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15-05-10
作者简介:敦鹏(1983-),男,河北鹿泉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过程哲学、伦理学研究。
姜剑云教授主编的《新概念大学语文》于2014 年4月由中华书局出版面世,距离1978年全国高校逐步恢复大学语文课程有37个年头了。近40年里,学界涌现出了数以千计的大学语文相关教材,此编后来居上,有集众家所长之美。
姜剑云教授大学语文的“新概念”在此编前言部分就开宗明义地提出来了。“语文”=“语言”(能力)+“文学”(素养)。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是这套教材致力的两大目标。语言能力自是这门课程的基础和前提,而文学素养同样对新时代知识青年影响深远。大学语文教材的功能主要有提升语文素养、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文化教育等方面。无怪乎已出版30多年,为近千所高校使用的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大学语文》强调:“大学语文课程教育的重心,必须放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和文化修养的培养上。”因此,教材编写需以“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辨析,批判地继承和借鉴前人深刻而丰富的体验、感受和思考”。而这本《新概念大学语文》无论从文学作品的选文定篇,还是篇后的评析文字,都流露出编者欲以“情思动人,精神成人”的文学素养培育观念。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世间之人各不相同,时移世易,情绪自然万端。但即便历经千古,处于同一民族、环境下生活的人们还是有恒定互通的情愫的。为了让学生能在感动自己的基础上品鉴历代的优秀经典之作,进而提高审美情趣和精神情操,姜教授主编的《新概念大学语文》从选文定篇到析文赏义,甚至篇后的思考题都努力践行了“情思动人与精神成人”的培育观念。选文方面绝大多数都与亲情、爱情、友情、家国之情、乡关之思这些易引起共鸣的人类共有情怀息息相关。这种入情的选文在同类大学语文教材中是较为突出的。
以经典美文重塑大学语文的形象,使之明显区别于所谓的“高四”语文的乏味印象,除了在选文方面外,更重要的还有编者对这些言情经典的赏析阐释。《新概念大学语文》在这方面可谓同类教材中的佼佼者。以爱情佳作《诗经·蒹葭》为例,编者首先指出“《蒹葭》是一首融清美景色、纯美情感、至美意境于一体的诗歌作品”,并点明“诗歌中所描写的景象、人物无一例外具有柔情的特质”,其后进一步解释道:“‘苍苍’‘萋萋’‘采采’相生相谐,将芦苇生命力之茂盛表现得淋漓尽致,反反复复的‘溯洄’让人对君子执着之心的体会更加深切。”又如丘迟的《与陈伯之书》,亦是以家国、乡关的情思打动陈伯之,使之重新归梁。赏析诗文,重点是需要能分辨出文章中最能打动自己的是什么?这个最能打动自己的部分在哪里?如丘迟的《与陈伯之书》虽然写得骈俪韵美且文采飞扬,但最重要的还是以情动人。《新概念大学语文》的编者正是抓住此关键点引导学生进行情感赏析:“(丘迟此文)虽然是遵命文学,作者并没有‘为文造情’之嫌。真挚而浓郁的感情流贯在字里行间,故国之思,乡关之情,令铁汉将军为之动容。”《与陈伯之书》的择取向学生表明遵命文学或庙堂文学亦不乏情思动人的佳作。“故国之思,乡关之情,令铁汉将军为之动容”则让学生认识到,只要行文充满真挚而浓郁的情感,即便对方是难以动容之人亦能被情所征服。人的情感千头万绪,有的可能因情而发,《蒹葭》就是如此;有的或许因事而起,《与陈伯之书》则是此类;还有的则是作者对一种没有具体抒发对象的情感所作的描述,如江淹的《别赋》。教材的编者在向学生列举《别赋》令人称道之处时,将《别赋》对人世间离别之情的深刻体认放在了第一位。不同于那些侧重抒发自身情感体验的作品,对待这种以旁观者角度述说别情的文章,编者对《别赋》所涉及的公卿、侠士、将士、游宦之士、仙道之士、情侣间的种种离别之情条分缕析,简明而有条不紊的阐释使学生能够认识、了解离别这种情绪的方方面面。宋人赵与时《宾退录》曰:“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如果说这些经典佳作以其精巧情思征服了历代读者,那么千载之下,《新概念大学语文》对它们的择取和情思的解析,无疑会使更广泛的人群学会接受、理解这种以情思动人的文学传统。
《新概念大学语文》是教材,那么其更重要的是给予学生以教育。这就要涉及到文学素养的更高层次目标——精神成人。所谓的精神成人简而言之就是大学语文课应有助于学生去体悟和理解文学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民族基因,并能借鉴文学家的高尚人格、爱国精神、民族气节等正面能量来面对人生道路上的挫折与诱惑。首先,对于大学生应如何对待学业。本书选了《论语》中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并借宋人蔡节的观点鼓励青年学子“圣人尚且如此,普通士人更应深深体味孔子的言行,并笃行之,日积月累或许可以得到其所崇尚的德行”。编者在评析中最后指出:“(孔夫子的求学自述)对后人有着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从一定程度上说,也指导着今人的思想,规范着今人的行为。”为了让青年学生能把握教学的主旨之一——古人的求学精神,编者还在课后的练习题设问道:“孔子七十岁后追忆了他的求学、立身、明道的经历,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这种评析后再次设问突出教学主旨的构造与同类教材相比,体现出了编者的匠心独具。其次,在爱国精神方面,编者更是极力褒扬。如《过零丁洋》评析云:“诗人回顾一生,抒发了自己的家国之恨、丧国之忧,更表现了诗人宁死不屈、胸怀正气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最后,面对人生的挫折,编者也试图从古人的生活态度中帮青年学生出主意,有李白的乐观、赵壹鞭辟入里的揭露、陶渊明及张衡的另寻心灵寄托。其中编者评析陶渊明《五柳教授传》时说:“我们看到他执着地追求内心的安宁,人格的独立,志趣的高洁,精神的愉悦,心灵的自由。在物质条件允许时,他自得自适,享受生活;在穷困的时候,固穷守节,坚持独立的人格,快乐的心境。”这些对刚进入大学生活,即将走上社会的大学生都是有积极教育意义的。从《新概念大学语文》的选文、评析,甚至篇末的练习题都可以看出,在大学生人格塑造、品质培养方面的教育工作贯注了编者的心血和精力。这些使得本书的价值不会流于浅俗,而是能真正担当培育青年大学生文学素养的任务。
姜剑云教授主编的《新概念大学语文》正用经典美文重塑大学语文在大学师生心中的形象,并将使人终身受益。
(责任编辑 周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