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三要”辩证法则

2015-04-10 16:16黄晋太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三要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三要”辩证法则*

黄晋太

(太原理工大学 政法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摘要]引申制度变革机制,推动新型城镇化,这是转型发展中国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国现代化实现的必然选择。制度变迁务必要着眼于人的主体性和合发展,社会运营务必要关注人与物的和谐配置,系统平衡务必要规制自然与人的生态契合,这是城镇化进程中的“三要”辩证法则。以工带城,以物带人,人物并行,循序渐进。无论城乡经济,也无论城乡社会,无论城乡固有之物,也无论城乡不同人群,都有人与物平衡互存的内涵,也都需要人与物和合相处的环境。天地合,万象生;物先行,人跟进;民为本,生为先。新型城镇化需要历史过程,需要人与物共同繁荣发展,需要二元工业化全力推进。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三要”辩证法则;二元工业化;生态契合

DOI[]10.16396/j.cnki.sxgxskxb.2015.08.009

[中图分类号]C912.81;F299.21[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05-06

[作者简介]朱颖原(1968-),女,山西太原人,太原理工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日新月异的快速增长,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加快推进,但城市化与市民化的相互脱节,千姿百态的快与痛、喜与忧并存的矛盾显现,不仅再次把经济社会变革提上重要日程,而且更急迫地把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向了历史的前沿。

农村、农民、农业需要城镇化、市民化和产业化,这是提升中国现代化水平的关键所在,也是矛盾所在、焦点所在和难点所在。然而制度变迁从何入手,新型城镇化如何实现,怎样选好突破口,找到解决所有难题的出路,起到事半功倍和纲举目张的效果,这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尤须考虑的关键问题。我们既不能无休止地鼓励大量人口进城,以城市人口多少论城市化率,而不去顾及由此导致的人口膨胀,产生过度城市化的病症;也不能人为“造城”大量移民,以人口聚集多少论城镇化水平,而不去考虑由此导致的移民流失,引发弃城和唱“空城计”的尴尬。制度变迁务必着眼于人的主体性和合发展,社会运营务必关注人与物的和谐配置,系统平衡务必规制自然与人的生态契合,这是城镇化进程中的“三要”辩证法则,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一、制度变迁务必要着眼人的主体性和合发展

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探究人类走过的漫长足迹,谁也不难发现,社会历史的进步,无一不是人本变革作用的牵引,也无一不是制度变迁使然的结果。

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文景之治”,“轻刑法,减赋税,亲儒臣,求贤良,一意与民休息”,二帝在位四十年,励精图治,发展经济,使“国家财富盈溢,百姓人给家足,社会人口激增,四海繁华升平”,奠定了汉武帝富强盛世的坚实基础9-10。“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勤于听政,勇于就谏,轻徭薄赋,重视农经,使“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21。正如太宗所言:“若家给人足,朕虽不听管弦,乐在其中。”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任贤纳谏,澄清吏治,自奉甚俭,消除奢靡,广开农耕,富庶边疆,造就了“经济繁荣,国库充裕,民生安定,国威远播”的唐王朝黄金时代24。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是百姓的社会,“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坚持以人为本,秉承民生为重,体现了历代明君以德治国,泽被华夏,以苍生为念,以仁政施民的和合发展思想。

儒家和道教文化,历来注重封建大统,天人合一。这是中国自封建社会以来,推崇儒学与和合思想的重要渊源。汉代儒学家董仲舒在继承孔子正名思想的同时,也继承了孟子的民本思想。他既主张尊君,同时也主张重民。在他看来,天意就是民意,君主若要维护统治,就要顺从天意,更要体察民意,以民为政权的根基。“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以史为鉴,探究秦二世专制残暴与苛刑峻法,感叹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董仲舒重申了儒家德治和仁政主张,提出“任德而不任刑”的政治统治原则,并强调“刑德并用,以刑辅德”兼而施治的逻辑概念。为了维护封建大统,董仲舒还提出天人感应之说,并从“中庸”的角度,阐释了天人合一思想。仔细研读历史,重温儒道文化,屏弃神学糟粕,取其合理内核,传统和合思想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的制度变迁,带来了中国农村与城市社会的巨大变革。制度变迁与人的主体性和合发展,不仅使农村农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而且也使中国城市发生了历史性巨变。曾经我们对农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千方百计免税和对土地经营进行补贴,增加了农民收入,调动了农民积极性,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差别。曾经我们发展城市经济,从对企业承包到逐步推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实行和健全了社保制度,城市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居民收入也大幅提高。制度变迁以人为本,各种政策彰显和合。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城市居民年人均收入371元,农村居民138元,到2000年城市居民年人均收入7432元,农村居民3230元,再到2013年城市居民年人均收入26955元,农村居民8896元,我们从贫穷落后到发展成初步小康水平,并在今天进入较高水平小康社会;国民经济生产总产值也在2013年达到58.8万亿元,逐步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惠民利民,以人为本,制度变迁始终与人的主体相契合,实现了与人的主体性和合发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主体性的最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最美阐释。

