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倡导”引领下的高校统一战线核心价值观培育

2015-04-10 19:57杨红英韶关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广东韶关512005
韶关学院学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

杨红英(韶关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广东韶关512005)

“三个倡导”引领下的高校统一战线核心价值观培育

杨红英
(韶关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广东韶关512005)

摘要:高校统一战线是我们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领域和有机组成部分,肩负着为高校改革、建设、发展和社会稳定服务的重大历史责任。当前,由于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和利益诉求多层次化冲击着高校统一战线的和谐发展,只有以“三个倡导”整合和引领高校统战成员的价值观,并积极探索培育统一战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才能建设高素质的统战干部队伍,推进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长期发展。

关键词:“三个倡导”;高校统一战线;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在充分汲取学界已有理论探索成果的基础上,将“三个倡导”明确概括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对某一层面群体的规范要求,而是对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价值规范与行为准则。高校往往汇集着党外各方面的优秀代表人物,高校统一战线是我们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领域和有机组成部分,肩负着为高校改革、建设、发展和社会稳定服务的重大历史责任。以“三个倡导”为引领,积极培育高校统一战线核心价值观,构筑统一战线成员丰盈的精神家园,对于提高参政党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深刻理解和把握“三个倡导”的科学内涵

第一,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从国家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了一百多年来先进的中国人的理想与价值愿望,同时也是基于现实的理想,是13亿多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对于现代化国家理想形态的价值表述。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通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宏伟目标从价值追求角度来说就是要达到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也就是说经济上要越来越富强,政治上要越来越民主,文化上要越来越文明,社会和生态上要越来越和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符合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全体中国人民寻求民族复兴的共同愿景,是一个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激发活力、振奋精神的价值目标。

第二,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价值理念。我们党自成立起,就把带领人民实现自由、民主、平等写到自己的旗帜上,并为之而不懈奋斗。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法治意识越来越强,自由平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维护公平正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正是适应广大人民群众这种新期待、新要求,我们党更加自觉地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理念深入扎实地体现在党的各项理论和实践之中。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它是经济、法律、政治、道德等一切人所创造的文化世界的前提和目的。有了自由,人才会有尊严,人才会有创造性和主体性,因而实现人人自由就成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平等是指人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是人的最基本权利,关系到人的尊严和幸福。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是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它是一个社会能够良性运行的基本保证。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既是化解矛盾纠纷、实现社会稳定的前提条件,又是创新社会治理、推进改革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之义,更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一层次的核心价值观介入国家与个人之间,作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表明了我们党的理论勇气和智慧。

第三,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立足个人行为层面概括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核心要求。这一倡导,让社会公众找到了核心价值观里的“个人定位”,它为在诱惑颇多的多元化时代修炼个人道德操守指明了方向,是其他两个“倡导”得以“落地生根”的基础。我们只有自觉地把“爱国”作为不可须臾离弃的价值观,才能不断增强自身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朝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它要求公民有巩固的专业思想,忠于职守;有强烈的事业心,尽职尽责;有勤勉的工作态度,脚踏实地;有旺盛的进取意识,精益求精;有无私的奉献精神,公而忘私。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友善即与人为善,是一个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前提。它要求人们善待亲人以和谐家庭关系,善待朋友以凝结牢固的友谊,善待他人以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善待自然以形成和谐的自然生态。友善是公民优秀的个人品质,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道德纽带,更是维护健康良好社会秩序的伦理基础。“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道德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公民道德和价值理念的新发展。

