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

2015-04-10 13:05:42曾宇辉
韶关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韶关利益价值观

唐  勇,曾宇辉

(1.韶关学院 党委宣传部;2.韶关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广东韶关512005)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

唐勇1,曾宇辉2

(1.韶关学院 党委宣传部;2.韶关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广东韶关512005)

“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刻的内涵,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凸显了社会主义特征的价值理念,承载了人类普遍意义的价值诉求。建构和践行社会主义和谐观,对于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最终实现具有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价值观;和谐;内涵;表现形式;重要意义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中,对和谐的追寻和向往是人们一种重要的价值导向和精神夙愿。几千年来,我国古人就有“天人合一”、“如乐之和、无所不谐”、“以和为贵、以和为美”等和谐思想的主张。在当代社会,“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当代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它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的价值理念,承载了人类普遍意义的价值诉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和谐”的内涵及价值追求

“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我国传统社会一直追求的理想,更是当代社会发展的现实诉求和必然结果。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是我国古代“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思想的弘扬,它源于传统理念又远远超越了传统和谐思想所涵盖的范围,它代表着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新发展,它立足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成为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实践、实现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思想理论,这种价值观更加强调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更加尊重个人选择的多样性,具有宏大的包容性,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高度凝炼。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源远流长,孔子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墨子提出“爱无差等”,荀况提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已成”,《礼记》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国语》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等等。这些著名的经典名言,反映了我国古人对和谐社会的向往与追求,是长久以来一直追求的重要价值取向,是中华文明自古遵循的核心价值理念,它已经深深扎根在我们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成为滋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和谐的源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集中体现社会主义特征的价值理念。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1]。而“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表明了我们党对执政环境和执政使命的清醒认识与自觉把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探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描绘未来理想社会蓝图的科学实践。我国制定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及政治协商制度等,充分地体现了国家管理体系的和谐、政治制度建设的和谐、民族与民族间的和谐、国家与国民之间的和谐、国民与国民的和谐等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各种社会关系日益复杂交错,社会群体利益的诉求不断多样化,人们的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同利益群体的矛盾呈现出新的特点,矛盾冲突日益复杂化。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契合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它能维系人们相互之间的和谐关系并有效化解各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了当代的价值诉求,有利于协调各种社会矛盾,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处理各种利益关系,促成构建一个公正法治、自由平等、利益均衡的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具有人类普遍意义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诉求。和谐作为社会主义价值观中的重要部分,它不仅为中华民族继承和推崇,也为西方社会所追随和珍视。和谐理想成为了全人类都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理念和理想追求,是古今中外共有的发展理念[2]。追求和实现和谐社会的自由、平等、公平、民主、法治、祥和,成为古今中外不同国家、民族共同的理想和夙愿,它是大千世界和人类社会中各种关系的健康、有序和融洽,它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到今天以及未来的客观结果和必然趋势。“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我们需要的真正的和谐世界,应该就是允许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存在,不应走向对抗、冲突,而应走向交流与合作,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坚持和平安定,实现利益共赢;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只有全人类携手努力,才能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和谐”的内在要求及表现形式

和谐贯穿于个人修养、人际交往、生态治理、社会建构、国家管理等多个层面。就一般事物来说,和谐是事物辩证统一关系的体现;就人类的未来发展来说,和谐是人类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因此,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就是如何正确面对和处理 “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等 “多种关系”。只有通过多种关系的协调,才能实现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维系人与自身身心之间的和谐关系,就是通过“修心”、“立德”、“改过”、“从善”,实现自我身心内外和谐,达到个人身心协调发展,真正成为一个精神健康、心理文明、心态平和的人。只有自身和谐,才能与其他人、社会、自然和谐相处,才能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和谐因子”。

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就是协调好包括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关系,这就需要在人际交往中树立诚信、友善、公平、民主、包容、互助等思想和观念,在利益分歧中,要互相尊重、平等互利、互帮互助、融洽相处,实现利益关系均衡发展,最终实现利益共赢的良好局面。