坚持以人为本,真正为民服务,实现人的主体性和合发展,这绝不是空话套话,而是具体的实际的。搞活经济,促进发展,主张一部分人先行致富,但绝不能违背共同致富原则,更不能导致贫富不均。如果社会利益发生偏差,社会收入分配不公,那么社会劣势人群就会不安不稳,和谐社会就会误入歧途。发展中心城市,建设大都市圈,打造各级各类集约经济群,但绝不能忽视乡村发展,更不能使城乡差距继续扩大。如果任凭二元鸿沟加剧,乡村被排斥在城市化之外,那么村镇就会逐渐沦为废墟,城市也会导致生态瘫痪。实现人的主体性和合发展,既要考虑社会利益给予人的合理分配,又要不断消除城乡差别、行业差别、地域差别,还要不断实现人口合理流动,使各地域人口均衡分布,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进步。制度变迁务必要着眼人的全部因素,并以整个社会人的和合发展为目标,不断致力于解决好人的生存问题、教育发展问题、生活保障问题,以及不同群体间的平等相待问题,从而使人的主体性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进入2000年以来,基于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新任务新挑战,尤其是面对经济社会暴露出来的不公、不平,道德滑坡,诚信缺失,市场紊乱等问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把“和谐社会建设”置于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同等重要的并列位置。实现了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的发展认识转变。2012年党的十八大,再次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全局,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五位一体”总布局全新目标。并把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置于了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缺一不可的突出地位,实现了对整个社会科学发展全面认识的质的飞跃。和谐社会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理想社会,又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党对传统和合思想的继承发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这不仅是党为之奋斗的崇高使命,而且也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期盼。“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只有社会和谐,天地人和,制度变迁才能带给万民福祉!

然而必须清醒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转折发展期的新的难题已再次显现。其一是宏观经济结构不合理问题愈加明显;其二是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更加突出;其三是分配不公不均情形日渐严重;其四是企业发展难以为继成为现实;其五是社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如何应对各种矛盾和挑战,如何催动经济复苏和市场兴旺,如何尽快摆脱不应期的困扰,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再次呼唤改革发展,改革发展也再次期盼制度变迁,期盼着与人的主体性和合发展。处于新的历史转折发展期的当下中国,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务必要抓住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历史机遇,解决好和谐社会发展所有难题。

二、社会运营务必要关注人与物的和谐配置

自古以来,在人类历史滚滚长河中,制度变迁始终决定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制约着人们生存的环境,影响着人们生活的质量。社会运营作为所有这一切的载体,其组织管理和行为方式,其人本物化和运作模式,无不展示了这所有一切的结果,镌刻了天地万物不同时代的影像。

