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工程领域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研究

2015-04-10 16:16尹建平,王志军,赵捍东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研究生

兵器工程领域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研究*

尹建平,王志军,赵捍东,赵河明

(中北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51 )

[摘要]文章在阐述校企联合培养兵器工程领域研究生可以促进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和山西省地方经济建设的基础上,对校企联合培养兵器工程领域研究生管理模式、兵器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运作模式和导师管理模式进行了探索;构建了山西省兵器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校企项目合作和校企双导师制培养兵器工程领域研究生的方法。

[关键词]兵器工程领域;研究生;培养模式;校企联合培养

DOI[]10.16396/j.cnki.sxgxskxb.2015.08.019

[中图分类号]G649.21;G643[文献标识码]B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国民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硕士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高级层次,其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就成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一条有效培养途径。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不仅是研究生创新研究的中心,更是对研究生培养制度进行改革的依托平台,是培养国家需求的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2012年12月,由中北大学和晋西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淮海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协商,申请成立的“山西省兵器工程校企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获得了山西省经济委员会、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学位委员会、山西省产学研工程领导组的联合批准。该中心的主要宗旨是为兵器工程领域研究生开展学术交流和工程实践提供场所,培养研究生的武器设计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有效发挥研究生的学术研究与自主创新能力;为学校和企业院所之间开展技术研讨、人才交流、信息共享、产品研发、技术攻关提供平台;充分发挥高校在基础理论研究、数值仿真研究、丰厚学术资源、交叉学科支撑等方面的优势,发挥企业在工程实践应用、产品加工试制、试验场地完善、工程经验丰富等特点,形成校企双方精诚合作、资源共享、人才共育、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企业技术革新和高校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工作体系。那么,如何充分发挥兵器工程校企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的功能,有效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这是摆在校企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校企联合培养兵器工程领域研究生的意义

(一)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是研究生教育的本质需求

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国民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担负着国家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任,是国家实现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目前,我国大多研究生教育专业培养的硕士研究生,依然是以本学科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教学为主,在培养研究生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方面存在弱化现象;培养模式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多样化的需求存在不相适应情况;与国际上高水平研究生教育相比,在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均存在着一定差距。要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高端人才,应着眼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和行业人才需求,积极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建立灵活而有个性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促进课程学习和科研训练的有机结合,将是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必然趋势。而校企联合培养兵器工程领域研究生新模式,就是一条符合国情、山西省省情、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有效人才培养途径。

(二)校企联合培养兵器工程领域研究生是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十二五”期间,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将努力向建设先进国防科技工业总目标迈进,其发展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实现军工核心能力建设升级换代,提高武器装备供给保障能力、自主创新能力、高素质人才创造能力,提升国家国防科技工业综合实力。具体有七个方面的重要任务,其中第七项就是要大力加强军工核心人才队伍建设,培引并举,培养具有突破国防战略性、前瞻性、关键性技术和基础性科研项目的科技创新人才。因此,要求各高等院校积极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完善主动服务国家大局的研究生培养体制机制,破除制约研究生质量提升的深层次障碍,积极探索适合国防科技工业人才需求的校企联合培养兵器工程领域研究生培养模式,邀请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和培养模式改革,承担起培养输送国防科技工业拔尖创新人才的主渠道任务,以培养造就一大批国防基础科研人才、重大瓶颈项目人才、关键技术攻关人才、先进技术应用人才、武器装备型号研制人才和武器装备升级换代人才。

(三)校企联合培养兵器工程领域研究生是山西省地方经济建设的人才需求

国防科技工业是关系国家长远利益的战略性产业,是军队建设的物质基础。山西省作为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的科研生产基地,具有门类齐全、规模庞大的科研与工业基础,大中型军工企事业单位有数十家,而军工企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关系到山西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安全发展的重要因素。山西省十二五规划为军工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即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现代装备制造业,坚持向标准化、系列化、成套化、定型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而中北大学与大多数省内军工企事业单位有着密切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并且成立了联合研发中心或研究所,建立了工程硕士培养基地。军工行业和企业作为引领山西省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实现经济转型的先锋队,需要依托一大批科技创新人才,实施现代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壮大战略,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战略性武器装备和军工高技术相关的高端民用产品,提升具有国际核心竞争力的科研产品,以促进山西省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校企联合培养兵器工程领域研究生,通过高校基础理论研究能力培养、企业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企业技术难题破解能力培养、企业项目攻关能力培养、创新中心基地集中培养,为山西省在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发高技术新项目方面培养造就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为推动山西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二、校企联合培养兵器工程领域研究生运行管理模式研究

