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和谐家庭建设中的性别诗学研究

2015-04-10 09:48王秀花
山东工会论坛 2015年5期
关键词:两性诗学家庭

王秀花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 贵阳 550001)

一、家庭问题以及家庭对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发表讲话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1]家庭是由血缘关系、婚姻关系等组合在一起的社会中最基本的细胞,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必然出现的产物。换言之,家庭是以夫妻关系以及亲子关系为基础的、受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制约的人类生活的组织形式。所谓“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家庭”。[2]

我国古籍《礼记·大学》第十章曰:“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这说明了家庭对国家的直接影响和联系,家庭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发展,国家兴旺的基础是家庭的和谐与兴旺。因此,国际社会也非常重视家庭的健康发展。早在1989年,第44届联合国大会就宣布1994年为国际家庭年,并且把每年的5月15日定为国际家庭日(International Day of Families),其目的就是加强世界各国和公众对家庭问题的重视,促进家庭的和谐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上的家庭状况不断发生变化,也存在许多消极问题:比如家庭暴力时有发生、离婚率居高不下、家庭观念趋于淡薄等。特别是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的离婚家庭逐年增多,大量单亲家庭子女出现等。这些家庭问题给社会带来巨大冲击,日益为国际社会所关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2015年国际家庭日致辞时说:“公平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依赖于支持妇女及儿童权利的公平法律框架和社会规范。在现代家庭、社区、社会和国家中,绝不允许存在不给所有人平等权利并压制妇女及儿童权利的歧视性法律和做法。”[3]他还倡议将性别平等和儿童权利作为今后15年关注的主题。

社会发展史证明,一个家庭是否安稳,夫妻关系是最重要因素,家庭中的性别平等是良好夫妻关系的基础,夫妻关系的良好与否直接决定了家庭的状态。因此,建立以性别价值平等为基础的性别诗学对家庭的健康发展尤为重要。

二、性别诗学的含义及其重要意义

在文艺理论中,性别诗学是“以性别价值取向为基本分析要素,把社会性别作为社会身份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性差异作为文学研究的基本坐标,对文学艺术中的性别因素做诗学层面的解析、研讨,研究作者、作品及接受者性别角色的复杂性,探讨由性别、种族、阶级、时代及经济等因素所铸成的性别角色与身份之间的交叉与矛盾,挖掘男女两性特殊的精神底蕴和文学的审美表达方式,并试图说明其产生缘由,突出文学的性别和两性平等价值。”[4]可见性别诗学是人性自我完善的新成果。性更倾向于生物构成,指的是与生俱来的男女生物属性;社会性别倾向于社会的构成,指人们所认识到的男性与女性之间存在的社会性差异和社会性关系以及在家庭、社会中的活动和作用等。它是两性共同参与的,既包括对女性也包括对男性的研究,还包括了对性别和性的各种范畴的研究,强调对于“社会性别”关系的探析,强调性别差异的机制、过程及其在群体形成、群体维持和分层中的作用,关注男女属性的历史建构与表达。随着历史的进步,性别诗学作为人类家庭和社会文化的重要基石而确立了自身的地位。

早在1884年,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就科学地阐述了家庭关系和家庭问题。在这部著作中,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原始社会的产生、发展及灭亡的历史过程作了科学论述。他对家庭历史演变进行仔细研究后,发现了资本主义家庭的本质并对其进行了批判。在思考资本主义私有制消亡,即共产主义制度下两性关系状况吋,他提出了自己的构想,或者说是理想状态下的家庭模式。首先,共产主义制度下的家庭是以爱情至上作为第一要义的。此前,因男性的主导地位使女性不得不屈从于男性的支配和压迫。而在共产主义社会状况下,人们的生活水平极高,男性居于经济主导地位的根基消除,只有相互吸引的爱情才会成为组成家庭的唯一因素,女性不用委身于男性,因而实现了真正的性别平等,爱情成为家庭的前提和保障,也成为维系婚姻的重要条件,这才是实现家庭建设的真正意义。其次,男女在家庭中平等地位确立问题。从恩格斯的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出,男子在经济上的绝对优势地位决定了其在婚姻家庭中的有利地位。但随着男子在经济上统治地位的消失,男子在婚姻中的优势地位也将一并消除。所以,造成男子在经济上优势地位的私有制的消灭,将对家庭关系造成极大影响。由于女性大规模地加入到社会公共劳动,也使得女性在经济上逐步获得独立,经济地位得到极大提高。这也就意味着,奴役妇女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也将被消除,两性平等在法律及社会各方面得到保护,进而实现两性在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的真正平等。第三,一夫一妻制度得以真正实现。私有制的彻底消除,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高,物质资料的极大丰富,是实现男女平等的根本,也是男女双方实现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的前提。恩格斯的家庭观是在对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关于人类家庭历史演变的评论中阐述的,他的家庭观并不是简单地对家庭在社会历史的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和内容进行分析,而是与当时的社会历史发展条件相结合,从而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关于家庭的深刻理论观点。

