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抑或禁锢
----随迁型陪读现象的社会性别视角分析

2015-04-11 06:11
关键词:子女家庭母亲

罗 曼

(河海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南京 211000)

一、问题的提出

最近几年,陪读现象越来越普遍,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就陪读对象群体而言,有针对农村中小学生群体的研究,也有专门针对高考生群体的研究。关于陪读现象发生的原因,学者们基本上归结于教育资源城乡配置的不均衡[1]、独生子女政策使得父母对子女需求高度重视[2]、家长隐性成就观的显性表现[3]以及人才需求的城乡差异[4]等;就陪读现象所造成的利弊影响来看,认为陪读利大于弊的占较少数,陆炳生认为如果采取宽松、开明的陪读手段将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和自己动手的能力,也能充分发挥孩子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5]然而大部分学者认为,陪读对子女本身、对家庭、对社会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包括影响子女的社会化能力,造成子女能力缺失,助长子女依赖心理[3],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在北京发布《中国农民经济状况报告》指出,陪读费用成为新的支出压力。在 2011 年受访农户家庭教育支出中,陪读费用平均为 404.10元。从不同地区来看,东部地区陪读费最高,为 469.79 元;从不同类型村庄来看,城中村家庭的陪读费达到 1225.81 元。东部地区家庭和城中村家庭可能由于收入相对较高,对陪读费用的承受力稍强,对子女陪读的花费也相对较高。(光明日报2012年8月22日),弱化学校的教育功能[6],社会出现结构性失调,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产生威胁[7]等。还有学者认为,中国陪读家庭逐渐由少到多,陪读阶层由中产蔓延到各个阶层,陪读阶段由中等教育向高等、初等各个阶段延伸,陪读成本由低到高,陪读动因由主动到被动,陪读行为由理性到非理性[8]128等。

回顾以往的研究我们发现,陪读群体中,有父母一起陪读的,也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隔代陪读的,然而女性(母亲)是陪读的主力军,大部分家庭无论是农村还是城镇基本上都是母亲充当陪读的角色,照顾子女的饮食起居、监督子女的学习等,并且她们当中许多人辞掉原有工作,当起“全职保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的产生?这对于女性自身的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作为“陪读母亲”,是强化了她们在家庭社会中的功能与地位,还是禁锢了她们的发展?本文拟从社会性别角度来加以分析,希望能窥一斑而见全豹,使陪读母亲这个群体的生活与发展得到更多关注。

二、随迁型陪读母亲行为选择的原因

作为陪读群体里的主力军,“陪读母亲”做出的行为选择是出于自愿还是无奈之举?是传统文化观念影响还是她们的理性选择?或者是社会角色形塑作用?到底是什么原因支配着她们的行为选择呢?

(一)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

“男主外,女主内”传统分工观念一直影响着中国家庭,虽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女性在社会、家庭中的地位不断提高,男女平等的观念也逐渐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但我们还是发现,当家庭与事业发生矛盾时,往往是女性做出让步,牺牲自己的事业去照顾家庭。在城市,常常是母亲放弃事业陪同子女到异地求学;在农村,传统文化观念影响更加明显。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产生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加之城乡差距不断加大,农民为了寻求自身经济条件的改善,纷纷离开土地和家乡外出打工。外出打工群体也以青壮年男性为主,而母亲则留下来照顾子女和老人,负责家中的一切事务。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许多农村家庭的土地被征用,这样留在家中的妇女空闲时间越发充足,当需要陪同子女外出求学时,她们就承担起了这个使命。

(二)自觉的理性选择

科尔曼提出的理性选择理论中,行动系统包括行动者、资源、利益三方面因素,个体在做出行为选择时,不仅仅是经济人,还是社会人。也就是说,个体做出的行为选择,在选择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往往会考虑制度因素和文化因素,个体是在一定的文化制度规范之上追求自身的利益。而这种利益也并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学的利益,它包括情感的、政治的、社会的等诸多内容。利益可以是金钱,可以是有形的物品,也可以是关心、尊重、理解等符号性的东西。对于陪读群体而言,辞去工作远离故土随子女迁移到别处生活,获得的利益可能是子女有个美好的未来,可能是能够实现自己的隐形期望。根据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人们在短期内愿意支付成本是因为预期能够在长期获得更多的收益,理性迁移者的迁移决策的选择是在预期收益和迁移成本之间比较权衡的选择过程。”[9]1假如确实如此,那么陪读似乎是性价比较高的选择,但是任何人都没法预知未来,都没法获知预期收益到底值不值得动用目前如此大的成本,机会成本有多大也无法估量,那么为什么是母亲牺牲工作和事业,而父亲可以继续工作?难道夫妻双方在做出行为选择时普遍认为母亲独自陪读比父亲独自陪读或者夫妻一同陪读的损失最小,获得利益最大吗?这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深思。

