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郊区农业合作化的发展历程研究
——以海淀区李墨林“四季青”合作社为例

2015-04-10 16:04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四季青互助组合作化

宋 典

(北京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北京 100875)



北京郊区农业合作化的发展历程研究
——以海淀区李墨林“四季青”合作社为例

宋 典

(北京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北京 100875)

北京地区农业改造开始于土地改革以后,经历了发展互助组、试办初级社、发展初级社三个阶段.位于海淀区的李墨林“四季青”合作社是北京郊区农业合作化的典型,李墨林从一个旧社会的被剥削者奋斗为新时期的劳动模范,他所领导的合作社经历了温室蔬菜互助组、温室生产合作社到“四季青”农业生产合作社几个阶段,不断发展壮大,为首都的蔬菜供应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其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努力钻研的作风为后人树立了榜样,在北京郊区的农业合作化进程中起示范和引领作用.

北京;农业合作化;李墨林;“四季青”合作社;发展历程

四季青镇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部,在20世纪50—90年代曾经是北京市主要的蔬菜生产基地,是首都名副其实的“菜篮子”.四季青镇的农业发展是北京地区农业合作化的典型,其最早的创始人李墨林曾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本文以李墨林的蔬菜生产合作社的发展壮大为例,尝试探究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北京地区的农业合作化发展历程.

1 早年李墨林与初期互助组

李墨林(1911-1975),出生在河北省安新县一个贫穷的农家,12岁开始给地主做工,后来辗转逃荒、要饭到北京,结识山东人刘佩然并学习种植蔬菜,落户在西郊.1949年1月,北平解放,5月北平市即以军管会的名义颁布了《关于北平市辖区农业土地问题的决定》,并将其作为北平郊区土地改革的基本政策,当时北京郊区的行政辖区范围仅包括现在的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及门头沟区和大兴区的一部分,共有8个区,280个行政村.经过土改,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生产积极性极大提高,李墨林所在的四季青乡粮食增产37%,蔬菜增产一倍.[1]李墨林响应中央和北京市委的号召,和20多位过去给地主当雇工搞温室生产有经验的菜田把式,凭借经验,在自己分到的土地上从事蔬菜温室生产.

土改后的京郊存在着这样的情况:一部分分到土地的农民无力发展生产,加上1949年雨涝成灾,仍然无法摆脱贫困;另一部分地区再次出现贫富分化现象,如海淀东冉村15户贫农开始当雇工,10户贫农开始卖地.1951年9月中旬,党中央召开全国第一次农业互助会议,通过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当年12月中央批转了这个决议草案[2].同年,北京市委根据广大农民要求,提出大力发展临时互助组和季节性互助组,有重点地巩固和提高常年互助组的工作方针.李墨林积极响应党中央和北京市委的号召,在羊坊店村联系农民成立了互助组,并被选为组长,蔬菜生产继续扩大.互助组在各个方面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既解决了生产上的问题,也提高了生产技术,整个北京市在1951年组织了一千余个临时或长期互助组,不仅发挥了集体的力量,克服了生产中的困难,也提高了劳动效率.

2 李墨林温室生产合作社的成立与壮大

京郊的生产互助合作和其他地区相比,还比较落后,由于在宣传和组织上的经验不足,临时甚至长期的互助组解散的不少,在海淀区的黑塔、东冉和双槐树等村的互助组,形式上组织起来了,但实际仍有部分农户单干.总的来说,从土改后到1952年,互助组在生产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互助中“共同劳动、分散经营”的矛盾影响了互助组的巩固发展.1952年春,中共北京市委根据郊区农村实际情况,要求“每区可试办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无条件者可不办)……只许办好,不许办坏”[3].当时海淀区委经过调查研究,确定了一些试点.

初级合作社的发展并不顺利:虽然到1952年5月底,郊区的农业合作社已经达到10个,但是近郊副业发达的村庄及菜区,组织起来的不多;另外,部分村民的创社尝试遭受失败,1952年3月,四季青乡农民刘广伦率先试办初级社,但是由于分配方法失当,有些人光想靠土地分红,不参加劳动,挫伤了社员的积极性,导致了减产.合作社不到一年,被退转为互助组[4].

