、智慧、善良而又残忍的个体性情。正是这种个体性情,决定了她既想拥有无爱之欲的沉醉,又极度渴望灵魂深处的交融。正如有论者指出:“婉儿之所以从始至终处在肉体和灵魂的折磨中,是因为她有灵魂,清醒并且自责。”[4]124风流倜傥的贵族公子崔湜的出现,恰好使她找到了一块真正的感情绿洲。他们之间的爱是由诗编织的,在诗中,他们相互传送彼此的爱慕;在诗中,他们探求精神与爱情的真谛。对上官婉儿来说,诗永远都是灵魂的家园,只有在诗中,她才能使罪恶的肉身获得片刻的安宁与解脱,才有一种超越了肉体的精神上的提升。因为“婉儿所要求他的,不是那种疯狂欲望的满足,而是他的诗所给予她的那种前所未有的精神的慰藉和心灵的富有”[1]344,虽然“崔湜不能带给她任何利益。崔湜唯一能改变她的,就是她正在变得麻木的精神世界。那个诗的世界。生命中那所有最美好的世界”[1]344。
在这里,赵玫冲破了历史压抑与性别歧视的双重屏蔽,展现了女性个体在历史舞台上的生命轨迹,表现了对女性生命自由意志的由衷赞美。从一定意义上说,赵玫所展现的上官婉儿的悲剧,是与她女性生命的自由意志和存在价值密不可分的,也许是她的自由意志太强大才酝酿了她的悲剧。因此,与有些作家笔下充斥的对欲望或者说性的刻意展示甚至表演不同,赵玫笔下的爱情以性爱为基础,但又决非等同于性爱。它具有更多的现代特质,而“现代的性爱,同单纯的性欲,同古代的爱,是根本不同的”,再加上女性内视角的运用、诗意气氛的营造和独特的语言方式,令其作品呈现出强烈的欲望化特征。[8]12
赵玫曾说:“我喜欢我小说中所创作的所有女性,无论历史的还是当代的。在书写着她们每一个人的时候我都满怀深情、力透纸背。我会在她们身上打上我自己的深深烙印。她们是因我而存在的,或者我因她们而存在。总之是我塑造了她们,所以我和她们中的任何一位都会心心相印,灵肉相依……”[6]27因此,在赵玫的作品中,她始终满怀悲悯之情,一步步走进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使其大爱和大憎交织、大悲与大喜相融,共同经历那轰轰烈烈、出生入死、血雨腥风的生命过程。“我决不能去写那些老旧的,或者传统意义上的历史小说,我必须用现代的感觉和视角,以一种全新的姿态来对待历史。”[9]小说中,赵玫正是通过朝廷中的权力争夺与血腥杀戮,来展现上官婉儿与武则天的戏剧性的爱恨情仇进而塑造人物形象的。
在赵玫笔下,上官婉儿在襁褓里就沐浴了腥风血雨,那个曾将她的家族满门抄斩的女皇武则天,却又是将她带出掖庭收在身边的恩人。小说中,她们之间的爱与恨、生与死的冲突,更多地便是与朝廷中的权力争夺、阴谋诡计、血腥杀戮连在一起的。[2]因为武则天借机诛杀了上官婉儿的祖父,才使得她从云端跌入深渊;但也正是因为武则天对她才华的赏识,才把她从默默无闻的宫女中提拔起来,使得她有施展才华的空间。由此可见,上官婉儿是在仇恨和感恩中生存并且成长起来的。可以说,上官婉儿与武则天之间,既有杀亲之仇,又有知遇之恩,她们就这么奇妙地结合在一起。赵玫用饱蘸深情的笔墨将上官婉儿的爱恨情仇逼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同时沿着两个女人的人生轨迹,把她们的内心和纠缠不清的关系铺排开来,去寻找她们能将仇恨溶解的真正原因。
一方面,上官婉儿的恨是与生俱来的。小说中,上官婉儿几乎终其一生都生活在武则天的身边。襁褓中的她就已品味了亲人身上发出的那鲜红的滋味,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日后与她朝夕相处二十余年的武则天。因此,她被武则天满门诛杀的身世使她一出生都被烙上了仇恨的印记。“这仇恨是婉儿的,也是武则天的,就夹在她们这两个同样伟大的女人中间,像一道屏障,阻隔着,又像是一团燃烧的火,随时可以将她们中的任何一个人毁灭。而她们却要隔着那屏障那火焰朝夕相处终日纠缠在一起。”[2]上天就是这样安排的,让她们之间的关系始终充满了爱与恨、生与死的冲突。“她就是这样爱着恨着,爱和恨都到了一种极致,这就是她们之间的那种刻骨铭心的关系。”[1]398
另一方面,上官婉儿到底是清醒明智的。因为她知道,武则天不仅是她的仇人,也是把她带出掖庭的恩人,“在艰难的尘世中,上官婉儿因为与女皇的日夜相伴,学会了圆融关照,学会了左右逢源,学会了不偏不倚不卑不亢,以至于在偌大的男性朝廷中,唯有婉儿才堪称智慧的主宰,才能够真正地权秉国政、叱咤风云。”[10]因此,上官婉儿感激她、热爱她、尊敬她,甚至在被黥刑之后依然死心塌地地效忠于她。上官婉儿与武则天之间,“她们是互为条件互为依存的,她们是矛盾的两个方面,相互进攻着又彼此防备着,她们就是这样相辅相成相生相息,谁也离不开谁”[1]174。随着武则天在上阳宫悲凉而悲壮地死去,随着上官婉儿被唐玄宗英勇地斩于刀下,历史便被这两个卓越的女人带走了,她们终生纠葛在一起,戏剧性地爱与恨、生与死……
文学创作都是作家的激情体现。作为女人的赵玫,其独特的生存体验带给她更多的诗意情怀和女性视角,可以说,她编织的历史,是女人爱的历史,也是她自身爱的历史。[11]65《上官婉儿》融美丽、爱情、心灵、欲望、政治、阴谋、残忍、杀戮等众多内涵为一体,为我们塑造了一位理智与情感相冲撞、灵魂与肉体相统一、生存与妥协相交织的鲜活的女性历史人物形象。从赵玫塑造的人物身上,我们可以窥见性别与政治、历史、文化的复杂关系,尤其是一个身处权力与历史漩涡中不能自拔的女性生存的艰难和无奈,也能感受到作者赵玫要以全部的情感、诗意的情怀和女性的视角,去诠释历史人物的生命轨迹、探索两性之间情感纠葛的艺术追求。
[1] 赵玫.上官婉儿[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
[2] 赵玫.我写上官婉儿——长篇历史小说《上官婉儿》序[N].中华读书报,2001- 01- 03(7).
[3] 赵玫.又见唐宫[N].中华读书报,2007- 09- 12(11).
[4] 史静.轻逸与沉重的肉身——试谈赵玫《上官婉儿》的身体伦理叙事[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
[5] 张兵娟.将一束光带进历史的暗区——评赵玫的3部女性历史传记小说[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3,(1).
[6] 张星.赵玫文学是对人生一种诗意的探索[J].文化月刊,2006,(6).
[7] 胡德岭.女性个体的生命凸现与历史突围——赵玫新历史小说《上官婉儿》的女性主义解读[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4).
[8] 王春霞.欲望的双重表达与变奏——赵玫女性题材作品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9.
[9] 赵玫.接受阿琪的采访[J].时代文学,2003,(6).
[10] 赵玫.激情打造《上官婉儿》[N].中华读书报,2000- 11- 29(1).
[11] 卢桢.追忆女人的诗性历史——由赵玫的“唐宫三部曲”谈起[J].文艺评论,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