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蕊
(山西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在我国社会价值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最新概括,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只有真正认同这一科学理论,才能使科学的理论成为行动的指导,发挥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发展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发展的共同目标,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基本的道德规范。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党在新世纪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系列论述,不仅展现了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的不断深化,而且为多元化时代凝聚社会公众思想共识指明了方向。
高校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大学生在深刻领会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引导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首先要让大学生全面正确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达到真“知”。认知是认同的逻辑起点,知之才能信之,最后付诸行为。认知认同是人们在对价值观、价值体系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完成的理性认同。“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而到达于思维,到达于逐步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了解它的规律性,了解这一过程和那一过程间的内部联系,即到达于理论的认识。”[2]要达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首先必须对理论做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能在全社会得到较为广泛的认同,对于一个正处于社会转型、走向现代化的国家和民族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及其遵循的根本原则,可以从价值层面为深入回答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提供根本价值遵循,在具体利益矛盾、各种思想差异之上最广泛地形成价值共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途径,为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指明了努力方向。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认知认同,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从教育内容上,根据国内外的时事热点以及大学生关心的重点问题,不断丰富和完善教育内容,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涵。从教育方法上,要运用生动多样的讲课方式,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理解。
真理性认识只有内化为主体的价值认识之后,才会成为指导实践的直接动力。只有把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到大学生的意识之中,内化到大学生心中,实现社会的价值要求和个人的价值认同的统一,才能确立其核心地位,发挥其主导功能。所以,内化认同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键。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的内心信念和价值追求,必须做好三个“注重”。
1.注重大学生的价值发展。要实现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化认同,首先必须把握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发展变化的基本特点。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在价值观念领域中呈现传统的与现代的、本土的与外来的观念同时并存的复杂局面。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但由于缺乏政治和生活经验,尚未具备系统科学的理论思维和理论素养,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容易受一些不良信息或错误思潮的影响。大学时期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要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结合时代发展的现实要求,用系统科学的价值理论正确引导大学生价值观的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生活中居于统治和主导地位的价值观,是社会全体成员价值行为的导向,也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
2.注重大学生的合理需要。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必须把社会发展要求与大学生自身发展需要相统一。需要是人活动的基本动力和源泉,学生的内在需要是引起大学生内化认同的契合点。“意识形态的认同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契合、价值满足的实践过程。”[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只有与解决大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达到他们的内化认同。因此,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和就业上关注大学生的合理需要。大学生入学后,面对的是变化颇大的新的人生环境。要在思想上加强沟通、增进理解,保障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要从学习上引导大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全面地提升自己;要带着感情从生活上关心大学生,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为大学生排忧解难;要引导大学生将个人职业发展与社会需求相互统一,把个人发展融入到广阔的社会发展之中。
3.注重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认同的主体。人们认同某种思想观念是一种复杂的思想矛盾运动过程,是主体能动性和受动性的辩证统一。理论的讲授,环境的影响,都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外在因素。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把这些外在的因素转化为内在的价值信仰,才能真正建立起大学生科学的价值观。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方式,是认识主体有意识地通过自我认识、自我内化和自我调整等过程,有意识地改造和提高自己个体认识的教育活动过程。因此,达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内化认同,要让大学生真正地从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和现实生活发展中,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立体的教育环境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践行环境,促使大学生能发自内心、主动自觉地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理论的主动性,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需要构建立体教育机制,从理性认同、情感认同、实践认同和社会认同四个层面体现教育的综合性。
1.深度把握理论内涵,实现大学生的理性认同。高校应通过多途径多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深度把握理论内涵,实现理性认同。理性认同机制是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彻底性说服,引导大学生达成理性共识,进而将之作为自身行动指南的机制。要紧密联系现代化建设的现实成就和群众的切身感受进行生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和国家发展形势,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和信念。“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4]通过对理论的深度解析,使大学生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形势下,自觉调整和修正价值选择,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自觉把个人的发展与民族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发挥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应有的作用。
2.充分发挥历史资源,达到大学生的情感认同。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5]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注重对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现代人的生活是历史进程中的延续,只有对本国的历史了解愈深,才愈能激发起爱国主义的情感。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史,为我们蕴藏了丰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历史承载着一个民族厚重而悠久的价值信仰,能够将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凝聚成为这个民族所认同的社会核心价值。历史传统中的精华部分,往往凝聚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成为一个民族迎接新的挑战、开拓前进的内在精神动力。要帮助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理解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性进步和光明前途,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道德营养,结合时代要求加以延伸阐发,既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又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树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中[6]。充分发掘丰富的历史资源,让大学生在感悟历史中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3.开展先进典型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实践认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运用榜样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实践认同。榜样的先进事迹中一定闪耀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光辉,他们是忠实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锋代表。榜样具有生动性、典型性和现实性的特点,容易使大学生在学习先进事迹的过程中受到感动和启迪。在众多典范中,一定会有令大学生感动和佩服的榜样,尤其是要挖掘当代大学生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事迹。这些榜样的生活经历和成长历程,能够引起大学生心理上的震撼和情感上的共鸣。先进典型不仅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广博的知识和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还具有高度的社会事业心和责任感,并且对社会做出较大的贡献。大学生要在大学期间打好扎实的专业基础,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培养自己,以便将来更好地服务社会。
4.构建立体教育环境,达到大学生的社会认同。要构建立体教育环境,必须整合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和社会环境资源,加以综合利用,以使学生在各种环境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校园文化有价值导向、行为约束、情操陶冶、心理因素建构、集体凝聚力等功能[7]。高校应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以优良的校风学风、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的校园生活塑造学生的心灵,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意识。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开展社会调查、参观爱国主义基地教育、进行公益活动等促进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深入了解社会,在实践锻炼中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充分发挥电视、网络、广播、报纸等传播媒体的正面导向作用,在社会上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构建良好的学校和社会氛围,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32.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86.
[3]陆树程,崔 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元问题——基于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的一种理解[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8):81.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5]列 宁.列宁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17.
[6]刘云山.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党建,2014(2):21-24.
[7]王 娟.系统构建教育机制切实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进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27):26-28.
[8]王晨艳,李奎刚.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分析与培育着眼点[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4):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