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日语课程协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2015-04-10 11:22闫雪雯
关键词:日语协作课堂教学

闫雪雯

(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教育学与心理学】

综合日语课程协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闫雪雯

(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在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日语教育背景下,引入协作学习的语言教学观,合理有效地运用协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协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被认为是更新教学手段、推动学生认知及语言技能发展的一种有效的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是培养学生的“软实力”的有效方式之一。

协作学习;教学理念;能力培养;授课效率;实践性教学

综合日语课是日语专业课程设置中课时最多的一门综合性的基础主干课程,肩负着传授语言相关知识,训练语言应用技能以及培养学生思维方式及人文素养的使命,其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将对学生整体能力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综合日语的教学地位与作用以及培养目标发生重大转变的当今,引入协作学习的语言教学观,合理有效地运用协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实现日语专业“以学生能力发展为本”的全人培养目标,优化综合日语课程教学效果。

一、协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日语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010年,国家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在“战略主题”中提出“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2012年,又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指出,“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倡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新国标)》中,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描述中清楚地提到:“日语专业旨在培养综合素质良好,具有扎实的日语基本功和专业能力,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服务社会需求的日语专业人才。”其中关于“能力要求”一项中提出,“日语专业学生应具备外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思辨能力、一定的研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与2000年版的日语专业大纲相比,“新国标”其明显的改变就是要“以培养能力为导向”,“坚持知识、素质、能力的统一”,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个体差异,提倡任务型教学模式,重视学习过程,把培养有人文素养的外语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并提出了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要求,提出了“思辨能力培养”“跨文化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培养”等全人培养的重要命题,为促进外语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和多元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同时我们也看到,如今的社会需求也与以前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的就业并非一定与日语学习成绩挂钩,协作精神、责任意识、创新意识等学生的“就业力”“表现力”“思考力”等综合能力越来越被看重[1]。由此可以看出,高等学校日语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正在经历由传统的“工具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培养转变,进而要向”创新型”培养方向迈出改革的步伐。

在日语专业的教学质量标准和教学目标的表述都发生了变化的背景下,我们的教学设计也必须转变教学理念。高校日语专业占课时较大比重的主要核心课程的“综合日语”课堂教学模式,也必须服务于这样的培养目标。语言学习的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情感过程(affective process)、教育本身的全人(whole person)教育观、人本主义教学理念(humanistic approach)等也必须成为日语教育的重要部分[2]。因此改进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把“综合日语”教学重点转向更高层面上的“能力的培养”上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发出学生自主学习、主体学习、以能力培养代替知识传授的新教学理念下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协作学习方式,有利于促进思维拓展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体思维能力,可称之为是一场教学方法改革的大事,也可以说是教学改革方面迈出的新步。

二、协作学习的日语课堂教学设计以能力培养为导向

综合日语课堂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如何教会学生学习”“如何教会学生如何学习”[3],通过不断地用日语接触、做事情的过程,促进积极思考、促进思维的发展;教学目标旨在通过运用日语完成诸如真实的小组合作、讨论、课堂报告、提问、回答等形式的学习任务,学会明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有条理地陈述自己的主张,用日语合乎逻辑地组织自己所要叙述的内容,阐述(输出)自己的意图,体现出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视。每一课的课堂教学设计都要跨越以往的“课文—讲解—练习”的模式,探索出一种呈现具体学习过程的新结构。从教学的“有效性”和培养学生能力出发,协作学习在综合日语的课堂上究竟可以如何设计和组织?课堂上的协作学习是一种什么样的过程?有限的课堂时间我们究竟应该突出哪些教学环节呢?根据协作学习的基本原则,我们对综合日语课堂流程进行了如下创新设计:

(一)有效的、循序渐进的课堂导入

设计具体任务(目标)、清晰的思路(方法)、明确的条件(时间)。通过调动学生既有的语言储备,在既得知识的基础上导入新的词汇与语法,引导学生首先按照自我理解的方式对将要学习的词汇、语法等构筑一个使用规则,然后通过实际操练以及教师的提示指导来修正自我理解规则的偏差,这样做既可以帮助学生加强思考,激发自我发现和自我修正的能力,同时也可温故而知新,保障知识的连贯性。

(二)设计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提问

思维水平(低层次还是高层次的问题)、思维方式(聚合式问题还是发散式问题)、思维比重(内容性问题还是加工性问题)是问题设计的主要关注点。通过一系列的“问题链”以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带动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研究,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提升,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

(三)设计有效的、有启发式的、有针对性的对话内容

设计与学生认知水平相符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不断的陈述、提问和归纳的过程中,使新学的词汇、句型和语法可以得到反复的运用,不断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思维及潜能。

(四)设计有效的、目标明确的语言情境

设置注重时代性、生活性和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和情境,既要考虑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又要满足实际生活中表达的需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使用日语,通过日语接触到更多的事物,思考更多的问题。同时适当导入与教学目标有关的社会文化知识等内容,将课堂知识在生活联系、社会联系、时代联系的过程中,催生创新精神,锻造实践能力[4]。

传统的日语教学模式把知识输入阶段作为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重点,而协作学习课堂设计把知识输出阶段作为连接知识输入阶段和实际演示活动的中间桥梁,重点研究和解决上述这些“有效”如何与我们的日语课程结合起来,避免纯粹为了练习语法而设计的没有实际交际意义的语言活动。