(三)社会角色的形塑

社会角色的形成离不开社会生活,它是一套社会所期望的行为模式,并且与个体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相一致。而表现为社会地位的各种权利和义务,也是一套行为规范。女性与男性的性别差异不仅包括生理特征,还有文化特征。以文化为基础、以符号为特征判断的社会性别,表明了性别的文化特征,它先于人们的经验而存在,强调社会与文化赋予男性与女性的种种意义[10]3,这使人们习以为常的性别超出了生物学领域而被赋予了一系列新的含义,从而使一种原先处于自然状态的性别成为一种社会关系,而且用特定的、先于个人而存在的社会关系重新表示每一个人,指定一个人在社会中的意义,并通过一种社会文化建构和语言机制的方式体现社会的制度与权力结构。[11]62人们往往将亲和性特质与女性联系在一起,而将行动性特质与男性相联系,进而产生与此相一致的社会角色和行为期望,形成对男性女性二元对立的区分以及稳定的、固化的性别气质的刻板印象。社会对女性主流化角色定位为“母亲角色”和“妻子角色”,其义务就是要照顾孩子和家庭。女性主义理论强调,在社会中,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认知、伦理等各个领域都与男性处于不平等的地位,而在家庭这样的私人领域中,女性地位也与男性无法平等。而这种不平等并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由社会和文化人为建构起来的。因此,在女性家庭与工作的双重角色产生冲突时,女性的工作角色往往要服从于家庭角色。[12]那么,当家庭这个整体在做出由谁去陪子女读书的行为选择时,女性为了扮演好“母亲角色”和“妻子角色”,因而承担起这个义务。由此可见,母亲的行为选择是出于对社会角色的有效扮演,这种扮演是被社会建构起来的。

三、随迁型陪读对女性的影响

随迁型陪读使得大部分家庭中的女性为了子女的学业,跟随子女离开故土到异地生活,她们有的从农村到县城,有的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也就是说,她们从一个熟悉的地方迁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生活;她们有的辞掉工作全心全意照顾子女做起全职妈妈,有的做点零工补贴家用,工作、事业都不再是她们生活的一部分;有的家庭是父母一同随迁陪读,有的家庭则出现长期的夫妻分居状况。在这种陌生的环境中,陪读女性是否能够适应生活的改变?她们如何去适应?这种因迁移引发生活事业上的变故对她们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是强化了她们在家庭里的功能、提高了她们在家庭关系中的地位?还是将她们束缚在一个更加狭小的空间,禁锢了她们自身的发展呢?

(一)对职业发展的影响

随迁型陪读的时间短则一两年,多则十年,更有甚者,会从子女小学开始一直到大学,那么这就意味着陪读女性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即使有的做些兼职,也不可能是长期性的,仅仅是打些零工而已,做些最基础或最低层的工作,收入甚微,基本上失去了职业发展的可能。吉登斯曾论述道:“不同文化和职业背景下的当代女性都在努力平衡工作与家庭之间的相互矛盾,关于工作的决策是由实际的挑战、家庭态度以及文化规范所决定的。女性对工作做出了选择,而且这些选择影响了女性在更大的劳动市场中的地位。”[13]500~501。对于随迁型陪读的女性而言,在工作与家庭发生矛盾时,她们要么选择家庭,要么辞掉工作,要么打些零工,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到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位置。由于陪读中断了她们职业发展的时机,当陪读任务结束后,她们要重返职场将是件很困难的事情,长时间脱离工作职场让她们在劳动力市场中无法占据有利位置,社会地位也随之边缘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不可能让她们重新回到原来的职位中,或许一切都要重新开始,或许就此被社会抛弃。

(二)对婚姻关系的影响

首先,职业发展的中断与受限,导致大部分陪读家庭中的女性无法正常获取经济收入,家庭收入主要来源是家庭中的男性,他们负责家庭的所有开销及子女的教育、生活费用,这样就使家庭中的女性在经济上依附于男性,导致女性在家庭中处于从属地位。特别是那些从农村里走出来的女性,受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父权”、“夫权”意识固化,缺乏争取自身在家庭中平等地位的意识,导致她们在家庭关系、婚姻关系中往往处于劣势,强化了她们在家庭中的不平等地位。

其次,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常常以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来推测他们的社会距离。虽然空间距离和社会距离并不是完全等同的,尤其是在通讯日益发达的今天,空间距离的隔离已不再成为社会互动的隔膜,但是,就一个家庭而言,作为一个初级群体,日常的密切分工合作,生活的亲密配合,体现的是夫妻之间的社会距离。因此,夫妻之间的正常婚姻关系在长期分居的状态下无法维持良好状态。随迁型陪读导致大量的家庭夫妻双方“分而居之”,长期的两地分居使正常的夫妻生活成为了奢望,任何一方的观念、思想都可能随之发生改变,再加上夫妻之间无法及时、畅通地进行沟通交流,进而导致情感出现裂痕,给原本相对稳定的婚姻带来巨大的冲击。有研究表明,因陪读而两地分居导致的离婚在调研地的离婚比例中占近一半以上;再者,有些陪读家长终日无所事事,打麻将、喝酒、外遇、婚外情等都导致离婚率急剧上升。这都不利于家庭关系的稳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对亲子关系的影响