在严峻的形势下,李墨林和他的合伙人克服重重困难,积极办社,吸取之前办社的经验教训,参加1952年7月北京市政府郊委举办的“郊区互助合作干部训练班”,不断学习办社方法.1952年11月(一说9月),李墨林联合过去给地主当过雇工有温室生产经验的7户农民,在羊房店村成立了李墨林温室生产合作社,该合作社共有9个劳动力,108间温室,主要进行冬季温室蔬菜生产,当时一间温室能产50多公斤黄瓜,收入达100多万元(旧币)[5]114.全社地少,土地不分红,按劳分配,这实际上是海淀区成立的第一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李墨林的勤劳致富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1952年12月14日,《北京日报》发表了题为“让人们冬天吃上夏天菜——记羊房店村温室生产合作社”[6]的报道,赞扬了李墨林等在生产蔬菜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绩.1953年1月,李墨林温室生产合作社被评为海淀区1952年度模范农业合作社,2月被评为北京市1952年度农业模范单位.李墨林逐渐成为北京郊区的榜样,促进了合作社的推广普及,为改善京郊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做出了贡献.

1953年,毛泽东在政协会议上提出了新一年的三项中心任务,第一就是大规模的经济建设[7].北京作为首都,近郊需要有大片土地作为城市发展用地,当年4月李墨林温室生产合作社服从政府安排,从羊坊店村搬迁至西冉村乡北高庄村.经过近一年的发展,到1953年底,整个合作社已经有10户农民,12个劳力,园田8亩,旱地15亩,温室发展到144间,每间温室产量达到183斤,全社总收入2万多元,除去各种开支,每户收入可达1500元[5]114-115,这让其他群众非常羡慕.1954年春节,李墨林等人精心挑选了20条黄瓜和15个西红柿送到了中南海,向毛主席报喜.第二天就收到了中央办公厅的回信,信中说:“你们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的道路,这给首都农民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希望你们更加提高生产技术改进经营方法,巩固与扩大合作社的组织,为生产更多更好的蔬菜,供应首都人民的需要而努力.”[8]这也大大激励了社员的热情.在群众入社热情与社员生产积极性高涨的情况下,合作社的扩大发展势在必行.

3 李墨林“四季青”农业合作社的诞生

1954年是京郊农业合作化大发展的一年.从政策上说,1953年9月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10月中央作出粮食统购统销的决议,12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1954年1月正式公布,这三项政策的出台标志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的全面展开,中央和北京市对总路线的宣传不断加强;从农业生产上说,上一年郊区雨量适中,风调雨顺,原有的48个农业合作社普遍获得丰收,蔬菜平均亩产比上一年增加49.8%,比单干户高19.5%,郊区农民主动加入合作社的积极性有所提高.[9]12

鉴于京郊合作社发展的良好态势,北京市委农工委决定在巩固现有社的基础上,将以李墨林社为代表的11个合作社过渡为集体农庄[10].1954年6月,李墨林温室合作社和附近的袁明社、李满场社三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成为“四季青蔬菜生产合作社”,共有社员64(一说46)户,346人,温室614间,耕地320亩[11].1955年夏,合作社又与东冉村的远大合作社和金庄合作社合并,扩大到300(一说784)多户.合作社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李墨林还依靠资金、技术和土地等条件的优化组合,改进了蔬菜生产技术和温室的供水方法,由人工挑水改为地下管道浇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到1956年,四季青农业生产合作社成为拥有844户社员、1080间温室的大社,已初步建成一个供应城市蔬菜的基地[5]121.