以《新编日语》第四册第16课“日语导游的话”的学习为例,课堂教学做了如下设计:教学目标:就日本在观光旅游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进行归纳;能够就中国的旅游环境和存在问题发表个人意见或建议;能回答关于发表内容的提问。具体学习任务:每个组布置不同的(北海道、京都、奈良,北京、上海、沈阳等)地方,利用网络查询这些地方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观光景点特色等。任务中蕴含着有效开发国内旅游资源、改善旅游环境、如何借鉴日本的先进经验等思考课题。完成课题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余时间由小组成员协同完成任务。交流互动活动采取课堂展示的形式,内容包括:展示(PPT课件、图片、视频等)、讲解(组内分工)、质疑(生生互动)、评价(教师点评、学生相互评价)等。评价标准为:能否用日语合乎逻辑地组织自己所要叙述的内容,并将其个人意见和思考归纳为条理清晰的发言。课堂展示完成后除了教师评价外,还让学生参照教学目标,对自己的发言进行回顾和总结,即自我评价,学生之间也进行相互评价,找到问题点,以确立新的学习目标。教师则关注本课所设定的任务是否足够的“激励性”,所设计的教学活动是否对新学知识的实践运用是“有利的”,学生对所涉及的教学活动是否是“有兴趣的”。当通过互动使这些问题得到解决时,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内容也就有了深入的理解。同时学生也在有限时间内学习到了更多的内容,在追求系统思维的框架中,促进了语言知识的深化及分析问题和用日语表达意见的能力的培养,整体提高了课堂时间的利用率。

这里要强调的是,综合日语的课堂教学并非每个环节都必须要贯穿协作学习,要根据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内容来设计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要使教学流程的各个环节、各个要素都指向于明确具体的目标,减少有限的课堂时间里的种种无效现象(诸如无效的讲解铺垫、机械重复的练习、内容不确定的自主学习、形式上的小组讨论等),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协作学习的日语课堂教学活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综合日语协作学习课堂教学的意义不仅体现在狭义的“提高学习效果”上,更体现在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上,包括创造型思维、沟通对话、联络感情、展示自我的能力培养,以及多角度思考问题、与人分享合作的习惯形成等。课堂教学活动由建立互动的基本规则(分组)、选择合适的课题(任务的布置)、评估学习任务(评价)几个部分组成[5]。

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协作学习小组的划分与活动,与传统的以朗读课文、句型练习、角色扮演等小组活动不同的是,传统的小组活动基本上是以熟练语言形式为目的,而协作学习中的小组活动则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语言运用、相互交流、协作完成某一真实的或接近真实的交际性任务为主要目的。给每个同学展示自我的平台,不仅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还将学习活动延续至课堂之外。对于缺乏自然语言环境的外语专业学生而言,集团学习是延伸课堂教学的最佳选择。

根据课文内容设置“课文解答”“口语表达”“阅读理解”“书面表达”等不同角度的、运用日语实践的、接近实际的场景和丰富多彩的学习任务,并经常进行形式上的调整并使学习成果“作品化(一份报告,一场发表会,或一部ppt,一部影视作品)”。

采取“反转课堂(Flipped Class Model,反授业)”的概念设计学习过程[6]。学生在课下需要大量刻苦的学习,在课堂上利用师生和生生面对面的机会,做一些深度沟通的学习活动。有时候,学生在课上只是汇报、表现、研讨,而在课下确是实质性的合作与深度学习。

教学评价侧重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自主性、协作性,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评价。有效的表扬与评价也是保证协作学习顺利开展的重要一环,当学生积极地将讨论的结果报告给全班同学时,教师要肯定每个想法、方法,让学生获得并感受协作学习的成就感。

如在《新编日语》第二册第一课“新学期”课文的学习中,进行了两项课堂实践活动:一是用日语进行自我介绍;二是用日语介绍他人。第一个环节主要引导学生在注重内容的基础上,不要忽视日语表达的特点,关注用日语做自我介绍时不可缺少的要素——最后请对方多加关照;但在介绍他人的步骤中,则设计成让学生通过采访去了解一个同学,然后整理采访笔记,再介绍给其他同学。这其中就隐含着如何与人进行交流的策略,蕴含着用日语进行采访的要素和描述对方性格等方法的练习,从而把人际交往策略的运用与教科书中的内容融会在一起。学生通过“输出”不仅可以发现自己在语法知识上的漏洞,还可以逐步修正自己的日语表达方式,不仅在语言流畅性上获得提高,还可以在语言准确性上得到改善。这种同时能将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统和”起来进行的课堂活动,优化了综合日语课程的教学效果,创设了一个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共同学习的平台和一个适当的、操作性强的学习环境,真正实现了“语言是用会的,而不是学会的”。

综合日语协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是探索日语教学改革和创新的一种尝试,近两年的实践已经取得了初步成绩,学生也得到了综合能力上的提升。当然,在协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中,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如何根据学生的现有日语能力合理预设、保证、有效控制课堂上协作学习的时间,教师的主导角色如何调整和强化,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如何有效利用等,还需要在今后的课程改革中进一步进行研究和探索。

[1]修刚.转型期的中国高校日语专业教育的几点思考[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4):1-5.

[2]乔颖.教学中实现教师和学生同为主题的理论构想[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3(5):109-115.

[3]彭谨,徐敏民.对我国日语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之探索[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4(3):59-65.

[4]许慈惠.论“综合日语”课程的教学与测试[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4(2):57-64.

[5]朱桂荣,林洪.日语协作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4.26-28.

【责任编辑赵颖】

G642.4

A

1674-5450(2015)01-0126-03

2014-11-17

沈阳师范大学第六批教学改革重点项目(JG2012-ZD020)

闫雪雯,女,辽宁兴城人,沈阳师范大学教授,主要从事日语教育和日本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日语协作课堂教学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团结协作成功易
协作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协作
可与您并肩协作的UR3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