不可否认,改革开放36年中国发展了,经济繁荣了,社会进步了,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然而,社会运营中的组织缺失、管理无序、随心所欲、好大喜功,却无不让我们承受了些许灾难,付出了惨痛代价。一些官员求功心切,盲目决策,花了巨额资金引进设备却不能付诸生产,致使资源闲置浪费让人痛心疾首;一些地方不求实际,不讲科学,下了很大功夫营造民生工程,开发了移民小区,却因百姓难以就业、无法生存而人去楼空;一些地方追求浮华,无视规律,大肆兴建别墅楼群,扩展道路搞城建风暴,借以提升城市化水平,打造样板城市,却因配套设施不足无人居住,导致成片土地荒废,不少小区闲置浪费。过度城市化不断敲响了城乡人口失衡的警钟,城市人口过度聚集也不断拉响了环境恶化的警笛。农民工年复一年栖息往返于城乡,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了春运交通的连年吃紧,而且还引发了农村诸多社会问题,致使老人孩子滞留农村,生活缺少照顾,安全受到影响,村容不整不洁难以改变,乡村也依然徘徊在城市化的边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顾此失彼,社会运营组织不佳,管理不力,由此导致了区域差别、城乡差别,分配不公、贫富不均,损公肥私、强夺豪取,官商勾结、贪污腐化等社会问题。深刻反思产生各种问题的历史原因,重新审视改革发展过程的种种得失,不难发现:我们强调科学发展,但遵循科学发展不够;我们强调以人为本,但坚持以人为本不足;我们强调社会和谐,但构建和谐社会不济;我们强调管理组织,但加强管理组织不力。归根到底,主要是我们着眼于人的主体性发展不够,尤其是掌握人与物的和谐配置不佳,总体布局有所偏颇,由此导致了全局的或者某些局部发展的失衡。

斯大林、毛泽东都曾经讲过,正确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一切的因素。而如何决定,怎样决定,关键是要看领导干部进行社会组织管理是否有效,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是否有力,并最终能否带来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进步局面。社会发展是全面发展,社会进步是全面进步。社会发展进步不仅是物的表现,而更应当是人的受益。社会运营务必要关注人与物的和谐配置,也必须实现人与物的和谐进步。这其中至少包括三方面涵义。

一是领导者决策者必须以人为本。无论组织与实施各项计划,也无论是操作与实施每项工程,都必须既要有物的概念,又要有人的内涵,坚持人与物发展并举,物与人配置和谐。比如:道路规划建设、产业聚集生长、居民小区改造重建、科技园区规划新建、文物古迹保护修缮、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等等。不仅要构建城市发展空间,注重提升区域工业化水平,而且还要不断解放生产力,推动实体经济大幅增长,促进人的主体性长足进步。要在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注意解决好人的就业问题、收入增长问题、人的个体发展问题、生活质量改善问题以及各种社会保障问题,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惠及百姓。经济发展是整体的全局的,社会发展是协调的全面的。着眼当下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城乡统筹,尤其要以农村为重心,在解决好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上下功夫,更要在实现农民职业转型上做文章。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与人和谐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这是新型城镇化真正落实的根本所在。

二是新型城镇化进程必须科学推进。近现代世界城市化发展的历史无不表明,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城市化发展必须以工业化为先导。因此,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要考虑人的因素,还要考虑物的因素。城镇化就其表象来看,似乎是人的生存形态改变,是生活环境的改善。但本质上的内涵,实则是人的生产关系的变革,是人的生产劳动方式的转变。也就是说,劳动力只有从自我经营土地的方式解放出来,成为产业工人并获得工资性收入,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居住条件。新型城镇化离不开工业化,工业化必须支撑新型城镇化。未来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必须采取城乡二元工业化并举的方式,即在现有城市工业化的基础上,继续走乡村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发展道路。要围绕新生城市和新型城镇增长点,在广大乡村地域发展工业,并以工业园、产业园集群模式,通过工业、服务业发展,合理拉动人口流动,带动劳动力就业方式转变,推动农业产业化,实现农村城镇化。社会运营必须充分涵盖这一要义,社会管理组织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

三是社会运营的本质在于人物和谐。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劳动创造了价值。而人的劳动本身,不仅改变着自我生活条件,同时也改变着整个社会的构成。社会全部财物是人的劳动结果,人作为社会关系总和,也理应享受社会运营带来的物的满意。社会运营究其本质而言,即是在政策和制度约束下,通过有效组织与管理,达到实现人与物和谐配置的目的。新型城镇化既牵扯到政策制度的保障,又涉及社会组织管理的运营。首先,城镇化需要工业化依托,工业化既是实现城镇化的动力,同时又是带动劳动力转型的必然。只有人与物和谐配置,人生产了物,物同时保障了人,人与物发展并存,城镇化的实现才会顺畅。其次,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发展过程,也是城乡物的合理配置过程。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不仅能够有效拉动人口合理流动,促使城市人力资源部分转入乡村,乡村劳动力资源就近实现转型,而且能够最终消除过度城市化的病症,使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和谐并举,并使农业产业化现实成为必然。