李墨林由于对发展温室蔬菜生产,带头走社会主义道路有卓越贡献,受到专家的肯定,自1952年起连续被评为“海淀区农业劳动模范”“北京市农业劳动模范”;1956年1月受到彭真市长的接见,同年初当选为北京市政协委员;1957年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并于同年1月出席在北京市召开的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代表会议,李墨林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一起留影.李墨林温室生产合作社自1952年起连续被评为“海淀区模范农业合作社”“北京市农业模范单位”;1956年10月农业部授予四季青农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全国增产模范单位”的光荣称号[12].

北京郊区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在1955年上半年以前基本上贯彻了“自愿互利”原则和“稳步前进”的方针.1955年秋后,中央召开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13],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北京地区合作社数量迅速增长.1956年1月12日《北京日报》刊载:“郊区所有农业生产合作社全部转变成土地不分红、按劳取酬的高级形式的合作社.首都郊区6个区完全社会主义农业合作化的历史任务胜利完成.”[9]26尽管后期的农业合作化有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的问题,但是李墨林的合作社仍然继续前进,蔬菜生产面积从1954年的1700亩,发展到1957年的3000亩,粮食蔬菜获得全面丰收,大白菜亩产平均17 000斤,大蒜苗亩产突破6000斤,经过几年的努力,1962年春共生产蔬菜40万余斤,占全市冬季温室蔬菜生产量的近30%[5]122-123,四季青合作社成为名副其实的北京市冬季、春季供菜大户.

4 京郊农业合作化与李墨林的成功之道

北京地区的农业合作化意义重大.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我国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经过近一年的酝酿, 1953年,毛泽东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简而言之就是“一化三改” (“一化”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北京作为首都,其改造工作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为了满足首都人民生活和城市发展需要,北京农业的合作化实践也具备一定的实效性和创新性.

京郊农业合作化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起步较快,成效显著.互助组到初级、高级社的改造速度较快,到1951年常年互助组就达一千余个,1956年初,农业合作化历史任务顺利完成,入社农户达到99.6%.[14]这主要得益于北京为大城市小郊区的格局:郊区为首都服务,土改之后的京郊土地多为国有,转入高级社比较容易[15].

二是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京郊土改以后,农民土地所有权归国家,但是合作化并未因土地国有作为土地不分红的依据,也没有强办高级社,而是坚持三步走(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李墨林合作社土地不分红的做法也没有盲目推开,而是积极稳妥实现农业合作化的目标.

三是典型示范,积累经验.北京市依据党中央指示,结合郊区农业生产特点,为保证首都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确立“保证首都蔬菜供应”的主导方针,将京郊菜区作为农业合作化的工作重点,大大提高了农业改造的效率,还涌现了像李墨林及四季青合作社这样的先进人物和模范单位.为我国在大城市周围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宝贵经验.

尽管北京的合作化在1955年以后有过“过急” “过快”现象,但是有北京市党组织的坚强领导,还有以李墨林为代表的一批基层劳动模范的辛勤工作,北京的农业合作化较为顺利,没有出现太大的失误.总之,北京郊区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一场引导农民由个体走向集体,生产方式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农民生活由贫困走向富裕的社会运动[16].

李墨林,一个旧社会的“菜把式”,最终成为新中国首都北京的主要蔬菜供应者,这其中的巨大变化是与其人格品质和时代背景分不开的.

第一,李墨林理想坚定,品格高尚.李墨林在党的培养教育下,工作兢兢业业,竭心尽力,他一直有一个宏伟的理想,“要把冬天变成春天,把北方变成南方,让首都人民一年四季都有青菜吃”[17].可以说他把一生都献给了首都的蔬菜供应事业,同时他还为国际交流做出了贡献,他曾应蒙古国邀请,亲自去传授温室蔬菜生产技术.

第二,技术过硬,经验丰富.李墨林勤于钻研,1951年在自己的温室中运用选种和自然杂交的方法,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成功地培育出一种新型黄瓜——北京刺瓜,这一品种很快就被推广到全市和全国.同时他还不断研究改进管理方法,尽量增加产量,降低成本,解放前每间温室产量不过五六十斤,经过李墨林的妙手,每间能产三四百斤,极大地满足了首都人民的生活需要.