中国的妇女问题研究在进入新时期以来不断发展,同时中国妇女研究成为海外中国学中的一部分。中国妇女终于从长布条包裹的“三寸金莲”中解放出来,妇女地位的变化是社会的一大进步。但是,必须承认,由于残余封建思想意识的影响以及社会制度的不够完善,中国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依然低于男子,两性的不平等还导致大部分家庭出现了争吵、暴力、不婚、婚外恋、孩子教育等问题,情感困惑日益严重,婚姻家庭结构也受到日益严重的挑战,从而影响甚至破坏了社会的安定。这些问题将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

80年代以后,西方对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研究使人们认识到不同文化标准决定的男女两性气质是共存的,只是由于不同时代下的文化要求而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家庭中的性别诗学即基于这样的立场:人类本质是多元而具体的,在生理不同的基础上存在着共同的人性,两性气质既相似又相异,在不同的成长阶段社会需求的不同两性特质的表现不同,这也包含了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经济学和传播学等多学科的研究。其重点如下:

1.淡化两性特质的界限,两性和合。随着社会发展,男女平等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男性不必一定是以往的“硬汉”形象,也可表现出柔软、细致等女性化特质;女性也可独立、理性、包容,在生活中和职场上不弱于男性;两者在家庭中的和合平衡是家庭稳定的基础。

2.婚姻本身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夫妻双方应尊重并体会到对方的独立人格,勿以个人喜好来要求对方并指责对方;发现沖突和矛盾,暂时不要处理,等待双方心平气和时再解释、沟通,以取得对方的信任和谅解,以免家庭问题不断衍生,造成社会的不安。

夫妻之间互敬互重、相互依靠。建立婚姻的共识以后,夫妻双方彼此关心礼让,彼此尊敬体谅、共同成长。男性不会因为女性的独立而灰心;女性也不会仅仅被局限于家庭内,应当使自己柔美的特质与工作上独立自强的个性共存。

3.性别诗学的研究对象除社会学外,还涉及其他与其相关的影视、广告、摄影、网络等诸种文化传媒,从性别角度解析文化生产及传输过程中的受众研究。

家庭中性别诗学主要把夫妻关系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既解析男性女性作为人类的存在,也研究个体的不同气质,并结合生理、心理、政治因素及种族属性等综合考虑。其中,对个体性别的主体性,尤其是社会性别属性更为关注。它探讨两性角色的复杂性,研究由文化、阶级、时代及经济等因素所铸成的两性角色与身份之间的交叉和矛盾。这种新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的动态考察,其理论形态具有包容性强、灵活性大的特点,尤其在哲学定位和价值趋向及社会功能上,性别诗学为文艺理论及文学批评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家庭中的性别诗学注重夫妻关系在两性平等的基础上,两者的双性气质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尊重个别性、倡导平等对话、“男女互依性”及开放性等品质。女性在独立的同时,男性们也能更好地把握男性本质和女性气质的平衡,使两者都能发挥其最大效用。

我国被称为“万经之首”的《易经》曰:“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中国16世纪早期启蒙思想家李贽也认为:“极而言之,天地一夫妇也,是故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故吾究物始,而见夫妇之为造端。”这些思想皆为家庭建设中性别诗学的建构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中国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们在社会的不断进步中更注重个人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因而主体意识不断增强。而个人则深受家庭的影响,因为家庭是个人生活的重心,是社会安定的基础,更是国家兴衰成败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家庭对于个人、社会、国家都有着莫大的影响力。换句话说,生活要美满幸福,社会、国家要安定祥和,都必须植根于健全的家庭之上。人们在家庭生活中,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人们更加注重感情在爱情和婚姻中的重要意义,使得爱情在婚姻中的基础性地位不断提高。男女双方越来越重视精神方面的契合,也反映了人们对婚姻及家庭生活的质量提出现代意义上的要求。我们在看到家庭进步方面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在婚姻家庭生活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和矛盾。比如,婚姻选择上倾向于物质因素、夫妻忠诚度不断降低、夫妻之间地位的不平等拉大、家庭暴力时有发生、家庭代际关系矛盾存在等等。不管是何时何地的家庭,只要其中存在男女不等,矛盾、反抗就会产生,从而直接影响家庭的稳定。因此,家庭建设中的性别诗学研究,为建构家庭的和谐理想状态奠定了理论基础,为我国具体家庭问题的解决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也有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在经济结构的组成、就业方式的构成、利益关系的调配和社会价值观念等社会环境方面都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家庭关系中也程度不同存在男女不平等、家庭暴力、家庭破裂以及家庭犯罪等一系列问题,这对社会的发展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阻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要深入研究性别诗学关于家庭和谐与社会和谐的辩证关系,坚持以马克思、恩格斯的家庭观为指导,将以性别诗学为基础的家庭建设放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来,从而促进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早日实现。

[1]习近平.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http://city.ifeng.com/a/20150218/418184_0.shtml.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

[3]潘基文.2015年国际家庭日致辞[EB/OL].联合国网站.http://www.un.org/zh/events/familyday.

[4]林树明.迈向性别诗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49.

猜你喜欢
两性诗学家庭
背诗学写话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第四届扬子江诗学奖
DMC-IA-AM两性聚丙烯酰胺用于混合废纸浆抄纸
两性聚丙烯酰胺的性质、合成与应用研究进展
DADMAC-AA两性共聚物的合成及应用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两种翻译诗学观的异与似