二、高校统一战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的挑战

(一)高校教师队伍价值观多元化特点突出

作为新时期高校统一战线主要方面的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他们工作在教学、科研和管理第一线,其队伍不断扩大,新成员大量增加,而且年轻化趋势日益明显,是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这支队伍人员素质、能力水平参差不齐,他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都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大都看重自己的人格尊严,注重自身的社会价值和物质利益的实现,功利思想时常萌动,而在理想信念、集体意识、奉献精神等方面较为淡薄。高校统一战线队伍还包含一部分留学人员,他们在国外进修、访问、合作研究或交流一年以上,在高校知识分子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加。这部分人员多数出生在20世纪60至80年代,具有高学历、中高级职称,他们与外界联系密切,眼界开阔,思维活跃。因为受西方民主、价值观不同程度的影响,他们在思想观念上也出现一些问题,如重学术、轻政治;重个体、轻集体;重教书、轻育人;重做经师、轻做人师等。在一些理论问题与实践认识上也存在一些模糊之处。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社会现实生活日益丰富的社会变革时期,由于新旧价值观的矛盾冲突,往往使一些人茫然失措,无所适从,陷入迷惘、困惑甚至堕落之中。如何鼓励和引导高校统战成员将实现个人价值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是新形势下高校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新课题。

(二)高校统一战线承受的外界冲击力与日俱增

面对当前社会经济利益和分配方式多样化,社会结构急剧变动,利益关系深刻调整,各种社会矛盾凸现,高校统一战线已成为西方价值观和社会思潮侵袭和渗透的重要领域。在高校校园内,通过网络传播的一些鼓吹西方民主、自由和人权的言论以及某些境外宗教组织宣传的宗教教义,对党外知识分子以及青年学生的思想产生了多方面的不良冲击,对高校的稳定、改革和发展产生了诸多不利因素。随着新旧体制的交替,原有利益关系格局的突破与调整,统一战线成员的利益问题也成为现阶段高校统一战线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何以“三个倡导”的科学价值理念引领高校统战成员,对多元价值观进行比较、鉴别、反思,批判、选择,促使他们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坚守和践行正确的价值信仰,这正是高校统一战线在新时期面临的重大课题[2]。统一战线成员只有在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事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三)部分高校教师师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当前,高校教师队伍主体积极健康向上,拥护党的领导,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热爱教书育人事业,关心关爱学生,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应看到,个别教师言行失范、师表缺乏。少数民主党派青年教师、无党派知识分子敬业精神淡化,育人意识淡薄,服务意识不强。在一些错误思潮以及拜金主义、功利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观念的冲击下,他们政治信仰缺失、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从而消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少数新教师由于没有快速完成角色转换,一些举止言行不是非常规范,对于所教授课程内容的理解以及教学方式、手段的运用不够恰当、不够灵活,缺乏教学总结和反思,教学水平偏低。在高校教师队伍的党外人士中,部分教师对待教学工作敷衍了事,科学研究急于求成,论文抄袭、学术造假等师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一些老资格的教师工作热情减退,甚至有个别教师政治立场不够坚定,自由主义思想泛滥,借一些个人成见和怨气任意发牢骚或表露不满情绪,给学生留下很不好的印象。这些给新时期高校统战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三、高校统一战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

(一)强化理论宣传,丰富培育形式

高校要切实抓好教师的思想政治学习,积极引导教师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目标,营造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讨论、研究和宣传的学术环境与舆论氛围,积极打造和建设校园品牌网站,建设校园文化新阵地。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的基础上,以“三个倡导”引导统一战线教师职工参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在理论宣传形式上,高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不能只局限于报告会、研讨会、讲座等方式,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网络论坛等新媒体便捷性、平等性、灵活性、交互性等特点,采取开放与融合、监督与疏导相结合的方针,注重人文关怀,传播正能量。要将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升理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如选派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教师到政府部门、企业部门挂职锻炼,鼓励教师深入基层参加生产劳动、开展调查研究等,不断提高统一战线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