(一)校企联合培养兵器工程领域研究生管理模式研究

成立校企联合培养兵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负责审定兵器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和学位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涉及武器系统的作用原理、技术手段、系统分析、工程设计、技术应用、效能评估等;监控工程硕士课程课堂教学质量和科研实践效果,实现对培养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和教学督导;负责工程硕士创新项目申请的评审和优秀学位论文的评审。设立校企兵器工程硕士生教育管理办公室,负责工程硕士的招生组织工作、日常教育管理和教学管理工作,完成工程硕士的招生录取、奖学金评定、科研创新项目申请、研究生暑期活动组织、企业单位实习、优秀论文申请、工程项目攻关等工作;经常性调研了解工程硕士对培养方案、学位课程设置、特色教材使用、实践教学实施、教师教学方法、校内导师指导情况、企业导师实践指导情况等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和修订;负责工程硕士生的教学管理,完成工程硕士的培养方案实施、成绩管理、论文管理、任课教师的安排、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安排、论文开题评审、企业实践安排等。

加强教学过程和学位论文过程管理。实行学位课程重修制度,上一年度学位课程成绩不及格者必须到学校办理重修手续,申请与低年级工程硕士重新学习;聘请教学经验丰富、学科知识丰富的教师给外地工程硕士班上课,确保教学质量;允许部分兵器工程硕士研究生在没有与单位紧密联系课题可做的情况下,与学校导师进行商量,做校内导师的相关企业工程课题;针对兵器工程硕士生培养侧重点的不同,专门制定特定的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以区分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的不同培养目标。

(二)兵器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运作模式研究

成立兵器工程研究生创新中心管理委员会,由中北大学及两个企业组成单位选派工作人员组成,管理委员会设主任和若干名副主任,全面负责研究生创新中心日常工作的开展,包括中心远期工作目标规划、年度工作目标制定、研究生选派和日常管理、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双向选择、研究论文题目审核、论文中期考核、日常经费筹措等。中北大学为主任单位,淮海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晋西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为副主任单位。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分别挂靠在各组成单位,负责制定中心工作计划,联合申报研究项目、企业的技改项目或创新项目,组织专题报告会,组织研究生导师组,企业导师的申报和聘任等日常事务。

创新中心坚持学术民主、公平竞争,在管理上实行主任负责制和全员聘任制的基本管理模式。管理委员会把握创新中心研究方向。根据学术委员会的建议,中心在运行过程中,不断调整优化重点研究方向和队伍,使之始终处于国际研究的前沿。创新中心坚持以人为本,以重大项目和前沿研究拓展发展空间,营造人才培养环境,形成人才汇聚机制,产生重要成果和实现关键技术突破。

(三)兵器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导师管理模式研究

创新中心的研究生全部采用双导师制,高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各有侧重,发挥各自的培养优势。高校导师侧重于工程硕士的基础理论研究能力培养和计算机数值仿真能力培养,企业导师侧重于工程硕士的工程实践能力、项目攻关能力和技术难题破解能力的培养,高校导师、企业导师共同在研究生创新中心的平台下对工程硕士进行培养和指导。兵器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整合中北大学优秀研究生教育导师和企业的技术专家或技术能手等师资力量,组成专兼结合、结构优化、业务精湛、优势互补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秉承“教室与车间相结合,作品与产品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企业的仪器设备和技术条件,将生产现场当作教学课堂,通过企业导师的现场讲解和实际操作,使工程硕士能深刻体会到结构设计、工艺设计、图纸绘制、刀具使用等的实际应用情况,促进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工程硕士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另外,为加快推进兵器工程研究生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创新中心注重不断提升高校导师队伍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利用寒暑假将学校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名师送至淮海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晋西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培训学习,到企业生产车间轮训,提升高校导师工程实践水平;聘请企业专家导师组成研究生专业课程开发指导委员会,设置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工程硕士学位课程;聘请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或技术骨干来学校兼职担任实践课程的教师,通过系统教学,给工程硕士以实践性指导,从而提升创新中心企业导师和高校导师的整体指导能力。