三、系统平衡务必要规制自然与人的生态契合

应当肯定和看到,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的变迁,我们奠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雄厚物质基础,同时也面临着从城市到乡村发展转变的关键选择。我们有能力有条件做这样的选择,但为此我们也要付出更多代价。30多年放任自流,城中村和不少农村自建房屋,今天为了同城化和城镇化,城中村需要改造,农村也需要搬迁,我们不得不拿出高昂的拆迁费和补偿费,我们也不得不另辟蹊径,进行必要的土地置换。反思走过的历程,吸取历史的教训,着眼于经济社会整体和全局发展,我们不能只看山不见水,一味抓大放小而置乡村于不顾;我们也总不能听由人口无序流动,使城市不城,乡村不乡。人口过度集中城市超负荷,人烟逐渐稀少乡村变荒原,如若任其发展,未来导致生态恶化、人与自然失衡的情景将不可想象。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推进新型城镇化别无选择。

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远非往日可比,无论经济建设本身,也无论社会系统构成,甚至是行业宏观调控,都是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信息化的支撑,没有科学控制的调配,没有数字模型的构建,没有宏观设计的运作,若要完成所有一切是很难的。新型城镇化的实践也不例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不仅要促使农村人口市民化,而且还要不断促进农业产业化,使农业人口逐步分流,多数人口逐渐转移到二三产业,部分人口成为农业产业工人。同时,在发展乡村工业,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进程中,我们还要通过优惠政策和制度保障,吸引城市企业家和投资者到乡村创业,并带动人力资源从城市流向城镇,创造城镇化发展的产业环境、人口空间以及城市化发展条件。期望在新型城镇化进程拉动下,大、中、小城市和城镇人口分布合理,过度城市化的病症得以消除。

新型城镇化的实现需要时日,我们绝不能脱离实际,凭空臆断,并梦想一蹴而就。我们也绝不能头脑发热,心血来潮,通过“人为造城”强制移民。以工带城,以物带人,人物并行,循序渐进。新型城镇化需要历史过程,需要人与物共同繁荣发展,也需要社会运营维护系统平衡。无论城乡经济,也无论城乡社会;无论城乡固有之物,也无论城乡不同人群,都有人与物平衡互存的内涵,也都需要人与物和合相处的环境。系统平衡务必要规制自然与人生态契合,也务必要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长。这其中包括:自然与自然之生态链条,自然与人之生态组合,人与人之生态集群,大小生态系统务必自然契合,交相辉映,和谐共处。“契合就是符合,是量体裁衣的定制,是相辅相成的提携,是相得益彰的媲美,是互为适宜的匹配。”按照生态契合要求,新型城镇化的实践与发展,必须做到科学规制,柔性推进,系统规划,分类操作。

其一是天地合,万象生,自然与自然要生态契合。天长地久,万物并作,天地万象自有相生相克、相依相守自然法则。“致虚极,守静笃”,保持宁静心态,理性面对万物,掌握客观规律,顺应天地变换,方能“没身不殆”。“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回归我们今天的现实社会,尽管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了,科学技术进步了,生存环境改善了,但我们对于自然依旧了解甚少,对于顺应自然依旧把握不够,由此导致了生态破坏我们却浑然不知,我们深受自然之害也束手无策。天地相生,自也相克,对地球表面的人为破坏,也必然导致气象的极度反常。新疆、内蒙大面积植被的不断沙化,四川、甘肃等地的泥石流灾害,北京、天津等北方城市的连年雾霾,云南、贵州等省区的少雨干旱,无一不是我们人为导致自然失衡的结果,也无一不是我们短视种下的恶果。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现代化,我们不仅应当着眼于大、中、小城市与城镇的合理分布,着眼于带动人口有序流动使人口均衡分布,而且更应当让生态环境回归自然,让自然休养生息,让自然与自然生态契合。开发土地,封山育林,绿化荒山,美化城市,兴修水利,养护植被,放养牲畜,保护动物。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我们都必须把生态契合作为发展大计,并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使自然成为人类生存的美好家园。