(二)关注利益诉求,维护和谐稳定

维护高校统一战线的和谐科学发展,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性作用和凝聚性作用,遵循“尊重理解团结人,关心照顾争取人,民主协商凝聚人,强化教育引领人,搭建平台发展人”的科学方法,正确引导统一战线人员的价值观念和利益诉求,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统一战线,在包容多样差异中寻找思想共识,在统一战线深入开展“凝聚力工程”活动,充分有效发挥高校统战桥梁纽带的作用,对构建和谐校园形成合力[3]。具体而言,高校可以形成由党委宣传部、统战部牵头,其余部门负责人共同组成的舆情研判小组,在全面、广泛、真实地搜集汇总舆情的基础上,对统一战线的舆情进行定期研判,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注重利益问题的处理。高校统一战线工作需要积极引导广大非党知识分子正确看待和处理好国家利益与自身利益、全局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适时了解其忧其难并给予恰当排解,进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稳定的发展基础。二是注重个人价值的体现。高校是知识分子云集之地,对这个群体而言,除了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外,他们还有很强的自我价值实现的渴望和需求。高校统一战线工作就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通过开展工作将这一群体的知识、技能和热情较好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相结合,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服务。

(三)进行师德建设,突出道德价值的作用

高校统一战线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坚持师德为上的理念,深入贯彻落实《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要改变重业务、轻道德的不全面、不科学的评价标准,建立和完善一套体现教师职业道德高低的、科学合理的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将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制度化、规范化。这套考核体系应该尽量涵盖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操作上需要切实可行,态度上要公正科学,执行上要准确有力。道德评价的内容主要是教师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工作,具体说是教师的文化视野和价值取向两方面;评价的标准是教育效果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两者的结合明确了教师作为一个“文化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当今权威弱化、信仰危机的社会转型期,应以中华传统美德为切入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统战成员的工作和生活实践之中,引导他们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从而树立科学的价值信仰。

(四)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培育合力

高校要加强对党外代表人士特别是有发展潜力的党外骨干人才的培养,积极为党外优秀干部创造多岗位历练的机会,帮助他们提高素质和能力。深化党外代表人士队伍一体化体系建设,要完善党委领导、统战部牵头、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积极为党外代表人士主动作为、建言献策和充分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创造机会[4]。高校统战工作一定要把好后备人才“测评关”,要把是否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选人用人的基本原则和标准。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后备人才参加民主测评时“德、能、勤、绩、廉”中“德”的基本内容,接受民意的公开测评,以公开促公平,以公平促公正。对已被列入后备人才库的人员,要根据他们的专业方向和素质能力,按照“能位匹配”的原则做出适当安排。逐步建立起“统战英才库”,建立党外代表人士和后备干部信息库,为统一战线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01).

[2]陈晓莉.整合与引领:统战成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培育与践行[J].理论探讨,2013(5):15-18.

[3]刘杰,刘婵,郭小雨.增强高校统战活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4):56-60.

[4]宋欢.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机制研究[J].人民论坛,2012(32):40-41.

(责任编辑:王焰安)

中图分类号:G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348(2015)07-0058-04

[收稿日期]2015-01-20

[基金项目]韶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研究”(G2014004)

[作者简介]杨红英(1970-),女,湖北安陆人,韶关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Cultivating the Core Values of the United Front in Universities Guided by“Three Initiatives”

YANG Hong-ying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Shaoguan University, Shaoguan 512005,Guangdong,China)

Abstract:The United Front in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field and basic constitution unit of the United Front Work of our party.It should take a significant historical responsibility for the reform.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and affording the service for social stabilit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At present,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United Front in universities are being affected by the diversification of social values and multi-level interests,therefore,only the social values of the members of the United Front in universities are integrated and led by the“three initiatives”,and effective ways and methods of the United Font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are actively explored and cultivated,it is able to train the talents of the United Frontwith high-quality,and promote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China's basic political systems.

Key words:“three initiatives”;the united front in universities;core values

猜你喜欢
核心价值观
党员应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视角下的政治认同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弘扬“核心价值观”及文化馆惠民工作的真实案例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校园文化培育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析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
国产喜剧电影的核心价值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