在陪读现象研究中缺乏对亲子关系的关注,大家常常理所当然地认为陪读女性全心全意为子女付出,远离故土,来到异乡陪读,子女会感激母亲无私的牺牲,亲子关系也会更加融洽。然而,我们不得不看到问题的另一面,因为陪读,母亲日渐脱离身外的世界,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与子女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少,沟通起来越来越难。特别是那些到了青春逆反期的子女,会开始讨厌陪读母亲对自己生活和学习的“照顾”,认为那是在干涉自己的成长。而且,子女对父母也是有期待的,他们希望父母事业有成,是自己人生的骄傲。但当陪读母亲放弃一切选择陪读时,也就意味着他们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和未来,而这很容易导致孩子对陪读家长的失望甚至是轻视。

另一方面,随迁型陪读中的“单独陪读”(只有母亲随迁陪读)还会影响到亲子关系及亲子教育的有序进行。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在谈到家庭关系时曾经指出,在过去的历史中,人类似乎找到了一个比较上最有效的抚育方式,那就是双系抚育。[14]167而如果夫妻一方从家庭中分离出去,孩子得到的爱抚和教育便是不完整的,甚至是畸形的,也使得亲子关系潜藏危机。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早期的生活环境和家庭教育至关重要,而形成良好家庭环境的最基本要求就是家庭结构的完整性,而“单独陪读”家庭削弱了家庭作为初级群体对子女的教育与影响功能,在某种程度上会导致孩子社会化的不足。同时,父亲与母亲这两种不同的重要角色对于儿童社会化的影响也是有区别的。最初,孩子会以一种特有的方式把父亲感知为一个个体,接着会把父亲感知为一种典型人物的榜样,之后又发展走向一种更高级的抽象:个体把自己与父亲的体验概括在一些更一般的社会关系类型中。“单独陪读”使得子女失去父亲平时的教育引导,出现父爱缺位,尤其会使男孩子失去性别角色的学习对象。特别是在我国,幼儿园、小学女性教师占绝大多数,这就使得陪读家庭子女在亲子教育、学校教育中都缺乏父亲这个性别角色的介入,家庭结构中核心角色的空位、父爱的严重缺损、家庭教育与监管的不力,使得许多正值人格形成关键时期的子女在行为规范、思想道德及身心健康方面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从而影响他们进一步的社会化过程。

(四)对自我发展的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诺提出的人类发展需求层次论中,自我实现需要是人类需求层次中的最高层次。自我实现就是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能够生活美满、事业有成。然而,随迁型陪读家庭中的“陪读母亲”往往承担起照顾子女的责任,她们放弃了参加社会工作的机会,进而使女性变得更加被动,她们的生活只能将自己圈在孩子的周围,以子女为中心,在失去自我提高的机会的同时,也失去了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机会。

一个进步的社会应该为人的多元化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而人的多样化发展也必将推进社会的进步。女性要多元化地生存,就必须突破传统窄小的生存空间,争取广泛领域的社会参与和纵深发展。当自身的社会发展创造出更加宽阔的空间时,社会成就反过来又会激发个人的创造性。

综上所述,随迁型陪读应该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独特现象,这种陪读迁移作为一种和传统不同的迁移方式可以说是现代社会变迁中人们为了适应社会的转型和制度的变革而采取的一种应对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变革对家庭以及个人的影响。

不可否认,这种中国特有的随迁型陪读是我国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配置不均衡、寄宿制学校匮乏、家长过分望子成龙、社会对人才评价的片面化等多种因素所引起的。而作为陪读群体中的主力军“陪读母亲”所做出的行为选择受到了传统文化观念和社会角色形塑的影响,尤其是社会性别意识和角色要求对她们观念的形塑和行为取向的影响。家庭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的和谐与稳定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家庭结构和模式的改变势必也会影响家庭关系和家庭生活的运转,从而影响到所在社区甚至整个社会的运转,这些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与关注。

[1] 王晓慧.农村中小学陪读现象的类型、成因及解决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

[2] 张曼.高考陪读家庭行为选择研究及其影响分析——以荆州市J重点中学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3] 郑燕娜.农村母亲“陪读”现象的社会学解读[J].法制与社会,2007,(8).

[4] 张海洋.农村中小学陪读现象的政府原因及对策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2,(5).

[5] 陆炳生.陪读乐[J].现代家教,1996,(2).

[6] 刘健.“异地陪读”现象的研究—以临川区普通高中为例[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0.

[7] 齐泽民.少数民族山区陪读家庭的社会学解读[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9).

[8] 王文龙.中国陪读现象的流变及其社会学解读[J].南京社会科学,2012,(10).

[9] (美)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吴珠华,等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10] 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1] 肖巍.女性主义教育观及其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2] 李银河.女性主义[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13]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M].赵旭东,马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4]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子女家庭母亲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给母亲的信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悲惨世界
她为“破烂王”子女办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