(四)兵器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研究生管理模式研究

为提高兵器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创新中心的研究生应优先选择与企业目前重大技术攻关项目、武器装备革新改造项目、新型研发项目等结合紧密的专业和研究方向。进入创新中心的研究生主动融入企业文化中,在公司研究所、研发中心、生产车间从事一线研究工作,以研究课题为基础,结合企业生产任务,并对企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进行技术攻关,解决企业在应用研究、产业化创新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研究生毕业论文应来源于企业的当前技术攻关项目和研究创新项目,由企业导师负责指导研究生在创新中心完成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研究生中期评审、毕业答辩、结论评语由高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组织完成。

同时,创新中心也实施校企“订单”培养管理方式。淮海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晋西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根据年度和项目人才的需求,与中北大学签订订单培养研究生协议,实现创新中心培养的针对性、定向性、实用性和实效性。校企双方根据订单培养人才要求,共同制订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专门有针对性地设置学位课程和科研实践内容。学校负责完成研究生专业理论课和学科基础课的教学,企业负责组织研究生完成工程实践锻炼、企业技术难题攻关锻炼、企业科研项目研发锻炼。学位论文选题完全结合企业要求实施,提前完成从学生到员工身份、角色的转变;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工作,免除了新员工培训环节,实现了校企双方共赢的目标。

三、校企联合培养兵器工程领域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一)山西省兵器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构建兵器工程领域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条件体系。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卓越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优秀学科团队培养机制、重大项目科学研究平台、卓越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及具有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来共同支撑。企业和高校应从优化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着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优化、业务精湛、优势互补的双导师队伍,形成和凝聚一批在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领域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学术创新团队。由于每名导师知识结构、研究方向、成长经历、思维方式、工作经历等都不相同,可以通过每名导师的言传身教和多角度研究指导,对兵器工程领域研究生突出创新能力培养。以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和省部级优势学科实验室为平台,依托武器装备型号研制项目、武器装备升级换代项目、国防基础科研项目和重大瓶颈攻关项目,通过企业导师的悉心指导和精心培育,提高研究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同时,以中北大学兵器学科中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建设和晋西、淮海集团公司兵器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建设为引领,通过多学科的交叉和相互渗透,积极实施学科结构与布局调整,找到与学校自身优势和特色契合点,建设一批在科研条件、师资力量、培养模式、教学管理、培养质量等方面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兵器工程方向,依托重点科研项目和科技攻关项目,促进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构建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兵器工程领域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按兵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设置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学科发展的特点、趋势和技术发展方向;打破二级学科方向界限,开展跨二级学科交叉研究内容,注重各类课程设置的针对性,使研究生在掌握宽厚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增强适应性。学位课程突出兵器学科的前沿和发展动态,以提高兵器工程领域研究生的兵器学科前沿探索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非学位课程突出能够实现态势感知、电子对抗、战场侦察、精确打击、高效毁伤和毁伤评估等功能的灵巧化、制导化、智能化、微型化、多能化武器弹药的研究方向,具有模块结构、远程作战、智能控制、精确打击等突出特点的兵器工程方向特色,提高研究生武器装备科研实践能力;跨学科选修课程是拓宽学生学科知识面,培养创造性的思维和敏锐的洞察力,提高研究生国防基础科研项目研发能力。

构建兵器工程领域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教学培养模式。结合兵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构建个性化、多样化项目案例教学法,系统性、针对性理论讲授教学法,构建问题型、讨论型启发式教学法,构建互动式、典型性课题探究式教学法等教学模式,实现从以教师教学为主向以师生共同研讨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其核心是激励学生主动思维、主动探究,培养能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和处理问题的武器装备研制人才和国防基础项目研究人才;企业和高校营造和建立科研学术交流活动体系,通过组织研究生参加企业间学术技术交流研讨会、企业重点科研攻关交流会、企业瓶颈项目技术讨论会、高校组织的兵器科学与技术研究生暑期学校、行业学会举办的爆炸与冲击力学年会、含能材料与钝感弹药技术年会、轻武器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等,开阔研究生学术视野,了解学科前沿和研究热点,提高学术创新热情。通过建立集开放化、专业化、弹性化、多样化、探究式、互动式于一体的学术交流活动体系,实现对兵器工程领域研究生的多元化教学培养。