第三,实事求是,科学有效.李墨林从互助组一直办到高级社,都秉承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从没有盲目扩社,他一直紧跟中央步伐,响应国家号召,同时结合京郊农村实际情况,积极稳妥地进行合作化.李墨林的合作社也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等人的肯定,北京市领导彭真、刘仁等对李墨林的做法非常赞赏,彭真还为合作社确定了名字.

李墨林的四季青合作社的农业互助合作发展过程,总的来说,基本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从小到大、从低到高、循序渐进,在扩社的过程中,也始终坚持自愿互利的原则,坚持发展生产,增产增收.这种实事求是的作风在那个特殊时代是很宝贵的,李墨林的风骨与精神更值得后人学习和传承.

[1] 钟冷.解放初期北京市海淀区的土地改革运动 [J].北京党史 ,2007(1):28.

[2] 马社香.对新中国农业合作化的若干回忆:谢华访谈录 [J].中共党史研究,2014(3):93-99.

[3] 中共北京市委郊区工作委员会关于1952年开展互助合作运动的指示 [G]//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213.

[4] 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北京市委农工委.海淀区四季青乡农业互助合作的发展历程 [G]//北京市档案馆.北京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资料:下册.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1:331.

[5] 沈澄,张宝章,李瑞璜.京西有棵常青树:记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李墨林 [G]// 海淀文史选编.北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海淀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第10辑.

[6] 展“一五”鸿图 筑海淀基业[EB/OL].(2012-07-25)[2015-07-20]. http://hdszb.bjhd.gov.cn/dsyj/dszt/201207/t20120725_436116.htm.

[7] 柴泽民.在郊区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发言(1953年7月21日)[G]//北京市档案馆,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重要文献选编(1953).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248.

[8] 中共中央办公厅给李墨林合作社的一封信 [G]//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社会主义时期中共北京党史纪事:第二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

[9] 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北京市委农工委.北京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回顾 [G]//北京市档案馆.北京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资料:上册.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1.

[10] 中共北京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关于郊区合作化运动的情况及今后工作的意见(1954年6月) [G]//北京市档案馆,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370.

[11] 北京市人民政府农林局关于李墨林社合并扩建第二阶段工作进行情况的报告(1954年6月15日) [G]//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北京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档案馆.北京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资料:上册.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1:269.

[12] 北京市海淀区党史区志办公室.中国共产党北京海淀区历史大事记(1920-2000)[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77-78.

[13] 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二卷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450.

[14] 北京支部生活杂志社.90年中人与事 [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11:55.

[15] 宋传信.毛泽东与北京农业合作化的加速完成 [J].当代北京研究,2013(4):19.

[16] 谢大勇.北京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性及其经验 [G]//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现代化: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380.

[17] 易海云.又红又专的社主任:记李墨林的模范事迹 [G]//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好人好事:第二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59:1.

责任编辑:张文革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in Beijing suburbs ——A case study of the evergreen cooperative in Haidian district by Li Molin

SONG Dian

(School of Histor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The socialist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e in Beijing takes place after the land reform, whose development has involved three stages, developing mutual-aid teams, trying out and developing junior communes.Li Molin’s evergreen cooperative in Haidian district is the model of the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in Beijing suburbs.Li Molin works his way up to be a model worker in the new period, with greenhouse vegetable mutual-aid teams, greenhouse production cooperative and evergree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ooperative, growing gradual but steady, and making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capital for the vegetable supply.Li, thus, has set an example for future generations.

Beijing;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Li Molin; evergreen cooperative; devolopment

2015-05-09

宋 典(1994-),男,河北石家庄人,北京师范大学2012级历史专业学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1009-4873(2015)04-0077-04

K271

A

猜你喜欢
四季青互助组合作化
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合作化时期农村劳动管理研究的三个维度
柳青的创业史
上城区:启动“云上四季青”纾困行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
四季青
祖孙“互助组”创业温暖人生路
国际小母牛项目实施中农业综合服务探讨
四季青镇总工会举办三八烘焙活动
四季青服装批发市场获授信融资2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