其二是物先行,人跟进,物与人要生态契合。放眼历史,古为今用,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祖先遗训不失为戒。《南皮县志·风土志下·歌谣》有言道:“兵马不动,粮草先行。年年防歉,夜夜防贼。”兵法也自古强调,“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与以往城市化带动工业化不同,新型城镇化发展必须走以工带城的道路。所谓物先行,即是以工业园、产业园为先导,通过打造二三产业,奠定城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并为人的生存与发展创造条件。所谓人跟进,即是在工业园、产业园建构过程中,次第带动技术人才与劳动力有序入驻,并在服务业跟进的同时,继续拉动就业人口合理流入,科学规制和自然造就新型城镇的物与人生态契合。物依赖人不断生产积累财富,人依靠物不断给予生存保障,城市(或城镇)与人口适宜匹配,才能使物与人和谐共生,城市才会保持永久活力。纵观世界文明城市留下的印迹,久负盛名的古都罗马、雅典、西安、底比斯、库斯科,以及名震遐迩的古城威尼斯、丽江、平遥、歙县徽州等,之所以历经沧桑,却依然经久不衰,正是人与物生态契合的最佳写照。

其三是民为本,生为先,人与人要生态契合。习近平在2008年10月考察南昌时就指出,推动科学发展,要始终坚持民生为先、民生为重、民生为本,使民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2009年9月,中科院研究员李培林,也以“民生为先”在《光明日报》撰文谈道:60年的社会建设经验表明,发展要以民生为先。并系统提出,教育是民生之始,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会保障是民生之依,社会安全和管理是民生之盾。2014年1月,《中国建设报》再次以“发展为本,民生为先”为题,对五大自治区2013年民生亮点进行了扫描。民为本,生为先,正是基于“分配不公、贫富不均,百姓就业难、生存难”现实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历史回顾反思所得出的结论。发展乡村工业,推进城镇化实现,不仅可以借此有效提升工业化水平,而且还可以由此拉动社会就业,并通过制度约束消除贫富差别,使社会保障带给百姓实惠,促进人与人生态契合,确保社会主义优越性人人共享。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更加关注民生,关心百姓生活。加强社会保障,调整分配政策,切实以民为本,狠抓民生工程。制订了企业高管最高工资标准,为8000万退休职工增加养老保险金;进行了收入分配再调整,大幅度提升低收入人群的工资标准;推行了政府、事业单位统一社保制度,确保全体人民共享同一惠民政策。人与人生态契合,不仅为和谐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而且也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了希望!

[参考文献]

[1]中国历史百科全书:1.北京:中国书店,2010.

[2]中国历史百科全书:4.北京:中国书店,2010:12-13.

[3]黄晋太.制度变迁与人的主体性社会发展的契合.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3-5.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6.

[5]黄晋太.二元工业化与城市化.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7-8.

[6]中华国学传世藏书:子部·老子.北京:线装书局,2010:10.

[7]习近平.民生为先,民生为重,民生为本[EB/OL].(2008-10-15)http://www.chinanews.com/gn/news/2008/10-15/1413511.shtml.

[8]李培林.民生为先[EB/OL].(2009-09-22)http://www.gmw.cn/01gmrb/2009-09/22/content_985682.htm.

"Three Requirements": The Dialectical Law Involved

in the New-type Urbanization

Huang Jintai

(CollegeofPoliticalScienceandLaw,TaiyuanUniversityofTechnology,Taiyuan030024,China)

*2013年山西省软科学项目“山西产业转型背景下的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2013041058-05)之阶段性研究成果。

令狐国芳(1972-),女,山西临猗人,太原理工大学期刊中心编辑(通信作者E-mail:499156414@qq.com)。

猜你喜欢
三要新型城镇化
九旬退休乡村教师的“三要”养生经
语文课堂有效提问“三要”
国内各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比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就业路径探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新型城镇化是经典城市化的回归和升级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
翻转课堂下作文微课设计“三要”
课程资源利用应注重“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