构建兵器工程领域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科研实践创新体系。组织兵器工程领域研究生参加企业技术难题破解和企业重点工程项目攻关,共同剖析、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以培养研究生技术攻关和科研协作能力;充分利用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让研究生在企业参与型号项目预研和武器装备技术革新,使研究生积累工程实践经验,培养研究生开展重点工程项目的研究能力。同时,在科研项目实践中,建立项目组组长岗位培养机制。选拔德才兼备、具有组织能力的优秀研究生作为子课题项目组组长,直接参与项目的立项论证、组织实施、技术攻关、中期检查和项目验收等全过程。通过组长岗位的锻炼,提高其科研能力、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培养具有领军和领导潜质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

(二)创新中心校企项目合作兵器工程领域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校企项目合作形式[10]是一种注重培养研究生质量,注重高校理论学习与企业工程实践,注重高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以企业研发项目为平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直接取材于合作企业急需的关键技术,通过研究生参与企业项目研究、技术攻关、技术创新等,一方面在科研实践中提升研究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完成工程学位论文撰写;另一方面,依托学校人才、信息和技术资源,帮助企业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实现了校企双方共赢。如,针对企业提出的封锁子弹药综合毁伤效果评估技术项目,校企双方依托兵器工程研究生创新中心技术力量,通过兵器工程硕士研究生提出技术方案,在数值仿真研究基础上,进行轴向战斗部子装药结构优化设计,提高了其对周围目标的毁伤能力,完成了项目预期研究目标,同时也提高了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兵器工程研究生创新中心校企项目合作兵器工程领域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全新人才培养理念,注重人才培养的实用性与实效性,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以企业项目研究为主导,做到了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了急需人才。

(三)创新中心校企双导师制兵器工程领域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校企双导师制是以研究生为主体,高校为学生配备两位导师(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注重培养研究生学科专业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科研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种研究生培养机制。兵器工程研究生创新中心应以市场需求和行业需要为基础来设计中心双导师制运作模式。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本着职责上互相补充、培养上优势互补的原则,共同拟订兵器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明确培养目标,共同指导研究生完成学业。校内导师负责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通过综合性、开放性、工程型的课程设计改革和工程案例引用、工程实践与科学研究相融合的教学,提升未来职业发展空间所需的各项能力指标。企业导师负责以工程项目为背景的学位论文指导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加强对兵器工程研究生在工业界和军工行业界实战能力的培养,结合企业工程项目和国防基础项目的研究,培养研究生能够关注社会发展和行业发展,捕捉社会需求和行业需求,善于发现、凝练、解决企业重大工程和技术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兵器工程领域研究生的科研创新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小芬,杜朝辉.创建产学研基地 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0):74-76.

[2]本刊记者.陈求发部署“十二五”重点任务和今年主要工作.国防科技工业,2011(1):16-18.

[3]杨云川,王新颖.兵器工程领域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2010:1052-1054.

[4]崔杰.校企联合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几点思考.化工高等教育,2006,8(2):15-17.

[5]马维宁.兵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能力培养研究.中国电力教育,2012,10(17):22-23.

[6]黄建民.培养高质量军工领域工程硕士人才之实践.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5):107-110.

[7]李永坚,黄绍平,李靖,等.卓越工程师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探索.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12,22(3):107-109.

[8]尹建平,王志军,李晓杰.兵器学科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24(1):89-92.

[9]李未.突出特色,鼓励创新,培养拔尖人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1-4.

[10]吴照金.对校企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模式的思考.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1):103-105.

Study on the Mode of College and Enterprise Joint Cultivation for

Postgraduates in Ordnance Engineering Field

Yin Jianping,Wang Zhijun,Zhao Handong,Zhao Heming

(CollegeofMechatronicsEnginering,NorthUniversityofChina,Taiyuan030051,China)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研究生
研究生美术作品欣赏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