维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就是人如何与国家、集体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社会制度之间的和谐相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这就需要各方遵纪守法、恪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具备较强的集体主义荣誉感、使命感、责任心,敢于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等思想和观念,实现个人、集体、国家、社会权益关系协调,人们心平气和、安居乐业,整个社会安定有序,健康发展,充满活力。

维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就是人与所处的环境和谐共生。《道德经》里“道法自然”、“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天人合一”等思想,都是提倡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当代,人类在实现生产力提高、经济增长的同时,一定要尊重自然客观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友好、生态优良地和谐发展。

维系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和谐关系,就是要民族团结、和谐相处。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的前提,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民族团结、和谐相处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与此同时,中华民族也要处理好与其他民族的关系,实现相互尊重,和睦友好,共同发展。

维系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谐关系。历史的变迁多次证明,稳定是福,动乱是祸。在社会稳定的和平时代,生产力的水平就高,经济发展速度就快,人们的幸福指数就高。事实上,一个没有利益冲突的社会是根本不存在的。因此,努力建设和谐稳定的世界,并不代表能消除国家之间的各种利益冲突,而是要努力化解矛盾和协调利益冲突,实现利益共赢,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是相通的”[3]。

三、构建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和谐”观的重大意义

构建和践行社会主义和谐观是一个长期工程,它贯穿于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而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树立和谐价值观,是古代“和合”思想在当代弘扬的结果,是适应和平大环境的客观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通过和谐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实现人与自身关系的和谐,才能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才能相互帮助、和善友爱,促进社会祥和安定;实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才能保持优美的生态环境,推进可持续发展;实现民族之间的和谐,才能实现民族团结,国家富强。只有全社会的和谐,人们才能真正安居乐业,国家才能繁荣昌盛,整个社会才能成为和谐社会。

和谐凝聚力量,和谐成就伟业,和谐创造辉煌。践行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符合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夙愿,每一位中国公民应该从当下做起、从自身做起,主动融入到践行和谐社会的阵容之中,成为和谐社会的践行者,以身作则,敢于担当,团结一致,逐步形成社会和谐与经济发展、人民幸福指数同步提升,人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进而实现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和谐。最终构建一个公正法治、自由平等、利益均衡的和谐社会[4]。只有当每一个中国人都树立和谐价值理念,成为“和谐因子”,齐心协力,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能真正实现。

[1]罗永宽.民生和谐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174.

[2]曹文彪.和谐社会:中国社会发展新理念[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1.

[3]李秋发.中国梦的世界图式:建设和谐世界新解[M].北京:时事出版社,2014:2.

[4]顾作义.我们的价值观十二讲[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4:60.

Study on Harmony in Core Socialist Values

TANG Yong
(Section of CCP Propaganda,Shaoguang University,Shaoguang 512005,Guangdong,China)

As an integrally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re socialist values and quintessence of our fine traditional culture,“harmony”embeds rich connotations,highlights the values with socialist features and bears the appeal on values of the whole human race.The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harmony”is of great implications,which will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re socialist values,and finally realize the Chinese dream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our nation.

core socialist values;implication;connotation;embodiment;significance

D60

A

1007-5348(2015)05-0034-03

2015-03-13

韶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导向作用问题的研究”(Z2015001)

唐勇(1984-),男,湖南洞口人,韶关学院党委宣传部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

(责任编辑:古语)

猜你喜欢
韶关利益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广东韶关曲江区总工会“夏送清凉”慰问13000余名职工
今日农业(2020年15期)2020-09-25 03:02:42
韶关札记
文苑(2020年7期)2020-08-12 09:36:34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研究生法学(2020年6期)2020-04-13 07:59:46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能源(2016年3期)2016-12-01 05:11:17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看韶关旅游景点的再译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中国卫生(2015年1期)2015-11-16 01:05:36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学习月刊(2015年9期)2015-07-09 05:3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